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465章

作者:笔下宝宝

  陈某连忙说:“有什么能帮得上的,你尽管说好了。”

  李佳琪也不再绕弯子,说道:“我的底细你也知道,到了香江你找到“红棉酒家”帮我接上关系。

  那是‘保密局’驻香江秘密联络点,联络人是李佳宝,

  我的化名是郑辰,代号1078。这些话我憋在心里几十年,这回全靠你了。”

  陈某见他掏心掏肺,便一口答应。

  不久李佳琪果然收到一封李佳宝寄来的信,看到这三个字他激动得手发抖。

  李佳宝其实是敌特的代号,信件内容表面上看是一些嘘寒问暖的话,实际上用密写药水写了许多指令,要求李佳琪发展特务组织并定时汇报情况。

  密写药水是隐蔽工作常用的一种工具,电视剧《潜伏》中就提到过一种鹰国生产的密写药水,写好字后要用火烤才是显示出来,但5分钟后它会自动消失,需要再次用火烧才会显现。

  从此,敌特就以他所谓的妹妹李佳宝的名义,长期跟他通信,保持秘密联络。

  所谓乐极生悲,李佳琪还没高兴几天,便在骑马的时候摔断了腿。

  治疗期间,他在想海青如此偏僻,人烟稀少,消息闭塞,根本搞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何不以治疗腿伤为名,向农场请假,去投靠燕京的亲戚?那里是首都,更能搞到有价值的情报。

  79年底,李佳琪来到燕京寄宿在五叔家中,期间他频繁与驻香江的敌特联系,很急迫地想要与他们接头。

  直到次年9月,他的腿伤渐渐恢复,能拄拐杖走动后,便以治腿伤的借口前往粤省,与一个叫李相材的特务接头。

  李相材交给他两台收录机、密写药水、一本编密码用的书1000元经费,这年头普通工人月工资也就在50元上下,这算是一笔大钱。

  这次接头时,李相才还交给他一个火柴盒,里面有密写指示,但被他不小心当作普通火柴给烧掉了。

  阴差阳错的,李佳琪就没有领到任务,便暂时又返回了海青。

  不久敌特又通过密写信和电台指令李佳琪,让他仍用过去的特务化名“郑辰”,代号改为“7271”,以治病作掩护潜入燕京,迅速建立特务联络点,重新操起他停手30多年的旧业。

  又回了燕京。

  但是时间一长,李佳琪的五叔发现了异常。

  李佳琪平时总是出去瞎逛,回来就躲在房间悄悄写东西。

  他不干活却总有花不完的钱,他经常收到香江的来信,每次看完之后都会烧掉。

  五叔知道他的底细,害怕牵扯到自己,于是便将其撵走。

  李佳琪认为要在燕京开展工作,必须有一个自己的住处,最好还有个女人掩护。

  于是他写信给敌特请示。

  李佳琪要在燕京结婚,敌特立即派交通员给他送来1万元人民币。

  这年头,一万元可是巨款。

  有了钱后,李佳琪也没亏待自己。

  毕竟,他从新投靠敌特,就是为了享受。

  于是李佳琪花了2200元在大耳胡同买下了几间四合院和全套家具。

  等到了81年6月的一天,李佳琪就与一个比他大6岁的家庭妇女结了婚,从此大耳胡同39号便成了李佳琪进行特务活动的秘密据点。

  李佳琪按照敌特的指令,利用送来的活动经费及衣物等,以小恩小惠的手段拉关系、送人情,千方百计地搜集情报。

  他还订了国内的各种报纸,费尽心机地从字里行间寻找他所需要的东西。

  白天,李佳琪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菜市场、公园里闲逛,在大街小巷散步。

  当路过我党、政、军机关以及招待所门前时,李佳琪就偷偷地观察着各种动向;

  晚上,李佳琪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将白天获取的情报,密写成无形的字迹,向敌特邮寄。

  就这样从81年2月到今年,李佳琪先后向敌特寄出了一百多封密件。

  因李佳琪工作有功,去年8月以前,敌特曾两次为他记功,发给资金两千港元。

  在不到两年间,李佳琪获取的特务经费折合人民币三千余元。

  敌特还委任李佳琪为“夏北地区特派员”。

  老特务李佳琪不到两年就从敌特获利三千多人民币,放现在后世就是一顿饭钱。

  可要知道,在当前,夏国的人均年收入才150元左右,一般工人一个月也就二十块钱工资。

  仅仅1块钱就可以治疗一次感冒发烧,可以买20根冰棍,可以买7斤大米或者几十斤大白菜,甚至可以到电影院看5次电影,可以乘坐20次公交车。

  想想这个特务两年不到就赚到了普通群众需要辛辛苦苦工作十几年才能挣到的一笔“巨款”,

  在这么大的利益诱惑下,他怎么可能不卖命的给他的主子干那些危害国家利益的事?!

  老牌军统特务李佳琪虽然很狡猾,活动很隐蔽,但无法逃脱人民群众和公安人员的火眼金睛。

  去年1月,根据李佳琪的犯罪事实,刘铁林认为抓获李家琪的时机已经成熟。

  正当市局将要按原定方案逮捕李佳琪时,突然一个新情况出现了。

  去年2月,李佳琪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向敌特报告了两份机密文件的内容。

  经核对,有一份文件字词、标点与原文完全一致。

  刘铁林等专案组由此断定,另有一名同伙为其提供文件。

  

  这人到底是谁?

  专案组决定暂缓逮捕李佳琪,重新组织力量投入了一场新的侦查研判。

  侦查人员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比较,发现在与李佳琪来往的人员中,只有李佳琪妻子的养女马红梅具有为他提供相关涉密文件的条件。

  马红梅:36岁,已婚,在夏国某银行总行监察司工作,主要负责收发、保管文件。

  前年6月,马红梅听说要跟她养母结婚的李佳琪见面,这人原是被释放的果党校级军官,一开始心里直犯嘀咕。

  但初次见面时,李老头装出的那副待人亲切的随和面孔,给马红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就这样,李佳琪只用了100元的见面礼,就完全使马红梅解除了思想戒备。

  这年头,一百元几乎就相当于后世的一万元,可想而知,这份糖衣炮弹的重量还是很足的。

  当李佳琪了解到仇马红梅是负责收发机密文件的工作员之后,就慢慢运用感情拉拢和物质引诱的手段,把她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马红梅从小不知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李佳琪就假献殷勤,四处为她打听父母的下落;

  马红梅有严重胃病,李佳琪便不惜花钱为她治病。

  为了消除马红梅对他的戒备,他谎称:“我在果党里就是个检查军容风纪的小干部。”

  李佳琪知道马家有两个孩子,生活并不富裕,他便做出疼爱儿女的样子,

  先后连接送给马红梅洗衣机、电视机和各种衣物等价值1000多元的物品,从而更加深了他们的“父女之情”。

  就这样马红梅不知不觉的沦陷了。

  最后,她在李佳琪感情拉拢和金钱物质的引诱下,竟然不顾党纪国法,为他窃取机密文件大开绿灯。

  去年5月21日,马红梅上班以后,开了介绍信去纪委办公室领取了《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重要文件选编》三册。

  这本《文件选编》,共收有重要机关文件及领导内部重要讲话等绝密文件。

  马红梅领到文件后,把其中两个《文件选编》发出,另一册在收发文件登记册上注明由马红梅保存。

  实际这本文件已被李佳琪扣下。

  李佳琪得到这本《文件选编》以后,连续几次向敌特密报,声称已获得绝密文件原件,催促派人来取。

  没过几天,敌特派出交通员,从李佳琪处取走了这本绝密文件的原件和拍有绝密文件的胶卷。

  重要文件和情报被交通员取走后,李佳琪没有得到敌特的及时回答。

  于是,他又给敌特写信要求再派一名交通员来,最好派女的来。

  今年一月17日,一架从香江启德机场直达燕京的班机刚刚在机场降落。

  一个身穿米黄色灯芯绒上衣,满头卷发的中年妇女走下飞机。

  她就是敌特派遣的女特务交通员蔡平。

  蔡平:女,45岁,原籍苏省人。

  几年前,她与香江一鲜花批发商结婚,从此定居香江。

  1月18日这天下午,蔡平到友谊商店买完东西,又到华侨大厦兑换了人民币。

  下午,她乘一辆出租汽车来到大耳胡同39号。

  “我是从香江来的!”蔡平进门就作自我介绍。“我这次回来主要是探亲,再就是给你办事儿!”

  李佳琪听说是给他办事的,便急不可耐地说:“钱呢?”

  “给你。”蔡平将钱递了过去。

  李佳琪立马眉开眼笑地点数,“一千,二千,对,一共是一万港币。”说着还亲了一口这一摞钱。

  真是死要钱!

  交完钱后,蔡平左右环顾一下问:“这儿没问题吧?”

  “没问题。”

  “嗯,这是李佳宝给你的信,很重要。”蔡平递给李佳琪一封书信,又给了他用塑料纸包的两粒药片(密写药)。

  第二天上午,李佳琪把来信显影后,喜出望外。

  原来,敌特给他又封了“官儿”,委任他为“燕京站站长”之职。

  蔡平还有李佳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她没想到自从下飞机接触李佳琪开始,就被秘密监控起来。

  过了没多久,蔡平被市局依法拘留。

  当专案人员手持拘留证站在她面前时,她脸色煞白,浑身发抖。

  在审讯室里,蔡平供认了她此次来京为李佳琪送密信和特务经费的犯罪事实。

  随着蔡平的招供,刘铁林觉得时机成熟了,他决定收网。

  这天上午,燕京飘起了稀稀落落的雪花。

  两辆闪烁着警灯的警车从市公局疾驰而出,直奔前门大耳胡同和农业银行。

  带着录像设备的摄影师也随车前往。

  警车的出动吸引了门口很多围观群众,大家伙还以为是电视台拍什么警匪电视剧呢!

  几名侦查人员跳车下朝胡同39号急步走去。

  他们冲进院内发现一个身材矮胖秃了顶的老头。

  老头看到侦查人员到来,十分慌乱,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说:“你…们…干…干什么?”

  一名侦查人员问道:“你叫李佳琪吧?”老头点头答是。

  随后侦查人员表明身份并出示逮捕证:“根据我国刑法第97条之规定,你被逮捕了。”

  不一会儿,李佳琪顶着光秃秃的脑门,面如死灰被押上了市局的警车。

  “噢,原来是抓犯罪分子啊。”人群议论纷纷。

  潜伏特务李佳琪被捕后,侦查人员对他的住所进行了搜查。

  查获了他进行特务活动使用的密写、显影药剂和密写工具;

  记着“情报局燕京站”代号、特务机关在香江的通讯联络地址、向特务机关报送的转信地址和特务发展对象名单等内容的日记本;

  破译密码用的《工艺商标目录》和《詹天佑与夏国铁路》两本书;

  收听敌台广播用的收录机和耳机等一些特务活动用品与其它大量物品。

  人赃俱在,罪证确凿,特务李佳琪终于落入了人民的恢恢法网。

  就在李佳琪被捕的同时,另一辆警车也驶进了农业银,公安人员依法将马红梅拘留。

  马红梅在审讯室里垂头丧气地说:“我对敌人完全失去了警觉,在敌人的引诱下,不能自拔,使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这一回的反特案件中,刘铁林亲自挂帅,成功将其破获。

  刘之野心中感慨万千,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这个弟弟早已不再是昔日那个懵懂无知的山村少年了。

  如今的刘铁林,已然茁壮成长,褪去了曾经的青涩与稚嫩,展现出了成熟与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