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去年11月12日,刘家庄开发区又要送新兵出发。
聂远政工科提前在火车站安排了锣鼓队。
但真是巧合,锣鼓队到后,敲大鼓的师傅突然因为脑溢血倒下了。
这样一来,锣鼓队少了个主力,连带着另一个亲戚也陪他去医院了。
周科长一听这消息,头都大了,这可怎么办?
没有锣鼓声,哪来的喜庆气氛?
这时,聂远自告奋勇地跑到锣鼓队前,拿起鼓槌就开始敲大鼓。
周科长一瞧,嘴巴张得老大:“你会敲鼓?”
其实,周科长不知道,每年聂远在部队时都会为新兵入伍和老兵退伍举行仪式,他这个文书早就会那些敲鼓的曲子了。
后来,刘福生部长和宋政委在广场上看到聂远使劲敲大鼓,他们俩都笑了。
事后在部里的会议上,刘福生特意表扬了聂远,说:“小聂远虽然是个临时工,但他有很强的主人翁精神。
虽然敲鼓不是我们部门的工作,但跟喜庆的欢送氛围关系挺大的。
这时候他能主动顶上去,这就是补台,这就是军人的战斗意识!”
就这样在政工科干了不到一年,聂远就通过开发区区劳动人事部门的考核,转正成了干部,还被任命为政工科的政工干事。
任务挺多也挺杂,主要是保障部党委的会议,负责部里的组织建设、教育培训、人事管理等等。
后来,聂远写的三份区武装部的工作汇报,还被燕京卫戌区的《工作简报》转发了……
不过到了今年,聂远他们的工作更忙了,每当征兵季,就要跑到下面去做动员工作。
刘家庄开发区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这里的经济条件太好了,年轻人们更喜欢去区里的工厂打工。
这两年,下面农村各大队部外面的土墙上张贴出“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踊跃接受祖国挑选!”的征兵标语。
与往年不同青年踊跃参军不同的是,这两年开发区下面的乡镇干部和民兵连长们却需要挨家挨户做动员适龄青年的工作了。
然而,聂远就在下面街道蹲点,却没有出现往年那种青年人争相报名时的场面。
甚至一些适龄年轻人还被有些家长们催着去外面打工不让回来的情况。
原来,自从前年爆发的反击战,“兔子”们果断出击,沉重打击了不断挑起事端的“白眼狼”。
这一仗打出了国威、军威,然而战争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伤亡。
3月底,聂家祥的父亲和大哥被接到部队,参加了大哥聂家富的追悼大会。
他们离开家以后,聂远的母亲经常到他们家陪伴聂家祥的母亲。
并帮着他们家照看地里的庄稼,包括先给他们家的地浇水。
虽然聂家祥家事后收到了500元的抚恤金,不过他们家穷,而且聂家祥的爷爷还重病在床。
但他们谁都不愿动用那笔抚恤款,直到聂家祥的爷爷去世,他们才不得不从中拿出部分钱安葬老人。
到了今年12月部队征兵的时候,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到部队会上战场,担心会出现聂家祥家那样的状况。
为人父母的这点私心,完全可以理解,这并不能说明他们贪生怕死。
于是,这一年部队征兵时,就出现了不想让家里孩子去报名的情况。
眼瞅着征兵体检的日子就要到了,报名的人却寥寥无几,远远达不到指标要求。
这一下耿部长着急了,如果完不成征兵指标,问题就大了。
于是,街道办武装部一方面连夜开会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紧急向区里汇报。
很快,区里也察觉了问题所在,出台了奖励和激励措施。
不仅依法给予经济补助,还规定每一个到部队去的义务兵,都能优先挑选分到好一点的宅基地,享受各级组织给予的优待……
这天大早,村委主任张勋亲自陪同区武装干事聂远来到张鹏家,做他父母的工作。
张勋显然知道张家男孩子多、而张鹏又符合征兵条件的情况。
张勋说:“你们家孩子多,让一个孩子去当兵,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孩子将来还有出息。
你们瞧人家聂干部不就是因为当兵才成了干部吗?”
还说让张鹏家先挑好的宅基地,并承诺家里以后有啥困难,街道办一定会出面帮助解决的。
聂远知道还他出场了,就笑着跟张鹏以及他的父母说:“张主任说的不错,我是聂家庄的,你们可以去打听打听,要不是部队培养了我,我那有机会去区里当干部,这会儿可能还搁家里种地呢!”
当了一辈子本分农民的张鹏父母,没想到区里的干部会登门来做孩子征兵的工作。
其实,张鹏的父母也是老实人。
他们也感恩党的领导,大家才过上一天好于一天的生活。
他们也明白孩子当兵尽义务,不仅是应该,而且也是必须的。
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去当出头的鸟,也怕别人说假积极。
如今区里领导亲自来劝孩子当兵,况且还有一些优惠的政策和规定,张鹏父母便支持孩子去报名。
于是,当天下午张鹏就到了街道办武装部。
当张鹏到武装部那一排房子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一些和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
按照通知的时间到了刘家庄部队驻地医院,这家医院条件相对较好。
刘家庄地区征兵体检一般都在这里。
当天的体检很顺利,张鹏顺利通过了各科的检查。
接兵部队的领导和区武装部干事聂远一行3人来张家家访,张父当着部队同志的面表态支持张鹏当兵。
这一天,村民兵连长通知张鹏到武装部领入伍通知书。
同时,张鹏还领到了羡慕已久的绿军装。
当张鹏把新军装和背包拿回家的时候,他们家像过年一样热烈。
张鹏终于验上了兵,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那一刻,只有他母亲一个人躲了出去。
离开家乡的时间到了,15日上午,街道办武装部外面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街道办租来的3辆大客车已经在街道办外面的路边停成了一排。
穿着崭新军装的男青年们,相继被亲人们簇拥着陆续达到了集合地点。
9点多一点,武装部的同志把张鹏他们召集到一起。
说集合的时间到了,要求全体新兵同志登车,张鹏他们便排着队上了客车。
客车缓缓启动,鞭炮和锣鼓齐鸣,张鹏看到了母亲频繁地用衣袖擦眼睛,父亲和哥哥姐姐弟弟他们挥手向他告别。
11点多,到了区武装部,午饭后没有休息,载着他们的客车便离开了开发区,驶往燕京火车站。
第二天夜里,张鹏终于达到了梦寐以求的部队。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张鹏被分到了师防化营三连,成了一名防化兵。
说实在的,在下连之前,张鹏对防化兵几乎一无所知。
他脑子里仅有的一点防化知识,还停留在战争电影出现的“烟雾弹”、头上戴的“猪鼻子”,其它的就什么也都不知道了。
下连后,连队的防化专业比较齐全,张鹏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反复练习手中武器的操作技能,就连防化服也要反复练习穿戴。
张鹏第一次看到防护服时,感觉这玩意儿不仅宽大、厚重、模样丑,还有一股难闻的橡胶味,戴上面具后的确挺像猪八戒,十分的滑稽。
在训练中,班长提醒张鹏,要想做到穿、叠防护服又快又好,至少要上千次练习穿叠衣服!
张鹏就向他请教穿戴防护服的诀窍,班长却说没有诀窍,只能刻苦练习,熟能生巧。
第523章 传帮带!!!
第523章 传帮带!!!
看着眼前的这些刚入营的新兵,新兵排走李爱国的思绪回到了六年前。
那一天。
“老王,你家儿子不是开车的吗?能不能帮我问问,今年还招不招司机?”街坊老张在胡同口碰见老王头,这一嗓子把恰好路过的李铁柱给吸引了过来。
“当司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单位里现在都是招的退伍汽车兵了……”老王摇摇头对二人说道。
“嘶!当兵好啊!”说着无心听着有意,李铁柱动了心。
胡同里飘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李铁柱顶着一把年久失修的破雨伞,一路小跑回了家。
砰的一声,李爱国正躺在炕上发呆,房门就被他爹李铁柱推开了。
“你小子可别睡了,赶紧起来,咱得好好合计合计这事!”李铁柱一边抹着雨水,一边急切地说道。
老李家住在燕京城西的一个老旧小院里。
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院子中间那棵老槐树上还挂着李爱国小时候荡过的秋千。
李爱国刚从纺织厂被辞退,整天游手好闲的,可不就让李铁柱操碎了心。
老爷子天天念叨着:“你看看人家老马家的儿子,才多大就当上了技术工人,再瞧瞧你….”
“给我参军入伍去!”李铁柱恨铁不成钢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搪瓷缸子直晃荡,“老王头刚说部队正招汽车兵,这可是个好差事啊!”
李爱国他妈在厨房里忙活着,听见动静赶紧跑出来:“当兵?那得离家多远啊?”
“你就知道舍不得!”李铁柱瞪了老婆子一眼,“总不能让孩子在家里这么耗着吧?”
说实话,李爱国心里也有点儿犯嘀咕。
这年月能学开车可不容易,要是真能当上司机,这辈子就算是有出息了。
院子里的老槐树沙沙作响,李爱国坐在窗前,看着树下那个破旧的秋千,想起小时候总幻想着能开着大卡车到处跑。
没等李爱国多想,他爹就直接把李爱国送到了征兵处。
医生检查完后,拍着李爱国的肩膀说:“小伙子身体不错,当兵正合适!”
就这样,李爱国顺利地成了一名光荣的燕大军区战士。
临走那天,他妈硬是塞给李爱国一双她织了好几天的毛袜子,眼圈都红了。
新兵连的日子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操场上的大喇叭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刘大强排长是个老兵油子,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可嘴上从来不饶人:“李爱国,你小子要是练不好基本功,去了汽车连也得给人擦车!”
记得第一次五公里武装越野,李爱国差点没坚持下来。
可看着其他战友咬牙坚持的样子,李爱国也硬撑着跑完了。
回到宿舍,他的双腿都在打颤。
“你小子,有股子倔劲儿啊!”刘排长递给他一瓶风油精,“咱们军营就是要这股子劲儿!”
每天天还没亮,李爱国就得起床出操、训练,晚上还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几乎没有一刻的休息时间。
虽然训练很辛苦,但我却乐在其中。
然而,李爱国的新兵生活,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特别是射击,李爱国总是打不准靶心,急得满头大汗,却无济于事。
“李爱国,你怎么回事?都训练了这么久了,怎么还是打不准?”班长看着李爱国的射击成绩,眉头紧锁,语气严厉地批评道。
“班长,我……我……”李爱国低着头,羞愧得无地自容。
“你什么你?你知不知道,射击是军人的基本技能,你连射击都学不好,怎么上战场杀敌?”班长毫不留情地训斥道。
“班长,我一定会努力的!”李爱国红着脸,大声说道。
“努力?光说不练有什么用?你看看人家张强,和你一起入伍的,人家现在已经可以打出优秀成绩了,你呢?
你再看看你,简直就是一塌糊涂!”班长指着李爱国的鼻子骂道。
李爱国咬着嘴唇,握紧了拳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能再给班长丢脸了!
从那以后,李爱国更加刻苦地训练。
每天早上,别人还在睡觉的时候,李爱国就已经起床,跑到训练场上练习射击。
晚上,别人都休息了,他还在借着微弱的灯光,苦练射击要领。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