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嗝!”
回村后,刘之野立刻向三大爷分享了这个喜讯。
三大爷等人也十分惊喜,原本并未抱多大希望,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刘之野尝试一下的,却没想到这事真的给办成了。
……
几天后,刘家庄迎来了一队不同寻常的队伍——两辆“东方红”拖拉机轰轰隆隆地开进了村子。
这两辆拖拉机可不是普通的农用车,它们象征着新时代的到来,也预示着刘家庄即将发生一些历史的改变。
驾驶拖拉机的,是两位年轻有为的小伙子。他们身穿蓝色整洁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东方红”拖拉机冒着滚滚黑烟,却并不让人感到反感,反而透露出一种朴实无华的力量。
“我们村买拖拉机啦!”
“轰”的一声,村里的消息就像热油中的水滴,引发了一场热闹非凡的轰动。村民们议论纷纷,情绪高涨,纷纷往村委会涌去。
数百男女老少,拖家带口地围住了现场,连一丝空隙都没有。
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指指点点着,这两台坦克似的履带式“东方红拖拉机,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激动。
“嚯!这就是“大铁牛“啊!”
“听说,只干活,还不吃草?”
“可不咋地,这玩意儿跟小汽车一样就是费油……”
“我在公社里见过这个,好家伙,农机员连碰都不让碰一下,他神气得像只大公鸡似的……”
“……”
整个现场热闹非凡,仿佛沸腾起来。可以看到,这里的氛围十分热烈,吸引了众多人群前来围观参与。
在村子里修路的三大爷闻讯后,带着几名村干部,轻快地赶来。
他们也怀着好奇而又兴奋的心情,疾驰着奔向那台拖拉机。
三大爷热情地招呼着红星厂的同志们,他满面笑容地说:“哎呀!太感谢红星厂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了。几位快进屋里休息一下,让我们尽一下地主之谊。”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和热情,让人感到温暖。
然后,他又吩咐姐夫刘福生:“你快去集训营通知之野,告诉他拖拉机到了,让他有时间过来瞅瞅。”
“好嘞,我这就去!”刘福生点头,快步离去。
等刘之野赶到达村委会,与红星厂的送车人员一番交谈后,才发现李怀德这事儿办得真漂亮。
据随行来的红星厂后勤处人员交待,这两台拖拉机加上一些农机具、车斗等总共才算了2500元,不用直接给钱,从两家的物资交易中扣除即可。
此外,李怀德还帮忙联系了市农机局,派来两位农机员负责培训村民们学开拖拉机。
整个事情想的真周到,办地干净利落,这展现出他八面玲珑、七窍玲珑心的特质,让刘之野不禁对他赞叹不已。
之后,数百人紧随两台拖拉机的屁股后面,来到了一处空地。现场演示开始了,两台拖拉机旁人头攒动,气氛异常热烈。
这种拖拉机力量很大,但缺点是履带式速度慢,地头地脚耕不到,还得用牛耕甚至人用铁镐翻,不过,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马力大,后面有五个犁铧,一趟可以耕差不多三米宽的地,效率很高。一台拖拉机几天就可以耕完一个村子的土地。
刘之野满意地看着现场的热闹场面,对三大爷等村委干部说道:“趁着这两位农机员在,一定与他们要搞好关系。抓紧时间选几个机灵的年轻人,跟他们学习开拖拉机,怎么维护拖拉机……”
他接着又对村委干部们说:“以后要注重人才培养,可以派出去学,也可以自己开训练班,培养拖拉机驾驶员和农具手。
再后来,就得学会维修,开办农机具维修站,争取做到小修不出村,大修不出社。”
三大爷赞同地点点头,他坚决地表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督促他们认真学习技术。如果他们不认真,看我不打烂他们的屁股……”
姐夫刘福生接茬道:“以我之见,就从民兵队里选人吧,他们年轻且纪律性强,受过小学教育,有文化基础。”
三大爷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询问大家的意见。其他人见状,一致表示没有意见,就这么办吧!于是,计划就这样敲定了。
中午,为了给这几位同志接风洗尘,三大爷安排人精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佳肴。
他们宰杀了一只肥硕的大公鸡,从河里捕捞了几条肥美的草鱼,还摸了一水桶颜色青绿的田螺。
这年月里的田螺,可是好东西,可千万别弄错了,不是福寿螺哦。福寿螺是八十年代以后才被引进国内的,现在还没在国内泛滥呢。
刘之野还记得小时候,每逢春天,在七八岁时就懂得往田边跑。
那时候村里生活贫困,饭桌上土豆、萝卜等很少见到油星,穷人的孩子们早懂事,就自己动手改善伙食。
黄鳝泥鳅无法捉住,田螺当然能捉住。于是乎,饭桌上就多了一道菜——田螺。
田螺拿回家需要在水中浸养一昼夜,然后洗干净,用菜刀轻轻笃田螺“屁股”,往锅中放点花生油、葱、姜、干辣椒爆炒,再加上豆瓣酱,倒上水煮一会,待到田螺的厣脱落撒点香菜就可以吃了。
那时吃田螺,纯粹是为了有点荤味,毫无“拜罢嫦娥斟月下,芋头啖过又香螺”的涵养与雅趣,也不管什么营养价值。
然后,孩子们一边吃一边痴痴地听着大人们唠叨起田螺姑娘的故事,不知不觉间就碟盘空空,桌上只剩下一堆螺壳……
……
作为刘家庄的头面人物刘之野亲自出面作陪,红星厂与农机公司的几位同志深受感动。
而丰盛的酒菜更让他们满意至极,其中一位农机员还拍着胸脯说:“老乡们请放心,我们若没把伱们的小伙子教会,就不算完成任务,那我们就不走了……”
另一位农机员也紧接着变态道:“对!咱们下午就开始,也别耽搁功夫了。好好早早教会大家……”
红星厂后勤处的同志表示,李处长还交代过,这两台拖拉机的柴油由红星厂负责供应,一应费用也可以在物资款项中扣除。
三大爷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真是欢喜。他们也喜欢以物易物,这年头钱多了也地儿花去,买东西不仅需要钱,还得有票。
如此一来,真是皆大欢喜。
刘之野也在考虑是否通过易物换物的方式,帮助村里换取一些急需的物资,比如农药、化肥、各类农作物的种子、钢铁农具、日常生活用品等。
他觉得这种方式或许比直接用物资换钱来的实在,可以帮助村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别的不说,大家都知道化肥是个好东西,它能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但在这年月,化肥属于紧缺物资,甚至到了改革开放的1978年,化肥依旧是紧俏物资,有钱也难买到。
用钱买不到,但用紧缺的粮食、肉食品和蛋类副食品来交换,那就简单多了。毕竟,化肥不能当饭吃,而食物却能填饱肚子。
刘之野心中暗自欣喜,若是有了化肥、优良的种子,再辅以机械化种植,刘家庄的粮食产量必将迎来惊人的飞跃。这想法在他脑海中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徐徐展开。
他想象着那金黄的麦浪滚滚,如同海洋一般壮丽。风吹过,麦穗低语,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
在下午时分,三大爷将两位农机员安置在村委会大院的空房子里。为了表示善意和关心,他还特意搬来了几床新被褥子。
这些被子可是人家小年轻结婚时陪嫁的新被褥,他们自己都舍不得用,却慷慨地将它们贡献了出来。
第168章 樱桃熟了
第168章 樱桃熟了
五月二十二号这天,又是一个周末,刘之野全家再一次集体出动来到了刘家庄。
今天妹妹刘之若的心情格外兴奋,大天清早的就迫不及待地敲响了刘之野两口子的房门。
她头几天就满心期待这次的回乡下之旅,不仅可以玩得开心,还有即将成熟的甜美水果等着她。
一路上,她欢快地叽叽喳喳个不停,像只欢快的小百灵鸟。家人们看着她兴奋的样子,也不由得露出些许好笑的神情。甘凝看着这一幕,心情也顿时清爽了起来。
立夏时节已过,万物生辉。
京城的气温逐步上升,在这暖洋洋的天气里,红星公社刘家庄,漫山遍野的樱桃挂满了枝头。
红了!
樱桃红了!
四月赏花,五月品果。
微风吹来了夏日的气息,也吹红了刘家庄的樱桃。
他们刚到刘家祖宅,大伯一家听见门口的动静后,便迎了出来。
大伯母笑着要去扶甘凝,关心道:“小凝!最近感觉怎么样,胃口还好吗?”众人打过招呼后,大伯母便热情地询问甘凝近况。
甘凝笑颜如花,说道:“大伯母,没事儿,我自己走就行。我胃口好着呢,早上我婆婆炖的大猪蹄子,我还啃了一大个呢。”甘凝感受到亲切与关怀,微笑着回应。
“嚯!这胃口还成,肯定能生个大胖小子……”大伯母听她说能吃能喝,便惊讶道。
“我爷爷去哪了?”刘之野疑惑地问道,却怎么也没见到他。
大伯刘元生接过父亲递过来的烟,轻轻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他应声道:“吃过早饭,你爷便去瞧瞧那些种植的草药去了。老爷子对此可真是上心啊,还对此乐此不疲呢。”
刘竟斋听了这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父亲是个真心的中医热爱者,这一点他再了解不过了。
不过,说到成就,他的父亲因天分有限,虽然一辈子积医行善,也积累了无数的经验和口碑,但始终没有闯出什么大名堂来。
不过,这也分要跟谁比。老爷子虽然比起那些医术高超的名医国手来说还有些差距,但是比起普通的中医诊所,他的医术可就强高明多了。
说起他的医术也自有传承,那是来自一个非常有名的中医世家“同仁堂”白家,而这白家在杏林里更是声名远扬。
那老爷子究竟是如何回到村里的,刘竟斋等后辈也并不是太清楚,老爷子对此也并不愿过多提及。据他后来对他们兄弟简单地说过几句,原来他还是有故事呢。
话说,那会还是八国联军入了京城的事儿啦!太后老佛爷一顿“嘴炮”之后便溜之大吉了,留下满城的老百姓在这场灾难中苦苦挣扎。
老爷子当时在“同仁堂”白家当坐堂大夫,一天晚上在街头见到两个小东洋欲对一个姑娘行不轨。姑娘拼死挣扎,哭喊救命,却无人相救。
就在两个禽兽即将得逞之际,老爷子突然出现,因打小习武,身材矫健,含恨之下出手便将两个日本兵击毙了。
这姑娘是被他救下来了,这会儿的脑子也清醒了,瞅着两个七窍流血倒地而亡的畜牲,他知道自己的祸事儿来了。
看着吓傻了的大姑娘,老爷子急忙走过去,轻轻抚慰大姑娘,示意她不要害怕,并劝她赶紧逃命回家去吧。
之后,回到白家大院里,他恭敬地向师父跪拜告别后,天不亮就逃离了京城。
后来世道越来越混乱,老爷子便深居简出,再未踏出过刘家庄。然而,他并未放弃行善积德,他仍然在刘家庄附近行医,为乡亲们治病,直到解放后。
话题有这些扯远了,咱们言归正传。
话说,一家人正在聊着天。
大姐刘玉翠也从家里过来了。
刘翠微笑着打招呼道:“二叔二婶儿,您们也来了!”一家人看到刘翠萍,都显得格外高兴。
邓茹热情地拉着她大侄女的手,笑着说道:“玉翠,怎么不把虎头也抱来给我们瞧瞧呢?这小家伙长什么样了,我这心里怪想念的。”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和关怀。
刘玉翠笑着道:“二婶,我嫌闹腾就把他丢给我婆婆看着了,现在可皮了,跟我老弟小时候一样一样的。”
又接着说道:“我先陪你们上山耍耍,摘樱桃吃去,等回来后再回家抱给你们看。”
几个婆娘开始婆婆妈妈地叽叽喳喳,让刘之野感到困扰。他只好开口道:“我说,咱们路上说呗,这时候日头不毒,待会儿了可就晒人了哈!”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幽默感。
大伯点了点头,对我她们说:“那么今天就交给伱们几位女将了啊,玉翠会带着你二婶去南山,那里的阳光充足,樱桃熟得早,口感特别甜美。”
“得嘞!”大姐应了一声儿,于是他们跟随着大姐踏上了前往南山的旅程。
到了南山根,朝大山看去,满山的绿树丛丛中红樱点点。
这里山势峻峭,风景秀丽,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水土环境,造就了营养价值丰富的刘家庄樱桃。
刘家庄地区的樱桃,是京城地区天然成熟最早的地方,拥有“开春第一枝”的美誉。
众人上了山,刘之野随便找一颗樱桃树,用手轻轻拨开绿叶就能看到,成熟的樱桃似玛瑙石般晶莹,热闹地挤在一起。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樱桃,享受到了更多的温暖照耀,它们生长得玲珑剔透,颗粒饱满,娇嫩红艳,仿佛一颗颗晶莹的红宝石。
樱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少女的舞步,撩拨着人们的心弦。在这片阳光照耀下,它们闪耀着诱人的光芒,格外引人注目。
小妹刘之若迫不及待地摘下一颗樱桃,放入口中轻轻一咬,顿时一股清甜的汁液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她惊喜地喊道:“哇!齁甜啊!”
“嫂子!你快来尝尝……”
甘凝快步走过来,听到小妹的呼唤,看着那诱人的果子,也忍不住尝了一个。她惊喜地赞叹道:“这果子真的很甜,感觉咱们村的樱桃就是不一样呢。”
小妹兴奋地催促道:“嫂子,好吃吧,我们得多摘一些带回家。”甘凝笑着点头,两人一起动手,不一会儿便摘了满满一篮子。
另一边的刘之野见状也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樱桃,轻轻放入口中。樱桃的酸甜甘洌果汁瞬间破皮而出,初夏的味道在舌尖弥漫,仿佛融入明媚的风光中。
此刻,他万千心事都已抛诸脑后,只剩下这樱桃带来的甜蜜滋味。
这摘樱桃比买樱桃更甜,亲手采摘,满满一大把樱桃握在手中,一口吃下,无比满足!
而买来的樱桃,虽然也是甜美的,但那种亲手采摘的喜悦和满足感是无法替代的。
或者是,一只手掰过一枝樱桃树枝来,另一只手就不停地往嘴里送,这样吃起来会更过瘾。
邓茹则与许慧芝妯娌俩以及大姐刘玉翠三人,则说说笑笑地边采摘,边吃着。
“弟妹!多摘些回去吃,在过几天想吃也没得吃了。”许慧芝劝道。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