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88章

作者:无垠石

  道琛和尚脸上的喜色也逐渐凝固起来。

  “道琛将军,是有什么为难之事吗?”刘仁轨又道。

  “末将冒昧问一句,这是将军的意思,还是殿下的意思呢?”道琛问道,他可不傻,杀人他不抗拒,但是再一个处理不好,要被拉出去顶罪的。

  “殿下何等繁忙,这等小事也要惊动殿下,那要我们这些臣子干嘛呢?”

  刘仁轨瞪眼道。

  这不是典型的要卸磨杀驴吗?

  太子就是不想承担这个骂名,事情办成了,再把他道琛杀了,这就是完美收场。

  “道琛将军,诸将在前拼杀,而你无寸功,如今却深受殿下恩宠,连查抄钱财这样的要事都托付于将军你,可见殿下对将军的信任。”

  刘仁轨拍了拍道琛和尚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罢了!

  道琛和尚心中一叹。”刘将军请先行,这高句丽的战俘,就让末将送去吧。”

  “道琛将军,此乃大功,无需担忧。”刘仁轨安慰道。

  我还真谢谢你了!

  道琛和尚脸部抽动,这白面老生,还真不是个东西啊。

  “多谢刘将军栽培了!”

  道琛躬身离去,战俘在其安排之下,也都分离而出,向另一边而去。

  “将军,你这是要带我们去哪里?”

  渊男建有一丝不妙之感,挤开人群,看向了道琛和尚。

  “我道是谁呢?原来是渊二少将军。”

  道琛讥讽道,他们都是彼此相互认识,毕竟是他们联合一切攻打新罗的。

  “将军,我们都饿的快不行了,不知道何时分发食物呢?另外还请将军在唐军太子面前美言几句,我渊男建日后定有报答。”

  渊男建希翼的问道,对未来还是一片光明。

  就连百济的一个将军,都能在唐军之中混的如此风生水起。

  他渊氏一族肯定也可以,毕竟在高句丽,他们渊氏可是半个皇族,影响力很大。

  想要稳定高句丽的局势,唐军肯定是少不了要他们渊氏从旁策应的。

  报答?

  道琛的火气更大了,他这是被拖累了,也不知道这渊盖苏文做了什么事,竟然让大唐太子,对著一万多人,一个也容不下。

  “到了,你们进去后,本将军就让将士们给你们分发粮草。”

  所有的战俘都被赶入了瓮城之中,四面绝壁,城门的关闭。

  一进入这里,就让人压抑的差点喘不过气来。

  西门瓮城很大,但是一次性容进一万多人,也显得十分拥挤起来。

  “咚!”

  伴随著一声沉重的关门声,内城的城门缓缓关闭。这沉闷的声响回荡在空气中,仿佛预示著一场悲剧即将降临。众战俘们站在原地,耳畔还萦绕著那关门的声音,四周陷入一片死寂。

  人群庞大,但此刻竟没有一人敢于出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静静等待著命运的审判。

  道琛自视并非善类,但当他望向城下那些空洞无神的眼眸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怜悯之情。他的手臂在半空中停留许久,始终无法落下。

  “弓箭手!”

  终于,在漫长的沉默之后,道琛艰难地抬起了手臂。刹那间,无数的弓箭手涌上城头,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他们手中的箭矢如林,箭尖冰冷而锋利,指向下方的战俘。

  “道琛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

  渊男建的怒吼声响彻云霄,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望著城头的道琛。这个举动明显是要坑杀这些战俘,意味著他们将无一幸免。渊男建的愤怒与惊恐交织在一起,他的脸色变得苍白如纸。

  是的,高句丽已无力再战,坑杀战俘也就成了必然之举,无需担心他们会奋起反抗。

  “不……!”

  恐惧的情绪迅速蔓延至每一个战俘身上,他们的脸上露出绝望和无助的表情。曾经,他们也是这般残忍地对待他人,如今却轮到自己成为刀俎上的鱼肉。

  “射!”

  道琛和尚的右臂猛然一挥,下达了最后的命令。这一刹那,他的生命也悬于这一箭之上。

  事后追责坑杀战俘之事,他百口莫辩。

  将士们也有那么一丝停顿,但是也只是片刻,随著第一支箭矢升空,万箭也紧随其后。

  几轮箭雨落下后,瓮城之中,再无站立之人。

  城门打开,一支手持利刃的军队,踏著尸体而入,进行补刀,正真的不留一个活口。

第143章 安市城归降 高句丽灭亡

  随著高藏的宣降,梁万春也是孤掌难鸣,选择了和李?谈判。

  “大唐英国公,果然胆识过人,打开城门。”

  梁万春看著眼前这个大唐将军,心中也不禁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随著安市城的城门缓缓打开,一段陡峭的坡度映入了三人的眼帘。

  安市城墙依山而建,地势极为险峻。那坡度陡峭得让人望而却步,这也是为何唐军之前两次炸开城门,却始终无法攻破城池的原因,在城内,仍有险要之地可供防守。

  山坡之上,雷石、滚木堆积如山,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即使唐军再次发动强攻,恐怕也难以攻克这座坚不可摧的城市。

  上山的小路狭窄而曲折,蜿蜒通向山顶。每一处设置,都易守难攻。

  安市城墙只不过是最外围的第一层防守。

  山顶之上,一片住屋和城楼若隐若现,仿佛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你们站住,不得入内!”

  只见城主府外,邹定国拦住了薛仁贵和薛万彻的去路。他一脸警惕地看著两人,手中紧握著武器。

  薛万彻见状,毫不犹豫地挺起长枪,猛地将邹定国推开。同时,他另一只手紧紧握住剑柄,眼神中透露杀机。

  刹那间,城府的守卫们纷纷涌上前来,他们手持利刃,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双方剑拔弩张。

  “在这安市城之中,你们还怕了我们三人,原来也不过如此。”

  李?哈哈大笑,他自己挺步上前,入了安市城中,三人和一人,也好像并无区别。

  他敢孤身而入,就有了万全的把握了。

  “李将军请入座!”

  梁万春坐于主座之上,伸手道。

  “梁将军,我们还是开门见山吧,要如何,安市城才会降,高句丽已经是举国沦陷,将军应该也是知晓了。”

  李?并没有坐下,直接发问。

  “我们只不过是败将之军,何来条件,只是不知道,贵军如何才肯放过我这城中军民?”

  梁万春位置放得很低,他们是有一点筹码,但是在现在来看,却是微不足道。

  唐军不急,只需围而不攻一年半载,安市城将会弹尽粮绝,不攻自破。

  “本将已经说过了,如是安市城投降,我军既往不咎,而且以将军之才能,在我唐军之中,亦不会被埋没。”

  戎马多年,能让李?吃瘪的人,没有几个。

  两人均是被对方的军事才能所折服,惺惺相惜。

  “本将会向大唐陛下保举,会赦免你以往之罪过。”

  安市城之战,打到这份上来了,双方均已经不想再对战。

  “希望李将军言而有信,保安市城中的百姓无恙。”

  梁万春起身,将城主印信高举。

  李佐升欲言又止,还是有那么一丝的不甘心。

  败了吗?

  他们没有败,但却要投降。

  两边的亲卫,亦是不由的低下了头颅。

  李?昂首上前,将梁万春手中的信物接下,而后双手扶起了梁万春。

  “梁将军是明智之人,此时弃暗投明尚不晚。”

  “佐升将军,通知全城军士,出城受降!”梁万春如释重负。

  很快,安市城城门大开,所有军民都出城而去。

  他们都迷茫的四处张望,时而看向城头的梁万春等人,时而又偷瞄向走来的唐军。

  “将军,如今高句丽均为唐土,想必,这些唐军也不会为难自己的子民。”邹定国说道。

  “对啊,高句丽已经亡了,我辜负了国主的重托,国之不存,我何有脸面存之。”

  梁万春悲惨的拔出了宝剑,四顾茫然,自刎而亡。

  “梁将军!”

  邹定国等诸多将领骇然,但是这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无一人能够阻止,他们想要伸手去抓,但都扑了空。

  梁万春从城墙之上,径直掉落砸在了城下。

  他宁死不降,愿为高句丽鬼,亦不做大唐臣。

  “唉!”

  李?亦只是微微叹息一声,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为梁将军敛尸,厚葬于安市城中。”

  就此,唐军占领了安市城,高句丽灭亡。

  历时一年之多,在唐军海陆合围之下,耸立几百年的国祚断送。

  “传令下去,对于城中居民,不得任何侵犯。”

  李?吩咐布置好了一切之后,便领著一支精兵,向平壤城而去。

  兵事解除,平壤道、辽东道进入了农事生产之中,百废待兴。

  “太子殿下,如今平壤道内,郡县官员缺失,政令不达,土地改革难以推进,是否重新起用之前的官吏呢?”

  刘仁轨禀告道,兵事之后,他要处理的事情反而变得更多了。

  对于之前所有高句丽的官吏,李承乾都是进行了罢免。

  他深知,那些管理郡县的小官,才是真正的命脉。

  想当初,薛仁贵奉命西征之后,高句丽便能立即组织起有效的反叛,那就是因为高句丽的下臣权柄都还掌握在那群高句丽旧贵族的手中。

  李承乾上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哪怕现在不能进行移民,但是基层管理的权柄,必须掌握在唐人的手中。

  “此番征战,众将士的功名册都记上来吧。”

  不能只是给这些唐军将士画饼。

  “都记录在册了,只是将士们只会冲锋陷阵,末将担心他们在治理地方上。”

  “军中将士,识字之人,并没有几个,如何管理地方,如何懂得上税纳粮。”

  刘仁轨马上就察觉出了李承干的打算。

  “这样吧,县丞就让之前的人在担任,负责上税纳粮之事,而县令与县尉,则从军中,那些功勋卓越之士调选。”

  学堂还未建起,这样的人才,肯定是不足,而对于士族门阀子弟,李承乾又不想任用。

  这高句丽所有秩序都被打破,是创建全新秩序之时,更容不得掺进半点沙子。

  “如此一来也好!”

  刘仁轨点了点头,换句话说,整片高句丽的领土,全部都还在军部的管理之下,加强了集权。

  “本宫,无需要他们能做出多大的政绩,本宫只希望,每一个郡县都将摊丁入亩和包产到户实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