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87章

作者:无垠石

  “如此甚好,用不了几年,这里又会再次繁华起来了。”

  几人都是有见识之人,知道这两个政策一旦实施到位,那将会极大的刺激民众的生产。

  “战争已经基本平定,李震,你再安排十几艘战舰,前往本宫之前所说的南美洲寻找红薯和土豆,另外其他有空余的舰队,也向各个海域而去,开通海上航路。”

  制度的改革,只能是改善。

  想要彻底打改变现状,提高人口,那就得有高产量的作物引入。

  越发展,必先通路,海上航路,必要开通。

第141章 渊盖苏文活活气死

  “诺!”李震躬身,将此事牢记。

  开通航海贸易,得到的好处会超出想像。

  大唐如今如日中天,通过海路,其威压会传的更加宽广。

  “对了德謇,本宫这里有几封书信,你亲自送到陛下手中去。”

  李承乾望向李德謇镇重说道,同时从衣袖之中,拿出了几件密封信件。

  李德謇没有丝毫怀疑,而是接了过来,这里面的内容肯定是非同小可了。

  “本宫听说,近日来,卫国公身体抱恙,你回去之后,便不用再回这里了,在京都之中,为本宫周旋一二。”

  李靖南征北战,加之年老,如今也已经是百病缠身,高句丽之战,他亦因此没有参加。

  “殿下可还有什么吩咐?”

  李德謇感觉到了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

  “其中也有你的一封信件,到了长安之后,你打开,便知该如何行事。”

  外忧平定了一方,李承乾如今也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来处理内患了。

  布置展开,战略重心全然放到了唐朝的内部之中。

  “刘仁轨,你负责将摊丁入亩和包产到户的政策进行宣传,特别是在军部之中,要让将士们知道,他们是为何而战,先是为了自己的家,而后才是为国。”

  这是一次土地改革命,受益的是低层的百姓,同时也是低层的军卒。

  不再是为他人而战,他们如今是为自己而战。

  “末将会立即整理户籍和田产,进行划分。”

  文事工作,才是刘仁轨最擅长的。

  “土地分化,也不是分的越多越好,你要知道,一个成年男性最多能耕种多少,以此按人头分配,不然不仅会造成荒地,还因为田亩过大,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李承乾再次提醒道,包产到户和摊丁入亩是他提出来的,当然就属于他最清楚其中细节了。

  税赋与田产挂钩,包产到户就是和均田制差不多,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百姓的积极性,因为干的多,自己就会得的多,上税是一定的。

  “剩下的土地,将会进行封赏,册封有功之臣。”

  地广人稀,划分而下,肯定是有剩余土地。

  这些政策的实施,也并非一日之功。

  战后治理,更是不容易。

  随著政令从平壤城传出,提心吊胆的高句丽军民变得无比的欢愉起来。

  一场斗地主、打倒门阀的运动在高句丽旧土境内展开。

  军士带头,抢掠充公,平分良田。

  只是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之内,李承乾这个人口相传的人屠,变成了人人爱戴的大唐储君。

  复国什么的,那都只是贵族的妄想。

  但是在这土地革命的冲击下,都已经死于胎中。

  现在已经不是唐国和高句丽残余贵族的冲突,而是百姓阶级和门阀贵族阶级的斗争了。

  李承乾也并没有闲著,而是继续出台制度,完善巩固摊丁入亩和包产到户政策。

  “是唐旗!”

  平壤城外,渊男产手指颤抖的指向前方。

  只见平壤城上,旌旗迎风飘扬,不过却是换了形状。

  “噗!”

  渊盖苏文顿时,一口逆血吐了出来,眼睛瞪大,布满了血丝,死死的盯向平壤城。

  最后的希望也被掐灭了。

  “父亲大人!”渊男产呼喊道。

  渊盖苏文没有答话,身体僵直,向后倒去。

  满腔的壮志,都在此时破灭。

  连日的奔波,让其身体处于著高负荷之中,如今怒火攻心,一代枭雄,被活活的气死了过去。

  “杀!”

  黑齿常之的骑兵队,从后方冲杀了过来。

  半个月以来,其均是如此,一有机会便会冲杀一阵,切割战场,让渊盖苏文的军队因践踏死伤无数。

  三万人都大军队,被一千人生生拖死了一大半。

  高句丽军士,如同惊弓之鸟,瞬间四散而逃,溃不成军。

  “兄弟们,吃肉了!”

  程名振又从一侧冲杀而出,以二千人,围歼一万高句丽军。

  一边倒的情况。

  高句丽军士又饿又累,完全没有半点反抗的余地,被无情的斩杀。

  “我们投降吧!”

  渊男产抱著渊盖苏文的尸体,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之中。

  “大势已去,高句丽被灭了,我们降!”

  渊男建率先丢下武器,蹲在了地上。

  其他军士见状,也是纷纷跪拜。

  这支高句丽最精锐之师,没有覆灭在战阵之中,而是在拉扯之中,泯灭了其所有的锋芒。

  这动静,也引起了平壤唐军的注意力,待到刘仁轨领军出来之时,战争已然结束。

  “收押!”

  唐军大部队压上,将一万多的高句丽军全部抓获,押送平壤城。

  黑齿常之策马来过,对著刘仁轨抱拳礼道:“刘将军,还有溃逃之兵,末将领军前去追杀。”

  “将军连日征战,已经是人疲马乏,大局已定,逃也就逃了,之后都是我大唐子民了。”

  刘仁轨笑道,原本还担心的渊盖苏文会有所反抗,如今也已经被消灭了。

  “刘将军有所不知,这支军队在仇乙城中犯下了大罪孽,致使城中百姓无一人,所以来时,裴将军已经下了必杀令。”

  黑齿常之附耳低声道。

  要不是这种极端的方法,渊盖苏文的这支所谓的精锐之师,绝不会熬过缺粮的冬季。

  刘仁轨面色也是一寒。“程处默将军何在?”

  “末将在此!”程处默策马而来。

  “程将领,你领二千骑兵,对溃逃的高句丽军卒进行追杀,不留活口,也尽量不让一个逃走。”

  对于唐人来说,这确实犯了大忌讳。

  “诺!”

  程处默二话不说,猛挥大手,冲阵而去。

  “黑齿将军,回城吧,殿下想必已经等候多时了。”

  刘仁轨伸手道。

  在军职之上,他们并无差别,只是李承乾赋予了刘仁轨和裴行俭大军的指挥权。

  他们的军职,均都只是中郎将。

  “刘将领先请!”

  黑齿常之落后于刘仁轨半肩,他始终只是降将,得到这些军中唐将的认可,已经是破天荒了。

  雷声大,雨点小。

  军队都回收入了平壤城之中。

  李承乾则是立于城头上,东张西望,好似在寻找什么。

第142章 道琛的用处 坑杀战俘

  突然,李承乾神情激动地走下了城梯,快步向军中走去。

  “参见太子殿下!”

  见到李承乾到来,几位将领纷纷行礼。

  “各位将军和将士们都辛苦了,本宫会记住你们每一个人的功劳,会论功行赏的。”

  李承乾上前几步,亲手将其中一人扶起。

  “程将军,这几个月来,你等在冰天雪地之中奋勇作战,大破渊盖苏文,你部当属首功。”

  如果没有程名振在后方切断敌军粮草供应,裴行俭和黑齿常之也不可能从渊盖苏文手中夺取仇乙城,因此这一功劳实至名归。

  “末将不敢居功,此乃为将者之本分!”

  程名振虎躯一震,脸上露出满满的感动之色,心中感叹:之前所经历的一切艰难困苦,在此刻看来都是无比值得的。

  “天气尚寒,本宫已命人备好热酒,如今大战已定,今日便让我军将士一同欢庆吧。”

  李承干的声音洪亮而激昂。

  “多谢太子殿下!”

  平壤城中,军士们的欢呼声如雷鸣般爆发出来。

  “太子殿下,这降军如何处理呢?”刘仁轨快步走上,在李承干的耳边低语。

  “这些军士都是渊盖苏文的精锐之士,全部编入军中吧。”

  随著唐军和百济方军队的到来,是足可以将这万余人全乎稀释入军中的。

  “太子殿下,这些人被程将军断粮之后,是倚靠城中百姓渡过来的,怕编入军中,怕是影响不好。”

  李承乾只感觉一阵反胃,隔夜饭都要吐出来了,脸色阴沉的可怕。

  “你自己看著办吧!”李承乾快上了几步。

  看著办,是怎么办?

  刘仁轨头大,太子殿下没有说,但什么也都说了。

  杀战俘,这不是一个好名声。

  刘仁轨突然嘴角浮现一丝笑意,身子停顿了下来,扭动看向了身后的一位将军。

  “道琛将军!”

  道琛和尚一脸喜色跑上前来。“刘将军可有什么吩咐?”

  刘仁轨说是太子李承乾最红的武将也不为过,能得到刘仁轨的青睐,肯定是求之不得了。

  “你且附耳过来!”

  刘仁轨招了招手,在道琛和尚的耳边低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