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169章

作者:无垠石

  “殿下千岁!”

  ……

  万众瞩目之下,李承乾乘船上岸。

  岸上的百姓,没有经历过此次战役的血腥洗礼,他们只知道,他们的殿下得胜而归,以后,他们再也不用再被倭寇洗劫了。

  利与弊,本就是相对而言。

  尔之砒霜,吾之蜜饯。

  倭寇眼中的杀人魔王,是百济人民此时心中的英雄。

  在李承干的一系列政策制度下,短短的时间内,便赢得了百济人心。

  “祝殿下得胜归来,消除倭寇隐患。”

  李震带著一众官员迎了上来,每一个脸上都堆满了笑意。

  有真诚的,更多的则是谄媚的笑容,想借此机会,在李承乾面前露脸。

  李承乾一扫而过,便转身回头,面向数万名军卒。

  “平叛倭寇之患,是众将士之勇,非本宫一人之功。”

  “保家卫国,为军之本职。”

  前面的军卒高声大喊,使得整个军队,多了几分肃杀的气息。

  “众位将士们,本将已在城中备有酒席,举城同庆!”

  李震随后又说道。

  渐渐的,那种死气沉沉的气氛逐渐退去。

  “殿下,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入城之后,李震才问起了心中的疑问,这样的状态,可不像是一支胜利之师。

  “可能都思家了吧,我们出征以来,也有数年了吧?”

  李承乾说道,哪怕是对于他这个没有太多牵挂的人来说。

  都有些回念起长安那短暂的日子了。

  更别说这些背井离乡的将士。

  虽然之中放回去了一批,但还是有大部分都唐军被扣留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四个年头了!”

  李震也不由脱口而出。

  “也该是时候回去了!”

  李承乾说道。

  随之,小日子的隐患被解决后,李承乾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后顾之忧了。

  “殿下的意思是?”

  李震一惊,这一刻,终于还是要到了吗?

  不是化地而治吗?

  “本宫的意思是,将那些想要回家的军士都放回去吧,他们在这片土地之上,已经留足了血和汗。”

  李承乾说道,他很害怕军中哗变,在此次的征倭军中,就已经出现了这个苗头。

  “告诉将士们,宴席过后,谁想回去的,都去军务处报备,领取足数军饷之后,统一安排回故地。”

  “至于空出来的军位,就在本地招收,将能战之士全部备案,无战时之时,从事农事,有战事之时,点名征招。”

  军力是必须要保持的。

  “殿下,如今我们与唐王朝关系敏感,是否要采取其他的措施呢?”

  李震没有明说,但还是暗中提醒道。

  他已经将收集到的唐军信息,全部告知了李承乾。

  “如今陛下,领军北征,与薛延陀大战,我们该如何处之呢?”

  如果李承乾真要举旗,这是一个难得机会。

  这也是完成大业的一个契机。

  “我们还能如何处之,种种田不是很好吗?”

  “而且,以本宫来看,薛延陀不日战败的消息将会传来,趁现在长安那边没有机会对付我们,应该休养生息才是。”

  李承乾边走边说。

  他的机会,是在649年,李世民去世之后,再发动战役。

  毕竟,他哪里知道,一个古代帝王的脑袋里,到底在想著什么?

  最稳妥的时间,就是在两年过后,土豆和红薯的产量上来了,没有了粮草的限制,那才是发动攻击的后备条件。

  那时的李世民也不在了。

  才能毕功于一役。

  “哦,殿下就如此肯定吗?”

  刘仁轨惊呼道,他没有怀疑李承干的战略眼光,而只是吃惊。

  “肯定,放眼天下,有谁又能与陛下相攻伐呢?”

  李承干笑了笑,他这个蝴蝶,引起的效应,也应该大到,可以让薛延陀逆转命运的效果。

  反而,极大的程度是加急薛延陀灭亡进程。

  历史上,是备受争议的李?统领大军,灭了薛延陀。

  而这次统帅的则是,李?的统帅李世民。

  结果显然可以预见了。

  “也是,陛下亲自领兵,无往不利,薛延陀定可破之。”

  刘仁轨点了点头。

  “只是,我们依然应该有所防备,如果陛下破了薛延陀,携胜杀至,我们该如何应对之?”

  这是极有可能的。

  毕竟在此之前,唐王朝已经利用各大藩属国,对他们展开了攻击。

  立场再明显不过了。

  “大唐接连经历几次大战役,纵使军士有心,大唐的后备军需,也不再足以支撑他们在进行攻伐了。”

  李世民显得更加的淡定,他虽然能改变局势的走向,却不可能更改李世民的命数。

  公元649年,便是其大限之年。

  可是他不知道,他的出现,已经改变了李世民的命数了。

  让其现在比之前更多的劳累了,也更快的走向了极限。

  所以他,诸多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了。

  “殿下所言极是,但是哪怕是如此,陛下若能取胜,大唐的声势更甚之前,一声令下,周围的番属国,还是会再次蜂拥而至。”

  刘仁轨无不但心道,驱狼吞虎,大唐太善于运用了。

  “将此次灭倭国的战况进行公布,再派出使者,前往之前进犯我军队属国,让他们派遣使者,来平壤向本宫罪,不然,倭国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李承干眼中杀意四溢,寒声说道。

  凛然的杀气,让人不寒而栗。

  李承乾现在那股上位者气势越来越足了,一言一行之间,尽显帝王之仪态。

  “是全部战况吗?这可能会有损殿下的威名!”

  对于屠杀之事,历来的君王,都是闭口不谈,哪有像李承乾这样,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残暴一般。

  “威名从来都是杀伐而来的,不是出自敌人的口角。”

  李承乾强势回道。

  历史都是胜利者写,只要他愿意,在那几张纸上稍加以修改。

  几百年后,真相早就面目全非了。

  留下的只是丰功伟绩。

  “好,此时,末将宴后便安排,此次出征,殿下一直随军左右,今日我们就不谈军事了。”

  不知不觉,几人已经行到了府邸之前。

  门口处,除了站的笔直的侍卫外,还有极为秀色可餐的美少女在侧立著。

  模样水灵,姿态更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李承乾不由在其的身上多停留了几分。

  “这都是倭女吗?”

  刘仁轨也是同样吃惊,虽然打扮改变了,但是骨子中的那东西,还是没有改变。

  “对,这是之前道琛将军送来的,这些倭女,再经过一番调教过后,伺候人的手段,还是别有心裁,本将就留下了几位,其余的,就送到别处了。”

  李震说的隐晦了一些,但是几人身为当事人,都是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相对而言,这样的处理方式,已经算是很宽松了。

  战败国的子民,下场就是如此,男的征为劳夫,一直干到死为止。

  而女的,便会被贩卖出去,给予富贵人家为奴为婢,生杀夺予,均在人手。

  这些都是胜者的战利品,所以没有什么人权可言。

  而更为残忍的,那便是军粮。

  只有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哪怕是被人们一直推崇的大唐盛世,也有让人不忍细看的肮脏。

  “殿下请入座!”

  随著李承乾入座,酒宴的也就展开。

  推杯换盏之间,已经过了不知多久。

  也许压抑了很久,也许是高兴,李承乾今晚喝了很多,以至于不知何时醉了去。

  当其醒来之时,发现正枕靠著雪白的软玉。

  “殿下醒了,奴婢这就去为殿下准备洗漱。”

  少女一惊,羞红著脸说道。

  “喝酒误事啊!”

  李承乾望著眼前这陌生的美人,不由重重的拍打了自己的额头。

  对于昨晚发生了何事,一点印象都没有。

  做了?

  还是没有做呢?

  “不急,你叫什么名字呢?”

  李承乾才在此望向此女,认真一看,其脸上还有未曾褪去的青涩,这种美,完全是不同于苏氏和德善女王的美。

  “奴婢无名无姓,唤为奴儿便是。”

  小女子怯生生的说道。

  “好吧,你先下去吧!”

  李承乾心情不是没有想像中那么好。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他如今已经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