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165章

作者:无垠石

  “起来吧,说说你对当前薛延陀战术的看法吧?”

  李世民见苏定方识进退,也没有继续施压。

  这是一个聪明人,不会做出傻事。

  如果,经得过考验,还可以大事托之。

  毕竟,在他的手底下,降将太多了,任用谁不是任用。

  “在陛下面前,臣实在是班门弄斧!”

  苏定方站起后,恭敬的说道。

  他确实不是在谦虚,实则真的不如李世民。

  而且,败在李世民手中,也不只是一两回了。

  “叫你说,你就说,你当然不是陛下的对手了,现在陛下是想指点你一二,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得。”

  尉迟敬德没好气的说道,抬腿更是踹了苏定方一脚,一副恨铁不成钢模样。

  “那末将就献丑了!”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既可以与李世民相讨论兵法,亦能进入其的视线之内。

  “如今薛延陀粮草已断,只剩下两条路可走,其一便是继续南侵,从我们的手中,掠夺走物资。”

  “其二,便是上书于陛下,请降,已得以保全根本。”

  “而对于我朝,也有两条应对之法,第一,趁薛延陀断粮之际,实行壁垒清野政策,固守城防,耗死薛延陀,重创薛延陀,让其数十年内,再无进犯的能力。”

  “第二,那就是劝降薛延陀,让其主动归降我朝,免其刀兵之祸。”

  苏定方的思路无比的清晰。

  “那你以为,该采取何种应对之策呢?”

  李世民微微点头,很是赞同。

  “以末将之见,当采取劝降之法。”

  苏定方没有半点迟疑的回道。

  “为何?”

  李世民继续问道。

  领帅者,每一个决定,都关乎著成千上万的军卒性命,更有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所以任何一个决策,都需要权衡利弊,不可能是你觉得如何,便是是如何。

  “薛延陀乃是走到了绝境的困兽,在死亡的威胁之下,让其变得异常的危险,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在其身上发生。”

  “面对我军的壁垒清野,薛延陀的高层,很可能会放弃直接攻城,从而化整为零,冲山区渗入到我朝腹地,到时,北境之地会被战火全部波及。”

  古时城池,都设立在主干道之上,其作用便是阻击敌犯的大举进攻。

  但却无法阻挡小型的渗透。

  这也是为何,北方竖立有长城和坚城,还是时不时遭受到掠夺的原因。

  因为小股的薛延陀兵甲,他们不走主干道,而是翻山越岭,从山区越入。

  没有辎重和大型的攻城器械,也就没有走大路的必要。

  启时,十数万的薛延陀兵甲,就会以此种行军方式入侵唐土。

  一但如此,那整个北境都会陷入混战之中,遍地狼烟。

  想要驱逐,也是完全般困难。

  “为此,不是上上之策,而如今薛延陀存有死志,肯定想和我军一决死战,应战的话,也会是损失惨重,所以唯有劝降之,方为上策。”

  “也是最快解决薛延陀之患的办法,也顺当前之局势。”

  “叛军张亮不知去向,只有快速的平定了外患,才能转而解决内忧。”

  苏定方言辞涛涛,言其利弊。

  劝降薛延陀乃是最合适的战略。

  其思路,与李世民所想,并无太大的出入。

  “多弥可汗虽智不足,但是其野心甚大,如今尚有十万之众,想让其束手就擒,怕是不易。”

  计策可行,但是有些自导自演了。

  最终的局势,也未必像体内想的这样理所当然。

  “劝降是必行之策,但是要先将薛延陀打醒。”

  李世民再加以补充道。

  他不会给敌人任何的喘息的机会。

  多弥可汗能率众投降,那是最好,如果不是,那只能以武力镇压。

  “陛下所言极是,想要多弥可汗束手就擒,怕是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如今的薛延陀汗国,是由各部落组建而成,其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加上薛延陀新败,多弥可汗的威信大减。”

  “我军未尝不可使离间之计,可以给部分部落的首领送其信件,招降之。”

  苏定方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相应的算计。

  “善,各部进攻保持不变,另派斥候混乱薛延陀军中,将降书送给各部首领,只要其率部归顺,朕既往不咎,如果负隅顽抗,杀无赦。”

  李世民点了点头,当即下达了作战方针。

  “留守一部分人马看守战俘,等待张俭的安排,其余人马,继续追击!”

  李世民扬起马鞭,驾马下了山丘。

  尉迟敬德和苏定方也紧跟其后。

  浩浩荡荡的唐兵旗帜,向北而去。

  奔袭作战。

  进入了李世民的战略节奏中来了。

  大军疾行,对逃走的大度设,又展开了追杀。

  攻守再易。

  “陛下,薛延陀的大军已至,如果再深入追击,可能会遭受到伏击。”

  半日之后,先行的唐军,与多弥可汗领来的大军,隔山而望。

  谁都没有率先发动冲锋。

  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谁贸然行动,都是处于被动。

  “大度设,本汗让你追击敌军,怎么搞成如此模样?”

  接连的战败,让多弥可汗本就憋了一肚子的气。

  如今望著狼狈不堪的大度设,火气再也难以压制。

  怎么接连都被唐军设计。

  是不是手下的战将太无能力呢?

  唐军随便走出的一个战将,都能把他们打的分不清东西南北来。

  反观自己这里,尽是败军之将。

  “是唐军的援兵已至,而且领军者还是唐皇李世民。”

  大度设慌张的回道。

  闻言,各部将领,神情均变的不正常起来。

  人的名,树的影。

  对于草原诸部而言,李世民的名头还是有威慑力的。

  “李世民来的正好,省得我们要去长安擒拿他。”

  “各部儿郎,你们听著,现在唐皇李世民就在对面,只要我们将其擒拿下来,就会得到数不完的钱财。”

  多弥可汗眼神之中,流露出来的不是恐惧,而是赤裸裸的欲望。

  这确实也是破敌之法。

  只要能冲破唐军阵型,生擒李世民。

  那么现在薛延陀所面临的困难,都将会迎刃而解。

  “呼!呼!”

  军阵之中,响起了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呼喊声。

  一时之间,军士们都是激动非常。

  全然忘记了眼前的困境。

  他崇拜李世民,但却没有一个人不有想成为李世民的。

  这与草原的传统有关。

  可以向强者进行挑战,成为强者,而后超越强者。

  他们崇拜强者、尊敬强者,但却从不畏惧强者。

  有能者居之。

  所以,这些军士们,谁都渴望成为那个生擒天可汗李世民的人。

  这是荣耀。

  “可汗,唐人素来诡计多端,如果现在就进军,怕是有要遭到埋伏。”

  看著士气大涨,木可那还是很冷静的劝说道。

  “如今士气正盛,岂能有不战之力,战机稍纵即逝,唐军如今一路追杀而来,必定也不会有埋伏了。”

  多弥可汗十分自信的说道,望著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怎么能不顿生豪迈之情。

  这些无能之将,指挥战役均是失败,只能他亲自出手。

  “话虽是如此,但是可汗你忘了吗,大军行军至此,已经一天未进食了,疲惫之师,岂能为战?”

  木可那还是十分的谨慎。

  而且这次的对手还是李世民。

  唐军的主力在哪里都还不知道,是有多少军卒,也不知道。

  这上来就冲,和送死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

  多弥可汗眉头紧锁,很是不甘的望向远处的唐军。

  “不若如此,先让将士们修整,补充体力,而末将领军前去一探唐军虚实,之后再制定战术也不迟。”

  木可那还是非常耐心的劝诫道。

  换成任何人,都会选择这样稳妥的办法。

  “好,下令全军,就地修整,杀马充饥,而后攻取唐军,生擒唐皇李世民。”

  多弥可汗摆了摆手,听从了木可那的建议。

  两军对垒,都是需要进行布置。

  唐军之中,尉迟敬德和苏定方也对李世民进行著劝诫。

  “陛下,敌军全军已至,我们应该暂避锋芒,如果薛延陀大军,全体冲杀,怕是难顾陛下的周全。”

  尉迟敬德一脸的肃然。

  一但涉及到李世民的安危问题,他都是十分的小心。

  李世民现在可不只是关乎全军,还事关整个大唐。

  一丁点的闪失都不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