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129章

作者:无垠石

  也甘愿做这样的刽子手。

  一听到这样的军令,全军都为之沸腾起来,士气高涨。

  自古军匪是一家。

  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尽情掠夺了。

  唐军在被纪律所束缚,早就憋了一股劲。

第191章 血腥屠杀 倭寇后知后觉

  倭国临南,春来的要早上一些。

  山野之上,依稀可见有人影在忙碌著。

  倭国是岛国,也是山国,常年又受到地震的侵袭,所以即使种下作物,也很少能有收获。

  肥的州,又靠近了内陆,鱼业也不富有。

  但是,哪怕是环境再恶劣,也要自力更生。

  在大唐的很多山区,乃至漠北的荒地之中,其生存环境比之还要恶劣上数倍。

  就整个地理环境而言,倭国的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

  唯一缺少的就是相应的技术。

  这也是必然的,因为其的政策就是掠夺,这是获得最快的方式。

  无论是钱财,还是文化。

  其一直派出使者,去文明发达的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掠夺呢?

  所以,就必然的忘记了根本,只会一味的向外扩张,无止境的吸取他国之血,以来壮大自己。

  这就是其传承下来的劣性和侵略性。

  这个文化民族的存在,是其他文明的灾难。

  从东南沿海诸国对其的憎恨程度来看,就知道倭国的可恶了。

  韩国对倭国的敌视度,可一点也不比华夏少。

  因为自古以来,临靠倭国的地区,子子孙孙都深受倭害。

  所以,在对于倭国开展灭种政策之时,百济之民也没有感到有任何的负担。

  “报黑齿将军,已经打探清楚了,前面的倭镇之中,是肥的的州府,大约有三万余人,而且,青年男子,都已经下田农忙,防守空虚。“

  山背处,一员身著本土居民服装的斥候,匆匆走来,蹲下身来,对著黑齿常之慢慢禀报导。

  黑齿常之,随著便对著周围的将领招了招手。

  “兵分两路,一路冲杀上山,对于倭寇进行绝杀,另外一路,冲杀入镇,遇人便杀,能抢到多少,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众多将领,无一不神情亢奋。

  终于也论到他们对倭寇进行劫掠和杀戮了。

  “遵将军令。”

  很快,数千人马从茂密的山林之中冲杀而出,喊杀声震天。

  发生什么事了?

  这又是哪里突然冒出来的军队?

  远处的倭国人,每一人都充满了疑虑。

  “杀!”

  黑齿常之身先士卒,快马加鞭,一瞬间,便到了一名倭寇的面前。

  这些倭寇也都有著丰富的战斗经验,当即拿起手中的农具,迎了上去。

  面对黑压压的人群,他们宛如不知道什么是害怕。

  很快,那欲要反抗的倭寇就被人海所淹没,没有溅起半点浪花。

  城镇之中,传起了密集的锣鼓声。

  然则,响应者甚少,只有老弱妇孺躲在角落之中瑟瑟发抖。

  篱笆围成的防御墙,被骑兵踏破,长驱直入。

  “先杀人,之后再分抢财物。”

  唐军和白济的军士,无一人手软,这一个个都是军功。

  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之中,他们也不是没有杀良冒功过。

  光明正大的屠杀,这还是第一次。

  对于这些没有半点防御的倭寇。

  基本上都是手起刀落,血色绽放,浓郁的血腥味散开,令人作呕。

  这是一场屠杀。

  山野上,屠戮的情景也再上演著。

  州府也没有一点像样的抵抗,很快就被攻破了。

  这一日,肥的州府内的街道村旁里,惨叫连天,血水汇集成了一条条红色的小溪。

  人间炼狱,便是如此。

  “清点人数,受伤人员就地等待后军部队,其余军士,稍作休整,出发下一地。”

  黑齿常之,一身血渍,立于夕阳之下,更添了几分煞气。

  半天而已,他们还是杀不尽这数万人。

  他们的主要目的,只是摧毁倭寇的主力,至于剿灭,就是后军的工作了。

  显然,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半天的屠杀,让倭寇都成为了惊弓之鸟,能逃走的,也已经逃到了深山老林之中去了,想要一一斩杀,困难过大。

  为了避免这些流亡的倭寇,将消息传走。

  黑齿常之必须要领军,快人一步。

  休养了一夜之后,天还未大亮,黑齿常之领著先驱部队继续前行。

  而整个倭国,都还沉寂在新皇登基的喜悦之中。

  因为,这就意味著,新皇登基,大赦天下,税务会被赦免。

  举国欢庆,对于杀劫,却是浑然不知。

  沿途而来,李承乾率领大军也到了州府。

  而见到的倭寇,却是寥寥无几。

  “殿下,很多倭寇都已经逃走,现在想要捕杀,难度很大。”

  浮屠道琛一同望向了,那被血水侵染了的村落。

  这里没有城池,也就相对给予了倭寇一条生路。

  在唐军冲来的时候,很多见势不妙的倭人,就马上逃离走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逃走倭人,肯定是不会被饿死的。

  李承干的屠灭计划,也会随著破产,斩杀掉的倭寇,也只是其中的小部分。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如今我们已经对倭寇实现了屠杀手段,血海深仇,如果不能将其斩杀完,日后的杀戮,将会无止无休。”

  李承乾亡族灭种的决心,还是一点都没有改变。

  浮屠道琛也点了点头,他深知这些倭寇很是记仇,不杀绝,肯定是后患无穷。

  “殿下,既然他们都逃进了山中躲了起来,那就让他们躲无可躲。”

  浮屠道琛眼神之红,闪过了一丝阴狠之戾色。

  “用火,将这山全部点燃,就算不能烧死他们,也能让他们全部饿死。”

  一把火下去,能烧尽一切的希望。

  对于倭国,他们的战略都不是为了占领。

  “那就烧尽!”李承干冷漠的点了点头,王者的命令就是如此。

  几个简单的话语,就能决定众生的生死。

  “啪拉!”

  烈火熊熊,村落、山林,都被火焰吞没。

  天地之间,都被染红成了一片。

  杀光、抢光之后,就是真的烧光。

  三光政策,被落实的彻彻底底。

  随著火势的扩大,那些隐秘在深山老林之中的小村落,也难逃一劫。

  入目之中,均是火焰,让人都敢到忌惮。

  战争无情,但也很少能见到,这样极端的方式,为的目的,纵火焚山的。

  唐军的进攻也犹如熊熊烈火一般势不可挡,其侵略之势迅猛如雷,短短数日之内,就连克数座州府。

  倭国的州道狭窄且短小,照这样的进展下去,用不了几天,唐军便能长驱直入,直捣皇都。

  然而,唐军也不能保证消息的绝密性,尽管唐军行动迅速,但还是难免会有消息泄露出去。

  倭国的将士们对本地地形自然是了如指掌,他们传递消息的速度竟然比唐军进军的步伐还要快出很多。

  此刻,倭国的皇都内弥漫着一股异常沉重压抑的氛围,每个人的面庞上都写满了焦虑与不安。

  高高在上的皇座之上,孝德天皇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挤出水来。他愤怒地质问道:

  “传回来的这些消息究竟是不是真的?为什么唐军的进攻速度竟会如此之快!”

  要知道,这位新即位的天皇登基至今尚不足半月,龙椅都还没坐热乎呢,却已然面临著这般天大的挑战。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了安昙比罗夫和毛野稚子二人。

  难道说,这两个人已经背叛投敌了不成?

  他们所受到的嫌疑是最大的。

  海上路线是绝密的,没有人给予路线,唐军就算能到来,也会是花费大量的时间。

  不可能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出现在了倭国的本土之上,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陛下明察,末将对倭国的忠心,天地可鉴。”

  安昙比罗夫噗通的跪下。

  而毛野稚子则是另外一个模样,昂首挺立,问心无愧。

  “陛下,如今不是再追究唐军是如何进来的,而是现在如何抵御唐军。”

  海人皇子劝道,对于倭国的将领,他也不太相信,他们会叛国。

  “安昙将军和毛野将军,你们二位曾经与唐军正面交锋过,不知对此可有应对之策啊!”

  葛人皇子目光急切地望向了眼前的两位将领。

  只见安昙将军和毛野将军对视一眼后,双双低下了头。

  毛野稚子满脸通红,声音低沉地说道:“唐军实在是诡计多端,微臣惭愧至极,我等二人不仅未能成功探查清楚唐军的具体战斗能力,反而不幸沦为了对方的阶下囚……”

  他越说声音越小,仿佛要把头埋进地里一般。

  前次出征,一下子就损失了三万多名士兵,可到头来别说摸清唐军作战的独特风格了,就连他们真实实力的深浅都一无所知。

  这样的结果著实让人难以接受。

  这时,安昙比罗夫开口狡辩道:

  “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唐军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横扫千军,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他们所拥有的战备武器精良得超乎想像。若是真的在正面战场上交锋,恐怕咱们的武士们也未必能够抵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