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127章

作者:无垠石

  抢点财务,也无伤大雅。

  如果倭寇就这点恶,李承乾也懒得理会它。

  但是倭寇的恶,在于它是一条毒蛇,会对于你发动致命的一击。

  它的毒,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是罄竹难书。

  “殿下高瞻远瞩,末将远不及也。”

  刘仁轨恭维的说道,但是其心中,又是如何的感想。

  李承乾无从得知。

  但是灭倭,是李承乾认为穿越而来,是最应该做的事。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我大唐敢称兵者,必灭之。”

  李承乾用力的握紧了拳头。只要他的计划均顺利,那么目之所及之处,皆是唐土。

  那便从倭国开始了。

  对于危险逼近,倭国的天皇也是有了预感。

  这并不只是来源于外部,更多的是内部。

  此次对唐用兵大败,倭国皇极天皇要负主要的责任。

  此时的倭国皇庭之上。

  一位姿色美艳的女皇,端坐于主位之上。

  她便是倭寇当政的皇极天皇,也被称为宝女王,才貌双全,且富有心计。

  先后出任过倭国的两次天皇,第一次,就皇极天皇,第二次,被称为齐明天皇。

  “天皇,你一意孤行,与百济交恶,以至于如今的大败,我等均认为你以不配为倭寇天皇了。”

  山北大兄皇子率先发难说道。

  有权势,就会有争斗,相比于唐王朝的含蓄阴谋,倭国则表现的更加直接。

  极皇天皇为女性,虽不是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皇帝。

  但是还是很难以服众,更是相当于夺了继承皇子的权力。

  登基未久,根基也不稳。

  极皇天皇先后登基两次,也是因为此间倭国内斗的原因。

  “山背大兄皇子,请注意你语述,当日出兵百济,你们也可都是同意了,兵败,乃是统帅之过,三万人对战一万人,全军覆没,岂有此理。”

  极皇天皇凤目微睁,皇者之气散开,威势赫赫。

  巾帼不让须眉。

  若是没有本事,她也不可能登上这样的高位了。

  “那敢问天皇陛下,唐军让我倭国请降,又当如何?”

  山背大兄也不怯场,再次质问道。

  水军全部战败,加上极皇天皇登基不久,人心浮动,几个皇子都是跃跃欲试。

  “百济叛军不是唐军,此次出征,也是响应了天可汗的号召,再说了,如今李承乾面对诸多藩属国的征讨,必是自身难保。”

  “传本皇旨意,征招兵勇,出征百济,一雪前耻。”

  极皇天皇想要再次转移矛盾,借此机会,重整威信。

  不到山穷水尽之时,以倭国的贱性,是不会就此投降的。

  况且,她认为,李承乾是无能再分兵了。

  “另外,派遣使者,出使大唐,我倭国是为唐朝而战,现在损兵折将,唐国理应抚恤。”

  唐朝富裕,向来对于藩属国大方,应该能要来物资,以解决如今倭国的燃眉之急。

  倭国不只是制造业落后,农业也是如此。

  此次,之所以那么积极响应唐王朝的号召,是因为,想要大捞一笔。

  不管有没有唐王朝的指令,他们每年都会对百济、新罗进行劫掠。

  就如同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时常南下劫掠。

  这种军事行动本来就不可避免,也只能说是顺势而为。

  然则,结果确实偷鸡不成,蚀把米。

  硬抢不成,只能试试软的方式,能不能从唐国那里要来物资。

  三万好男儿,尽数埋骨百济。

  这对于整个倭国来说,都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

  这不仅仅只是军力,而是倭国的整体国力在衰弱。

  极皇天皇的安排之下,成功的将山背大兄的话堵住了。

  “再征招兵勇吗?”

  一声嗤笑传来,另外年轻贵胄的男子昂首阔步上前来。

  气宇不凡,气势与极皇天皇亦是不遑多让,久居上位所养成的势。

  极皇天皇是有能力,是倭国的武则天,但是魄力与手段,那就与武周时期的武则天相差太远了。

  其也是通过皇后之位,统领朝纲,而后才登上了天皇的宝座。

  但是那些之前有资格继位的皇子,却都活了下令。

  在如今的倭国之中,可谓是四足鼎立,相互掣肘,维持在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舒明天皇过世后,海人皇子、葛城皇子、山背大兄皇子互相争夺皇位,完全没有注意到舒明天后,也就现在的极皇天皇。

  她趁著三个皇子争夺权力,于642年发动了政变,登基为帝,同时又上书唐皇李世民,更改国君。

  作为亚洲当时的话语人,亚村每一个村落的村长,都要得到李世民的肯定和册封。

  也是因为,极皇天皇扯了唐王朝的大衣,才暂时的安定了倭国的局势。

  但是对于李世民来说,他是完全看不上倭国的进贡,就免去了倭国的进贡物品。

  但是唐王朝也是鞭长莫及,倭国的内乱并没有因为此而彻底平复。

  如今时机已至,三个皇子欲复出。

  而这位敢公然反驳的皇子,就是葛城皇子,在三个皇子之中,是势力最为强大的。

  极皇天皇第一次退位,也是因为他发动的政变而退至幕后,直到二十年后,才得以重复出。

  “春归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耕种之时,一介女流,不善治国,误国殃民,寒冬出兵,岂有不败之理。”

  “要本皇子说,此次战败,非将士之过,而是你的决策出现了失误,如今面临国难,本太怀疑你等能力了,还请极皇天皇退位让贤。”

  葛城皇子更加的直接,手臂高抬,指了指极皇天皇。

  “大胆!”

  极皇天皇娇喝一声。

  “来人,将葛城皇子擒下!”

  身披藤甲的倭国武士拥进了宫廷来。

  “本皇子看谁敢!”

  葛城皇子浑然不惧,面容之上海带著淡淡的笑意。

  入殿的武士,闻言,果真的站立不动,但也没有退去。

  大殿之上,无人是傻子,依然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极皇天皇,你不善治国,导致倭国陷入到了困境之中,还请退位让贤。”

  安昙比罗夫先声道,作为败将,他想要重新得以重用,只能另投新主。

  “请天皇退位让贤!”

  接著,一群大臣附声道。

  “哈哈,你们想造反吗?”

  看著半数以上的臣子公然逼宫,极皇天皇怒极反笑。

  “来人,将这群叛逆之辈,全部拿下!”

  一群甲士,从殿后冲出,刀光剑影闪烁。

  她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的提防呢?

  豢养的死士众多。

  “极皇天皇,你当真执迷不悟,要继续误国误民吗?”

  葛城皇子、人海皇子和山背大兄皇子一并上前,眼神之中,均泛起来冷意。

  一群黑衣刺客破窗而入。

  大臣之中,也有不少从腰间拔出了短兵。

  早就有预谋了。

  三位相互敌对的皇子,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联合在了一起。

  倭国人的国家情怀,比唐人要更加的浓厚。

第190章 分军做战 血腥命令

  因为他们很少会因为怕死,而出卖国家的利益,很少会出现日奸。

  大不了就是切腹自尽。

  站在唐人的位置上去看,这肯定是无比的愚蠢。

  好死不如赖活著。

  但是这却是倭寇追求的武士道精神。

  你现在可以否认他的落后,但是不能否定他的为国精神和武士道精神。

  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爱国的精神,它可是一直在借鉴外来任何先进的文化,在努力的提升自己。

  李承干急于灭亡倭寇,也有忌惮的原因所致。

  从汉朝的蛮夷之岛,到隋唐时期的演变成了国家,再到明清时期的分庭抗礼。

  无不在诠释著倭国的成长速度。

  中华的文明是五千年的沉淀,而倭国却只是用了差不多才二千年,就完成了追赶。

  这一切都是离不开其领导集团的统御。

  也会经常发动政变,不过其变动的幅度很小。

  就如同当前的宫变,不像中原王朝往往都是以割据势力演变成新的王朝,兵源冲突过甚,每次都导致人源锐减。

  宫廷之内,局势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哪怕是到了这样的情况,也没有立刻发生流血冲突。

  极皇天皇脸色变了变,面对数码皇子的联合发难,她肯定是难以抵抗。

  不过,这三位皇子也有著顾虑,一旦兵起,势必将倭国带入无穷的内乱之中。

  极皇天皇持政几年,早就立有了自己的势力心腹,即便是铲除了,也会伤筋动骨,动摇国本。

  不符合他们的倭国利益。

  “极皇天皇,本皇子这是恭敬你,才会再称你为天皇陛下,如今国民均反你,你又有何面目再担任天皇呢?”

  葛海皇子质问道,还是不想以武力这样的极端方式进行解决。

  “对,你既是天皇,便也应该拿出天皇的担当来,不要将国民带入灾祸之中,如今朝堂上,半数以上的大臣,均认为你的能力,不足以再任天皇,还请退位让贤。”

  海人皇子亦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