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垠石
“殿下,这高句丽的遗民骨子很贱,只有全部杀绝了,才能根治。”
牛达进扯著大嗓门喝道。
让底下的战俘发生了一阵阵躁动,都不由惊恐的抬头望向城头。
“牛将军说的不无道理,此前已经饶恕过他们一次了,如今却再次反叛,罪无可恕。”
薛仁贵也一同谏言道。
高句丽的遗民中,不少人还是欲行复国。
在历史之上,唐灭高句丽后,高句丽的遗民曾经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反唐起义,意图复辟。
第一次,便是在刘仁轨退出高句丽境后,由高句丽将领剑牟岑发动的大规模反唐起义。
李治于是启用薛仁贵平叛,并治理高句丽。
而第二次,便是在薛仁贵离开之后,高句丽的再一次反叛,不过最后成功了,高句丽再次独立。
高句丽复辟之心一直不死。
李承干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停止了脚步。
以杀而治,绝非长久之计。
唐军如今只不过是战胜了高句丽的统治阶级,面对多达五百万人的大国来说,十万唐军根本就镇压不过来。
唯有让高句丽的百姓,认可他,认可大唐,这样反叛才不会再有。
不然,纵使镇压了高延寿的复辟,那么之后也还会有低延寿、矮延寿的。
以杀止杀,并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只会不断的激发仇恨。
“你们也听到了,本宫的部将,均是劝说本宫杀了你们这群叛逆。”
李承干的声音拉长了几分,把所有的目光都拉了过来。
“确实,你们确实真的该死,本宫不知道,本宫将贵族的土地分给你们,让你们能够养家糊口,让你们能够安居乐业,本宫难道不是为你们好吗?然而,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你们又是怎么对待本宫的呢。”
李承乾目光如刀,直刺人心,几句话,便让一群战俘不由的都羞愧的低下了头颅。
他们这些底层兵卒,都是贫苦出身,只是被奴役久了,把这一切都成为了理所当然。
“你们聚众反本宫!”
李承干的声音,突然变得高昂无比。
“但本宫不怪你们,你们也是被人所迫而已罢了。”
一众战俘也不由再次抬头,目光之中,甚至有些感激之色。
跪的久了,一旦有人让他们站起来,他们都会觉得不真实。
奴性使然。
第165章 策反
“但是本宫却想不通,你们为何要如此做,为何要为欺压奴役你们的人卖命,为何要为奴役你们的人而战。”
李承干的声音越来越大,他的质问在人群中炸响。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仿佛要看透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
这些百姓们长期以来一直被压迫和奴役,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对于李承干的质问,他们一时之间,感到的只有困惑和迷茫。
面对跪得太久的百姓,仅仅依靠一项政策并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
解放思想才是根本之道。如果不改变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奴性,即使给予他们自由和土地,他们也可能就像如今这般拱手相让。
“世上没有救世主,更没有神,你们自己都不反抗,本宫就算再帮助你们,也是徒劳无功,反而会被你们这些懦弱无能之辈所厌恶。”
“你们要知道,本宫不是你们的敌人,你们的敌人是现在那些夺去你们土地的贵族。”
李承乾在引导,欲将矛头转向高句丽的所有贵族。
摊丁入亩和承包制的实施,李承乾下的棋盘非常之大,囊括了高句丽与整个大唐。
欲要彻底扳倒氏族门阀的垄断,只能从底层百姓入手。
这是借鉴了教员的战术。
今夜便是开始。
”拿起你们手中的武器,去捍卫你们自己的土地和亲人吧,而不是继续为那些奴役你们的人去卖命。”
“打开城门,放他们离去。”
李承乾下达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命令。
但是无人敢反对,辽城的城门被打开,唐军军士也是退至了一边。
面对通向自由,一众战俘呆住了。
逃出了辽城,他们还能去哪里,只能回归原部队,来日依然要冲杀上阵。
“请太子收留我等,我等知错。”
突然,一员战俘跪下。
相比于高句丽军队,他们更愿意加入唐军。
他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参加反叛之战,特别是在唐军实施的承包制和摊丁入亩的政策之下。
他们都只是想好好的种田,奈何高句丽的高层不允许,强行抓了壮丁。
稀里糊涂的就上了战场,本能的在进行厮杀,没有目的,只听将令。
紧接著,更多的战俘跪下,以前他们没有选择,现在好像有了选择。
“要我唐军收留你们?”
李承乾嘴角浮现出了一丝冷笑。
“我等愿意为太子殿下赴汤蹈火!”
几员战俘异口同声的喊道,以表忠心。
“论忠心,你们觉得你们能比的上本宫麾下的唐军将士吗?论战力,你们又比得过吗?本宫不杀你们,只是觉得你们都是一群可怜可悲之人罢了。”
“本宫都知道你们是出身贫贱,这是可怜之处,所以本宫不惜得罪贵族门阀,也要给你们分发土地,降低赋税。”
“但你们又是一群可悲之人,面对欺凌,却不曾反抗,你们上战场都不怕,为何就不敢反抗呢?这便是你们的可悲之处。”
李承乾摇了摇头,看向这群战俘满是失望之色。
确实,李承乾为他们这些底层百姓做了很多事,但是如今,他们却要反他,反他们的恩人。
战俘们,此时更是无比是羞愧,无地自容,他们可能没有知识,但亦有羞耻之心。
一个个落寞的起身,还是那般,行尸走肉的向城门口走去。
没有目的,没有方向。
“你们此时不反抗,更待何时?还想这般的生活下去吗?让你们的子孙后代也一直被奴役吗?”
李承乾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一声暴喝,将所有人都震慑住了。
无人不抬头望向李承乾,不知其是何意。
“高延寿借著复辟的口号,侵占著你们的土地,奴役著你们为其卖命,你们就这样甘心被其欺凌,甘心被其奴役吗?”
李承乾再次问道。
“我等不甘!”
话音一落,人群之中,便响起了几道中气十足的回音。
听上去,并不像被俘虏的军士所能迸发出的气势。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这一声呐喊声,宛如一根薪火,点燃了被积压多时怨恨。
一众战俘都随之呐喊,将所有的不甘都宣泄而出。
“自现在开始,你们便是我唐军的一员了,你们要记住,你们不是为本宫而战,而是为了你们自己,为了你们的土地而战。”
李承乾欣慰的点了点头,不免自己铺垫了这么长。
“为自己而战!”
辽城之中,呐喊声震动天宇。
李承乾摆手,压下了激动的人群。
“林志,带他们下去吃饭吧!”李承乾转身离去。
余下的事,不良人会处理妥当。
如果只是为了招降这千余人,分叉入军便可以了,肯定不用如此大费周章的演讲。
天色将明,辽城城门再次打开,千余甲士在夜色的掩护下,向高延寿营帐而去。
“太子殿下,都已经安排妥当,战俘之中掺入了三百不良人,分批前往高句丽军中,就算是有纰漏,也不会全然暴露。”
林志匆急走来,见李承乾还未睡去,便将情况进行了禀明。
“安排妥当就好,其他各州道,也发现此类不良人,进行宣传普及。”
李承乾又不放心的道了道后,才入屋休息。
高延寿今夜也是彻夜难眠,他是被活活疼的难以入睡的。
薛仁贵的一箭,虽没有要了他的性命,但也将他的胸口射出了一个大血洞,疼痛难忍。
“走散的军士都聚拢回来了吗?”
高延寿张开发白的双唇,艰难的开口问道。
“如今已经陆续的回来,此战损失了一万军士,国主,不如撤退吧。”
高惠真开口道,主将受伤,三军受挫,已经不合适再战下去了。
“唐军果真是难以对付!”
高延寿想起了今天惊心动魄的一战,自己小命差点就没有,也不由心生起了退意。
据城防守,怎么看来,都比攻城要轻松上很多。
“先等走散的军卒聚拢到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再撤吧。”
高延寿随著下令道。
满志而来,败势而归。
第166章 李二欲封禅泰山 肩并始皇帝
三日之后,高延寿的行营已经人去楼空,大军匆匆忙忙地撤回了盖牟城。
为了预防唐军的突然袭击,新城、玄菟城以及盖牟城都派遣了大量的斥候,严密监视著边境地区。
同时,三座城池上方的巡逻卫兵数量增加了数倍,以确保安全。
然而,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潜藏在内部。
在此之前,李承乾通过引导一千余名战俘和不良人的策反活动,成功煽动了高延寿军队中的底层将士们内心的反抗情绪。
这些士兵开始对高句丽高层将领贵族的行为感到不满和不甘,并产生了叛逆之心。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盖牟城中的一个角落里,几位低级军士聚集在一起,他们神情严肃决然。
他们歃血为盟,发誓要为了自己和后代而战。
其中一名小军领低声说道:“今晚轮到我部负责巡防任务,正是起事的好时机!“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计划。经过短暂的商议,他们迅速确定了行动的细节,并迅速散去,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等待夜幕降临。
贞观十九年七月十日夜,月光如银洒落在盖牟城,这座原本安静的城池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所席卷。
高丽军士卒们因为土地问题而心怀不满,终于在这个夜晚爆发了第一次反叛。叛乱的人数之多令人震惊,几乎涵盖了整个军队。
不到半夜时间,全军纷纷响应,他们涌向城主府,愤怒地挥舞著武器,屠杀所有反抗之人。
高延寿,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的王,如今却成为众矢之的。他被乱军砍倒在地,鲜血染红了石板路。
同一天,新城和玄菟城也陷入了混乱。军卒们纷纷起义,高层军官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中毫无还手之力,被屠杀一空。
上一篇: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下一篇: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