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与之相比,自己现在这个布政使经历司都事,就跟屁一样,毫无可比性。
干了!
“三弟,你放心,我们兄弟三人其利断金。”
“二哥绝对全力支持你。”
“今天我就去办理辞职手续,早早熟悉你的事业。”
“二哥我虽然不懂科学,但是人心我还是懂一点的。”
“我不知道欧洲那些洋鼻子什么情况,但是在亚洲,很多方式肯定要改变的。”
“以后,你不好意思提的问题,都交给我。”
李奇维心想,二哥李仲星果然不愧是老油条,一眼就看出自己的问题。
归根结底,李奇维是一个大学者,他这样的人是不合适搞具体的管理工作的。
因为他无法表现出上位者的那种杀伐果断。
李奇维一直都是用平等的思维去与人交流,在后世这种方式还没什么问题。
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这种态度不是好事,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普通人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领袖,而不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君子学者。
尤其是接下来要去婆罗洲筚路蓝缕,开拓莽荒。
那就更需要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
而李仲星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一,他是李奇维的二哥,身份足够高。
第二,他不懂科学,没有偏见,更能公平公正,赏罚分明。
第三,专业对口,李仲星一直有个大官梦,一定会尽职尽责。
这样想来,李奇维很庆幸现在和二哥坦白,能早早发现问题,不然埋下隐患。
他这才发现,所有伟大的事业,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激动人心,而是充满了无数细枝末节。
“二哥,有你加入,我就放心了。”
“等我回到英国后,婆罗洲的一切都得靠你和大哥了。”
“不过,那里毕竟是英国人的地盘。”
“我们还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给自己留退路。”
李仲星郑重道:“三弟,放心吧,我明白。”
第201章 国内事毕,新的征程;我布鲁斯李又回来了!
时间进入1907年,李奇维的事业已经走上正轨。
他现在的重心只有两个:国内的教育事业、婆罗洲的科学之城。
无论国内局势多么风云变幻,他都岿然不动。
目前国内的教育改革已经基本完成。
效仿西方的学制体系,以大学为核心,重视理工科教育,普及自然科学领域。
并且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和女性教育。
虽然暂时还看不到什么成果,但李奇维坚信,十年后,国内一定会出现一大批理工人才。
他利用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国内的教育事业至少加速了十年。
可不要小看这个时间,如今的世界三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
十年,足够做很多事情了。
现在李奇维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虽然进入民国后,会有一段混乱时期。
但那时民国政府对教育的掌控能力很弱,不会影响其正常发展。
而且李奇维也认为不会有人推翻自己的改革措施。
毕竟,从任何方面看,自己的教育改革都是利国利民的,不涉及任何人的利益。
等到国内出现大批人才后,李奇维就可以通过科学之城吸引他们,完成自己的计划。
如今科学之城选址已定,从沙捞越的古晋开始,一步步发展,最后鲸吞整个婆罗洲。
这也是一项长期的庞大计划。
等到山河集团全部搬迁完毕后,黄埔理工大学随后也会搬迁过去。
剩下的就是最重要的安保力量。
李奇维的大哥李伯开,已经离开了第四镇。
因为现在国内的革命起义越来越多了。
李伯开也被派过几次去前线,他实在受不了自相残杀的感觉。
作为一名新军,他的理想是抵御外敌,保卫国家。
而不是为了大人物的利益,充当炮灰。
于是,他一气之下,提前退役,投入到李奇维的大业中去。
李奇维以保卫公司为由,让李伯开招募一百人左右,成立保安队,专门保护在婆罗洲的财产。
南洋那种地方,鱼龙混杂,没有武力傍身,财富越多,就越是一块肥肉。
李伯开欣然前往,带着他的十几个老兄弟,很快就把保安队组建起来了。
保安队的成员,几乎都是沙捞越当地的华人。
他们以前经常受到土著和洋人的欺负,内心早已有了怨气。
如今山河实业集团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都是华人,在海外那就是老乡,天然亲切,抱团取暖。
要不是李伯开优中选优,保安队估计能到500人。
但是查尔斯肯定不会允许的,100人已经是他的忍耐极限了。
人再多,他就要害怕了。
华人分散开是一群绵羊,但一旦出现一个领头的,那就瞬间变成了狼群,能撕碎一切敌人。
李奇维动用自己的关系,给保安队提供了德国最新式的武器,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这些都是秘密进行的。
明面上保安队只有几杆枪而已。
就这几杆枪,也让查尔斯神经紧绷,还反对过。
不过在李奇维的强烈抗议下,还是允许了。
毕竟他那么多产业转移过来,总得有保护力量吧。
这个时代,可没人跟你讲法律,拳头大才是法律。
对此,查尔斯也只能捏着鼻子同意。
反正100人而已,自己背后有英国撑腰,不用担心。
于是,未来科学之城的安保力量,就从小小的保安队开始了。
至此,李奇维的两大核心事业,前期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他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这个大时代,必将留下他李奇维的大名。
而他也对回到英国再无后顾之忧了。
这一次回去,他要亲手完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彻底改变世界!
接下来,李奇维几乎不插手国内的事情了。
每天的工作就是陪陪家人,逗逗孩子。
结果就是,二女又同时怀孕了,这让全家都喜出望外。
李父李母高兴的合不拢嘴。
就连李奇维要再次离开的悲伤,都被冲淡了不少。
李父知道,自己的儿子是要做大事的人。
但是当李奇维和他坦白后,他没想到会做的那么大。
“维儿,你想做的事,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
“为父是帮不上你什么忙了。”
“不过伱放心,我会支持你。”
“你就大胆放心地去英国吧。”
“家里有我,乱不了。”
李奇维听到父亲的话后,眼角模糊。
有这样理解自己的父亲和兄弟,这一世,他没有白来。
当然,母亲叶桂珍则依然伤心不已。
她不渴求自己的孩子建功立业,只想让他们平平安安的。
最后还是李父好言劝阻,再以孩子为理由,才宽慰了李母的不舍和伤心。
李奇维内心感叹,幸好他有大哥二哥。
若他是独子,还真不一定能狠下心来离家出走。
1908年,是李奇维在国内的最后一年。
5月30日,王路遥诞下第三子,取名李承仁。
5月31日,香岚诞下长女,取名李夭夭。
女儿的出生,让李奇维喜出望外,把她看成掌上明珠一般。
大家这才发现,原来三少爷喜欢女儿竟然比儿子还多,大家很不理解。
6月30日,黄埔理工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终于全部毕业。
所有人都通过了毕业答辩,让李奇维非常欣慰,也让他看到了希望。
李奇维发表了毕业典礼演讲,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
慷慨激昂、饱含真情的演讲,让在场所有毕业生热血沸腾,无限感动。
他们必将为华夏的未来而奋斗!
其中徐寒冬、刘诗伟、方梓齐三人,自告奋勇,前往古晋,担任山河小学的教师。
李奇维亲自批准,并勉励他们,好好在南洋开拓,将来必有所成就。
三人激动不已,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另有几人进入山河实业集团,投入到产业中去。
李奇维直接让他们在泰山实业公司和长江实业公司任职,担任核心器件的研发工作。
这让胡喜忠终于减小压力,看到了希望。
有了高素质的大学生参与,公司的研发可以正常开展起来了。
而黄埔理工大学的管理体系也发生变化。
何育杰不再担任物理学院院长,被提拔为黄埔理工大学的校长。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