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157章

作者:虚空圣堂

  李奇维也许只是第二个拥有汽车的国人。

  就是这一点,让慈禧很不爽。

  在她眼里,全大清应该只有她一个人才配坐汽车。

  你一个小小的管学副大臣,从五品的芝麻官,怎么配和哀家一样,坐上汽车了。

  至于帝师的身份,慈禧更是忽略了,她很清楚那是怎么回事。

  文武大臣们觉得好笑的理由就是,大清确实没有律法规定普通人不能坐汽车。

  这玩意在西方国家,就是普通的消费品,只要你能买得起,任何人都可以买。

  所以李奇维买汽车还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这个时代,华夏能买得起汽车的,非富即贵。

  当时袁世凯送的那辆,一共花了一万多两银子。

  这个金额虽然很大,但对于那些真正的富贵人家来说,也不算什么。

  但是,富人不会如此招摇,而贵人更是深谙政治,不会犯了慈禧的忌讳。

  恐怕只有李奇维这种西学大宗师,才会毫无顾忌,想开就开了。

  爽是爽了,可是得罪了老佛爷,恐怕大学办的再好也没用。

  都说女人的心思你别猜,那么慈禧老女人的心思,更是神仙也猜不透。

  她竟然下懿旨,暂时革除李奇维的管学副大臣职位,只保留广东大学校长的职务。

  美其名曰,让李奇维暂时集中精神,把广东大学办的和黄埔理工一样好,受到西方国家大学的重视。

  至于国内的其余大学,另有人选管理。

  李奇维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惊呆了。

  老子就坐了一次汽车,伱个老妖婆就革我的职。

  虽然他根本不在乎满清给自己封什么官,但是他的事业却需要这张皮来掩护。

  如今大学改革已经初步完成,李奇维的下一步计划是推行六年义务教育。

  这需要他有极高的地位,至少做到学部侍郎才能推动。

  而且他已经想好了方法,一定能逼迫满清掏钱。

  这些钱与其便宜别人,或者被老妖婆用去修院子,不如化作华夏教育的养料。

  但自己竟然被革职了,就有点麻烦了。

  惹恼了慈禧,李奇维的改革计划就危险了。

  不过,他冷静后稍微一想,就琢磨出了这里面的深层次原因。

  估计还是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刺激到了以慈禧为首的满清掌权者的神经。

  虽然李奇维极力掩饰,但也不太可能迷惑慈禧等人。

  所以,所谓的汽车可能只是一个借口。

  真正的原因,是慈禧想敲打一下李奇维,告诉他,只要还在大清的土地上,他李奇维就翻不出什么浪花。

  这次的演讲只是小惩,要是再有更过分的言论或事迹,恐怕李奇维就要承担严重的后果。

  果然,不能把慈禧那些人当成傻子啊。

  论科学知识,他们是垃圾;但是论政治平衡,他们是绝对的高手。

  别说李奇维是博士,就算他是院士来了,也玩不过慈禧的歹毒心思。

  还好李奇维追求的不是阴谋诡计,而是以力破法。

  不过,李奇维可不是逆来顺受的主,他讲究的是有仇必报,更何况是慈禧的仇。

  那必须狠狠地报复。

  李奇维现在想直接给慈禧几个大逼斗,估计是不太可能了。

  等他发展到有那种实力时,慈禧早都嗝屁了。

  不过,既然对方不懂科学知识,那正好有一个绝佳的报复手段。

  而契机就是慈禧在今年11月16日的七十大寿。

  到时候,全国的文武百官都会挖空心思,给慈禧寻找特殊的礼物。

  太后老佛爷一高兴,比你兢兢业业干十年都重要,升官那就是她老人家一句话的事。

  这就是百官送礼的源动力。

  李奇维当然也会送礼,而且还会送一份“神秘大礼”,保证慈禧喜欢。

  为此,他特意找到了胡喜忠,这件礼物需要交给对方去准备。

  如今的胡喜忠已是国内工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堂堂山河实业集团的总经理,手握十几家公司,员工近800人。

  绝对是目前国内民营企业的龙头,在商部都是挂了号的。

  而且其涉及的业务范围之广,科技含量之高,让同行瞠目结舌。

  你这哪是开公司啊,你这分明是在搞工业化啊。

  据说其真正的老板,背景深厚,就连官府也不敢公然上门吃拿卡要。

  而现在,胡喜忠正恭敬地站在李奇维面前汇报工作。

  作为集团董事长,李奇维时刻关注着公司的发展情况。

  大家能猜到送什么吗

第187章 原子弹与轰炸机,两手都要抓

  “董事长,目前山河实业集团,正按照你定的目标有序发展。”

  “到今天为止,集团下属共12家子公司,其中山系列7家,河系列5家,集团员工总数788人。”

  “山系列核心子公司,泰山实业公司,已经正式运营。”

  “公司与清政府已签订合同,在国内3省,共取得7个优质矿场的开发资格。”

  “包括铁矿、铜矿、铀矿等公司战略指定矿产。”

  “预计综合产能将达到三千吨。”

  李奇维听后比较满意。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汉阳铁厂,耗资500万两,建设了6年,员工近3000人,3年产能也就14万吨。

  而且所炼钢材质量不高,导致销路不畅,亏损严重,在去年就停产了。

  相比之下,泰山实业公司的成绩算是非常不错了。

  而且这只是一个尝试,等到自己的地盘确定后,他会立刻扩大规模,疯狂基建。

  其中铀矿是李奇维最关心的,涉及到他的原子弹大计。

  铀矿石中除了铀,还有镭等其他元素,铀所占的比例,就是铀的品位,品位越高,说明矿石质量越好。

  铀矿石开采后,还需要经过矿物分离,得到最纯净的铀。

  此时的纯铀,有三种同位素,其中U-235的丰度是固定的,在0.7%左右。

  而想要制造原子弹,就必须让U-235的丰度达到90%以上。

  因此,分离后的纯铀还得经过离心机提高U-235的丰度,这一步就是铀浓缩。

  离心机暂时还没法建造,因为需要的电力很大。

  负责生产电力的衡山实业公司,目前刚刚启动业务,提供不了如此庞大的电力。

  但是选矿作为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李奇维问道:“矿石分离技术目前进展如何?”

  胡喜忠回道:“按照董事长你提供的方法,目前最高可以提纯到70%。”

  “国内的铀矿和比利时的刚果矿相差太大,品位很低。”

  李奇维说道:“但那毕竟是别人的,我们要时刻做好最坏的打算。”

  “这种战略性的东西,一定要做到自给自足。”

  “是。”

  “你继续。”

  看董事长大概消化后,胡喜忠继续汇报:“河系列核心子公司,长江实业公司,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

  说到这里,胡总经理罕见地向李奇维诉苦,“董事长,这个飞行器的研发实在太难了。”

  “伱让我密切关注美国莱特兄弟的成果,他们已经发明了飞机。”

  “但是国内实在找不到懂飞机的人才,我暂时连研发人员都还没凑齐。”

  “董事长,我需要你的帮助啊。”

  李奇维忍不住笑了,心道你要是再不找我,我都怀疑你是不是在敷衍我了。

  感觉难才是正常的。

  作为绝密级的项目,长江实业公司要研发的飞行器,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飞机。

  如果只是想仿照莱特兄弟的飞机,那也没必要保密了。

  现在欧美就有不少飞机公司,这玩意初期并不受各国政府重视。

  要等到战争发生之后,大家才发现,卧槽,原来飞机这么牛逼,彻底改变了战争理论。

  李奇维研发飞机当然不是为了参与战争,他是想实施核威慑。

  有了原子弹没用,你得有能力把原子弹投放到敌国的领土上才行。

  在后世,一共有三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

  分别是陆基弹道导弹、海基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

  陆基的载体是高速战车,海基的载体就是核潜艇。

  但是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弹道导弹,这种超高科技含量的武器。

  论技术难度,这可比造原子弹难多了,尤其是洲际弹道导弹,那更是大国专属。

  后世有原子弹的国家不少,但是有洲际弹道导弹的屈指可数。

  几十年内李奇维是想都不敢想。

  所以,他只能选择最后一种方式,也是最原始的方式,飞机挂弹。

  早期的飞机载重能力很差,因为军事上用不着。

  只要挂两挺机枪在上面就行了,空战非常地朴实无华,就是把枪从地面搬到了天上而已。

  但是原子弹是很重的,而且还要载着飞行那么远,对于飞机的要求就很高。

  因此轰炸机应运而生,这种专门为载弹而生的飞机,才是李奇维的目标。

  虽然到1911年左右,就已经出现轰炸机了,但是它的载重量很小,也就几十上百千克而已。

  远远无法承受几吨重的原子弹。

  所以长江实业公司的绝密飞行器,指的就是大载重轰炸机。

  图纸当然是李奇维出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构思图,里面的细节需要实验去完善。

  因为涉及的技术实在过于复杂,而且还需要保密,进度自然就慢了。

  “胡经理,你放心,这个项目我心里有数,我能理解你的难处。”

  “这样吧,目前你先把重点放在飞机的配套设施研发上,先把上下游梳理清楚。”

  “再过几年,国内就有第一批理工科毕业生了,我也会从黄埔理工抽几个人过去。”

  “到时候,再大规模开展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