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156章

作者:虚空圣堂

  “欢迎你们来参加黄埔理工大学的开学典礼。”

  “在此,我有四个方面的感受,想和大家交流。”

  “第一,大学生的责任是什么?”

  “我认为只有一点:诸君学有专长,毕业以后,当各尽其所能,以贡献于国家。”

  “华夏羸弱,列强环伺,虎视眈眈,所仗者无非坚船利炮而已。”

  “这些强大工具的核心便是自然科学。”

  “然人无优劣,物无区别,西方人能掌握科学,为何我华夏人不可?”

  “诸君乃选拔而来,皆天之骄子,其智、其心、其体魄,皆不弱于人。”

  “我在英国留学时,并未发现西方学子有何特别之处。”

  “他们也要吃饭,也要喝水,也会考试不及格。”

  “甚至蠢笨者,连识数也不会。”

  “但是其依然骄傲自大,为何?”

  “盖因英国乃日不落帝国也。”

  “强大的国家给了他们强大的自信。”

  “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国家强盛,我辈义不容辞。”

  “我希望你们都能为华夏之振兴而读书!”

  台下的27个大一学生顿时疯狂鼓掌,他们的情绪瞬间就被李奇维点燃了。

  胸中一股豪气冲天而起,干!

  李奇维看着他们的表情,十分欣慰,接着说道:

  “第二,教授的责任是什么?”

  “今天是本校开学的第一天,你们当中有不少学生可能已经见过教授了。”

  “他们知识渊博,在本领域有很深的见解。”

  “也许在未来,你们在座的各位也能成为教授,把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诸君刚到本校时,一定会被校内的建筑和环境所震撼。”

  “我曾听到有人说:哇,学校好大啊。”

  台下响起哄笑声。

  “但我想说的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教授的目标就是做大师。”

  “教授的责任不仅是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做人。”

  “因为求学和做人是关联的。”

  “凡是能努力认真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不会投机取巧,学问事业终有成就。”

  何育杰等人郑重地点头,牢记在心。

  “第三,不要抛弃学问。”

  “诸君可能好奇,我们才刚刚入学,还没开始研究学问呢,何谈抛弃学问?”

  “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更看重文凭这张纸,而不是知识本身。”

  “在学校,有老师指导你、逼着你学习,但是毕业后,也许就没人愿意依照内心去自由研究了。”

  “你们也许会说:出去做事后,哪有时间读书;即便想做学问,没有实验室怎么做。”

  “但我要说的是:凡是想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会读书。”

  “凡是想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会研究。”

  “你如果真的想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废寝忘食,想方设法去解决仪器问题、时间问题、任何问题。”

  “抛弃学问就是抛弃了自己。”

  “你们毕业后,可选的路有以下几条:继续做研究、做官、在家享福、失业闲居等。”

  “除了第一条,其他几条路都有堕落的风险。”

  “而让自己能够摆脱堕落的陷阱,保持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方法,就是不要抛弃学问。”

  “不论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人文伦理知识,皆是学问的一种。”

  这时,台下的学生都开始骚动,显然校长那直白的话语里,蕴含的道理却极为深刻。

  打消了不少学生心中那消极堕落阴暗的一面。

  李奇维越说越激昂,手势不停挥舞,撩动着所有人的心弦。

  “最后,在学术上,诸君要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此话一出,瞬间在礼堂内引起巨大反应。

  幸亏李奇维在前面加了限制条件,是要求在学术上这样做,不然恐怕就引起歧义了。

  要知道今天来参加开学典礼的,肯定有满清的人。

  他们对于思想的管控极为严格。

  要是李奇维当场宣传自由思想,恐怕这个大学也办不下去了。

  支持李奇维的人不由得舒了口气,还好,还好。

  李奇维何尝不知道这点,所以他故意加了前缀。

  但是只要这些学生们有心,就一定能体会到他们李校长的赤子之心。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重要的品质,不是聪明才智,而是具有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

  “我在英国留学时,西方的物理学家皆奉牛顿为尊。”

  “其力学三定律就是物理学界的绝对真理。”

  “众人无人敢反对。”

  “但是我反对了,我提出了量子论和相对论,认为牛顿的思想有局限性。”

  “从而在西方物理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事实证明,牛顿确实会错。”

  “为什么是由我来证明牛顿错了,难道西方物理学家都没有自由思想吗?”

  “他们当然有,但是在牛顿这个点上,他们没有,从而永远也不可能指出牛顿的错误。”

  “而我,反正是华夏人,我才不管什么牛顿马顿呢,错了就是错了。”

  “我只关心这个理论对不对,而不去考虑这个理论是谁提出的。”

  “所以我的精神是独立的,思想是自由的。”

  “所以我出名了。”

  众人被李奇维的幽默逗的哈哈大笑。

  “因此,在学术领域,你们在课堂上可以反驳上课的教授,甚至也可以反驳我。”

  “在黄埔理工大学,不以身份地位论人,唯以学术水平论道。”

  “想要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所成就,就必须质疑前辈的理论,勇于创新,敢于打破权威。”

  “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希望诸君共勉之。”

  大礼堂内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李奇维在本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也被无数后人奉为圭臬。

  最近订阅狂掉,看来大家实在不喜欢国内剧情。

  我预计在

  你们的话我肯定放在心上。

第186章 慈禧下令革职,李奇维准备报复

  黄埔理工大学走上正轨之后,李奇维终于能忙里偷闲了。

  然而,他却惹上了新的麻烦。

  9月1日的那场演讲,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整个国内,被无数人津津乐道。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证明了大清民间教育也取得巨大成功,和国际接轨。

  因为李奇维给远在欧洲的汤姆逊、普朗克等人发了消息,告诉他们自己创办了一所私人大学。

  要知道,他当初可是连结婚这样的大事都没有告诉对方。

  普朗克和汤姆逊收到消息后非常高兴。

  他们俩在李奇维的请求下,立即以剑桥大学和柏林大学的名义,向黄埔理工大学的成立表示祝贺。

  并且以电报的形式直接发到了清国的外务部,瞬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天啊,英国和德国的大学竟然祝贺我大清的大学。”

  “还说希望以后能互派留学生,交流学术思想。”

  “未来世界科学领域,必有华夏一席之地。”

  外务部的官员顿觉扬眉吐气,咱大清这几十年来,什么时候被如此重视过。

  更别说大学这种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大学生就是以前的文曲星。

  西方的顶级大学,竟然主动对黄埔理工大学的成立表示祝贺。

  这不就是天朝上国,八方来贺嘛。

  盛世,盛世啊!

  总理外务部事务王大臣,庆亲王奕劻,兴奋地上奏向皇上和太后庆贺。

  光绪皇帝亲自下旨表彰李奇维:卿真乃朕之肱骨、国之栋梁、社稷之臣也。

  如此高的评价让无数官员极为羡慕。

  然而,在慈禧那里,奕劻却拍错了马屁,拍到慈禧的马蹄上了。

  因为慈禧对李奇维不喜。

  至于原因,满朝文武得知后只能暗自憋笑。

  原来9月1日那一天,李奇维竟然是坐着汽车过去的,他的司机是宋大全。

  7月份的时候,李奇维从奔驰公司订的汽车终于运输到国内了。

  然后被李奇维以固定资产的名义,放在了神行太保运输公司内,作为公司实力雄厚的象征。

  神行太保这个名字,还是李奇维亲自为运输公司起的,充分考虑了时代背景。

  宋大全作为神行太保公司的总经理,当然是第一个学会开汽车的。

  短短两个月,他就开的有模有样,反正这时候也没有红绿灯、摄像头啥的,随便开。

  当他载着李奇维开到黄埔理工后,顿时引起无数人的震惊。

  从车上下来的李奇维简直和后世的霸总没有区别,当场让那些刚入学的学子们张大了嘴巴。

  “我滴乖乖,我们校长也太牛逼了。”

  “这恐怕是国内的第二辆汽车吧。”

  李奇维知道清朝的第一辆汽车,是1901年袁世凯送给慈禧66岁大寿的礼物。

  但是第二辆是谁的,他还真不清楚。

  不过,这个时候,上海那里肯定是有洋人坐汽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