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98章

作者:笔下宝宝

  蒋逸夫闻言欣慰地瞅了他一眼,笑着说道:“甭忙活了,真是小毛病。就我这身子骨儿,为革命事业再奋斗个20年也没有问题。”

  刘之野认真地点点头,并且说道:“领导,我也不是外人,有什么吩咐的尽管说声儿,我万死不辞。”

  这是他内心深处的真诚,不掺杂任何功利。蒋逸夫对他无论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的帮助都很大。他一直心存感激,最不希望他出任何问题。

  ————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在回营地的路上,细雨渐渐变大,如细丝般洒落。幸亏大解放车有蒙布保护,否则队员们回去后定会变成落汤鸡。

  回到了训练营,队伍快步回到了营房,这场雨却仍未停歇,反而越下越大,仿佛要将所有的疲惫都洗净。

  看来今天的室外训练要取消了,只能改为室内相关的训练。

第145章 另一个稳定物资的来源

  第145章 另一个稳定物资的来源

  集训大队全员返回训练营后,由于天气原因,大队领导决定将训练转为室内项目进行。

  在室内训练的项目中,分局党委为了加强治安大队、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树立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以及提升公安执法水平,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此次集训,不仅注重体能、技能地训练,还针对执法规范、纪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在未来的三个月集训中,他们还增加了队列礼仪训练。从警容警风、整体队列动作、队列礼仪等方面入手,规范了日常举止和礼仪,从而筑牢了遵规守纪防线。

  训练内容包括:站立军姿、停止间转法、行进与立定、步法变换、蹲下、起立、脱帽、戴帽、敬礼等。

  另外,还开展了执法规范教育课程。

  副教导员黄玉为学员们详细讲解了刑事案件录入流程课程,课程分为几个关键环节:接处警、登记表、处警记录、案件办理模块以及受案、立案、报告书等。

  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黄玉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个环节的关键点,让学员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队员们经过此次学习,对刑事案件录入流程的重要性及严谨性有了更为精准的掌握。

  他们深知,这一流程不仅关乎案件的顺利进行,更是对法律权威的尊重和保护。

  刘之野的训练工作全权由刘芳亮负责,思想领域则由教导员徐世芳把关,而他只是负责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协调。

  回到营地,暂时无事可做的刘之野,随行的是霍存,他们回到了村里的老宅。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砖一瓦都似乎讲述着岁月的故事。

  “嚯!之野,您祖上也阔过啊?”霍存惊讶地望着这座充满历史的老宅,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历史的沉淀。

  “嗨,那都是老黄历了!我们家祖上三辈都是贫下中农,现在也不例外。”刘之野笑着说。他的话音刚落,就引起了霍存的一阵笑声。

  他轻蔑地笑了起来,对刘之野说:“就你们家,还自诩为贫下中农,你是不是对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刘之野语气不忿地说道:“咋了,不对吗?你出门扫听扫听,我这么说难道有错吗?”他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真理就在他口中。

  “之野,别逗了啊,谁不知道这整个村子都是伱刘家人说了算,他们说的话还有什么可信的?切,你真当我傻呀!”霍村无奈地看着他,一副你骗二傻子的样子。

  刘之野爽朗地笑了起来,说道:“哈哈哈,你爱信不信。跟我来吧,带你去嘍一眼咱们的村办养殖场。”他招呼着霍存,两人各自穿上橡胶雨衣,踏入了蒙蒙细雨中。

  俩人一起走向村里的养殖场,一路上谈笑风生,充满了乡土气息。他们穿过田野,来到了养殖场的大门口,那里的鸡鸭鹅等家禽欢快地跑来跑去,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呦!之野回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呢?”刘元生听见动静后抬头一瞅是刘之野,便放下手中的活儿,笑着跟他打招呼。

  刘之野笑着走过来,向大伯问道:“大伯,您忙着呢,养殖场最近经营得怎么样啊?”

  养殖场现在由大伯、大伯母、爷爷以及另外三人负责,村里给他们每人记一个工,满10分。他们不用下地干活,只负责养殖,这比一个壮劳力干一天的都多(一般7-8个公分),还轻松。

  对于这样的安排,村里的人都很懂事,没人乱嚼舌根。因为这都是多亏了刘之野的大力支持,才有这村办企业的诞生。

  村民们也都得到了好处,他们对此感激不尽。而且,村里很多人家都受过刘之野的恩惠,自然会自觉地维护他们家。刘之野的慷慨和善良,在村里可是有口皆碑的。

  “呵呵,大伯不只是我一个人回来了。铁林也回来了,我们昨儿个就到了训练营。不过纪律规定不能随便外出,所以他就没回家。”刘之野解释道。

  大伯一听摆摆手道:“回来干什么,家里什么都好,有吃有喝的。让他甭惦记家里,在队伍里好好干,比什么都强。”

  接着,他又看向了霍存:“这位是?”

  刘之野一拍脑门,忘了给他俩介绍了,便一指霍存说道:“大伯!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霍存,是我的好友兼同学,同时也是铁林的领导。”

  然后,他又对霍存说道:“这位是我的亲大伯,也是刘铁林的父亲。”

  霍存此人,虽有些公子哥习气,但只对某些人如此。他与刘之野相处,则无此毛病,且对其家人更是客气有加。

  因此,当他初到大队,爱屋及乌之下,便将关注地目光投向了刘之野的弟弟刘铁林。

  “大爷,您好!我是霍存,您就叫我小霍就行。我代集训大队的所有人员,向您及家人问好。”霍存给他敬了个礼说道。

  大伯刘元生可不敢托大,这人可是铁林的领导,人家也就客气客气,自已那能就这样端着,于是他热情与霍存握手道:“欢迎,霍领导莅临我们刘家,走咱们进屋去歇歇脚,喝杯热茶。”

  进了屋,刘之野询问起养殖场的现有情况。

  他问道:“大伯,现在养殖场养了多少家禽家畜?”

  看着养殖场内,鸡鸭鹅成群,猪牛羊满圈。刘之野一边观察着场内的情况,一边思考着如何合理地调配资源,让每一种动物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大伯接过霍存递过来的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振奋地说道:“咱们养殖场现在可是规模不小啊,母鸡一千五百只,鸭子三百只,鹅二百只,羊二百只,猪三百头,奶牛五头,黄牛二十五头。”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些可都是我们精心照料的结果。鸡鸭鹅都是从附近的国营农场挑选出来的优良品种,羊和猪则是从本地挑选的健康家猪培育的,奶牛和黄牛则是我们专门从草原引进的优质品种。”

  

  刘之野听了,眉头微皱:“这养殖规模可不小啊,能养活得了这么多吗?”这年头,连人都吃不饱,更别说养殖畜牲了。

  尤其这年月,连专门生产饲料的都没有,大家伙儿更是缺吃少喝的。

  他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心中不禁有些疑惑,这养殖场是怎么养活这么多的畜牲的呢?

  大伯看了一眼霍存,然后接着说道:“幸亏你每个月都会送来一些海边那些臭鱼烂虾杂七杂八的东西,再加上村里组织打的青草等。否则,这么多牲口可真是养不了啊。哎,这些牲口现在可是我们村的重要收入来源啊。”

  他又补充道:“那些东西虽然味道难闻,但晒干后与草料搅拌在一起,牲口们就特别喜欢吃了。它们吃了这些,不仅长得快,毛发也更加光亮。”

  说起这些东西,刘之野就有些得意。

  他每次去津港,总是满载而归。那里的海边堆积着鱼虾蟹贝类海草等杂碎,沿海的人看不上眼,但是内陆的人可稀罕了。

  只是,这些海杂碎运输过去很困难。不过,对于刘之野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他的空间大得惊人,总能找到空闲的地方。

  每次去津港,他都会带回一大批海杂碎,抽时间就让人开车拉到村里的养殖场喂牲口。

  刘之野心里盘算着,下次去津港多搞些这东西回来,反正一涨潮海边有的是人不能吃,家禽畜牲可以吃的东西。

  是时候扩大养殖规模了。随着他私下里物资交易量的不断增大,客户们的需求也从海鲜扩展到了肉食品。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他们需要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对各种肉类、蛋类副食品的需求供应。

  刘之野想起过年时和大伯刘元生的提议,于是问道:“南山下的水塘子疏通好了吗?”大伯笑着回答:“早就挖好了,就等着放鱼虾蟹苗。”

第146章 清明节 放电影

  第146章 清明节 放电影

  刘之野向刘元轻声科普道:“大伯,那些干杂碎磨碎了,喂鱼虾也是可以的。”

  他接着继续说明道:“比如鸡鸭鹅的骨头,磨碎后可以作为鱼虾的饵料,既环保又经济。

  而且,这些废弃物经过处理后,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鸡鸭鹅的粪便经过适当的发酵处理,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肥料,有助于扩大池塘的肥力。这不仅能为水生植物提供养分,还能促进池塘中生物多样性的增长。”

  他细心地补充道,“不过,在处理粪便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要注意,放养鱼苗之前,先用生石灰将水塘消毒后在放水,然后在投放发酵好的动物粪便,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投放鱼苗等。”

  他再次严肃地叮嘱大伯刘元生:“大伯,如今养殖规模已见雏形,务必要注重科学养殖。一旦疫病降临,绝非儿戏。”大伯刘元生认真聆听,频频点头,表示理解。

  大伯刘元生想了想,提议道:“大队部有农机员留下的科学养殖手册,我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多学习学习。”

  “这样吧,过一段时间我去农学院请几位专家教授过来,给你们指导指导科学养殖。”刘之野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不太放心。

  这不怕意外,就怕万一。万一真闹出个鸡瘟猪瘟啥的,刘家庄亲人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鸡瘟猪瘟一旦爆发,整个刘家庄的生计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刘之野的收入也会随之锐减。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

  在三人聊了一会儿后,爷爷、大伯母以及另外几人冒着小雨回来了。他们每天都要去附近的山里刨了一些野菜和青草之类的,回来后做成牲畜的饲料。

  见面几人与霍存又是一番客套不提。

  刘之野对爷爷说:“爷爷,这下雨天的路滑,您老就别上山了呗,这万一要是摔着了可不好办啊。”语气中带着些许埋怨,但更多的是关心。

  老爷子笑着说:“我闲不住,正好上山溜达一圈,顺便挖些野菜、草药什么的,就当锻炼身巴骨了。”

  大伯母轻声细语地对刘之野解释道:“你爷真是倔得紧,怎么劝他都不听,非要上山看看去。你知道吗,他当时一个人在山上溜达去了祖坟那边……”

  然后,她在刘之野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估摸着是想伱奶奶了,你一会儿多与他说说话……”

  刘之野在大伯母的口中得知祖坟的情况,今天是清明节,他决定去祭拜先人。于是,他留下霍存在这里等待,自己则带着一些黄纸之类的东西,冒着小雨前往祖坟。

  一路上,他心事重重,思绪万千,想着那些已经离世的亲人。到了祖坟前,他小心翼翼地将黄纸点燃,烟雾缭绕,仿佛能感受到先人们的灵魂在周围游荡。

  这是一个古老而庄重的地方,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记忆。刘之野站在那里,默默地祈祷着,希望先人们能够保佑他平安健康,事业有成。

  他注意到周围还有一些其他的坟墓,有些已经荒芜了,有些则被精心照料着。他感叹着生命的无常和亲情的珍贵,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

  在羊肠小路上,他突然听到草丛里有些动静,走近一瞧,发现了一抹华丽的羽毛——那是野鸡的羽毛。

  他瞬间来了精神,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目光落在那草丛中的美丽生物上。

  “嘿嘿!今天你到日子了……”刘之野一边想着,手里的动作也丝毫不停。

  他并未掏枪,而是在近处挑选了一块顺手的石头,动作敏捷地砸向了那只野鸡。

  “啪!”地一声,那只野鸡应声倒地。刘之野走过去拿起来嘍了一眼,发现它直接嗝屁了。

  他掂量着那只物件,发出“嚯”的惊叹,显然重量不轻,足足有5斤多重。他眼中闪过一抹得意,嘴角勾起微笑,“正好拿你添个菜……”

  老宅中,爷爷、大伯、霍存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刘之野提着一只肥野鸡归来,他们见状兴奋地围上来。

  大伯接过野鸡,顺手掂量了一下重量,不禁啧啧称奇:“这只野鸡足足有五斤重呢!近年来,由于咱们打猎过于频繁,附近的山区已经很少看到这种野味了。”

  霍存是个十足的吃货,他得意地哈哈一笑,说道:“我说什么来着?跟着你刘之野就对了,无论到哪儿都能吃顿好的。”他的话引来周围人的阵阵笑声。

  “想吃啊,没问题!”刘之野自信满满地宣布:“今儿中午,我就给大家露一手!我的拿手好菜,就是辣炒小野鸡。”他可是深信自己已经达到了登堂入室的厨艺水平,觉得是时候给大家展示一下真正的技术了。

  于是他开始忙碌起来,准备食材,清洗、切配、腌制,动作熟练而流畅。

  小野鸡在锅中翻腾,辣椒的香气四溢,刘之野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微笑。

  他熟练地翻炒着,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每一道工序都显得那么专业和精细。

  最后,他端上了那盘色香味俱全的辣炒小野鸡,大家都被他的厨艺所折服。

  他们品尝着这道美味佳肴,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这是他们吃过的最美味的野味之一。

  “嚯!这味道绝了啊!”霍存吃了一块野鸡肉,瞬间就被这美味征服了味蕾,他的表情充满了惊喜和满足。

  

  他是真服了刘之野了,觉得这人在各种领域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能力,简直是无所不能啊。

  大伯母意外地发现,她这侄子竟然还有着如此非凡的才能,这手厨艺之精湛,竟比她这位做了几十年饭的人还要出色,这真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嗯,真是不错!我觉得这鸡肉的口感和味道绝不逊色于您四叔公亲手烹制的饭菜。”爷爷品尝了几口,由衷地赞叹道。

  刘之野这位令人敬仰的四叔公刘洪深,曾是解放前在鸿宾楼备受赞誉的大厨,如今已回到村里安心务农。

  酒足饭饱之后,温暖的阳光如丝绸般铺洒下来,大家伙惊讶地发现,原来阴霾的天空已不知不觉中换上了晴朗的面貌。

  这个美好的瞬间,让大家的心情也随之变得轻松愉快,仿佛一切困扰都随着天空的转变而烟消云散。

  大家一边回味着美食的余香,一边欣赏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喜悦。

  “嘚!天气好了啊。老霍,你记着,回去后立刻通知红星厂放映队,按原计划晚上来放电影。确保今晚上准时放映,让村民们与我们享受一场精彩的电影盛宴。”刘之野果断地吩咐道。

  他接着微笑着对爷爷和大伯母说道:“大伯母,记得提前吃晚饭。晚上六点半,我们将聚集在集训营的训练场观看电影。你们别耽误了。”他的笑容满面,话语中充满了关心和提醒,让人感到温暖而亲切。

  大伯母急切地问道:“要放电影啦!都放映什么片子?”刘之野微笑着回答:“今晚上能让您老看个过瘾,一部是新片《林海雪原》,一部是经典老片《上甘岭》。”

  爷爷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兴奋起来,他们恨不得立刻就能看上电影,此刻他们觉得下午的时光仿佛变得无比漫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