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97章

作者:笔下宝宝

  等一中队歌声落幕,二中队长李延安也不甘示弱。

  在歌声落幕后,二中队长李延安不甘示弱地站了起来。他大声问道:“同志们!一中队的战友们唱得怎么样?”

  “好!”二中队的同志们也回应道。

  李延安鼓励二中队的队友们:“我们要唱得更好,好不好?”

  队友们齐声回应:“好!”

  随后,李延安大声宣布:“我是一个兵,预备唱!”

  “我是一个兵

  来自老百姓

  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消灭了蒋匪军

  我是一个兵

  爱国爱人民

  革命战争考验了我

  立场更坚定

  嘿嘿枪杆握得紧

  ……”

  二中队唱毕,三中队长彭荣接棒,引领三中的队员们高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彭荣中队长果敢坚毅,他的指挥下,三中的队员们整齐划一,歌声嘹亮。

  几百人整齐列坐,歌声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浪高过一浪。

  这个时候,歌声的高低就代表着士气的高低,小伙子们扯破嗓子也要吼出咱们的气势来!

  部队与公安战士饭堂前合唱,从来就忽略艺术性,只要大声、整齐即可。这些同志们来自五湖四海,普遍在初中吧,操着各自家乡的口音。

  

  指挥由值星官轮流担任,水平参差不一。起调时高时低,同志们唱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时有发生。

  但指挥有一点是非常人性化的,即如之前军事训练太累了,会选唱短小精干的曲子或者长曲子只要求唱一段。

  饭前一支歌”是我军“十大元帅”之一刘元帅发明的。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军不同编制的部队要在同在一个灶上吃饭,由于人多饭少,常常出现抢饭吃的混乱现象。

  刘元帅看到后就命令自己的部队先唱一支歌,等兄弟部队都打完饭了再去打,如果一支歌唱完还没轮到,他们就会再唱一支。

  后来兄弟部队看到了,也都纷纷效仿,就这样慢慢演变成现在饭前一支歌的传统,更成为培养军人集体荣誉感、职业自豪感的一种方式。

  徐世芳教导员等所有中队唱完歌后,他站起身来,首先给大家鼓掌。

  底下也跟着响起一片掌声,声音震耳欲聋。

  “哗哗哗哗!”

  徐世芳笑着说:“刚才,我从所有人的歌声里听出了热情豪迈,还有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你们每个人的歌声都充满了真挚……”

  “这就很好嘛!”

  “同志们听完歌曲后,那大家伙是否想听一听大队长也来一首呢?”

  所有的同志们兴奋不已,纷纷齐声高呼:“大队长来一首!”

  “大队长来一首!”

  刘之野欣然同意了众人的期待。他起身,突然间变得庄重起来,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期待,那我就不推辞了。”

  “同志们,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我们队里也会去[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祭奠那些英勇牺牲的同志们。”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演唱一首歌,这是我根据公安战线上发生的可歌可泣事迹有感而发写的。这首歌曲从未对外公开过,今天也是我第一次演唱。我想知道大家是否想听啊?”

  徐世芳、刘芳亮、黄玉、霍存等人意外地对视一眼,发现彼此眼中的惊讶。他们与刘之野关系熟络,从未听说过他唱歌写歌,于是和底下的同志们一样充满期待。

  刘之野酝酿了一下情绪,然后说道:“歌曲的名字叫做《少年壮志不言愁》”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风霜雪雨搏激流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

  少年壮志不言愁

  金色盾牌

  热血铸就

  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

  为了母亲的微笑

  为了大地的丰收

  峥嵘岁月

  何惧风流

  ……”

  一首歌曲唱完后,所有人都被一首歌曲深深打动,包括刘之野也难抑热泪。这首歌曲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与每个人的经历紧密相连,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之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全场同志们的热情久久不散。

  徐世芳教导员微笑着站起来,双手下压,让众人静下来。

  “同志们!大队长唱得怎么样?想不想再听一遍?”他问道,声音里充满了热情。

第144章 治安大队的队歌

  第144章 治安大队的队歌

  于是刘之野又慷慨激昂地唱了一遍,但大家伙依旧热情不减,纷纷请求再听他唱一曲。

  为了满足大家的热情要求,刘之野决定为大家再唱一曲,这一次,他更加地投入,歌声激昂,仿佛要将整个食堂场都点燃了。

  最后,他找来一块黑板,认真地写下歌词,细心地教给每一个队员。

  就这样,一首热血沸腾的歌曲在营地里传唱开来。

  黄玉兴奋地拍着刘之野的胳膊,赞叹道:“刘大队,真是没想到您还有这样的天赋。这首歌写得真好,您唱得也十分出色。”

  刘之野对她眨眨眼,笑呵呵的道:“您不知道我的事儿多着呢!”

  徐世芳在一旁由衷地赞叹道:“刘队,真是文武双全啊!以前怎么没发现您还有这样的才华呢!”

  “这首歌写得太贴切咱们公安战线的同志们了!我觉得咱们可以把它当成队歌,大家觉得怎么样?”他一边欣赏着歌词,一边兴致勃勃地问道。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这首歌不仅旋律激昂,歌词更是深入人心,将公安战线的精神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拿来当成他们的队歌,是再合适不过了。

  刘之野看着众人热烈的讨论场面,他没想到一首好歌竟能引起如此大的激情。他心中一动,暗自想到自己可是后世之人,可是知道很多现在还没有问世的小说、歌曲、影视等作品。

  这要是能提前发表出来,是不是也可以为自己增加一些巨大的人望。但是又一琢磨,这样做会不会太高调了,与自己猥琐发育背道而驰。

  ……

  5:30。沾着湿沥沥露水的早晨,连山上的小草都还在沉醒。

  “哒—哒—嘀—哒—嘀—哒—哒—哒——……”

  一阵“嘟嘟”的嘹亮号声,骤然打破营地的寂静。

  起床号一如既往,准时在这个时候醒了。

  拿破仑曾说过的一句话:“军号是战争之魂。”

  军号声最能激人奋进,此时,营房里睡得香甜的队员们,如鲤鱼打挺般,一下子就掀开被子,跳下床穿衣服,出门迅速集合,冲到操扬上,5公里长跑、队列训练……

  随着出操号响起,整齐的白色队列,嘹亮的口号整齐响亮,给人一种欲破苍穹之感觉,步伐和口号声整齐一致的队伍,就像是千军万马奔向征途。

  7:30随着开饭号吹响,又是一首首军歌在饭堂前响起。

  8点整,作训大队的成员们纷纷登上了军绿色的大解放。在刘之野等领导所驾驶的吉普车引领下,这支队伍缓缓地离开了营地,向“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进发。

  沿途的风景在车外两旁掠过,队员们肃穆而坐,神情庄重。他们的目光坚定,仿佛在向那些英勇的烈士们致敬。

  红旗广场松涛阵阵、翠柏凝春,“春风万里,红旗飘扬;中华锦绣,山河无恙;祭奠英烈,正气浩荡;丰碑永矗,万古留芳。”

  他们抵达目的地后,在红旗广场整齐肃立,聆听着教导员徐世芳讲述那些为国捐躯的公安烈士的英勇事迹。

  今天是清明节,也是给烈士们扫墓,进行革命思想再教育的日子。大队成员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深深地被这些英勇事迹所感动。

  徐世芳的话语中充满了敬意和怀念,他详细描述了这些烈士们在生死关头,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

  大队成员们听得如痴如醉,心中充满了对烈士的敬仰和怀念。

  在满园碑林中间,烈士的墓碑并不突出,唯有墓碑顶部的红色五角星鲜艳夺目。

  “向为人民解放、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国家富强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致敬,一鞠躬……”在徐世芳教导员的带领下,所有人脱帽肃立,向王光远等烈士致敬。

  在烈士墓碑前,刘之野向大队所有人介绍了站在一旁的烈士遗孀高翠萍女士以及她的两个孩子。

  高翠萍身着一袭素雅的女装,眼中闪烁着坚韧的光芒。她的孩子们,一个稚气未脱的小男孩和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在一旁默默地听着。

  “几度风雨,预备起!”徐世芳面对烈士遗孀,深情地唱起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犹如历史的风暴,唤醒沉睡的心灵。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风霜雪雨搏激流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

  少年壮志不言愁

  金色盾牌

  热血铸就

  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

  …………”

  “谢谢!谢谢同志们了!”高翠萍万分感动地看着所有队员们,她只能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着她内心的感激之情。

  刘之野扶起了热泪盈眶的高翠萍,看着她鞠躬不起,轻声说道:“嫂子,家里如果有任何困难,都可以跟我说。”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诚意和关心,让高翠萍感到感激。

  “刘处长,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家的关心与照顾。家里一切都好,就不多给您添麻烦了。”

  刘之野点点头,“那好,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同志们说,不用客气。”

  红星厂保卫处的人员在蒋副厂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烈士陵园。由于场合特殊,大家只是简单点头示意。

  在清明上午的公祭结束后,大家便按原路返回。这时,刘之野与蒋副厂长等人决定在山下稍作停留,闲聊几句。

  周围的景色如诗如画,天空渐渐沥沥地下起了毛毛细雨,让人心旷神怡。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

  蒋副厂长赞叹道:“真是首好歌,完全是为咱们公安战线的同志们量身定制的。唱起来,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真是好啊!”他随口哼唱了两句,声音中充满了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和赞赏。

  蒋逸夫拍了拍刘之野的肩膀,赞叹道:“之野,原本我以为你已经很出色了,没想到啊,却是小看了你。原来你还有这样的本事啊!”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惊讶和敬佩,看着刘之野的眼神,仿佛在欣赏一件难得的珍宝。

  刘之野笑着回应道:“嗨!我之前就是有感而发,随便写着玩的,没想到还挺受欢迎的。”

  蒋逸夫闻言翻了个白眼,心里觉得这他话不像是在自谦,更像是在炫耀。

  “领导,最近我这边确实有些忙不过来,处里的工作,您就多担待吧。一般业务由周卫国等人处理即可,您也不用太操劳。请您放心,他们几个会尽力做好工作,如果有什么需要我的,我随时可以回去。”

  蒋逸夫闻言点点头,掏出一盒烟来递给刘之野示意他来一根儿。刘之野也不客气,接过烟抽出一支叼在嘴上。随后,刘之野不急着点燃,作势要蒋逸夫先点。

  蒋逸夫轻轻地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在意,接着说:“伱尽管抽你的,我是不抽了。最近我的肺有点小毛病,医生建议我少抽烟。”

  刘之野听到这话,不禁一惊,连忙关切地问道:“领导,您没事吧?要不要找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给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