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约翰走进刘家庄农业设施园的温室大棚,一派早春大樱桃的丰收景象。
露天樱桃还在开花,但在这里,放眼望去,满棚樱桃树,翠绿遮满眼,红果缀其中,饱满的大樱桃早已压弯了枝杈。
这里的樱桃多个品种,个个火红饱满,果味飘香。
这里的樱桃树都是倾斜栽种,据悉,近年来,刘家庄一直在钻研樱桃种植技术。
这种倾斜栽种是为了控旺,防止樱桃树向上疯长,减少营养流失,有利于花芽形成和坐果。
同时,大棚中气温常年控制在20℃左右。
采用熊蜂授粉,羊粪施肥,不打农药,绿色无污染,保证了樱桃的品质和产量。
采摘期可从3月底一直持续到7月底,一棚的产量大概在3000斤左右。
“近年来,我们开发区以新农业建设为契机。
示范推广设施温室、延迟栽培等技术。
不断延长果品供应周期,丰富市民‘果盘子’。
当前设施樱桃、设施桃纷纷上市,果实新鲜,口味香甜。”刘家庄开发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刘家庄,有三万亩设施大棚,众多时令蔬菜、特色瓜果从这里出发,这里也是燕京春天最早到来的地方。
过了惊蛰时节,冬小麦开始返青,寒冷越来越远。
京郊大地上生机初现,大棚里已经变得很热闹。
采收高峰的草莓,迎来了众多采摘的人群,而冬季生长缓慢的各种蔬菜,也开始快速成熟,大量上市。
刘家庄大棚里最美的时光,是从每年12月份开始。
在这里,最早的桃花开始绽放,到来年3、4月份,早熟油桃就能上市了。
在这里,成片的大棚里,草莓由白变红,在春节来临前就走进了千家万户。
最让约翰回味无穷的就是刘家庄盛产的“京西稻”,难怪会被夏国人用来招待外宾。
约翰了解到刘家庄地处京西北部,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在这里交会。
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气流,通过地形抬升形成降水。
加之永定河水日夜渗透,为京西部山前平原地区,带来了充沛的水资源。
京西从元代开始被逐渐开发,三山五园,成为夏国古代皇家园林,杰出典范。
备受呵护的环境中,就诞生了“京西稻”。
约翰自打吃了一次“京西稻”做的米饭后,就彻底好上了这一口。
后来回国后,约翰依旧念念不忘刘家庄的“京西稻”。
约翰还把“京西稻”推荐给了他的亲叔叔奥克莱斯。
奥克莱斯是M国新兴大型连锁超市“沃尔玛”采购部门的一名副部长。
起初奥克莱斯对“京西稻”不以为意,但是等他亲自品尝了后,立即来了兴趣。
这才有了后来“沃尔玛”到夏国一行。
第504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504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
燕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悄然翻新的变迁中。
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让老百姓们眼前一亮;
街头稀稀落落的几辆黄色出租车,标志着民用交通的初步发展;
身着灰色围裙的食堂服务员,与第一批出现的“西装革履”的上班族遥遥对照。
这些画面朴实无华,却让人潸然。
自行车,成了人们出行最基本的交通工具。
每当上下班高峰期,蔚为壮观的自行车大军,就铺满了整条大街。
手表、收音机等生活电器,也从奢侈品变成了小康家庭的“标配”。
西式风尚也随着开放的政策而涌入,牛仔裤、口香糖、摇滚歌曲成了年轻人们的最爱。
如今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每到节假日,王府井、大栅栏等商业街人山人海。
而人流最多的就是国营商店,它是老百姓们的“百货大楼”。
这里提供的商品尽管不多,种类单一。
但对于刚刚走出计划经济的人们来说,这已经足够满足生活需求。
所以每逢节假日,这样的国营商店就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商店的货架整整齐齐,摆满了五花八门的日用百货,烟酒食品类居多。
店员们,身着统一印有商店标识的白色工作服。
头上戴着定制的帽子,样式是国企工作人员的标准着装。
店员们忙着为顾客们称重包装,甚至限制购买数量,其场面之盛大。
其它的都好,除了店员们的脾气不太好,哈哈哈!
而燕京最牛的商店就得算友谊商店了。
这里有其他商店都少有的商品,能在这里当店员那可是让人羡慕的事儿。
人们不光喜欢逛商店,还喜欢逛书店。
王府井书店就是那些爱书的人特爱来逛的地儿,读者排着长队等书店开门的情形,在这儿常常能看到。
这时候走在燕京的王府井大街上,就会瞅见有些墙上贴着那种巨幕广告,上头有好多家电产品的消息。
这就表明,夏国已经能够造出电视、电脑、空调、电冰箱这些家电啦。
时不时也能在马路上瞅见老百姓骑着三轮车把买的电器往家运。
在汽车还没普遍的这年头,三轮车还是这时最主要的运货玩意儿。
这这会儿的燕京那也是到处都有机会和希望的地儿。
在火车站总能瞧见好多农民工。
他们为了生活,离开家乡带着一家老小到燕京来打工,算是头一批被叫做“北漂”的人。
他们穿着挺朴素的,背着大包小裹,脸上全是赶路的劳累以及对生活的期待。
边上的妇女和小孩呢,对周遭新地方满是好奇和不踏实,也不晓得以后会啥样。
而车站大厅变成了他们临时歇脚的地儿,也是新生活开始的第一个站住脚的地方。
这时候的车站大厅可不像后世有这么多椅子给旅客歇着。
好多人就直接坐在地上,来缓解一路奔波带来的疲劳。
一些农民工出了车站大厅,没寻着去处。
干脆就把行李搁在火车站广场堆一块儿,枕着在地上就睡了,能瞧出来他们可累坏了。
除了农民工之外呢,也有那么一些追求梦想的大学生。
这些年轻人考上华清京大后也到了燕京,想着靠学习让自己的命运发生改变。
就算这时候大学宿舍条件特别差,可也没法拦住他们对学习的喜爱。
等到了四十年后,这一批优秀的人,早就在各个行业起着重要性的作用了。
在大学的实验室中,大学生们都能用上电脑啦。
虽说这年头的电脑很初级,但用来做实验是够够的了。
学生们兴奋地围在电脑那儿探讨分析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东西,时不时地就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会儿的燕京城可没啥高楼大厦,大多数人都住在四合院、胡同里边。
人们平常有空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去菜市场买菜,要是碰见熟人了,把车一停,就开始互相聊起来了。
在南锣鼓巷胡同街边的那些店铺里头,已经能瞅见理发店了。
虽说这店挺简陋的,可理发用的工具跟用品啥都有。
这美发店叫“雅娇美发”,一看就知道主要是给那些爱美的年轻女士做服务的。
瞧这理发帅小伙的装扮,生活品质应该不低。
没准已是这一带出名的托尼老师了,那生意肯定差不了。
这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刮起来了。
个体经济慢慢被政府准许了,然后燕京的第一家个体私营饭店“何氏家宴”就现身在交道口。
其实,按照刘之野的前世,京城第一家个体户应该是几个月后的“悦宾饭馆”。
这一世,傻柱竟然无意间抢了人家“燕京第一私营饭店”的名头。
说起来,傻柱突然宣布辞职,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个体户的行列。
这一举动在红星厂以及南锣鼓巷的街坊邻居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傻柱可是红星厂食堂的主任,好歹也是个科级干部,平日里在厂里也算是小有名气。
他的离职,无疑给众人带来了不小的震惊。
要知道,这年头红星厂的地位可非同一般。
与那些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逐渐没落、福利待遇日渐缩减的企业不同。
红星厂作为部属重工企业,其门槛之高,可不是一般人能轻易踏入的。
多少人梦寐以求能进入红星厂工作,却只能望洋兴叹。
而傻柱,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竟然选择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你何雨柱到底是怎么想的?
竟然决定下海去干个体户?
在大家的认知里,那通常是下岗失业、无处可去的人才会去尝试的出路啊。
不仅周围的街坊邻居对此感到困惑不解,就连红星厂的领导们也是一头雾水,完全无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
傻柱在红星厂向来是人缘极佳,不少领导见他突然要辞职,还以为他遭遇了什么不公,心里憋着气,纷纷想要站出来为他撑腰,替他讨个说法!
“何雨柱同志啊,你可千万别有什么心理负担。
要是真有什么委屈,尽管跟厂里说。
我们一定会为你做主,绝不让任何人欺负了你!”领导们语重心长地劝慰道。
“领导,您的好意我心领了。
但我真的没受什么委屈,咱们红星厂一直待我如家人,我很感激。
只是,开饭店一直是我从小的梦想,我想去外面闯一闯,试试自己的本事。
希望领导们能理解我,成全我这个心愿!”傻柱诚恳而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哎!那好吧!既然你决心以下,我们也不好拦着。
这么着,我给你办个停薪留职吧!
在外面遇到什么困难了,记得来找我们。
万一你干的不顺心,还可以再回来!”领导有些惋惜地道。
傻柱闻言大喜道:“欸,好勒!
谢谢,谢谢您!不管什么时候,红星厂就是我的娘家。
等我开业了,领导您们一定记得来喝喜酒啊!”
“一定,一定!”领导笑着跟傻柱握手道别。
……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