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413章

作者:笔下宝宝

  孟抗美心想:“怎么敌军就没有利用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天黑了,经过一番忙碌,部队进入正常的工作、警戒状态,于队长发布今晚的口令:“口令,冯子才;回令,王德榜。主峰暗语,南山头。”

  冯子材、王德榜是清末中F战争凉山大捷中的两位英雄。

  在坑道里处理完业务工作,于队长看看了表,学着孟抗美祖籍保定话对他说道:

  “哟!鬼呲牙咧,走!出去瞅瞅。”

  鬼呲牙是保定地区对午夜时分的称呼。

  孟抗美立即去叫上了通信员小张。

  小张就是前边提到的那位写血书的老军人子弟。

  通讯员小张和于队长打小在一个院住过,因此他当了于队长的通信员。

  再加上于队长的警卫员武南锋,他们三人一起追随于队长来到山顶战壕中的了望哨里。

  这天晚上,月亮被阴云遮住,四周一片寂静。

  天空还飘起了细雨,不时有阵阵山风吹过,阴冷阴冷的让人心里发毛。

  好一个“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警卫部队的哨兵告诉孟抗美他们三人:“队长,309在前面半山腰的前沿工事里等你们。

  前面的人员听到不少动静,甚至听到了白眼狼人说话,可是天太黑了,我们看不到目标。”

  正在这时。

  “嗒嗒嗒嗒嗒嗒.”

  阵地左前方草丛里响起了一串枪声,子弹拖着暗红色的光线,飞向我前沿警戒工事。

  我工事内立即喷出一片火光,四、五只冲锋枪向草丛扫了过去。

  “这不行!这不行!得想个办法,咱们太被动了。”于队长一边注视着山下,一边小声说着。

  突然,在孟抗美他们西面很近的战壕转弯处闪出几个人影。

  “谁!口令!”队长的警卫员武南锋反应的快,他一个箭步窜到前面,魁梧的身体堵死了战壕。

  “嗒嗒嗒嗒!”对方率先开枪了。

  只见武南锋晃了一下,也叩响了扳机,一梭子弹飞向了敌人,接着,他就重重的摔倒在地上。

  “王八蛋!”于队长怒骂一声,一个前滚翻。

  他在孟抗美斜前方半跪着依托壕壁向敌人还击。

  孟抗美也就地卧倒向敌人射击,两个边扫射边冲过来的敌人被放倒了。

  有些子弹打在壕壁上,溅出火星,跳弹打在孟抗美的钢盔上,叮当做响。

  “通”的一声,一个东西撞在壕壁上,又掉下来砸在孟抗美的背上。

  孟抗美顺手一摸,“妈呀!”他亡魂大冒,这竟然是一颗嘶嘶做响的手榴弹。

  孟抗美急忙左臂支起身子,右手一甩,原物奉还了过去。

  “轰!”地一声,借着手榴弹爆炸的火光,孟抗美看到一个敌人痛苦的倒下去。

  还有另一个小个子敌人正从腰里往外掏手榴弹。

  孟抗美两手在地上一划啦,糟!没摸到枪!

  来不及了,孟抗美大吼一声,向前窜去,没跑几步,就和敌人撞在一起。

  这敌兵一手拿枪,一手已经举起了手榴弹,猴子般的脸上一对恶毒的眼睛狠狠的瞪着孟抗美。

  “我去你妈的!”怒吼一声,孟抗美将自己的左手中、食指一挺就插进了敌军的眼睛里。

  然后,他的右手同时抡起伞兵刀,砍开了这名敌军的颈动脉。

  孟抗美也真是傻,就这么嘴张的大大的,一股腥臭的血水喷进他的嘴里,“呸呸呸!”

  “艹,真他娘的恶心!”

  突然,又一名敌人冲上前来用手臂勒住了孟抗美的脖子,一支手枪“当”的一声顶在他的钢盔上。

  就在这危急关头!!!

  “蹲下!”这时孟抗美身后传来于队长的一声暴喝。

  孟抗美闻言顿时求生欲大盛,他一边用手托住敌人的枪,一边向下蹲,一边向后看。

  只见于队长身体已腾在半空中,他抡圆了武南蜂用的轻机枪,借着下落的力量一枪托砸在敌人的脸上。

  “咔嚓”一声,枪托飞了,敌人的头颅也碎了。

  危机解除,孟抗美突然觉得浑身无力,汗如浆出般地躺在地上大口呼吸。

  于队长下落时扭伤了脚,痛苦的在地上翻着。

  小张和哨兵从他们俩身边冲了过去。

  

  这时高中队长也带着人跑了上来,坑道里的同志们提着应急灯也上来了。

  剩下的唯一一个敌人一看没出路,扔掉枪投降了。

  高中队长简单的审讯了一下,原来他们是一伙敌军特工。

  白天看到了孟抗美他们的电台进坑道。

  夜间就派两个人在山下打枪,吸引电子侦查分队的注意力。

  其他人则悄悄摸上来想炸坑道。

  高中队长审讯完了转身向于队长走去,小张窜过去一招“仙人摘桃”扭断了那个敌特工的颈椎骨。

  此战,电子侦查分队共歼敌特工7名。

  于队长除扭伤外,右腿中手榴弹片3枚,都是划伤。

  孟抗美也挂了彩,他的右臂镶进手榴弹片一枚。

  深怕队长让他下去,就用手给偷偷地抠出来了。

  但是,他们的好战友,年仅19岁的武南锋,为了掩护他们,挺身挡子弹,胸腹中弹7枚,壮烈牺牲,临死前还消灭了一个敌人!

  武南锋是预备党员,去年入伍,身高1米83,虎背熊腰,外号武二郎。

  其父也是老八路,是于队长所在单位的政委。

  武南锋入伍前因身高体壮,是大院里的孩子王,其父管不了,非常头疼。

  据说于队长在他们单位当教导大队教员时带领学员修了个水泥篮球场。

  落成比赛时,武南锋带一帮孩子去捣乱。

  于队长刚从军校毕业,血气方刚,出面制止。

  武南锋仗其高大,对于队长大打出手。

  不料,却被于队长给连摔六个跟头。

  从此佩服的五体投体,还成了于队长的徒弟。

  其父就将武南锋交队长来管教,入伍后就在于队长手下当战士,两人感情极好。

  在战场上武南锋总是提着一支轻机枪,一副兰博的模样,不论多累多险,他始终不离于队长左右。

  武南锋牺牲后,于队长带伤亲自在战地给他洗了澡,换了新军装,用棉被裹好才送下去。

  战后,武南锋被追记一等功,于队长还带了两瓶“太行”在他的墓前呆了一整夜,为他守灵。

  此次战斗,敌方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偷袭电子侦查分队的核心阵地。

  电子侦查分队未能保持警惕,仓促间在黑暗狭小空间内展开近战。

  由于战斗经验不足,五个战斗员只有2人可以射击。

  其他人因怕误伤战友,无法展开火力。

  而可以射击的人均在一分钟内打光弹匣内的子弹,由于形势紧迫无法换弹匣,被迫肉搏,险些造成重大损失。

  用高中队长的话:“这不像军人打仗,倒像是地痞斗殴。”

  吸取以上教训,电子侦查分队重新调整了警卫部署。

  除了加强明、暗警戒和火力部署以外,夜晚向阵地外派出班级部队。

  用游击战法寻找、跟踪、打击企图袭击之敌人,取得了较好的战果。

  五天共歼敌40名,电子侦查分队再无一伤亡,核心工事内再没有发生被袭击事件。

  电子侦查分队的核心阵地被袭事件引起了前指刘之野的高度关注。

  他三小时内就给电子侦查分队去了四封电报,询问情况,指导方略。

  于队长在没有经过支部讨论的情况下,主动向刘之野承担了责任。

  此事还在业务单位的党员和支委中引发了议论。

  他们主要意见是:“既然上级给我们派出了警卫部队,发生警戒漏洞主要责任应由警卫负责人承担。

  于队长主要责任是对业务工作的指挥、组织和实施。

  在事件发生时如果不是于队长带领人员堵住了敌人,发生重大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于队长不但无过,应该有功,至少不应负主要责任。

  他个人未经过支部讨论擅自向上级做出的汇报是错误的行为,应通过支部决议向上级予以更正。”

  于队长不知怎么知道了这件事,他召开了业务部门全体党员大会。

  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对孟抗美们他诚恳地说道:“我谢谢同志们的好意。

  但同志们呀,我请大家不要这样做。

  参战前上级任命我为支部书记、队长兼指导员。

  就是把这一百多号人交给了我,我对这支部队的所有事情都要负全责”

  “大家也不要埋怨警卫部队,行军时他们背设备,扛给养;

  有情况他们打冲锋、流鲜血;

  到了驻地他们要挖工事、放警戒,找水做饭。

  到了战后,他们提干、入学,升迁的机会绝对大大少于我们。

  就是转业复员,在座的同志也要比人家安排的好得多,起码你还有技术嘛!

  为什么老要攀比人家呢?

  遇胜就争功夺利,遇败则推诿攀掾,这可是兵家大忌。

  当初的果党就是这样失败的呀!”

  “咱这里如果造成重大损失,我和同志们牺牲了,也就无所谓责任了。

  不是没有造成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希望同志们从现在开始,专心工作,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好不好?

  武南锋同志牺牲了,我心里很乱,求同志们不要再给我添乱了,行不行?”

  “唉!”于队长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孟抗美他们还能说啥呢?

  几天后在战场上,夏军对谅凉山进行了三天的包围,期待能吸引敌内河守军进行增援,消灭其有生力量。

  此时一些国家做出了错误判断,倭国一位“战略家”大言不惭地宣称:“夏军由于重大伤亡和后勤问题,已无力攻打凉山。”

  哈!什么狗屁战略家!

  …………

  这一天,电子侦查分队接到刘之野参谋长的命令。

  刘之野要求他们在撤退中隐蔽在大军后卫部队附近相机运动,侦察敌反扑部队的位置和兵力部署。

  于是,于队长召开支部会详细研究了工作方法和行进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