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381章

作者:笔下宝宝

  敌人向他们打来的炮弹飞行声是“噗噗、局局”响。

  在路途中看到有些支前民兵,把弹药丢下,就往回跑。

  连长就命令把民兵丢下的弹药装上他们的炮车。

  到达凉山后,刘本明他们和坦克兵、步兵都一起,在路边等二师副政委黄平的来到,黄副政委来后才带大家进入凉山。

  到达目的地后,地形复杂,要把炮拉上山坡上。

  好不容易推上去后,却发现树木太多。

  八连只好砍了不少大树,发现还是不行,最后又把炮拉回了平地。

  在平地选阵地时,敌人枪炮声不断,大家立即躲炮。

  三班长刚离开原地不到三分钟,敌人的炮弹就落在他原来站的地方爆炸。

  战场非常危险!!!

  炮位选好并架好炮后,连长向黄副政委打什么目标,黄副政委说等命令。

  就在这时,敌人的炮弹铺天盖地落在他们的阵地上。

  情况危急,炮弹离八连的炮位太近,连长命令刘本明他们立即离开炮位隐蔽。

  但是,刘本明他们二炮的大支架,就是他站的位置被还是炸了个洞,有鸡蛋那么大。

  二炮受伤了,胡教导员看到情况非常危险,马上请示黄副政委撤出阵地,返回同登阵地。

  经过请示后,黄副政委批准八连撤出阵地。

  在这关键时刻,连长命令大家把炮挂上车,人员不要坐车,由司机开出阵地。

  二炮司机把炮拉出阵地。

  刘本明他们撤出阵地后,发现少一名战友。

  因为每次占领阵地,都要有一个人放哨,这次站岗的是冯勇,他是个七九年新兵。

  连长马上命令刘本明他们班立即返回阵地去找人,不能丢下战友。

  在林班长的带领下,刘本明他们二次进入凉山阵地,冒着危险终于找到冯勇将其带回。

  回到同登阵地后,第二天八连又对凉山发起全面炮。

  每门炮要发射30发炮弹,当天下着雨,刘本明的胃疼又加上拉肚子。

  指导员说:“你就在附近拉,不要跑远了,胃疼也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就是胜利,一定要为边防的老百姓报仇。”

  刘本明忍着身体的不适,坚毅的点点头:“请指导员放心,我一定坚持到底!”

  南疆的天气说变就变,这时候又开始下雨了。

  刘本明的瞄准镜看不见标杆,他只能用方向机和高低机,加上表尺校对,集中水准气泡。

  每发射一发炮弹,马上校对回位方向机和高低机集中水准气泡。

  即使是在这样的天气里,八连的发射速度也远超152加榴炮兵器操作教程。

  教程规定,经过严格训练的炮手,发射速度是每分钟达到6至8发,而八连却每分钟达到12发。

  在射击过程中,一炮发生故障,随后三炮也发出故障。

  最后四炮也出故障,只有刘本明他们的二炮一直坚持射击。

  连长见状让其它三个班的炮弹全部搬来二班发射,最后二班把全连的炮弹全部发射完毕。

  发射完后,刘本明还担心打错炮,如果打到自己人就麻烦了。

  后来刘本明班的战友对他说:“老刘,你要立功了!”

  刘本明严肃地说:“你别乱说,我……”。

  他战友认真地道:“是真的,刚才指导员宣布你没有听见啊,你要火线立功入党啦!”

  刘本明依旧敢置信敌道:“我不打错炮就万幸了,还谈什么立功!”

  稍后刘本明确认,确实是他火线立功入党双喜临门。

  …………

  2月18日,对白眼狼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的第二天。

  刘之野领导的前线参谋部得到了一个绝密情报。

  敌军要在凉山和大原方向调集四个步兵师和两个炮兵旅的兵力向同登进行反扑。

  敌军分目哦就是企图救援第一天被围的“白眼狼”第12团,也就是“白眼狼”的所谓狗屁英雄团。

  “他娘的,吃到嘴里的肉你还想再抢回去?我让你赔了夫人又折兵……”刘之野心中冷笑一声,他胸有成竹。

  刘之野立即向警卫二师六团下令,改变了原作战部署。

  警卫二师六团接到前线参谋长刘之野命令后。

  迅速做出来应对!

  他们除了一个连在同登和大原之间防御外,全团全部撤回至我国境内。

  六团的右翼部队,也暂时停止对同登地区的攻击,部队原地进行休整等待命令。

  此时,夏军的战斗口号是“不怕他多来,就怕他来少,最怕他不来”。

  按照参谋长刘之野的策略,就是请君入瓮。

  引诱对方的援军进入包围圈,利用夏国边境的火炮优势,消灭敌军更多的有生力量。

第476章 前线副总参谋长

  第476章 前线副总参谋长

  1979年2月对“白眼狼”自卫反击战发起前,根据总部命令。

  在南疆方向组建前进指挥部,统一指挥区内部队进行反击作战。

  经过外区加强后,下辖陆军警卫二第二师,第13军、第14军、第11军共9个步兵师,并配属第50军149师、南疆省军区独立师和5个边防团部队,还有预备炮兵、坦克、工兵、铁道、舟桥、汽车等多兵种部队参战,总兵力达到了25万余人。

  这一年,年仅45岁的刘之野得到了上面的重用。

  他辅助身患重病的徐帅担任前线副总参谋长,是实际上的参谋部领导者。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年龄仿佛已成过往。

  刘之野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日坐镇指挥室内,关注着前线的动态。

  他指挥战斗有着独特的习惯,只要前线枪声一响,他的精神便高度集中,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拟定作战计划和指挥调动部队中。

  此时的徐帅已经78岁高龄,患有严重的偏头痛,整夜不眠只会让他的头痛更加严重。

  无奈之下,他只能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强迫自己休息。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GM事业后继有人。

  眼前的刘之野副参谋长,就是他非常看好的一位年轻后辈。

  刘之野年轻有为,才45岁,履历丰富,最为擅长指挥特种作战。

  虽然其不擅长大兵团作战,但是没关系,相信有了自己的在一旁帮衬,让他放开手脚干,一定可以在这一战给他补上这一课。

  在作战室中,将领们看着刘之野有时会沉默不语,以为他在深思熟虑。

  其实是刘之野的烟瘾又犯了,当年刚从北朝回国时,他的烟瘾很重,后来烟成功的将烟瘾降了下来。

  然而,在对白眼狼自卫反击战开始时,紧张的氛围和熬夜的生活让刘之野再次陷入了烟瘾。

  刘之野这人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无论是进攻节奏的把控,还是战士们的后勤问题,他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他的指挥下,对白眼狼自卫反击战进展顺利。

  在战争打响后的十天内,夏军成功攻占了平高和街老地区,歼灭了大量的守敌,切断了敌军和增援部队之间的联系,将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警卫二师等主力部队的强力进攻下,南疆边防部队则实施围点打援战术,对白眼狼的大部队进行打击。

  在双方的默契配合下,夏军深入白眼狼境内40公里左右,并成功占领了沿线的重要军事据点和战略要地。

  在这一过程中,夏军全歼了“白眼狼”第346师,与白眼狼首都内河已经近在咫尺。

  这一仗,刘之野与徐帅定下的的“牛刀子战术”和巧妙的战术在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夏军赢得了迅速的胜利,他们的功绩是无法磨灭的。

  1月15日上午,刘之野亲自到到达在警卫二师前指所在地,南疆省河县南溪农场。

  警卫二师师长孟鲁豫和副师长曾长征,先是汇报了部队对作战会议所确定预案的贯彻执行计划;

  尔后根据前指的指示精神,结合自身掌握的敌情,提出了新的建议方案。

  关于敌情和地形,孟鲁豫介绍道:老街和甘唐方向是“白眼狼”的防御重点,其主要兵力也就部署在该地区。

  敌军的第316A师虽然是在黄连山地区执行机动作战任务,但其机动的主要方向也是街老、甘唐地区;而街老、甘唐地区敌军的主力则部署于红河以西。

  从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来看,这一方向是白眼狼西北方的主要门户。

  虽然有红河天然障碍,但红河岸边却有6至8公里的丘陵地带,有1条铁路、大小4条公路,道路条件相对较好。

  除了老街后山个别据点筑有钢筋水泥工事、坑道之外,其余广大地区都是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不利于长时间坚守。

  总之,街老、甘唐地区,是白眼狼西北方的大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一旦失守,对其纵深威胁很大,所以是敌人重兵守卫的重点。

  这里地形较为开阔,交通较为便利,易于夏军集中绝对优势兵力n作战。

  还能充分发挥夏军武器装备的火力优势,实现战役的突然性。

  有利于对敌军实施迂回包围,迅速将敌人歼灭。

  基于上述情况,孟鲁豫建议:南疆方向作战应选择街老、甘唐为主要作战方向。

  在部署上应集中警卫二师、第14军全部力量。

  以红河为分界线,警卫二师在河西,第14军在河东,并肩对敌实施突击。

  首先歼灭街老、甘唐守敌第345师及地方部队,尔后再歼敌第316A师。

  按照前指原作战计划,是以红河东岸为主要作战方向。

  以14军为主,警卫二师为辅,攻占孟康、发龙、班姥、街老等地。

  首先歼灭白眼狼黄连山第254团,而后歼灭第345师在红河东岸的部队。

  这个方案的歼敌规模只有警卫二师所提方案的一半。

  据此,警卫二师的部署方案初步考虑为:首先集军中的主要力量第5团和第6团加上炮团,采取迂回包围、穿插分割的手段,歼灭谷柳、保胜、谷珊地区白眼狼地方部队和第345师;

  与此同时,以警卫二师第4团、装甲团直插代乃、奔西爱抢占要点,阻敌第316A师来援,保证主力侧后安全。

  另外,四团则在迅速歼灭坝洒守敌后,集结龙金、孟珊地区为师预备队;

  待全歼街老、甘唐地区守敌后,若敌第316A师沿沙巴至街老公路东援。

  二师再集中主力,将其包围歼灭于沙巴地区。

  副总参谋长刘之野问:“这个方案是你的个人意见吗?”

  孟鲁豫回答:“是我们师党委的共同意见,并且……”

  刘之野考虑了一下,觉得孟鲁豫他们的提议很好,立即从善如流地道:“你们的方案更好,我没意见,就按照这个方案来执行吧!”

  刘之野同意了这个方案并叫孟鲁豫立即打电话通知第14军张军长、范政委速来商讨。

  尔后,孟鲁豫又建议刘之野是否到距离敌军前沿只有一河之隔的的四连山上去看看,从那里基本上可观察到战场的全貌。

  刘之野说:“好呀,前去四连山上,能看一看地形更好。”

  在四连山上,孟鲁豫和师参谋长彭国安结合实际情况,和建议的作战方案,边看、边汇报。

  刘之野用40倍大型望远镜观察整个战场,最远可以看到位于纵深20余公里处的甘唐市北山。

  听了警卫二师新的作战方案,又现地勘察了地形,解决了西线作战的根本问题,前来的首长们都甚为高兴。

  刘之野声音洪亮地说:“这个决心我现在定了。”他除了同意上述主突方向、任务和部署外,还作出了4条重要指示。

  一是要解决好渡过红河和攻占敌军前沿一线各个山头阵地的问题,这是取得全胜的先决条件。

  二是要攻歼谷柳守敌打开局面,一定要从其西、南两面山脊对其形成包围后歼灭之。

  三是向敌纵深穿插的部队,一定要乘敌不备,勇猛快速地进到外波河一线,断敌退路,并形成对外正面抗击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