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等贾大成费了半天劲回想,才愁眉苦脸地说:“那人也是第一次来,我记着他戴着一顶礼帽,脸上还戴着墨镜看不太清长像,身穿一件蓝色马褂。”
“听口音道像是老京城人,岁数应该有四十多岁吧,当时。”
刘之野默默地拿出了王八爷的一张老照片,然后对他说道:“你看看,这张照片上的人像不像他。”贾大成仔细地看了看照片,然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有些像,都是弓背驼腰的,脸型也有些像,只是穿着打扮不一样,没照片上的这么寒酸。”
刘之野与陈悟生对视一眼,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他心中暗自欢喜:“得嘞!终于发现了王八爷的破绽喽。”
在随后的叮嘱中,陈悟生再次提醒“文奎堂”的几個人,务必确保保密工作,不能透露今天发生的事情给任何人。如果有人违反规定,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文奎堂”的几个人连忙赌咒发誓:“不会,不会,我们一定会管好自己的嘴。”
刘之野与陈悟生二人带着今天得到的线索,迅速返回了集训营内的专案组办公室。
这会儿天已经擦黑了,他们紧赶慢赶却没有赶上饭点。
他们一行人忙碌了一天,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一口,现在饿得前胸贴后背。
于是,刘之野对李明立即吩咐道:“你去食堂找三叔公,让他给我们下碗面条。”
郑朝阳等人见他们回来了,立即着急地询问说:“怎么着?你们查到什么了吗?”
陈悟生道:“别急啊!先让我们歇会儿,喝口水再说。”
“这忙活一天了,水都没来得及吃上一口。”
刘之野吃完最后一口面后,满足地打了个饱嗝,随后他抹了抹嘴,向其他人讲述事情的经过。
深夜八点多,会议室烟雾缭绕,白玲被呛得咳嗽不断。郑朝阳心疼媳妇,起身推开会议室的所有窗户,让新鲜空气流进来。
这一举动让会议室的环境得到了改善,也让白玲感到舒适了许多。
一阵阵凉爽的山风随后吹来,让人顿时感到精神一震,原本的疲劳一扫而空。
陈悟生笑着道:“现在我们可以确认,种种迹象表明王八爷是敌特分子嫌疑非常大,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候鸟】组织的一员甚至是其首脑。具体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
郑朝阳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接茬道:“确认其是敌特身份就好办了,剩下的事儿,就是怎么找到他,并且将他监控起来。”
刘之野问多爷:“王八爷在你院住了这么久,您没发现他跟哪些人来往吗?”多爷想了想,回答道:“这个嘛,确实有些复杂。他跟我们所有人都能说上话,但是也不跟人深交。”
“这么多年了,就没瞧见他有什么登门入室的交情。除了看见他在外面跟人鬼混,就没见过他往家里带过什么人,自己个儿独来独往惯了。”
刘之野琢磨了一下,“这老家伙有意思,他能跟许多人说上话,但是却也令人捉摸不透他的社会关系,能耐不浅啊!”
陈悟生也问了一句:“老多,那这个王八爷家里还有什么亲戚吗?”
多门摇摇头,回应他道:“据我所知,他早究没有什么亲戚了。是一个老绝户,多年以来都是老哥儿一个。”
“再说了,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老混混。谁家想不开,敢把姑娘嫁给他,这不是把姑娘往火炕里推吗?”
郑朝阳曾与王八爷有过交集,对王八爷的底细略知一二。其实,想当初,王八爷还曾助他一臂之力,帮他逃出了京城,躲开了“保密局”万林生的追捕。
如果王八爷是特务,那么他当初为什么要配合郑朝阳演戏,阻挡同样是特务的万林生抓捕。细思极恐啊,这老家伙的水不是一般的深。
继而郑朝阳的后背一凉,心中暗自猜测王八爷或许早已洞察京城局势之危,有意放他离开,为将来的身份转换留条后路。细想之下,这似乎又合情合理。
刘之野提议道:“咱们采取笨办法,从王八爷经常活动的地方开始,拉网式排查。”
郑朝阳一拍桌子,说:“就这么着。先从天桥附近查起,他之前常在那儿晃悠。”
“多爷,你对街面上比较熟,你带人去道上打听王八爷的下落。”
“老陈你去查他的户籍,看看他还有没有登记的其他亲朋好友的信息。”
“老郝,你协助多爷。”
“之野,伱明天随我去天桥。”
“是!”众人一起齐声喊道。
————
翌日。
大天清早的,悠扬的起床号就响遍了整个营地。
“哒—哒—嘀—哒—嘀—哒—哒—哒——……”
刘之野起床照旧跟随着晨训的队伍,进行了一番锻炼后,才去洗漱吃早饭。
郑朝阳见他走进食堂,对他招手示意跟他一起坐。
“之野,你多吃点啊,眼瞅着咱们今天又要奔波一天。”
刘之野笑着道:“成,我有数。”说完低头猛吃起来。
等吃完早饭,郑朝阳几人便开车直奔天桥而去。
凡是京城人,没有不知道天桥的。说到老京城,就更不能缺少天桥。
天桥是京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娱乐场所,也是低档商品买卖最火爆、最集中的地方。
这里汇集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这里上演着各种人生百态。
天桥之所以热闹非凡,主要是因为那里有著名的天桥市场。
正如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易顺鼎在《天桥曲》中所描绘的那样:“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
在民国初年,真正形成为繁荣的平民市场,被视为老京城平民社会的典型区域。
著名学者齐如山在《天桥一览序》中所述:“天桥者,因北平下级民众会合憩息之所也。入其中,而北平之社会风俗,一斑可见。”
天桥市场东邻前门南大街,西至东经路,南到北纬路,北靠永安路。
这里主要是文化娱乐为主体,饮食小吃及其他为辅,是一个极有特色的地方。
在天桥附近,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包括京剧、河北梆子、评剧、木偶、皮影、相声、评书、单弦等众多形式。
杂技表演更是多种多样,包括武术、马戏、抖幡、戏法等。
这里的饮食更是琳琅满目,多不胜数。有豆腐脑、炒肝,卤煮小肠、扒糕、灌肠、锅贴、焦圈等上百种小吃,满足食客的不同口味。
试想在这么个如此广阔而又喧闹的环境中,想要轻松地找到某个人,无异于在大海中捞针。
所以郑朝阳与刘之野等人,也做好了充分地心里准备。这可是一场持久战,就看他们的耐心如何了。
第271章 暗访天乐戏院
第271章 暗访天乐戏院
刘之野与郑朝阳等人化装成普通人,来到天桥后,他们分成几组,各自暗中调查起来。
他们第一站到了先农坛东门外的公平市场,这里有丹青、小小、万盛、天乐、中华、小桃园等戏院,杂耍、曲艺、茶棚、书棚各种演出及棋书茶馆,应有尽有,是人民大众平时游乐的好去处。
茶馆、戏院等场所是寻找人的绝佳之地,尤其是王八爷最喜欢在这些地方消磨时光。在这些场所,找到他的几率相对较高。
今儿个是礼拜天,天高气爽地。天桥附近更是人流如潮,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男女老少,形形色色的什么人都有,热闹非凡。
这里有各种民间艺人云集,所以是游人如织。也是其他地方人前来京城旅游、出差必到的打卡之地。平时每天都有两三万人前来,到了节假日人流更是翻倍。
刘之野注视着眼前繁华的景象,对于历史的熟知让他内心感慨万分。
可惜这么热闹的地方,在未来几个月后就会被取缔了,想再次见到如此盛景那就要许多年以后的事了。
想当初,天桥在民国初年就已经成为了京城市民们消遣游玩的一个好去处了,有许许多多的江湖艺人在天桥摆摊卖艺,一时间热闹得很。
当时在天桥不但有自由市场、茶园、戏棚、摊贩、耍把式卖艺、还有赌博、娼优、贩毒等罪恶场所。
可以说天桥地区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什么五行八作、什样杂耍、百样吃食便是当时天桥形象的真实写照。
直到建国以后,藏污纳垢的天桥已不复存在,它便迎来了新生。此时的天桥,依然热闹非凡。不过等今年的8月以后,天桥等地集市作为“黑市”才会被取缔。
从此这里便车马人稀,就此冷清,并逐渐消失。
不过一直到66年的时候,天桥一带依然还有天乐、万盛轩、天桥大剧场及春华园、二友轩、天桥书茶社和公平市场内杂艺场,艺人依然在演出。
王八爷就是此地一个混迹多年的大混混,他熟识三教九流的人物,社会关系极其复杂。
他凭借着丰富的社会经验,游刃有余地周旋在各种人物之间。因此,他的消息极其灵通,对他查访需要谨慎行事。
否则,一不留神就会让他提前得到消息,从而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不过,王八爷的外貌特征非常明显,很容易辨识。于是,刘之野和郑朝阳等人一开始先不动声色地寻找他。
如果实在找不到这老小子,那他们只有冒险四处打听,即使打草惊蛇也顾不得了。
刘之野等人在天桥附近徘徊了大半天,疲惫、口渴、饥饿交织。太阳高照,他们决定找個地方休息一下,满足一下五脏庙。
他们四处张望,发现附近有许多个小吃摊,香气四溢。刘之野他们走过去,点了几道熟悉的小吃,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三大钱儿买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糕炸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
刘之野吃完小吃,满意地打了个饱嗝,再喝了一口大碗茶,顺顺口,满足地赞道:“嘿,地道!这里的小吃真是绝了。”他一边品尝着美味的小吃,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环境,感叹这里的小吃确实非常美味。
郑朝阳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块卤煮,他抹了抹嘴,笑着说:“这才哪到哪儿,这里的美食佳肴多了去了,让你在这儿连吃一个礼拜都不带重样的。”
他是一个标准的吃货,从小家境优渥。他对天桥附近非常熟悉,常常来这里。
当初他潜伏警察局里,为了伪装自己,与这里的三教九流也结识了不少。
此外,他还会来经常这里探访消息,有时候街面上就有不少消息灵通者,就这样认识了王八爷。
“之野,我们在辛苦几天。实在找不到王八爷,那只有申请通缉令全城搜捕他了。先抓到人再说其他的……”
刘之野也是这样认为的。王八爷现在只是出于谨慎,躲在暗处观察,并没有因为得知他已暴露的消息而想潜逃。
王八爷此刻肯定还在京城。他潜伏这么多年,精心策划这么久,他怎么可能就这么直接放弃而潜逃呢?那样的话,他们自己人也不会放过他。
更何况,这样做无异于自掘坟墓,必将会遭到更为严厉的打击。
“得嘞!咱们吃饱喝足了,我请你听戏去。”郑朝阳笑着道,头前带路。
这当然不是想去听戏,他们真实地目的是要到戏院走访去。
“那走着!”刘之野随后癫癫地跟了上去。瞧着这二人的表情,还真像俩资深票友的架势。
边走边舞舞咋咋的,嘴里边还哼着唱词: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助我黄忠成功劳。
站立在营门三军叫,
大小儿郎听根苗:
头通鼓,战饭造;
二通鼓,紧战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进退俱要听令号,
违令难免吃一刀。
三军与爷归营号!
……”
“好!”郑朝阳闻听刘之野京剧唱得好,猛然回头大声夸赞道:“之野,你这唱功了得啊!打小练过?”
他没想到,刘之野这人真是个全才,似乎什么都会点,且表现得相当不错,弄地有模有样的。
这人身手了得,可以说到现在还没人能在他手上走过几招。
郝平川的身手在行动组中是出了名的,当初他作为行动组组长,身手不凡,在团队中是武力担当。
就这,郝平川在刘之野手上也没坚持几个回合,三招两式就人家被干翻了,输的他是心服口服的。
郑朝阳发现刘之野不仅武力值强,头脑聪明,心思缜密,而且他多才多艺,精通厨艺、唱歌、写歌、书法、古董鉴赏、中医、京剧等技艺。
这是一个全能的人才,在各种领域都有所涉猎,并且能够做到精通。
刘之野笑着谦虚道:“您捧了,纯属个人爱好,比不了专业人士,哈哈哈……”
郑朝阳憋了一眼,老凡尔赛的刘之野,“你说的这是人话吗?我也爱好这个,怎么就唱不出你这味儿来?”
“况且,你这爱好也忒广泛了吧?什么诗词歌赋、唱念做打、中医、厨艺、就连你写的毛笔字那也是一绝啊!”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