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131章

作者:笔下宝宝

  老葛盯着眼前这位全连最年幼的战士,内心充满了犹豫。这孩子,还未满16岁的稚嫩肩膀,怎能承受战场的残酷?这是他首次面对硝烟与战火,老葛实在不忍心将他推向那无尽的危险之中。

  “绝对不行!你初入战场,还需历练。让我去吧,我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更何况,我投掷手榴弹的本事也是一流的。”老葛毫不犹豫地回绝了刘之野的请求,毅然决定亲自出马。他的眼神坚定,语气果断,尽显一名老兵的威严与担当。

  “班长!”他声音坚定,充满自信,“我投掷得很准,有十足把握,伱得留在这里指挥全班。相信我!”话音未落,他便趁老葛一愣神的功夫,迅速抓起几个手榴弹,敏捷地翻出掩体。

  他的动作矫健而利落,丝毫不带半点拖沓。多亏了童年时期在山涧中自由穿梭所锤炼出的敏捷身手,此刻,他犹如一只灵巧的猎豹,在短短几息之间,通过连续的翻滚与匍匐,便迅速前进了十几米。

  老葛瞬间回过神来,急切地大声呼喊:“你给我回来!”眼见无济于事,他又厉声吼道:“快!机枪掩护!”

  闻听此言,机枪手老孟毫不犹豫地对着前方的堡垒就是一轮狂暴的扫射,子弹如疾风骤雨般倾泻而出。

  战友们也反应过来,纷纷朝着射击空射击,期望着能给刘之野带来哪怕是一点安全。

  在这关键时刻,刘之野果断地投掷出一枚手榴弹,准确地落在堡垒前方。随着爆炸声响起,烟雾弥漫,形成了一片混乱的掩护。

  他瞬间抓住这个机会,迅猛地起身,弓着腰身,如同猎豹一般疾速前进了几十米。他的动作迅速而敏捷,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

第202章 生死相托

  第202章 生死相托

  “哒哒哒……”密集的枪声再次响起,堡垒内的敌人,在重新锁定视线后,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扫射。

  他们不顾一切地倾泻着弹药,似乎想要用这股狂暴的火力将解放军暂时地吓退,好赢得逃跑的时间。

  刘之野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将那颗仿佛要从胸膛中猛烈蹦出的心脏压制住。

  他感受着气息在体内的流动,渐渐地,心跳的节奏开始回归平稳。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已经做好了迎接接下来更为危险地战斗。

  他再次投掷出一枚手榴弹,动作敏捷而果断。前进了几十米后,他稍微观察了一下前方的堡垒,心中迅速估算出距离。紧接着,他拔掉手榴弹的拉环,暗数“1、2、3”,然后猛地将手榴弹投掷出去。

  手榴弹仿佛长出了翅膀,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无误地飞进了射击口。这一切都在瞬间完成,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轰!”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堡垒内敌人的机枪瞬间陷入了死寂,彻底哑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整个战场的气氛为之一窒。

  老葛目睹那情形,心中狂喜如潮涌,他声如洪钟地吼道:“刘之野,你真是好样的!同志们,随我冲啊!”

  “冲啊!”这激昂的呼喊声瞬间在战场上回荡开来,同志们紧随其后,再次发起了冲锋。

  ……

  “后来呢?后来如何了?”甘凝听得如痴如醉,刘之野与老葛叙述的往事仿佛把她带入那个年代,就像她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电影刺激。

  “后来啊,”老葛与刘之野相视而笑,眼中闪过一丝怀念,接着又津津乐道地说下去。

  后来……

  老葛如风一般冲到了刘之野的面前,眼神中满是担忧,上下仔细打量着他,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的。

  “之野!”老葛的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关切,“你没事吧?”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刘之野身上,似乎在寻找任何可能的伤势。

  刘之野尴尬地挠了挠头,嘴角挤出一丝笑容,说道:“班长,我没事,就是腿稍微有点儿发软……”

  老葛听后顿时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他拍了拍刘之野的肩膀,大笑道:“哈哈哈!你小子,我还真以为你是傻大胆呢!不错……”

  两人虽然满心欢喜,但战斗并未画上句号。随着部队攻势的迅猛推进,他们不时地遭遇敌人精心布下的“拦路虎”障碍。

  经过刚才的激战,刘之野信心倍增,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大显身手。

  再次遭遇一个机枪堡垒,这已然是敌方阵地上的最后一道防线。刘之野目光如炬,紧盯着这個略显低矮的堡垒,它巧妙地利用地形隐蔽,使得野战炮的炮弹难以准确命中。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如法炮制;抵近堡垒后,向射击孔里投掷手榴弹,从内部摧毁这个坚固的堡垒。

  葛叔平紧握拳头,轻轻捶了捶他的胸膛,千叮咛万嘱咐道:“你小子!千万要注意安全,我们等你回来庆功!”

  刘之野身手敏捷,再次施展出闪腾挪移的绝技,迅速地来到了地堡的射击死角处。

  他紧握着手榴弹,瞄准那不断倾泻弹药的射击孔,果断地投掷了进去。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地落入了射击孔中,随即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四溅。

  “嘿!成了!”刘之野心中高兴地一跃二起。然后,打算朝堡垒跑去。

  然而,这座地堡在短暂的沉寂之后,再次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子弹如同狂风暴雨般倾泻而出,无情地朝向刘之野袭来。

  刘之野心头瞬间紧绷,尽管他反应迅速,身手矫健地避开了那致命的一击。

  然而,一枚子弹却仍旧无情地击中了他的腹部。这突如其来的剧痛让他忍不住闷哼一声,身形也随之一颤。便摔倒在了,一处弹坑里。

  远处的葛叔平目睹这一幕,双眼瞬间赤红,愤怒得几乎要裂开。他忍不住怒吼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悲愤与绝望:“之野!”

  谈及此处,葛叔平语气略缓:“那时,我们都以为他已经牺牲了。消灭最后的敌人之后,我们才找到了他。卫生员一探,发现他却仍有一息尚存。于是,我们立刻将他紧急送往野战医院。”

  随后,他声音低沉地再次开口:“这并非我首次送他入院抢救,也注定不会是最后一次。”话语间透露着无法言说的沉重与无奈。

  甘凝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惶恐的神色,她急切地问道:“之野,你后来没事吧?当时到底是伤到哪里了?”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关切和担忧,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之野当时的痛苦。

  刘之野轻轻地握住甘凝的小手,温柔地抚摸,传递着安慰的力量。他嘴角勾起一抹宽慰的笑容,声音柔和而坚定:“别担心,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伱看,我这处伤疤就是当时留下的……”刘之野掀开衣服指给甘凝看。

  甘凝的泪眼朦胧,她轻轻地抚摸着刘之野身上的伤疤,声音带着哽咽:“这得有多痛啊!”她虽然早知道刘之野身上布满了疤痕,但每次询问,他总是轻描淡写地带过。

  直到今天,她才第一次听到这些伤疤背后的故事,原来每一道疤痕都承载着他不平凡的经历。

  “谢谢您!老葛!要不然就没有他的今天了。”甘凝真诚地向老葛万分地感谢道。

  老葛急忙摆手,声音坚定地说:“弟妹,您言重了!我们既是战友,就是生死相依的兄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更何况,之野他也曾多次救我于危难之中。我们之间,不存在谁欠谁的问题。”

  刘之野听闻此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深意的笑容。确实,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普通同志间的界限。

  他们,是曾经并肩作战,共同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兄弟。这份情谊,比山还重,比海还深,是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老葛与他之间,相互救命之恩难以计数。他曾数次在生死边缘被老葛拽回,而他也同样冒死救过老葛的命。

  其中一次令人刻骨铭心的经历,是他们侦查小分队,渡江去侦查南韩第一师团的战略部署。

  在执行任务的关键时刻,他们意外地遭遇了南韩第一师的巡逻队。双方瞬间陷入了激烈的交火中,子弹和火光交织成一幅惊心动魄的战场画卷。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危险,他们仍坚定地守护着那份至关重要的情报。

  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确保情报能够及时、安全地送达前线指挥部,为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之野选择带人留下来阻击源源不断的敌军,掩护其他同志们顺利撤离。

  他们且打且退,一路艰难地撤向江边。不幸的是,当退到江畔时,老葛被一颗无情的流弹击中了腹部。他瞬间栽倒在地,完全丧失了行动能力。

  “队长!你们快撤!我这儿顶不住了,但还能为你们争取点时间。”老葛嘴角溢出鲜血,却硬是挤出一丝决绝的笑意,毅然决然地说道。

  刘之野红着眼睛,语气决然地说:“您跟我费什么话,要走咱们一起走,要死咱们一起死。”

  老葛急切地劝道:“之野,你别冲动,听我说。咱们不能都撂在这儿,得有人活着回去,替同志们继续战斗下去。”

  刘之野也不废话,直接把老葛背了起来,用背包带捆在他身上扎紧。

  老葛一个大老爷们,见状哭地跟个老娘们似的。“呜呜……之野你快把我放下来,你自己个儿快走吧,我会拖累你的。”

  刘之野来到江边,为了摆脱敌人他们不敢走浮桥返回部队。只能在零下十来度的天气里跳入冰冷的江水中,背着老葛游回江对岸。

  老葛快坚持不住了,他失血过多,加上江水太冷,爬在刘之野的后背上,迷迷糊糊地说起了遗言:“之野,我快不成了,我家老二刚出生,没有父亲可不行……以后……”刘之野听着老葛的遗言,眼眶瞬间就湿润了。

  刘之野红着眼睛着急地喊道:“以后,什么,老葛你千万别睡,睡着了,可就醒不过来了。我告诉你,你自已个儿的孩子,你自己个儿养……听到没有……”

第203章 妇产科林主任

  第203章 妇产科林主任

  “零下十来度的江水啊,不一会儿我就陷入了昏迷中。之野他全凭着一口气,背着我渡过了大同江。

  上岸后不久,同志们前来接应我们,我俩成功获救。但之野因在冰水里泡得太久,受到高度冻伤,昏迷了三天才醒过来。

  这小子还真是命大,当时幸亏有人接应,不然……”老葛这会儿,哽咽地说道。

  甘凝泪流满面,被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这使她想起了魏巍老师在《RMX报》发表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的描述: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当晚,刘之野便留老葛在他家里住了一宿,俩人秉烛夜谈了良久。

  翌日。

  京城永定门车站(南站),刘之野送老葛上了南下石市的绿皮蒸汽火车。

  临了,他千叮咛万嘱咐道:“老葛,回去后别磨蹭,早去早回,咱们兄弟俩好早日在京城团聚。”

  “哎!之野您放心吧!我回去安顿好家里,就抓紧时间赶回来。”老葛点头答应着。

  刘之野又嘱咐了几句,才放他离开。老葛登上火车爬在车窗口挥手向他道别,刘之野则站在月台上,目送火车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视线中。

  话说,当晚老葛就回到了家。

  他家是棉纺厂分配给媳妇的两居室“筒子楼”,这属于厂子对军属的优待,按级别来说,只有科级干部才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这个“筒子楼”简洁明了,但却充满了温馨和亲切感。

  这“筒子楼”的建筑特点为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

  这种有着长长的走廊、卫生间和厕所都是公用的房子。

  “筒子楼”面积狭小,一般每个单间大约有十几个平方米的面积。老葛家是干部房,将近四十个平方。

  老葛的媳妇是个勤劳贤惠的女人,家里的布置和整洁程度都离不开她的辛勤付出。

  一进屋,老葛便大声喊道:“杜鹃我回来啦!”

  杜鹃从卧室出来,小声道:“你小点儿声,孩子们都睡下了,别再把他们吵醒了。”

  她接着疑惑地问道:“你不是说过要去京城看战友,顺便玩两天吗?怎么才两天你就回家了?”

  老葛回应他:“这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伱去给我泡壶茶,渴死我了,我待会儿慢慢跟你说。”他说着话,顺手将行李包丢在沙发边上。

  杜鹃转身麻利儿地给他泡了壶茶,然后又去给他整理行李包。

  她把一件件衣服拿出来叠好,又把一些随身物品,给收拾出来放好。

  杜鹃在包里突然发现一个厚厚的信封,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葛叔平亲启,刘之野留”。

  她是一个受过小学教育的女性,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见到这字体,她立刻断定写信的人是个文化人。

  杜鹃惊讶地对老葛说:“嘿!你这里有一封信,鼓鼓囊囊的,怎么摸起来像是一包钱?”

  老葛闻言,有点懵,他包里什么时候有封信,他怎么不知道,“你拿过来我瞧瞧……”

  然后,他接过信封一瞧,“咦!是之野留给我的?”

  他拆开信封一看,两口子惊呆了。原来信封里放着几十张大团结,加起来有五百多块,还有二三十张全国粮票和肉票等票据。

  杜鹃惊呼:“这……这是怎么一回事啊老葛?”

  老葛心中隐约猜到了什么,便说道:“你先别急,我先看看信里写了什么……”

  他看完刘之野的信后,便明白了其中深意。原来,这封信是刘之野特意为他准备的,用于他们家搬迁到京城所用。这无疑是一份穷家富路的礼物,总会用得到的。

  刘之野深知,当面给他可能会被他拒绝,于是便偷偷地将信塞进了他的包裹中。这份细心与体贴,让人倍感温暖。

  “好你个刘之野,在这儿跟我打埋伏呢!”老葛看完信,内心感慨万千。

  然后他平复下心情,拉着杜鹃的手,说道:“老婆,过来坐,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杜鹃看着老葛郑重其事的样子,不禁有些纳闷地问:“老葛,究竟是什么事让你如此慎重?”

  “嗨!是好事!你听我说……”老葛于是原原本本地把此事与杜鹃讲了一遍。

  杜鹃闻惊喜地说道:“真的?那我们以后就可以去京城生活了!”谁不想去京城生活呢?全国的老百姓都向往着那里。

  想象一下,繁华的街道,热闹的市场,还有那高耸的宫殿,都让人心驰神往。不过,去京城生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

  杜鹃担忧地问道:“老葛,如果厂子里不配合,那可怎么办呀?”

  老葛笑着安慰道:“我这还没去厂子正式入职,问题不;而你这边也只是负责妇联的工作,又不是要害部门,所以你就放宽心吧!”

  杜鹃听到他的回答,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担忧,满怀欣喜地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京城生活。

  “哎呀!背井离乡之地,我们得早做准备啊!”

  ————

  此后,又过了十来天。

  这天上午,刘之野开车带着甘凝来到协和医院。

  “同志!劳驾您!咱们妇产科那边走?”刘之野拦住了一位年轻得护士询问道。

  这位小护士一瞧二人,便明白他们所为何来。

  

  “两位同志,请随我来,这边走……”她简洁地招呼着,引领他们穿过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