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107章

作者:笔下宝宝

  “接着走来的是第一中队……”

  “他们的步伐整齐有力,身姿矫健挺拔……”

  当第一方队至第一标兵线时,方队指挥员范戴先下达“踏步”口令,调整队形后,下达“前进”口令,方队由踏步成齐步向前行进。

  到达第二标兵线时,方队指挥员范戴先下达“向右看”口令,方队受阅公安干警同时跟呼“一二”口号,齐步换成正步。

  正步第一步左脚着地的同时,方队指挥员行举手礼,除各列右边第一名外,受阅公安干警均向右转头45度,注视阅警领导们。

  阅警领导刘之野在方队依次通过检阅台时行举手礼。

  主席台上的其他领导人见状,频频点头称赞不已。霍局长感慨道:“之野同志,队伍带的不错,看着就提气,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啊!”其他领导人都对之野同志的出色表现给予了肯定和赞赏。

  霍局长又补充道:“队伍整齐有序,精神面貌良好,确实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对,当初他在38军可是个人物,可他却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要不是他差点病危,38军也不能放他走,我们也不可能得到这个人才啊!”郭局长感慨地说道。

  霍局长闻言惊奇道:“嚯!还有这传奇故事呢?”

  “……”

  方队通过主席台,到达第三标兵线时,方队指挥员范戴先下达“向前看”口令,受阅公安干警跟呼“一二”口号,左脚着地时礼毕(将头转正),正步换成齐步。

  到达第四标兵线时,方队指挥员范戴先下达“跑步走”口令,将方队带至指定位置。

  喇叭里黄玉继续介绍道:“接下来第四个方队是女子方队!”

  

  “她们正英姿飒爽地迈步走来……”

  李淑娟喊道:“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人群中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干部,向身旁的中年美妇低声介绍:“小雅,你快看,女警方队领头的那位,就是我们家的淑娟……”

  这位身材高挑、气质出众的中年美妇,眼中含着泪水,轻声说道:“我看到了,她黑了,也瘦了……”她眼中闪烁着骄傲与自豪,看着女儿在人群中如明珠般熠熠生辉。

  ……

  等最后一个方队通过第四标兵线后,阅警指挥员刘芳亮下达“标兵撤回”的口令。听到口令后,标兵向右转,撤至预定位置。

  整队完毕后,刘芳亮面向主席台行举手礼,向刘之野报告:“报告大队长同志,全体公安干警警列队完毕,请您指示!”

  刘之野行举手礼,答:“按原计划进行!”刘芳亮答:“是!”并行举手礼后,跑步回到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刘之野按下麦克风上的开关,随着一阵微弱的电流声,全场瞬间安静了下来。他庄重的对着麦克风说道:“下面我们有请市局郭局长给大家讲话,大家热烈欢迎!”

  在主席台上,郭局长笔挺地站起身,举手敬礼,随后对着麦克风说:“同志们,为了检验集训成果,加强练兵活动,我们今天将举行……”他的话语充满热情和力量,鼓舞着每一个人。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警队、我们的荣誉而战!”他的话语在空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个人向前迈进。

  他穿着整洁的白色制服,眼中闪烁着坚定和智慧的光芒。他的声音如金属般铿锵有力,仿佛可以穿透每一个人的心灵。

  在领导们发表完讲话后,黄玉宣布了最后一项活动开始。

  “现在,我们进入大会的最后一项——文艺汇演。”

  “下面有请,刘家庄村民热情洋溢的秧歌队上场表演!”

  很快场地前方,便出现了几十个扭秧歌的演员,红扑扑的脸蛋,喜气洋洋的,扭起来大秧歌,打起了腰鼓,来庆祝胜五一劳动节的到来。

  扭秧歌,是我国北方民间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

  在42年以后,陕甘宁边区出现了蓬勃的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创造出具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被当时解放区群众称为“斗争秧歌“、“翻身秧歌“。

  49年部队进了京城,这充满乡土气息的陕北秧歌也进了古老的四九城。

  在刘家庄的秧歌表演结束后,女队员们集体演唱了刘之野的新歌《驼铃》。

  紧接着,一中队演唱了《少年壮志不言愁》,二中队则演唱了《我是一个兵》,三中队则展示了刺杀训练,而后勤保障人员则进行了军乐器的演奏。

  整个现场气氛热烈,节目精彩纷呈。观众们被这些精彩的表演所吸引,掌声不断

第160章 刘之野又被盯上了

  第160章 刘之野又被盯上了

  “听说这两首歌还是之野同志亲自写的吗?”霍局长若有所思道。

  于副局长在一旁回应道:“是的,首长。之野同志的文化水平不低,他参军前就是一名高中毕业的学生,文采相当不错。”

  霍局长听闻此事,点头表示赞同:“这位年轻人可真是不简单,既能文又能武,关键是还特别年轻。年轻就是个宝啊,他比我们这些老家伙们,真是强多喽!”

  “我们这些人也不在年轻了,还能为革命事业在工作几年呢?是时候培养一些后备力量了。”

  郭局长点头回应他道:“首长,我们市局已经把之野同志列入后备干部名单了,他是我们重点培养的对象呢。”

  他又补充道:“而且,之野同志的表现一直都很出色,我相信他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的。”

  一旁的蒋副厂长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勉有些惊讶,但同时也为刘之野的未来感到高兴。

  毕竟,能够成为后备干部,意味着刘之野将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政治资源,这对于他的职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霍局长对刘之野的欣赏溢于言表,这不仅是因为刘之野能力出众,更因为他与霍家关系密切,与霍存交好,可以被视为霍家这一派的后备人才。

  他心下盘算着:如果霍家能给予他适当的支持和提携,再加上霍存这位关键人物的关系,那么拉拢刘之野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将变得轻而易举。

  刘之野在军警两界展现出了优秀的表现,如果能得到霍家的有力支持,他将会如虎添翼,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凭借他的才华和努力,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从而也可以为霍家这一派增添强大的实力和盟友。

  他作为总部人事训练局长,深知下属同志们会对于他人事建议的重视。于是,他笑着说:“我们应该放心大胆地提拔一些有能力的年轻同志。只要他们有能力,就不必拘泥于资历。我党历来不是论资排辈的……”

  郭副局长与聂政委等人闻言,神色微动,心中明了:“看来刘之野同志也得到了这位的青睐……”于是,他们也纷纷点头附和称是。

  蒋逸夫也接茬说:“我跟之野同志接触的时间最长,对他是最为了解的。

  他的能力出众,绝对算得上出类拔萃。虽然我兼任保卫处长,但实际上处里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之野同志在负责的。”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原本计划让之野同志担任副处级两年,待其表现成熟后,再向组织提议升任保卫处处长。

  然而,在听了首长的建议后,我深感启发。人才应当得到破格提拔,这正是我们的事业所需要的!”

  霍局长、郭副局长以及聂政委等领导,面带微笑,频频点头赞许。

  在主席台一侧坐着的治安处代理处长段忠刚,闻言心里却感到有些酸溜溜的。

  他并不是嫉妒刘之野能得到领导们的青睐,而是为自己所处的境地感到些许感慨。

  毕竟,他还是代理处长,而刘之野这位刚提拔副处不到一年的同事,仿佛坐上了晋升火箭,一路飙升马上就要跟他平级了。

  后排的徐世芳、黄玉、刘芳亮、霍存等人听到这里,眼里只剩下了惊喜。

  作为队伍的主要领导,刘之野的晋升意味着整个队伍也会在他的领导下得到发展。

  他的晋升,就像一个灯塔照亮了队伍前进的道路,下面的同志也会因此受益。

  “对了,徐世芳同志,庆祝会结束后,麻烦你让我的随身人员学习一下之野同志写的这两首歌。回去后交给文工团的同志们,让他们重新谱曲并进行全系统内的宣传推广。这事儿很重要,希望你能尽快安排。”霍局长突然想起一个重要的事情,他严肃地说道。

  徐世芳教导员立即回应:“是!首长!”语气坚定而恭敬。

  霍局长然后对几位领导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不仅要注重训练和成绩,还要关注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这歌颂我们的队伍就很好嘛,所以我们要……”他强调,除了提升专业技能外,也要注重培养团队精神、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

  最后一个节目《我的祖国》警民歌曲大联欢结束后,人民的热情逐渐散去。

  在11点整,刘之野代表治安大队全体公安干警们发表了致词,向与会的领导干部、家属们以及刘家庄的村民们表达了深深的感谢,并祝大家节日快乐。

  随后,他宣布今天的庆祝活动胜利闭幕。

  刘之野赶忙上前,拦住了即将离去的霍局长等领导干部们,笑容满面地说道:“首长,大家难得聚在一起,不如就留下来一起吃一顿庆祝宴吧!”

  “今天,全大队人员早早起床,齐心协力包了饺子。这些饺子是三鲜馅的,味道鲜美无比。”

  霍局长闻言惊讶地说道:“嚯!这时候就有韭菜了?那我真得尝尝鲜……”

  “是的,首长,我们采用了室内育苗法,韭菜4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比市面上的早了一个来月。”徐世芳在一旁介绍道。

  霍局长闻言更惊讶了,“难道你们训练之余,还种菜啊?”

  刘之野笑着接过话语,说:“这不是我们自己种的,是与刘家庄村委合作的。我们出资金和技术,他们出土地和人工,种植一些蔬菜之类的作物,是为了解决春季青黄不接没有菜吃的问题。”

  “自力更生,好样的!现在正是困难时期,伱们这些领导班子能够主动想办法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不等不靠,这种精神难能可贵。”霍局长听到这些话后,非常赞赏地说道,看向重刘之野几人的目光更加满意。

  然后,他向郭副局长等人提议道:“老郭,同志们的盛情难却,不如我们就一起留下来吃一顿饺子如何?”郭副局长等人欣然同意。

  于是,刘之野带着领导一行来到了大食堂。

  

  此刻,食堂里早已坐满了大队队员的家属们。他们聚在一起,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不断。

  突然,他们一行领导干部们走进了食堂,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霍局长见家属们将目光投向他们,他便信步走到一张桌子前,对着几位家属微笑着说道:“几位好,打扰你们就餐了。”

  李淑娟的父亲是一位见过世面、当干部的人,他主动与霍局长握手,感谢对方的关心。

  “谢谢领导,感谢队伍上的关怀,还特意留我们在此就餐,真是没想到……”与其他家属相比,他显得更加热情和主动。

  “我看看,都有什么饭菜?”霍局长问道。

  “嗯!土豆炖肉,紫菜蛋花汤,一菜一汤,还有饺子不错啊!”

  “饭菜合口味吗?”霍局长又问道,语气中透露出热情。

  “非常棒,队伍上很用心了,领导们也辛苦了,一起坐下来吃个饭吧!”这位中年干部特别热情地邀请道。

  霍局长笑呵呵地摆手拒绝了他们的邀请,他说:“大家慢慢地吃,我们人比较多,就不跟你们挤在一起了。”

  与几位家属们交谈结束后,一众领导干部来到了几张准备好的空桌子前落坐。他们一边品着茶,一边等待着饺子饭菜。

  不一会,食堂的王班长带着几名食堂人员,手里托着几打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被端了上来。

  刘之野拿起茶杯,恭敬地说道:“首长,集训期间,我们规定队伍里不得饮酒,所以我们就以茶代酒敬各位首长一杯。”

  霍局长等人点了点头,回应道:“好的!这次的酒就给你们记上,等你们顺利完成集训任务后,再来为你们庆功!”

  然后,他夹起一只饺子送入口中,赞叹道:“嚯!同志们都尝尝,这饺子真不错,还有鲜虾仁呐!”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饺子的喜爱,

  其他领导们闻言也纷纷品尝起来。郭副局长还笑着说:“你们生活不错嘛,都有鲜虾吃?”他的话音刚落,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着点头。

  徐世芳教导员笑着说:“这都归功于我们大队长……”

第161章 霍局长的橄榄枝

  第161章 霍局长的橄榄枝

  “哦,这个怎么说?”郭局长听后立刻回应道。

  徐世芳微笑着看着刘之野,轻声说道:“大队长为了给队员们补充营养,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前几天,他四处奔波找关系搞物资,这些海虾就是他费尽心思搞来的。”

  霍局长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刘之野,说道:“之野同志,看来你还有这本事呢。没有犯错误吧?”

  刘之野迅速回应道:“首长请放心,我绝对没有做出任何有违法乱纪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我的一个战友在津港那边购买海产品很方便,我偶尔会拜托他从那边带些新鲜的海产品回来。

  他是私下调剂的海产品,绝没有动用过计划内的物资,这点我可以保证。”他补充说道。

  其实,这种调剂已经成为了一些大家之间私下里的一种默契。只要不摆在明面上,大家都会默契地不去多加干涉。

  霍局长笑着摆摆手,亲切地说道:“之野同志,别紧张,我们只是关心一下你们的工作,没有别的意思。

  实话告诉你们,总部也经常面临物资紧缺的问题,不也是靠调剂解决的吗?只要伱们别故意扰乱市场,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不会拿你们当例子攻击的。”

  他这话其实是在为刘之野的行为进行辩解,暗示大家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不必过于敏感,这无异于为刘之野的行为提供了背书和站台。

  其他领导也纷纷表态,其实上面对于这种行为是默许的,只是有时候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刘之野并非倒卖国有资产,更不是明目张胆地囤积物资,低买高卖,扰乱市场等行为。

  刘之野并没有倒卖国有资产,更没有明目张胆地囤积物资、低买高卖、扰乱市场等行为。他只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自己的空间优势,发现并抓住了市场中的一些机遇,从而实现了自己的财富增长。

  虽然他从中获利,但若没有他,海产品可能无法顺利销售。这不仅对他有利,对消费者也有利,对销售者也有利,形成一种三赢局面,性质也变得更为积极正面。

  在四月底,郝顺一方因扩大了出海打鱼的规模,十二条船、近三百人参与,这次交易了六百吨海产品,总计一百二十万斤。

  虽然,这次交易成本降低了,平均一斤仅需2毛钱,他们却得到了总共高达24万元的货款。

  船东获得了十万元份额的收益,其余人也有每人五百元左右的收入。这相当于一个月就赚取了工人一年才能达到的收入水平,这样的结果怎能不让他们欣喜若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