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成啊,妈您多做两个菜。我还有俩同事一起回来的,搁外面的车里等着我。”
邓茹一听还有外人在,当即斥责道:“怎么不让你的同事进屋啊,这多失礼啊!”
“哎!我这叫去。”刘之野说着麻溜地去请人了。
邓茹大声喊道:“回来!”
刘之野疑惑地转头问:“妈!怎么着?”
“你去把小凝接回家一起吃吧!”邓茹嘱咐道。
刘之野笑着回应:“好的,我这就去。”他心里明白,这一定是邓茹心疼儿媳妇了。
于是他让小于又开车来到交道口,下车后径直来到甘凝的办公室。
“甘书记,忙着呢?”刘之野站在门口调笑着说道。
甘凝听到熟悉的声音,心中喜悦,抬头一看,果然是刘之野。她撅着嘴说道:“真是稀客啊,刘大队长,不知道有何贵干啊?”
刘之野嬉皮笑脸地说道:“我是来接我家夫人回家吃饭的。”
“你还知道有个夫人啊……“甘凝轻蔑地看了她一眼,说道:“那走吧,还等什么呢?”
来到车旁,见到礼貌下车的二人。刘之野对他们介绍道:“小李、小于,这两位是我爱人甘凝同志,伱们以后可以叫她嫂子。”接着,他又对甘凝说道:“小凝,这位是我的通讯员李明同志和司机于淼同志。”
“嫂子好!我是李明,您叫我小李即可。”李明笑着打招呼道。
于淼也紧跟着打招呼道:“嫂子好!我是于淼,您也叫我小于吧!”
甘凝闻言温柔地笑着,对他俩人说道:“你们也好,我们家老刘以后就拜托你们照顾了!”
李明则快速地摆了摆手,说:“嫂子,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分内该做的事情。”
刘之野见状,微笑着提议:“我们回家再说吧,先离开这里。”
回到家里,邓茹手脚麻利儿地做了简简单单四菜一汤,有哈喇肉拌黄瓜,西红柿炒蛋,辣椒炒腊肉,紫菜蛋花汤,还有海米炝油菜。菜色丰富,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小李、小于,中午实在太匆忙,没来得及做什么好菜,晚上你们回来,阿姨再给你们做顿硬菜。”邓茹有些歉意地说道。
李明和于淼闻言,对视一眼,似乎在相互确认对方的想法。就这些菜还是凑合的,那晚上的硬菜嘚“硬”到什么程度啊。
于是,李明笑着对阿姨说:“阿姨,这饭菜已经非常丰盛了。实话实说,在我们家过年能有这样的饭菜就算是好的了。”
于淼则“嘿嘿嘿”地笑着,说了句:“俺家,过年也吃不上这样的菜。”
邓茹闻言一愣,她这才想起自从刘之野回家后他们家就没有再过过苦日子。她都快忘记了,这世上还有很多人正在经历着饥饿和缺粮的痛苦。
于是她愣了一下后,接着尴尬地笑着道:“那你们多吃点,甭客气啊!”
“都坐吧!甭拘着了。”来到客厅兼餐厅的八仙桌旁,刘之野招呼俩人坐下吃饭。
“吃呀,大老爷们的痛快点儿,别跟个老娘们似的磨磨唧唧的。”刘之野瞧了一眼二人,见他们俩犹犹豫豫的不肯先动手下筷子,便催促道。
甘凝微笑着,用公用筷子给他们夹了些菜到碗里。
“别怕,你们的大队长不吃人,真的。时间久了你们就会把他当哥们,哈哈哈……”她一边说,一边给二人夹菜,像是安抚他们紧张的情绪。
于淼本就饿坏了,见状不矜持了,他拾起碗来,笑着道:“谢谢您嫂子,那我就不客气了。”说着埋头吃了起来。
刘之野见状,笑了起来,向李明轻轻一笑,暗示他快点吃。李明点点头,向邓茹等人露出一丝微笑,随后也开吃起来。
“最近我们大队太忙了,又是军事化管理。我作为大队长要以身作则,不能常回家里。妈,小凝,希望你们能理解。”刘之野吃着饭,向她们娘俩说道。
甘凝闻言,脸色略显黯然,但仍然坚定地点点头,说道:“之野,组织上信任你,你不能为了小家而弃大家。你放心,家里有我,爸妈这边没问题的。”
“感谢你的理解,小凝,我一定会多抽时间回来的。“刘之野感叹道,眼里满是感动。
吃完饭,许大茂如期而至。刘之野向他使了个眼色,便招呼其他人道:“小凝,你陪小李和小于聊会儿天,我出去一下就回来。”。
刘之野起身离开,留下他们三人面面相觑。
甘凝对刘之野时不时地神神秘秘的样子已经习以为常,她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到了前院东厢房,许大茂搬来几个箱子,里面都是用破布干草精心保存好的瓶瓶罐罐。虽然大多数不是什么传世之宝,但也是些精品老物件了。
“许大茂,你收这些老物件花了多少钱?”刘之野大致扫了一眼,发现这次收到的货色比上次还要好一些,显然这许大茂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
许大茂堆着笑说:“刘哥,这次您给个八十就行了。”实际上,他通过坑蒙拐骗等手段获取这些老物件,真正花费的成本还不到五十元。
刘之野心知肚明,他明白凡事差不多就行,要想让他卖力,就得让许大茂尝到甜头。再说他付出的这点钱和未来的收获,实在是不值一提。
于是,他痛快地数出9张“大团结”给了许大茂,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多给你一张算是奖励你的。”
许大茂惊喜地接过钱,脸上马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他笑地有些合不拢嘴。
“刘哥,您真是太局气了,倍有范儿……”他感激万分地说道。
刘之野笑着对许大茂说:“甭客气了,以后多用点儿心,这好处少不了你的。”
“哎!得嘞!”
刘之野将许大茂送出门后,转身将那些老物件儿一股脑儿地丢在了空间里。现在他已经懒得再去看一眼,说实话,他甚至有些麻木了。
他收藏古董艺术品的热情日益高涨,如今他的空间里堆积如山,躺满了一两万件古董艺术品。不过,除非是传世之宝或国宝级的珍品,他才会真正动心观赏一番。
许大茂满心欢喜地从前院回到了后院,这次的收获甚至比他一个月的工资还要丰厚。他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又可以给乡下的那些小寡妇们买礼物了。
闫解成恰巧看见这一幕,瞬间感到自己的“头马”地位岌岌可危。
最近这段时间,刘之野与他的关系确实有些疏远。这可不行,得想办法解决。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刘哥在家吗?”闫解成在门口喊道。
刘之野应声出门,见是闫解成好奇地问道:“解成啊,今儿个怎么没上班?”
闫解成笑着说:“嘿!刘哥,我有了自己的房子。今天特意请假在家收拾屋子。”
“哦?街道直接给你分房了?不错啊,分的是哪儿的房子?”刘之野听后也真心替他高兴。
闫家是这院子里人口最多的人家,六口人挤在西厢房里。前几年还好说,但随着闫解成兄妹几个逐渐长大,这住房问题就迫在眉睫了。
闫解成兴奋不已地说道:“是倒座房程二爷的房子。程二爷搬走后,那房子就空了下来。我让嫂子跟街道说说,就分给我了。”
刘之野一听就说:“走,看看你的房子去。”
二人到了外院,来到与垂花门斜对着的两间倒座房。程二爷的屋子,是两间房,面积有二十来个平方,足够闫解成结婚后使用了。居住环境虽然不算理想,但也不算太差。
因为,在京城的四合院中,倒座房一侧朝南开大门,其檐墙临胡同,一般不开窗。
是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因其门窗都向北,采光不好,因此在过去一般作为客房或者下人居住的房屋。
第151章 投资近代艺术品
第151章 投资近代艺术品
刘之野跟着闫解成走进屋子,进门是厨房兼客厅,右手间就是卧室。
再环顾四周,发现屋内布置简洁实用,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增添了几分雅致。
屋子的正南处摆放着一张古朴的八仙桌子和几把雕花椅子,东侧的墙上还挂着一面玻璃镜子,方便出门前整理仪容。
这一瞧就是跟着刘之野学的,自从刘之野让他帮忙捣鼓古董艺术品老等物件后,这闫解成也逐渐变得文雅起来。
刘之野点点头,说道:“呵呵,拾掇的挺好。现在你房子也有了,工作也转正了,是时候考虑终身大事了吧。”
“哎,家里也催得紧啊!“闫解成挠挠头,接着说:“我爸说,他们学校新来了一名实习的年轻女教师,还是师范中专生,今年才18岁。
父母都是归国华侨,还是中学教员。书香门第,人也长得漂亮。
她还没对象,就想着托人给我们介绍一下。”
刘之野闻言心中一动,好奇地说道:“哦!这女孩子叫什么名字?”
闫解成眉开眼笑道:“叫冉秋叶,一听这名字,就感觉有文化涵养。”
“冉秋叶”闻言,刘之野心想乱了乱了,闫解成的对象不应该是于莉吗?
再一想,也是,于莉现在岁数还小,按照原剧,他们俩结婚也得几年后了。
闫解成的人生因刘之野这只蝴蝶效应,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仅提前转正了工作,还意外地得到了分配住房。
并且他本人的貌相有不差,不然剧中于莉也不能看好他。这要是提前找对象结婚,也变得合情合理了起来。
以三大爷闫埠贵的精明会算计,盯上了冉秋叶老师给他当儿媳妇,那也绝非是意外。
“对了,刘哥!我今儿个搬家,晚上摆两桌咱们好好庆祝一下,您一定要来啊!“闫解成笑着邀请。
刘之野笑着回应闫解成:“哥们!对不住啊,下午得回队里,晚上没法参加你的晚宴了。”
“不过,你嫂子会代替我出席。等改天有空了,咱俩再聚。”看到闫解成的失望表情,他继续说道。
闫解成闻言喜笑颜开,“那成!刘哥我等伱有空了的。”
他又接着说道:“对了!刘哥,不知道你对近代艺术品感不感兴趣?”
刘之野闻言眼神一亮,立即说道:“怎么说?”
闫解成瞧见他一副感兴趣的样子,顿时来了精神,说道:“我有个同学在文物商店上班。他告诉我总店里收藏了大量近代明人的画作,物美价廉,比如齐白石的一副画作才几块钱。”
刘之野一想到这里,不禁惊叹道:“着啊!”他之前只专注于古董老物件的收藏,却忽视了对近代现代名人的作品进行投资。他意识到,这种投资在未来将给他带来极高的收益。
比如说近代十大家,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李苦禅、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等人的作品收藏价就极高,其升值空间甚至超过了某些精品古董。
刘之野此刻豁然开朗,他发现许多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他不仅可以购买那些已经备受赞誉的名人作品,将来还可以将目光投向一些将在未来大放异彩的国宝级大师,如顾景舟、陈老铁、崔如琢、曾梵志、贾又福和陈福耀等人。
这些未来的大师,他们的作品将是市场的潜力股,值得提前投资收藏。
他如今穷得只剩下钱,这话说得未免有些夸张。不过,就他私下里的收入来看,未来十几年内成为全国首富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不赶紧想办法把钱花出去,贬值将是必然的。在当前的环境下,钱太多反而成了负担,只有通过收藏来合理消耗。
刘之野彻底被闫解成提供的信息所打动,他诚恳地对闫解成说:“兄弟,多谢你的消息,我对此很感兴趣。”
他接着慎重地补充道:“就劳驾你同学帮我收购,数量多多益善。事成之后,我必有重谢。”
“但是,一定要替我保密,知道吗?”他又严肃地叮嘱道。
闫解成闻言就像是领了军令状一般,立刻发誓道:“我向老人家保证,绝对保守您的秘密。”
刘之野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成!此事交给你了。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以后跟着我好好干,哥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闫解成闻言激动不已,跟打了鸡血似的,拍着胸膛表忠心。看他这样子的表现,估摸着在他心中,刘之野的地位已经超越了他爹闫埠贵。
……
刘之野回到东跨院后,留下于、李二人休息。他便驱车将甘凝送往街道办上班。
在路上,甘凝好奇地问道:“许大茂找你有什么事吗,去了这么长时间?”
刘之野轻笑一声,回应她道:“哦,就是许大茂帮我收了几件老物件儿,他给送过来了。后来,又碰上闫解成说他分配房子了,我就好奇地去嘍了一眼。”
他接着说:“他邀请晚上去温锅,我没时间,你代替我去吧,带上一对暖瓶再随10块钱当贺礼。”
甘凝点点头,轻声说道:“那成,我去吧!”
刘之野有些内疚地对她说道:“小凝,我不在家,你自己注意安全,如有身体不适及时看医生。”
甘凝则温柔地看着他,回应道:“别担心我,家里有爸妈在不会有事。这几天你不在,都是咱妈陪我一起睡觉。你自己在外面可得好好照顾自己。”
甘凝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她说:“对了,之野我又给柱子介绍了一个姑娘。这个姑娘挺不错的,人长的不错,可惜是个逃难过来的,还带着一个弟弟。你看,这事儿能成吗?”
刘之野听到要给傻柱介绍对象,心里有些不悦。上次的事儿让他印象深刻,傻柱的“不靠谱”真是让人无语。难怪他在剧中一直单身到了三十多岁。
他沉思片刻,开口道:“你在跟女方解释清楚傻柱的性格,别让人家女孩子受到伤害。”
甘凝听到傻柱的那些骚操作,不禁笑出声来。这什么人啊,能一顿小酒就把好好的婚事给喝黄了。
“我省的,这女孩子是沧州人,她家里没了父母,只身带着个七岁的弟弟逃难过来的。只要她愿意,这事就能成。”
“至于说她,可不是善茬,手上有功夫,两个三个壮汉都近不了她的身,到时候是谁欺负谁还指不定呢!”
“街道办收容了许多类似情况的人,我也有任务在身,需要帮助她们安置一个温馨的归宿。哎!愁啊!”
“啊!”刘之野听到这个消息后,忍不住惊呼一声。但很快,他欣喜地说道:“这真是太合适不过了,只有这样的姑娘才能管住柱子这么不着调的。”
刘之野皱着眉头问道:“对了,小凝,听你说街道办近期收留了很多无家可归的人,人数不少吗?”
甘凝面色暗淡地说:“男女老少都有,人数还越来越多。街道办愁的不行,壮男壮女还好点,安排个临时活计凑合着饿不死。但那些老人孩子可怎么办……”
她的话语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眼瞅着街道办收容地越来越多的男女老少,她心中不禁为这些无辜的人们的生活感到深深的担忧。
刘之野闻言不禁有些挠头,这不是个别街道办这样的情况,估摸着其他地方也不轻松。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