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100章

作者:笔下宝宝

  刘之野上下打量了李明一眼,微笑着点点头,“年轻人就是有活力,李明,你以后就跟着我身边多学习,别怕吃苦。”

  李明腼腆地笑了笑,“谢谢您首长,我会努力的。”

  徐世芳在一旁接茬道:“李明是坐着今早的物资车来的,他不到5点钟就到了营地。”

  刘之野听后,关切地询问:“嚯!挺积极的嘛,还没吃早饭吧?”李明笑了笑,没有回答。

  “李明,你个人情况大致如何,说来听听。”刘之野主动询问起李明的个人情况,作为今后与他关系密切的通讯员与秘书,了解他的相关信息很有必要。

  李明在听到首长的问话后,立即回答:“报告首长,我今年21岁,是京城东城人,毕业于京城公安学校。”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充满了自信。

  “嚯!你还是公安专业出身的高材生。真是不错啊,今后业务上有你的帮助,我就轻松多喽。”刘之野闻言很是高兴地说道。

  他接着说道:“不过,今后不要称呼首长了,直接称呼我大队长就行。”刘之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但更多的是一种亲切。

  这倒不是称呼他为“首长”,是违制了,这样的称呼没问题。因为追溯“首长”一词,古已有之,并不局限于军队高级领导称呼。

  《尉缭子·束伍令》:“亡长得长,当之。得长不亡,有赏。亡长不得长,身死家残。复战得首长,除之。”《新唐书·兵志》:“彍骑十人为火,五火为团,皆有首长。”

  梁启超《新民说》十三:“善为羣者,必委立一首长,使之代表全羣者。”

  “首长”既是指政府或部队中的高级领导人,也可以指某个范围内位居首位的一个人或一群人。

  比如说,在一个团里面,团长就是首长;在一个营里,营长就是首长;同理,一堆将军或部长在国家领导人面前,领导就是首长。

  李明闻言立即从善如流,笑着说道:“是!大队长!”

  刘之野点了点头,满意地瞅了他一眼,然后开口道:“我们先去出操,回来后再详聊。”随后他扎好武装带,便带头走出了房间。徐李二人见状,也随后跟了上去。

  之后,三人来到操场末尾,跟随着跑操队伍矫健地奔跑起来。

  

  ……

  吃完早饭,刘之野带着李明去了会议室开了个会议。会议结束后,一些领导干部将会留在营地内参与集训大队的日常管理工作。

  他们将承担起营地内的日常管理任务,为集训大队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一些领导干部则返回大队驻地,负责大队驻地的建设进度。他们将倾注全力,确保驻地建设如期完成,为大队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刘之野作为主要领导干部,近期就常住“沙家浜”了。他开完会后,则会回家一趟说明情况。

  见时间差不多了,刘之野便与李明前后脚进了会议室。刘之野坐于主位,李明则捧着茶缸子置于他面前,随后坐于其后侧,取出笔本开始做会议记录。

  此情此景,刘之野心中涌起一股欢愉。他暗自思量,自己这般年纪轻轻竟也有了秘书,真是人生一大快事;难怪会有人说权势就是一种毒药,令人欲罢不能。

  “李明!”

  “有!”李大声回应。

  刘之野笑着对众位同志说:“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李明同志。他是新来的同志,今后将会担任我的通讯员。”

  这会儿的办公室主任黄国华,笑着回应道:“大队长,根据上面文件的指示,您将配备一名通讯员和一名司机。既然通讯员已经确定,那您司机的人选是否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刘之野考虑了一下,点头说道:“你们办公室可以从受训人员中挑选一个。”

  他这次职务的提升,可谓是跨越式的飞跃。因为他身兼多职(保卫处副处长、治安处副处长、治安大队大队长),虽是副处级,却享受正处级待遇。

  组织上为了让他有更多的休息时间,还特意为他配备了通讯员和司机。

  刘之野不禁陷入回忆,追溯到前世,那是在老家三千人合资工厂奠基仪式上的一幕。

  那会儿的他还在读小学,就被学校组织成军乐队的一员,在工地开工现场进行演奏。他身穿军装,头戴军帽,嘴里吹着小号,神情格外专注。

  当时的场面可谓是人山人海,县里的一把手亲自到场,就像他如今这样的配置,有秘书有司机,前呼后拥,宛如众星捧月一般。

  那会儿他还少只是个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心里总想着大丈夫当如是。

  后来,长大了……哎!这些说多了都是泪啊。

第149章 新司机于淼

  第149章 新司机于淼

  早会结束后,众人各司其职。

  刘之野与通讯员李明进入刘之野的大办公室,这个办公室是一个套间,里面有一大一小两间办公室,再加上一个休息室。

  “小李,你在外面这间办公……”

  “是,大队长。”李明点点头,神情颇为兴奋。

  他未曾料到自己能直接被安排给一把手当通讯员,虽然级别与其他同学一样都是办事员,但起点却远超他人。

  这么说吧,他只要肯用心努力,跟随领导学习工作,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还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与其他同学从基层开始奋斗相比,他的成长速度将大大加快。

  在各自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后,两人便开始了各自忙碌的场景。

  一会儿,小李接到了刘之野的指示,要将一份文件送给教导员。他立即点头答应,“好的,大队长!

  又一会儿,小李还需要通知后勤科,让其在采购物资时,优先考虑文件上提到的物资。

  ……

  “小李,大队长在吗?”黄国华主任带着一名皮肤黝黑,身体健壮双目炯炯有神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李明立即笑着站起来,热情地打招呼道:“黄主任,领导在,我去里面给您说一下,您稍等。”

  “噔噔噔!”

  “进!”

  “大队长!黄主任来访。”

  “奥,你请他们进来。”刘之野抬头说道。

  黄国华带着那位年轻的同志走了进来,他笑着向刘之野介绍道:“大队长!这位是于淼同志,是部队专业的汽车兵,也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青年英雄。”他身旁的于淼,干净利落,双目炯炯有神,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刘之野点了点头,表示欢迎。

  黄国华则在一旁补充道:“于淼同志在部队中表现优异,驾驶技术精湛,现在是我们大队中的一颗后起之星。”

  刘之野听了黄主任的话后,不禁对于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期待着这位年轻同志今后在工作中的表现。

  于淼严肃地向刘之野敬礼致意,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和在部队中的表现。他是一位刚毅的战士,经历丰富,表现突出。

  刘之野笑着说:“好嘞,黄主任,辛苦你了。于淼同志我看不错,就先让他当我的司机练练手。”

  随后,他对于淼说:“欢迎伱,于淼同志。从今天开始,你可要辛苦一下……”

  黄国华离开后,李明被叫了进来,给二人互相做了介绍。接着,他开始审阅文件,让二人去外面联络感情。

  李明热情地招呼着于淼坐下,他微笑着问道:“于淼同志,我今年21岁,请问您今年多大岁数呢?”

  于淼轻笑一声,简洁地回答道:“我今年刚好25岁。”

  “呦!那我得叫于哥。”李明说道。

  “不敢当,您可是干部,我就是一个司机,叫我老于就行。”于淼谦虚道。

  李明摆摆手,说道:“咱们都是给领导服务的,都是自己人,不用那么客气了。就这样吧,我叫你老于,你叫我老李就行了。”

  他继续说道:“老于啊,你是哪里人,家里还有什么人?”

  于淼:“我家是房山的,家里……”

  “……”

  刘之野走了出来,瞧着聊得起劲儿的二人,笑容满面地说道:“行啊,看来你们都已经熟悉了,咱们以后可就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人了。”

  “以后,你们要注意互相团结,一起把工作做好。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如果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

  “走吧,跟我去一趟分局。”

  “李明,你去叫上红星厂的放映员许大茂同志。”

  之后四个人,包括许大茂在内,快步来到停车场。刘之野指着车牌号为“1*08001”的军绿色嘎斯吉普车,说道:“这辆车是我的专用车,以后它就靠你了小于,好好对待它。”

  于淼点了点头,接过钥匙,熟练地打开了驾驶室的车门。李明坐上副驾驶的位置,刘之野与许大茂则坐在了后座上。

  他还美滋滋地想,打今儿个起咱也是享受坐后排的人了。

  驾驶着汽车一路疾驰,这小于不愧是专业汽车退伍兵,驾驶技术可谓是炉火纯青,行车如履平地,令人赞叹不已。

  他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目光敏锐地注视着前方路况,双手稳稳地掌握着方向盘,每一次转动都恰到好处,让人感觉不到任何的不安。

  这个小于对于汽车的了解和掌握,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的驾驶员,无论是在城市道路还是乡村小路上,他都能够轻松应对各种路况。

  到了分局,刘之野示意三人将车停在门口,自己则快步上楼,径直来到于局长的办公室。

  他敲了敲门,用力的敲击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

  “噔噔噔!”这声音如同战鼓,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重要报告。

  门内传来一声:“请进!”刘之野推开门,大步走了进去。

  “于局长好,刘之野前来报告!”他立正敬礼,声音坚定而有力。

  于局长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几分亲和与权威,他轻轻示意刘之野坐下。

  “之野同志,请坐。想喝茶,就自己倒水泡,我很就快忙完了。”

  

  刘之野点点头,于局长的办公室他经常来,也并不拘谨,于是自顾自地找来茶叶泡上,喝了起来。

  在办公室内,一股淡淡的茶香瞬间弥漫开来,令人心旷神怡。此刻,整个空间仿佛都沉浸在这茶香之中,让人感到宁静而舒适。

  喝了几口茶。

  刘之野见桌子上有一盒烟,他随手抽出一支,递给了正襟危坐思考的于局长,夹在他的手指头上。

  于局长会心一笑,拿过烟,轻轻地点燃,顿时烟雾缭绕。

  在局长忙完之后,刘之野坐到了沙发上,开始了他的详细汇报。

  他详细地叙述了治安大队这几天的进展情况,从人员调配到集训训练,再到驻地建设等方面,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他的汇报让于局长对治安大队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刘之野的工作能力表示赞赏。

  于局长听得非常认真,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看到刘之野的出色表现,也感到非常满意。

  也对治安大队的工作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并表示将继续支持他们的工作。

  说实话,将治安大队的组建与训练交给刘之野等人,于局长确实也是担着政治风险的。

  不过,这风险也是他一手促成的。刘之野等人的成败,实际上也关乎他的前程。

  在刘之野汇报结束后,于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地说道:“刘之野,你汇报的工作近况很精彩,思路清晰,内容详实,我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见回报已经临近尾声,刘之野心知肚明,于是他礼貌地与于局长告别。他知道,领导的时间是无比宝贵的,不能随意占用。

  刘之野下了楼,回到了车里,转头问许大茂:“大茂,你是选择回厂里还是回家里?”

  许大茂笑着回答:“那您是回家里吗?”

  刘之野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先回趟家,要不然你也跟我一起回去得了!”

  于是,刘之野又给小于指引道路,他们又驱车回到了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

  回到家里,只见刘之野已经回来了。邓茹瞥了他一眼,故意嘲弄道:“呦!这是谁呀?这不是大禹吗?怎么,是什么风把你给吹回来了?”

  刘之野见状,只能尴尬地笑着上前讨好道:“妈,我错了还不行吗?这不,一有空我就抓紧时间回来了吗?”

  邓茹气呼呼地拍了他一下,瞪着眼睛说道:“你可真行啊,几天了也不回家,连面儿都朝不见你一回,你不想你爹妈,但是你别忘了家里还有个怀孕的媳妇呢!”

  刘之野只能无奈地点头哈腰地道歉,他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承认自己的不是。

  “妈,我知道我最近确实太忙了,忙得连轴转,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好了。”刘之野轻声细语地说道。

  然而,作为母亲,当听到儿子如此讲,她刚才还生气的情绪瞬间转变,取而代之的就是一阵心疼。

  她默默地看着刘之野,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叹了一口气。

第150章 闫解成的危机感

  第150章 闫解成的危机感

  “中午,搁家吃饭不?”邓茹热切地望着刘之野,眼中充满了期待。

  他们家里虽然人口众多,但平时白天都忙于工作学习,家中经常只有她一个人。每当午饭的时候,只有她孤零零地一人在家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