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九天揽月 第207章

作者:温茶米酒

  玄冰七轮禅定的奥妙,在升华为小五行结界神通之后,并没有从此固化,变得只有结界这一种用法。

  禅定,本就是心的感知,空灵寂静,洞察万物。

  禅定之后,就是雷音!

  凌度仙的拳头从背后袭来时,苏寒山的身影,陡然出现如同高频震荡般的模糊感。

  另一只拳头从模糊的幻影中杀出,正对面,硬碰硬,撞上凌度仙的拳头。

  可是在雷音震荡的力量,还没有传递到凌度仙身上的时候。

  凌度仙的拳头已经收走,变爪而动,抓住了苏寒山右手手腕,另一只手爪,也像杀破空间般,重重打在了苏寒山右臂手肘之上。

  大鹏王护法拳架,杀龙手!

  就算苏寒山的手臂是一条蛟龙,这一下,也要把他的手臂折断撕扯掉。

  内用《三坛海会真经》,外用《护法大鹏王拳经》。

  这才是海外白莲一脉,关于混天之招的完整阐释。

  现在最盛行的一版《西游记》的故事,虽然在明代才整理编修,完善成书,但是其中很多故事情节,早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零零落落,在坊间流传,被说书人演绎。

  白莲教那时就已是个杂烩,倒也有几分与时俱进之意,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

  武学修行中的很多隐语,借用的比喻意境,他们既愿意用三教的经典去附会,也不介意用民间的故事去杂揉。

  所谓“混天绫”的气意,也正是“混天大圣鹏魔王”的路数。

  亦即是金翅大鹏明王护法神的最大神威所在。

  这一招杀龙,杀的不只是苏寒山的手臂。

  也是在擒拿手搏杀的架势中,把敌人的手三阴经脉、手三阳经脉,视为大龙。

  折断撕扯掉一条手臂的同时,皮肉骨骼全断,经脉却会被杀龙手侵入进去的真气,故意缠绕相连。

  撕掉这条手臂的时候,会连带人体内的经脉,一起抽出。

  恰好还暗合了哪吒三太子杀龙抽筋的意思。

  白莲教武学,每一招都印合人心神话典故,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手杀着,变化无穷。

  沙门道长自己多年历练,拼杀出来的招法经验,只是一种机械性重复性的积累。

  比起现在凌度仙表现出来的手法,真好比是让皮影戏里的人,跟现实里的人厮杀。

  沙门道长,就是那个用纸板剪出来的,还不到一两重的皮影小人儿。

  然而,凌度仙这一招妙法,打在苏寒川的手臂上,却没有能够折得下去。

  在那个瞬间,他清晰的感受到了,自己手掌接触到的两块皮肤,在每一片毛孔中,都喷发出如同炼钢厂钢水那样的热量。

  同时爆射出来的,又是远比工厂里能够生产出的钢铁,还要锋利百倍的气针。

  苏寒山的手臂,不是蛟龙,而是太阳。

  太阳光线如金针,碰不得,拿不得,更别提折下去。

  凌度仙双手爪子上,灌注着那样浑厚的真气,竟然也挡不住那半透明的金色气针,被直接打穿。

  手心手背,出现前后透亮的小孔。

  苏寒山从前模拟的“千龙无影针”这一招,必须要通过经脉末梢,运行到手掌处,才能向外发力,合成气针。

  但是阅览了苍天意志推敲过的阴符六韬经之后,苏寒山对于这一招,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更关键的是,他在真形境界中修炼已深,双臂经历了完全的淬炼,就算是让毛孔迸发气针,这样的负担,也能够承受得住。

  凌度仙两只手掌都被打穿之后,苏寒山的手掌反拿,左拳追击。

  须臾之间,苏寒山就已经反攻了上百次。

  但凌度仙却全都承受了下来。

  他的双手,现在难以招架住苏寒山的全力攻击,但是他退得够快。

  苏寒山打出去的力量,往往只有三成来得及落在他身上,被他的手臂格挡,其余七成,全都追不上他的身影。

  他在退,退出去的轨迹,像一条天然的闪电。

  那样曲曲折折,不可捉摸,偏偏又那样的快。

  人体十二正经中的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

  一条起于小趾、结于踝、结于臀、顺背部、入舌本、上枕骨,另一条,起于足二三趾,上足三里、主胃、沿大椎、过咽喉、上鼻侧迎香穴。

  十二正经中的每一条经脉,其实都是两组经络,左右对称。

  凌度仙施展大鹏王护法拳的时候,内力运行,就是以这四组经络为主干。

  无论是庄子神话中的大鹏,还是金翅大鹏明王,都以速度著称,大鹏王护法拳,当然也秉承了这样的特色。

  一眨眼的时间里。

  那条长达几里的水泥小路,已经被凌度仙退到了尽头处。

  如果再退的话,就会进入泥地的范围,松软的泥地,提供反震力的时候,会比这些水泥小路慢上一拍。

  放在别的时候,这一点点差距无足轻重。

  但是他在水泥路面上的全力爆发,都没能甩开苏寒山,一旦踏足泥地,那一点落差,足以变成致命的破绽。

  可恶!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这样麻烦的对手?!

  凌度仙心头急怒,眼神中多出一股决绝之意,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都散发出温润的光芒。

  炼精化气,炼血化气,炼神化气,三种内功气息的调和,还显得不够,又从身体的玄秘处,汲取着带有其他特征的气息。

  他的身体还在后退,功力品质在这最后的一段路程中,发生剧烈的变化。

  那是一种从稳定变得不稳定的变化,也是一种即将升华的趋势。

  如水般的光泽,在他的经脉中流淌,随着他的手势变化,全部涌入右手之中。

  那个之前被气针打穿的手掌,这时候一握拳,立刻变得沉净坚固而光明,好像握住了一块传家传国的宝玉,好像掌住了一块号令天下的令牌。

  三坛海会,掌握乾坤!

  凌度仙低喝出拳的那一刻,空气中,有成百上千条光线亮起。

  所有光线,都聚焦在他的拳头表面,形成一个小圆环,宏观上看,则是出现了一个以他身体为顶端,极为狭长的多棱尖锥,光棱线的末端,都隐在远方空气中。

  如果把那些光线看成锁链的话,看起来他这一拳,拖动了天地无形中一种了不得的东西。

  苏寒山追击的身影,凛然一顿,目光乍然亮起。

  无论是神魄秘法还是大楚的秘术,要在玄胎以前,借天地元气来增加自己的实力上限,靠的都是共鸣之法。

  以心意为主,调整身体的气场,来吸引天地元气,再攻向自己的目标,这个过程,比较像是磁力的相互影响。

  凌度仙这一刻体现出来的思路,却截然不同。

  他的做法,就好像是之前把一堆已经超过燃点的煤炭粉尘,藏在一个无氧的环境中,这时候突然拿出来,接触到外界的氧气,立刻发生爆燃。

  他的功力,就像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煤炭,而外界的天地元气,就充当着这个氧气的作用。

  不需要去调整共鸣,吸引元气,只要他的功力达到这种状态,外界对应的那类天地元气,自然要来与之产生反应。

  变成凌度仙攻击力的一部分。

  苏寒山的五脏斗拳大法中,模拟五气朝元的那一招,能够让真形巅峰的传法堂主,都暂且失去对天地元气的共鸣感召。

  可是,那一招对于现在的凌度仙来说,恐怕是全无用处。

  他根本不需要在乎天地元气的运转频率和节奏,只要外界有那类天体元气的存在,这一拳的威力,就立刻可以暴增三倍、四倍、五倍、六倍!

  这不是真形境界,而是一种与真形极境,殊途同归的状态。

  这个松江知府,还真是给了他一个不小的惊喜。

  周围的环境,突然冰蓝寂静,又突然赤红如火。

  两次切换,一点也没能挡住凌度仙的拳头。

  但苏寒山自己的手臂,已经在两次切换中,已经在两次切换中完成了变化,右手肘部以下的衣袖,不翼而飞,小臂上燃烧着无色透明的火焰。

  玄冰赤焰结界,太虚双华碎元功!

  拳头对撞,凌度仙眼中的思虑、果决等等情绪,终于变成一种单纯的震惊,连接到他拳头上的所有光线,全部崩断,喉头涌起一大股腥甜味道。

  苏寒山的小臂上,无色火焰也呼地熄灭,却毫无迟滞,腰部扭转,五指弹开,一掌按去。

  嘭!!!

  金色的掌心,撞在失去元气加持、功力溃乱的拳头上,纯阳一气,长驱直入,贯彻凌度仙全身,使其发冠崩碎,满头长发冲天扬起。

  还多出一股金色余劲,从凌度仙右肩后方,爆射出去。

第222章 心血炼金银,十类化气法

  太阳越升越高,阳光越来越明媚。

  郊外的景色苍翠欲滴,花园洋房里面,鸟语花香。

  那些凌乱的草地,断折的花枝,反而散发出了更明显的香味。

  有着黄褐色羽毛的小鸟,落在涂了白漆的尖头木质栅栏上,歪着头,好奇的打量面前的场景。

  绝大多数人都坐在地上,脸上满是忐忑不安。

  富态和尚的光头晒出了油,满脸颓唐,华贵道士的发髻,被晒得更不舒服,发热发痒,又不敢抓挠。

  苏寒山坐在那洋房门前的台阶上,旁边放着茶,也放着一些册子。

  寿全道士和福兴道士,正在那些洋房里进进出出,搬运账册,自己翻出最重要的总结部分,放在苏寒山身边。

  松江知府历年来,跟这些寺庙烟馆的主持聚会之后,也会收走今年抄录的账册,事后核对。

  最后的结论,会重新登记,带回知府衙门,而这些账册,就只是存放在花园洋房之中。

  “看看人家的账本,这就比你们东岳庙的有条理多了,连客户来历,都顺手记上一笔呢。”

  苏寒山拿着华佗庙的账册,从人群中找出开明道士,多看了两眼。

  开明道士冷汗直流。

  这人确实是个会做“生意”的,按照账册里面的记录,他居然还跟华佗庙附近的几个大工厂,签好了合同。

  那几个大工厂,会主动把辞退的工人,往他华佗庙里引导,从他这里收取一点中介费用。

  其实,别的寺庙烟馆,虽然没有直接像开明道士这样,跟大工厂里签下合同契约,但他们的大烟贩卖对象,有九成多,也都跟工厂有关系。

  松江府是东西潮流交汇之地,工厂非常多。

  纺织、木工、皮革、陶瓷、钢铁、造船等各种各类的厂房,仓库,进出货道路,宿舍棚户,几乎占满了松江府东半部分的所有土地。

  不过,从顺治到康熙年间,爱新觉罗家几度推行迁海令,靠海五十里内的渔村、码头,被摧毁殆尽,稍有不从,即行屠杀,更事事借鉴明朝前例,认为明初禁海仍不够有力,以至后患。

  所以即使到了嘉庆年间,除广府以外,似松江府这等临海重镇,依然堪称人丁寥落。

  如今的松江府,能够支撑起这么多工厂的人力,其实足足有七成左右,都是来自江浙湖广、两河齐鲁的青壮年们。

  他们怀揣着各式各样的念想,有积攒工钱、回家置地的朴实心思,也有出人头地、衣锦还乡的渴慕志气,投身到这个一等一的繁华之地。

  可是最后,真正能还乡的,百不存一。

  松江府的工厂,工钱比起别的地方,别的行业来说,确实称得上优渥,可是每天工作十二到十六个小时,都是常态。

  平日里的吃喝拉撒,只在工厂不远的棚户之中,卫生堪忧,但谁都不会有余力在意到这个,如此亏空身体,因而折寿的,自然比比皆是。

  但这还不够。

  武功的存在,能够为世界上的人,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有更好的,也有更坏的。

  就拿纺织厂来说,一台老式水力机器的价格,需要一百五十两银子。

  一台十六匹马力的蒸汽机器的价格,是六百两银子,而如果是三十匹马力的蒸汽动力机器,价格直接升到了三千多两银子。

  而且这种机器的寿命并不长,日夜生产的话,损耗很严重,需要定期维修或者更换。

  可是在工厂这种东西,普及到华夏大地上之后,那些不但精通内家练气之道,还精通外家合药之法的高门传承,立刻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他们研究出了适用于机器的药油和药沙粉末,添加到机器部件之后,只要有人灌注内力,就可以将机器动力大幅增加,并极大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