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九天揽月 第206章

作者:温茶米酒

  每一根银丝都刺中了一块碎玻璃,又在丝线搅动向前之际,将周围的碎玻璃黏带离开。

  丝线有足够的长度,那些玻璃粉末,彼此还没有来得及碰撞,就被丝线的不同位置粘上,带走。

  “就算你真是徐、贺两边的人,也休想在本座面前放肆!”

  沙门道长发出怒斥,手里的拂尘一转,朝着水池那边抽打过去。

  他的眼光足够高明,看得出刚才那道玻璃粉末的厉害之处,心中虽然依旧自信,却也不敢大意。

  这拂尘一扫之间,已经运足了十成功力,柔软的银丝合成一股,竟然硬生生把空气抽爆。

  银丝延伸的速度,突破音速,在空中留下一圈明显的气环白痕。

  这杆拂尘,不是寻常兵刃,所用银丝不但韧性十足,一个彪形大汉用剪刀也难以剪断一根,而且拥有很强的延展性。

  银丝最长的状态下,可以相当于松弛状态的五十倍。

  水池里的青铜骏马,被沙门道长一抽之下,碎得如同粉末,还未朝周围炸散,就被抖圈搅动的拂尘卷住,一起砸入池水之中。

  众所周知,铜铁这种东西,并不像泥土海绵一样,拥有吸水的能力。

  可是,当铜铁化为粉末,当搅动着铜铁粉末的那些银丝之上,密布着浓稠浑厚的真气,铜铁的粉末和池水,霎时间就融为一体,难分彼此。

  沙门道长修炼的武功,叫做《三坛海会真经》,乃是白莲教秘不外宣的神功秘艺。

  白莲教在元明之时,声势就已经非常浩大,曾经有作为领头羊颠覆王朝统治的气象。

  但是到了清朝,那些个号称白莲教的,其实有很多是地方官糊弄事,硬把白莲教的名头安在了当地的农民起义身上。

  道理也很简单。

  从顺治到嘉庆,民间的各种起义基本就没断过,不谈那些规模太小,不值记载的,光是史书留笔的,基本就是隔三两年,都得出一桩。

  然而,煌煌大清,号称康乾盛世,如果你明着说,就是地方百姓老撑不住,总要冲击官衙,那还怎么大谈大清八旗,继承朱明正统,诛杀闯贼,顺应天理人心那档子事儿呢。

  于是白莲教就成了一个万能的背锅对象,不是下官不用心,是白莲妖党蛊惑人心啊。

  更关键的是,白莲教这东西有历史源流,并不算是发源于大清的教派,更不可能把根子算到地方官身上。

  别管是渔民起义、佃农起义,还是真的有别的教派趁势而起,全都拟一个白莲妖党的名义,就算是皆大欢喜了。

  民间许多有心之人,看到白莲教在官面上都有这么大影响力,自创的教派也愿意攀扯冒充一下。

  然而,到了嘉庆时期,嘉庆初年的一场白莲教大乱,嘉庆十八年冲入紫禁城的那场变故。

  乃至如今盘踞在紫禁城,攀连太行,势连齐鲁,作为三巨头之一的先天教,至少从武功上来讲,还真就是得了白莲真传。

  这《三坛海会真经》,在元末明初的时候,被白莲教主韩山童、刘福通,修炼到大成。

  他们出手之时,不用铜铁为兵器,随意扯一条粗布,就能搅动空气,如同翻江倒海。

  对战过程中,吸附沙石,搅碎敌刃,让手里那一条粗布的威力越来越大,沾满血色,昭显大胜,鼓舞士气。

  正如同传说中,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三太子手里那一条混天绫。

  白莲教的兵马,在元末明初那个时期,被称之为红巾军,全军上下都佩戴红巾,威吓敌军。

  其源头,也正是效仿白莲教主手上的那一条“混天绫”。

  沙门道长的实力,比起当年的韩山童,也未必逊色多少。

  如今虽然不在战场之上,但他用拂尘吸附青铜骏马和满池之水的重量,威力只会更加厚重。

  整条拂尘,如同一条狂怒的蛟龙,破开水池围石,朝苏寒山杀去。

  轰!!!

  用洋灰砖石铸造起来,比寻常木质建筑坚固十倍不止的凉亭。

  在那条拂尘顶端一扫之下,就四柱断折,顶盖倾塌,彻底散架。

  苏寒山脚下似乎都没有动,但身影却避开拂尘,向旁移开数尺。

  沙门道长分毫不退,长啸声中,手里的拂尘抖出条条幻影。

  用内力吸附满池之水,甚至包括青铜骏马这一点,但凡是真形境界的人,基本都能做到。

  可最难得的是,沙门道长将自己的兵器变化成如此重量,如此长度,依旧刚柔并济。

  那条粗大如蛟龙的拂尘抖动之间,除了顶端可以压爆空气之外,其余如波浪般的每个部位,上下晃动,左右扫荡,也都带着足以撞歪一座小洋楼的力道。

  沙门道长的招式控制非常精准,没有半点浪费到地面那些人身上,可仅仅是拂尘晃动带来的气浪,就把瘫软在地面上的那些人,全部扫飞出去,远远跌落。

  那些小洋楼二层三层的玻璃窗户,被气浪震动,相继破裂。

  知府的护卫们,全力定住脚步,连忙护住知府,退出庄园,向外而去。

  停留在庄园外面的那些骏马纷纷躁动,在庄园里面扩散出来的强风之中,撤步退散。

  混天绫,混天绫,敢起这样的名字,果然是有令人骇然的神威。

  草地碎屑不断飞起,混入拂尘之间,使这一招的威力强度、周密程度,仍然在攀升。

  可就在这让整片花园洋房都要被搅乱的可怕威势之下。

  苏寒山的身影发出金光,接连七次闪烁。

  这七次闪烁,险之又险,似乎每一次都是跟拂尘擦肩而过。

  但这样的身法,又最为精准快速。

  连续七闪之后,苏寒山就把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于无。

  沙门道长的眼皮赫然瞪大,全没想到,自己的绝招,竟被对方如此轻易破解。

  他的眼神中捕捉到的,甚至不是一个身影,而是多个身影叠在一起。

  那是因为苏寒山的速度太快,让他这种高手的视觉,也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

  但他的左掌已经来不及细想,迎上了对方拍来的那一掌。

  咚!!!

  沙门道长耳朵里没听到对掌的闷响,只听到一声好似要裂开心魂的鹤唳,只觉到一股澎湃连叠、精纯至极的内功,硬压过来。

  实打实的根基对拼,那股纯阳至刚之力,力压沙门道长一筹。

  一掌力拼后,沙门道长没有后退半步,却浑身一震,七窍渗血,几乎闭过气去,浑身更是有多处穴位,被逆冲回来的功力封住。

  “奇怪,你为什么会抢着做出头鸟呢?”

  他好像还听到,苏寒山在他身边留下了一句话。

  “难道你不知道,那个知府远比你更快化解了我的法咒?”

第221章 三教民俗,拳架混一

  知府衙门的那些护卫,这时候刚退到庄园外面,就见到一长叠的残影,闪烁到沙门道长身边,又一绕而过。

  整个前后,似乎只那么一眨眼,沙门道长已经僵立不动,呆如泥塑木偶。

  这些护卫都是知府花了大价钱养练出来的,家小也颇受照顾,不管内心深处有没有那么一丝四散而逃的念头,至少第一反应,都已经运起了“宝刀”。

  链锯的轰鸣声响起。

  然而,苏寒山的残影,绕过沙门道长的一瞬,一脚就跺在了地上。

  这一跺,地面剧烈震动,水泥块刹那布满裂纹,大风暴涌,碎屑飞扬,气势万千。

  实际来讲,这一脚只造成了半径不足三十丈的扇形区域地面崩裂,但是,在那些护卫的所有感官之中,好像是巨神震地,山崩地裂。

  扭曲的空气,扰乱光线,让苏寒山的身影,都显得猛然膨胀拔高,既在变远,又在变大。

  轰!!!

  众护卫被扰乱身心平衡的瞬间,地面突然窜起的冰柱,就将他们的身躯撞飞出去。

  斜七竖八的冰柱,从不同方向爆发,撞到他们身上时,也是不同位置,有的撞前胸,有的撞腰间。

  一大群人,惊声痛哼,陡然飞散开来。

  水泥路面上,晶莹剔透的冰柱之间,只剩下松江知府凌度仙一个人的身影。

  他站得很稳,衣衫发髻纹丝不乱,脚下那一小块位置,不但没有冰柱突起,而且也没有出现裂纹。

  苏寒山那一跺脚,传递出去的劲力,到了他附近之时,就全被他化解。

  “好功夫!”

  凌度仙脸上却没有半点自得之意,深深吸了一口气。

  “看你年纪,本以为最大的倚仗,该是些毒术怪招,没想到硬拼根基,居然也能大胜沙门,我失算了!”

  虽然江湖中经常有传闻,说某些高手对决,酝酿良久,一招间就分出了胜负,但彼此实力只差一线而已。

  可能胜出的一方,还是实力弱了一线的那方。

  但现实中真能一招克敌的,大多是有很明显的根基差距。麻烦大了,不该习惯性的藏拙,让沙门独自应付的。

  “我也有点意外。”

  苏寒山观察着身周气息玄奥的对手,说道,“东岳庙的人从没有见过你亲自出手,只听过一些传闻,不知道你具体实力,倒也罢了。”

  “可是刚才,你们两个化解我法咒之时,所用武功,分明同根同源,沙门道士却也不知道你的实力,有点趣味啊。”

  凌度仙同样观察着苏寒山的气息,越看越觉微妙。

  看不出对方练的是哪家哪派的武功,看不出对方三丹田全开后,修到哪一步,甚至看不出来,对方是不是开了三丹田。

  “元朝末年那场逐鹿之中,朱元璋定鼎大局,白莲教中有些人很是不甘,但又无力与之抗衡,于是卷带了教中许多典籍,远赴南洋,传下海外白莲一脉。”

  凌度仙身子挺拔,淡淡然说道,“海内白莲复兴之后,另有进益,但在三坛海会真经的混天绫这一项上,他们已经失了真意。”

  “混天绫这三个字,重要的从来不是绫罗绸缎的绫字,而是……”

  “混天的内涵。”

  嗡!!!

  话音未落,凌度仙已经出拳。

  他这一拳,引起直径一百多米的范围内,整片空气的嗡鸣。

  不是那种金铁碰撞后的嗡鸣声,而是一种浩浩奔流,大气起伏摩擦的闷响震动。

  无形的空气,形成肉眼可见的分化扭曲,翻卷舞动,条条气流,正如一条条长绫粗布。

  前后左右,周围所有的冰柱,在他出拳的征兆中,全部粉碎,寒气粉末,使气流的运动更具可见度,也更显纷乱。

  抬手的时候还在远处,手臂将近伸直的时候,已经到了苏寒山面前。

  凌度仙这一拳,引领着整片混乱的空气领域,要把苏寒山也吞没在可以被扭曲混淆的天光景色之中,碾压如飞尘。

  苏寒山见猎心喜,抬肩拔背,右臂一晃,纯阳神掌中的离合并流,就拍了出去。

  混天绫这一招,跟纯阳神掌中的空中纯阳,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

  沙门道长靠着特制拂尘,击碎青铜骏马,抽干一池之水的重量气势,才得以扰乱整片花园的气流,形成封锁绝杀。

  整个过程,在苏寒山眼中,好像看到了当初稚嫩的自己一般,所有破绽都是了如指掌。

  而现在,凌度仙的一拳轰击之下,却打出了截然不同的韵味。

  拳掌对拼的刹那,双方操控的气流,都无法干涉对方那片区域的空气。

  两边的气流对撞,在二人之间形成了一层高墙般的无形界限。

  这曾平平整整的界限,只维持了很短暂的时间,就因为双方操控的气流冲击重点不同,而产生剧烈的扭曲。

  凌度仙顺着那层气流界限的扭曲,向苏寒山侧面一步抢进。

  他身影动作的变动,跟气流扭曲的趋势,看起来如此协调。

  似乎全身的骨头血肉,也都化去,成了一团不定型的暗影,随风而动,凭气而行。

  连苏寒山的视角,也没有及时跟得上他这个变化。

  就好像凌度仙这个大活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突然消失。

  苏寒山索性闭上了眼睛。

  纯粹的心神感应,在冰蓝色的世界里,周围的一切不属于自身的变动,都如此清晰。

  现实里发生的极速变化,在他的心神感应之中,也会被放慢,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