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千悟,从杂役弟子开始 第105章

作者:歪歪小虫

  只是,内息的积累,本来就是一点点地积累起来的,水磨功法,急也无用。

  不过,段融明年三月,是准备要参加太一门记名弟子的选拔考核的。

  照现在这样的速度,到明年三月份,成就内息第三重固然是没什么问题,但要想突破至内息第四重的话,恐怕就有些吃力了。

  如果不能突破至内息第四重的话,选拔考核就没有十足的把握。

  萧玉、夏双双、姜青玉、沈觅芷他们,都已经是内息境第三重的境界,而且已经成就许久,随时都有可能会突破。更何况,还有一个西门坎坎,已经成就了内息境第四重的大成境界。

  和这些世家子弟们,竞争选拔,压力可是不小啊!

  而且万一落选,就得再等三年。

  而三年里,会发生些什么,谁又能预料得到呢?

第173章 文清巷

  段融成就胎藏经第二层后,神识就可以外放,他这几日,在站桩运转内息时,也将神识外放,并且穿透了自己的身体,来察视经脉丹田中,内息运转的状况。

  这种神识探查,和修炼内功时的内视不同。

  那种“内视”其实是一种模糊的感知,通过对气脉的感知,和脏腑的觉受,以及心念与经脉丹田中的内息之间的感应,而形成了一种综合内视。

  但段融通过神识外放,察看身体时,其细腻精密处,要远远超过修炼内功时的“内视”。

  在这种细腻精密的察看之下,便发现了许多问题。

  段融发现,萧宗庭给他的单方,药力是足够强劲的,整个运转内息的过程中,在经脉脏腑间的药力,会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汇集到经脉中的内息里去。

  但这些药力的穿透性,却是很弱的,在大的经脉间,虽然澎湃蒸腾,但一旦到了稍微纤细些的经脉处,药力便徘徊堆积在经脉外,一直挤不进去……

  如果只用内视观察,是看不到这些细腻处的情况的,但段融用神识查看时,却是看的非常清楚。

  而第三重内息的经脉运转路径中,这种纤细经脉的参与度,达到了将近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段融能够解决了,药力的穿透问题,让药力能渗透进入纤细些的经脉里去,那么,他的内息修炼速度就能得到攀升。

  而且,这个问题,并不是第三重独有的。现在,段融已经吞噬了大成境界的五虎群羊刀,第四重的内息,虽然他还没有开始修炼,但运转的方式,他已经非常了解了。

  第四重内息的经脉运转路径中,这种纤细经脉的参与度更高了,大成境界的内息修炼,这种纤细经脉的参与度将近一半。

  “如果能解决药力的穿透性问题,我内息修炼的速度就能上一个很大的台阶!”

  “而且,这个药力渗透不足的问题,对第四重内息修炼影响还会更大。”

  段融目色凝重,终于还是下定决心,来着手尝试解决下这个问题。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万一解决了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单方和药草的药性上入手……”段融站在庭院内,目色深邃地自语道。

  和西大街相交的文清巷,已经距离南城不远了,这里跟西大街繁华的地段相比,已经明显地现出了破败之象。

  街道两旁的店铺看起来也陈旧脏污了许多。

  也就在这文清巷和西大街的交叉口东南角,便坐落着一家医馆,这医馆的馆主就是给萧白鲛行针看病的顾素修。

  顾素修在后院吃过早饭后,便打开了医馆的门,然后先给医馆门侧的神龛内供奉的佛像,上了三柱清香,拜了三拜,将香插进了香炉里。

  顾素修家信佛,好像是从他祖父开始的,这种信仰和医术一起,在家族里传承了下来。

  医道世家,倒也正常,仁心仁术嘛!

  顾素修礼拜佛陀后,便沏了一盏清茶,坐在几案前,一边转着手中的一对楠木掌珠,一边翻看着一卷关于行针之术的古籍抄本。

  顾素修手中的那对楠木掌珠,是他二十岁出头时,给自己做的。这一对掌珠,算起来,已经陪他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了……

  每个掌珠,上面都有六个圆滑突起,两珠相加就是十二个突起。

  手掌之上,穴位密集,常年在掌中滚转摩挲掌珠,有益气按摩之效。

  顾素修常年滚转掌珠,已成为下意识的自然动作,无论是看书还是闲坐,甚至有时午休小憩,都是珠不离手,那两颗楠木掌珠,在他常年摩挲之下,表面已经起了一层油亮的包浆……

  段融一大清早,趁着医馆无人之时,便已来到了这文清巷的巷口处,只见医馆已经开门。

  医馆的门面并不甚大,但外面沿墙起了雨蓬,雨蓬内放着几个马扎,是给等候看病人的休息用的。

  医馆的门旁,悬着一块很是醒目木牌,其上写着素修医馆四个字,字体工整有力。

  门两侧,还挂着一幅颇为陈旧剥落的木板子对联:但愿世间无疾苦,宁愿架上药成尘。

  段融看了一眼对联,目色微微一动,神识一放,发觉顾素修一人,坐在医馆内,便抬脚进了医馆。

  顾素修正在看着那卷行针的古籍抄本,忽然便感到医馆门口,黑影一闪,显然是有人进来了。

  顾素修立马站起身来,只见进来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方脸朗目,神态自若。

  顾素修心头一动,他已经认出了段融。

  虽然只是在萧白鲛死之前有过一面之缘,但顾素修却是对段融印象深刻。

  

  因为段融的行针手法,颇有些他们家祖传的梅花针法的痕迹,让他一时觉得,这少年也许跟他顾家,有些渊源……

  “不知段小友,是为何事到访?”顾素修看向段融,面容和善地淡笑着问道。

  段融微微一愣,他没想到顾素修竟然立时就认出了他,他原本以为恍然一面,数月过去,顾素修应该已经忘却了才是,却没想到这老医师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呢。

  段融轻笑了下,道:“最近有些神思焦躁,夜里时常睡不安稳,不知是何症状?”

  顾素修的目色微微一闪,所谓医者望闻问切,段融步入堂内,他已经观察过了,这少年步履沉稳,目光温润有神,呼吸淡而悠长,不仅没病,反而远比常人要康健得多。

  所以,对方走入医馆,他才会看似多余地,问了句何事到访?因为,在他看来,段融并不是来看病的。

  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顾素修其实看的对,段融的确不是来看病的。但,段融既然已经说了症状,他也不能出口就驳回,一来太伤脸面,二来,也要号过脉,才能确认。

  “小友请坐!”顾素修伸手一让,他诊桌前的一张铺了软垫子的椅子。

  段融坐了下去,将手放在了号脉枕上,顾素修用棉毛巾擦了擦手,探指搭脉,两息后,示意换了一只手。

  顾素修擦着手,瞄了段融一眼,他确认段融无病,一个人如果连着几晚都睡不好的话,脉息绝不会如此强健沉稳,绵绵有力而毫无滞涩。

  顾素修笑了一下,道:“小友可能是思虑过重,无甚大碍。我开个温和的安神方子,你吃个两剂就该大好的。”

  顾素修写了单方,抬头道:“这几味都是常见的药草,我这医馆就有,我抓给小友。也可?”

  “当然,那更好!有劳顾老!”段融憨厚笑道。

第174章 遗书与佛像

  顾素修拿了单方,便在药架的抽屉里,开始抓药。

  段融站了起来,目中精光闪烁,各处扫视,他很快便盯住了几案上。

  那几案上放着一本线状青皮书,那青皮书上则放着一对油光发亮、造型有些奇特的掌珠。

  段融走了过去,瞄了顾素修的背影一眼,故意提高了些声音,道:“这种式样的掌珠倒是有些少见。”

  顾素修只顾着低头抓药,随口道:“那是顾某自己做的……特意做了些突起出来,能更好的按摩到穴位……”

  “是吗?”段融将那掌珠拿了起来,他眼角的余光始终注意着顾素修,顾素修只是在看着方抓药,并未往这边看来。

  段融看着手中捏着的那对掌珠,心头暗道:“读取器灵。”

  随即,一组数据便浮现在了段融眼前:

  器物:楠木掌珠

  器灵等阶:三阶

  吞噬要求:宿主精神力等级3级(满足)

  吞噬效果:辨识百草精通、伤寒要略精通、疑难杂症入门、经方实验精通。

  段融瞄了一眼数据面板里的吞噬效果,只见三门精通、一门入门。

  这对掌珠,从顾素修二十岁出头,就跟着他,他无论寒暑读书、初识药草,都时常转着这对掌珠,三十多年下来,他的各种医道领悟,几乎对浸透进入了这掌珠的器灵内。

  段融如获至宝,心头一喜,暗道:“吞噬!”

  随之,段融眼前的数据面板一阵虚晃,便慢慢消散,而这时,顾素修已经提着两剂药包走了过来,段融放下了掌珠,伸手接过了药包,道:“多谢!”

  段融说着,便付了银钱,然后目光还在扫视着,想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可吞噬之物。若有的话,他还可以找借口拖延,伺机吞噬了去。

  顾素修看着段融闪烁的目色,心头更是确认,段融此来,是有别的事,但他见段融付了银钱后,还是未开口,而是在那踟蹰顾盼。顾素修心头一动,暗道:也许他此来,跟我家那门梅花针法有关,但是这孩子憨厚,似乎不好意思直接询问。

  顾素修清了下嗓子,便决定自己点破,道:“段小友行针的手法,似乎跟我顾家有些渊源。顾某贸然一问,不知小友行针之法,是师承何处?”

  段融闻言一怔,他没想到顾素修会忽然提到那梅花针法,不过他随即就明了,顾素修说的是,他那次给情急之下,给萧白鲛扎的那几针救命针。

  段融自然是吞噬了顾素修掉落的银针,才获得了精通级梅花针的传承。

  顾素修既然问到,他就将给萧宗庭讲过的那故事,给顾素修又讲了一遍。

  顾素修听罢,摸着下巴上的山羊胡子,不住点头。“那老者教了你一年多的画技和针灸?”

  “是。”段融点头道。

  “小友,你可还记得那老者的长相?”顾素修凝目看了段融一眼,忽然问道。

  段融便胡诌,道:“那老者很瘦,头发稀疏,脸上的皱纹很深,而且脖子上有一块胎记。”

  “脖子上有一块胎记?”顾素修喃喃自语地问道,他确定他不认识此人,也从未听祖父说起过此人。

  顾素修幼年丧父,是祖父将他拉扯大的,他的医术针法,也是自小祖父教他的。

  段融讲完故事,见顾素修并未像萧宗庭那样,听后就放下此事,反而在继续追问,便故意说了一处明显的识别之处,好断了对方的追问。

  顾素修听了果然沉吟良久,不再问话。

  段融见医馆内,也无其他可吞噬之物,正欲告辞,顾素修忽然道:“小友,请跟我到后厅来一下。”

  段融目色迟疑,但顾素修已经转身掀起了帘子,而且正转身看向段融。

  段融见顾素修脸色郑重,便抬脚跟了进去。还看到了好几尊,练习针灸穴位的那种木制人偶。

  “小友,请略坐会儿。”一进后厅,顾素修便指着里侧靠墙的几案旁的一张太师椅,说道。

  顾素修自己则是走到了仓库的角落处,掏出药匙,打开了那里的橱柜。

  段融踱步到太师椅前,缓缓地坐了下去,他目光扫过仓库的物品,最后停在了顾素修身上。

  顾素修从橱柜内,拿了个不大的木匣子出来。

  他走到段融坐着的几案前,将木匣子拉开,放在了几案上。

  

  段融抬眼向那木匣内一看,只见其内似乎是一本书封破损、书角卷皮的发黄破书。

  “段小友,这木匣内,乃是我祖父的遗物。”顾素修看着段融,脸色沉郁地说道。

  段融心头纳闷,不知这顾素修为何要给他看其祖父的遗物。

  顾素修已看出了段融目色中疑惑,接着说道:“我顾家虽世代行医,但原本也只是乡村间的赤脚医生,医术平平,勉强糊口而已。而我祖父在四十岁那一年,忽然得了一个机缘。他医术针法也在那时大进,而这都得自于一位隐世的异人。”

  顾素修说起往事,目色一阵神往。“当时流行时疫,因缘际会,我祖父救了那异人一命。那人病好之后,便教了我祖父一年,临走之时,还留下了这本他亲自写下的医道心得。”

  “祖父日日苦学此书,加之受教于那异人一年,自此医术大进,我顾家的日子也过的好了起来。”

  “我祖父的梅花针法,亦是得传承于此人。而段小友的梅花针法,也得传于一位隐世之人。他二人之间,或有某种联系,也未可知?”顾素修忽然目色有几分兴奋,他拿起那本边角破烂的遗书,递向段融,道:“段小友,可看一看那位前辈的字体,与传你针法的那位隐世,可有相似之处。”

  段融心头一动,顾素修原来是这个心思,看来他对于自己的祖父,还有传授他祖父医术的那位异人,很是尊崇怀念,才会有一点渺茫的线索,就如此上心,连祖父的遗物都拿给段融看了。

  段融接了那本破烂的遗书,翻了看了几页,这书内至少有两种笔迹,而且其中一种笔迹,笔意略有变化,显然是不同时期的批注。

  “原文是那位异人前辈所书。祖父每隔数年,都会再详读批注。他记得他临死的那一年,还在看这本书。”顾素修说着,目色闪过一抹悲痛。

  段融忽然翻开了一页,只见那页纸上竟然一团血迹,想起顾素修的话,段融心头一动,此人竟如此痴迷于医道,段融不由地对顾素修的祖父,起了敬意。

  此书中,字里行间,满是批注,而且后期的想法有变,还会再重新批注,将之前的批注做出了修订。

  “有此机缘,又如此勤力,怪不得医术大进呢!”段融在心头赞叹道。

  他看着那发黄的书页上有不少摩挲的痕迹和汗液的渍痕,忽然心头一动,暗道:“读取器灵!”

第175章 医武同修

  器物:脏污笔记古籍

  器灵等阶:二阶

  吞噬要求:宿主精神力2级(满足)

上一篇:这个神君正得发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