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第226章

作者:狐狸困困

  【“书籍这种事情。”】

  【“由研究与技术学校的老师来撰写就好了。”】

  【“就让他们根据格物的内容,对其知识点简化简化再简化。”】

  【“如此。”】

  【“就应该可以用来教导小孩子了。”】

  【当首辅找上姬长兮后,姬长兮是这样给出回答的。】

  【毕竟。】

  【在她看来。】

  【既然学子们最后,都是以考上研究与技术学校为目标,那就将格物的知识给细化细分,如此等考上学校后,也能够无缝连接进行学习。】

  【“若非我现在很忙,或许还能帮你弄个书籍大纲,现在让学校的老师来负责,就完全足够了。”】

  【姬长兮本来这般说道。】

  【但是。】

  【在首辅的万般请求下。】

  【回想起以往的时候,首辅对她的关照,姬长兮还是抽出了点时间,来写了份书籍的大纲出来。】

  【如此只要老师们填充,那教学的书籍也就能够弄出来了。】

  【“不过。”】

  【“最关键的。”】

  【“不是在于书籍。”】

  【“而是教书先生!”】

  【“学校的老师不可能去教导低龄学子,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这么多人力。”】

  【“可是想要培养教书先生,就需要让他们接受这书籍里,堪称是颠覆了他们思维的知识,这点我就帮不了你了。”】

  【姬长兮对老师之事无能为力。】

  【但首辅已经是非常的知足了。】

  【至于老师。】

  【他并不担心。】

  【“因为。”】

  【“如今的煜国文风盛行。”】

  【“研究与技术学校对文人的影响也很大。”】

  【“想要培养合适的教书先生并不算困难。”】

  【首辅对此事充满了信心。】

  【虽然说他也知道。】

  【这种事情急不来。】

  【可他还是在最快时间,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再请求学校的老师,一边撰写书籍,一边培养他们。】

  【学校的老师们,不知道他为何如此着急,可这毕竟是首辅请求,他们自然不敢有任何怠慢。】

  【而首辅却很清楚,这很可能是自己为煜国,所进行的最后一次改革了。】

  【“也是。”】

  【“我在这个国家里。”】

  【“所能够留下的最后痕迹!”】

第171章 首辅去世!摊丁入亩?!

  【靖平十四年,十二月。】

  【首辅去世。】

  【这位从冤句县外的村子开始。】

  【就一直追随着陈怀信的老臣。】

  【终究是。】

  【没能挺过这个冬日。】

  【霎时。】

  【朝野震动。】

  【举国哀悼。】

  【陈怀信赐谥号文正。】

  【并亲自参与其葬礼。】

  【其身被葬于帝陵旁。】

  【“父亲曾言。”】

  【“希望能够一直看着,煜国江山社稷日益昌盛。”】

  【“如今能葬于帝陵旁,也算是了却了他的心愿。”】

  【“草民,谢陛下隆恩。”】

  【首辅的儿子对着陈怀信说道。】

  【他并没有任何官身,也因为读书不成,便一直被首辅要求,在家中安分守己,耕作度日平静生活。】

  【他也一直听从着自己父亲的嘱咐,直到今日才离开家乡,出现在长安城,代父亲拜谢陛下与生前的同僚。】

  【陈怀信脸色平静,安抚其几句,等离开之后,才长叹了口气。】

  【“难怪古今帝王都想要长生。”】

  【“这岁月之侵蚀。”】

  【“这时光之无情。”】

  【“真是……唉。”】

  【陈怀信摇着头。】

  【朝中众臣的情绪也都低沉着。】

  【这些年来。】

  【倒也不是没有臣子去世。】

  【甚至还有将领死在战场之中。】

  【但是。】

  【像是首辅这种身份地位的、与他们从冤句县外开始、便追随着陈怀信的老臣的去世、还是让他们感到浓浓的悲伤。】

  【即便是那些归降的臣子,此刻也都忍不住叹息。】

  【“其家人一直在老家生活?”】

  【“除了其夫人陪伴在长安城外,其余子孙家眷,全都在老家鲜少离开。”】

  【“让当地官府平日多照料一二吧。”】

  【陈怀信看向了次辅。】

  【或者说。】

  【自从老首辅去世后,他便是新的首辅。】

  【这也是老首辅所推举、并且培养了许久的人。】

  【新首辅点了点头。】

  【哪怕众臣都知道,这样的安排,可能会让老首辅家人在当地的地位超然,但从老首辅家人平日的表现来看,他们也值得被这样优待。】

  【等到老首辅的事情渐渐平复后。】

  【新首辅也汇报着这段时间之事。】

  【“对于教育改革的准备。”】

  【“首辅大人已经做好了。”】

  【“无论是书籍。”】

  【“还是教书先生。”】

  【“只需要个三五年便能安排妥当。”】

  【新首辅开口说道。】

  【这是老首辅生前亲自操劳的最后一件事。】

  【至于其他的,比如西南地区本地高产作物的种植,比如草原生产建设军队的家属安排,比如佛道两教的交流等等,这些已经早早的就被转移到新首辅手中了。】

  【也许是因为老首辅已经感觉到,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了,所以才会如此果断的,便将自己的权力交给后继者。】

  【丝毫没有那种人越老,越临近死亡,就越抓紧权力的想法。】

  【这也让煜国的运转,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或许。”】

  【“老首辅并不想看到。”】

  【“因为自己的去世而影响了煜国的发展。”】

  【“毕竟他可是曾为这片江山呕心沥血啊。”】

  【陈怀信明白了老首辅的想法。】

  【而对于新首辅的汇报。】

  【他也是认真的交流着。】

  【等到一段时间后。】

  【他也大概知晓了。】

  【这个新首辅的性格。】

  【“相比与老首辅。”】

  【“新首辅会更保守一点。”】

  【“老首辅虽然也很谨慎。”】

  【“可当发现某些政策,可以先行尝试以辨成效,比如示范区模式,他就会变得稍微激进一点,去试试究竟哪种政策比较合适。”】

  【“而新首辅则不会这样,他只会希望能够保持江山平稳,保持住如今煜国的上升势头,不太愿意去做冒险之事。”】

  【陈怀信有所明悟。】

  【他知道。】

  【新首辅是老首辅所推举与培养的人。】

  【而老首辅之所以会觉得,这样的人适合接替自己的工作,可能也是觉得如今的煜国,发展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他的性格或许难以做出太大的成就,但是让江山社稷保持稳定,让如今的势头不会断掉,还是没有问题的。】

  【“老首辅是希望煜国能够多积累一段时间吗?”】

  【陈怀信在心中想着。】

  【他接受了老首辅的好意,因为新首辅的年龄,其实也不算太小了。】

  【而且最近这几年,哪怕是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也不太可能会给他们造成太大影响,所以发展与积累的确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

  【在安排完工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