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垠石
“父皇,不要激动,说不定太子殿下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呢?”
李治探手,为李世民揉了揉李世民的太阳穴。
“也许吧,但是你舅舅的话,肯定是假不了。”
李世民闭眼,头脑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还是雉奴让他省心,还为李承乾开脱。
心善心好。
“从捷报和舅舅的话语来看,此番太子前去,只有一万唐军,如果太子不能展现杀伐手段,那才怕是不能镇压百济呢,儿臣觉得,太子做的不错。”
李治又娓娓道来。
“哦,朕想不到,雉奴你还有这样的看法,这也许就是太子的初心吧。”
李世民眼前一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对于反叛之地,确实要施展杀伐手段。
“这么说来,父皇理解太子的做法了,那就不需要下旨诏回了。”李治喜道。
“不,虽说是如此,但是,太子还是暴露在了百济和新罗的兵锋之下,如果百济和新罗稍有异心,后果不堪设想,血腥镇压,是要以强大的军力为保障,太子太冲动了,使得自己身处危机之中。”
李世民正色道,具体李世民如何想,无人知道,可能是关心,也可能是忌惮,亦可能两者都有。
对于背后的暗箭,李承乾自然是不得而知,他的舰队与刘仁轨的舰队于汉江口汇合之后,就向北开拔而去。
大雪纷飞,已经进入了北方府寒冬时节已经到来。
万径人踪灭。
也为他们提供了天然的掩护。
如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安市城以及仇乙城。
这样寒冬里,是非常不利行军的。
天寒地冻,行走都是非常的艰难,更别说是打仗了。
不过对于帆船来说,影响并不大。
大同江江水量大,也并没有冻结。
二百多战舰直入高句丽境内,寻找水系,直通平壤。
第134章 分兵合进 欲一举平复高句丽
平壤城原本不是高句丽的首都,而是因为其便利的水利,才将国都搬到此处。
平壤城有三江围绕,大同江就是其一,直通入海口,贸易繁荣。
也是此次李承乾顺行而上的航道。
作为后世人,他算是借鉴。
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七月,大唐战神苏定方领八万水军,自登州出发,准备奇袭高句丽。
因为山城防御体系太过于难以攻打,于是另辟蹊径,改从水路进攻,直捣黄龙,攻打高句丽首都平壤。
苏定方横渡渤海,历时一个多月,于八月份行至大同江入海口。
并马上进行了分兵作战,分一万轻军,偷袭南端的仇乙城,也就是如今渊盖苏文和裴行俭相对峙的坚城。
此时,高句丽屯重兵于此,李承乾自是不能领军攻打仇乙城。
而是准备如同苏定方那样长驱直入,当然,苏定方航船也不是那样的一路无阻。
在长口就遇见了高句丽军的拦截,交战数天,击败了高句丽数万军队,才得以继续北上。
待临近平壤之时,苏定方并没有开往平壤,而是全军下船,奇袭了马邑山,占领了制高点。
以马邑山为大本营,周转物资。
高句丽也是早就得知唐军的到来,兵力回援,平壤城中更是重兵守城,苏定方久攻之不下。
于是便开始了围点打援,将从其他城池过来的军队一一打败,屠戮一空,六万多的高丽军士,倒在了苏定方的屠刀之下,一度让高句丽不敢出兵支援平壤的可怕地步。
平壤城高,兵多,苏定方改变策略,进行了围城,平壤城中的物资终会有一天耗尽,平壤城内人数越多,耗尽的就越快。
这一围,便是七个多月,眼看著就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平壤城。
但也就在此时,西突厥反叛,导致大唐局势动荡,需要分兵处理西突厥叛乱,高句丽战场长远,后勤粮草就难以跟不上了。
唐高宗李治于是下令,让苏定方撤退,领军平叛西突厥。
高句丽又是顽强的活了下来,就宛如打不死的小强,每次认为必死之时,又因为某些奇迹活了下来。
由于战局的影响,李承干的舰队,并没有被发现,又是白雪茫茫,千山鸟飞绝,见不到一个活物。
十一月初,舰队行至了大同江口,不稍几日,便可以抵达平壤。
“太子殿下,如果从此地下船,不用五十里路,便可到达仇乙城,臣以为,可以派出一支奇兵,断了仇乙城的后勤补给,这寒冬腊月的,渊盖苏文定坚持不了多久。”
刘仁轨立于船头,对著白茫茫的山岭指了指。
“刘将军,所言不假,我们都知道,渊盖苏文才是如今高句丽的掌权者,抓住了他,那也就相当于灭了高句丽。”
程名振也附和道,几次战役下来,他对刘仁轨是心悦诚服,对其提出的战略也深深的赞同。
渊盖苏文聚集重兵于仇乙城,如果背后被一刀捅了,无疑是致命的。
“平壤城如何说,都是高句丽的精神信仰,而且高句丽的高层之中,也并非所有人都认可渊盖苏文的地位,杀灭了渊盖苏文,怕是没有你们想像中影响那么大。”
“更多的可能,是还权于高句丽皇室,并不关全局。”
李承乾含笑答道。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熊津城之时,李承干没有下手的原因。
一个道义是束缚不了他的,毕竟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除了高句丽为数不多的人记住他的无道外。
谁还会记得呢?又有几人会在意呢?
渊盖苏文只不过是掌权者,死了,自然会有人站出来统领军务。
就算是皇帝战死了,国家也是会有人站出来的。
这些都无关大局,首都平壤,才到关键,那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是末将等考虑欠失了!”
刘仁轨和程名振闻言,也不由低下了头颅,他们看到的是眼前的渊盖苏文和数万精锐。
只要再将这些精锐灭杀完,高句丽也正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你们说的也都有道理,就算平壤城被攻灭了,渊盖苏文也不是领军投降的,这仇乙城的数万军士,还是有很大的威胁。”
“诸位将军,谁愿意在此领兵断仇乙城粮道呢?”
李承乾觉得,兵分两路的效果会更大,不过留在这里,风险性是极高的。
除了要防备高句丽军队反扑,还要与艰难的天气做斗争。
“末将愿领军于此,创建此功。”
程名振揽下了这个重任。
确实,除了他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外,程处默、李震和李德謇都不太合适。
他们经历的战阵还是太少了。
“程将军,务必万分小心,事可为则为之!”李承乾满意点头,大唐从不缺乏以少击多,孤军冒进的将领。
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刘仁轨,从水军之中,挑选出一千名精锐之士,分出最好的肉干和衣物给他们。”
李承乾当即下令道。
兵贵神速。
战舰靠岸,就有一群甲士走出了船舰,而前行的战舰,亦是没有半点停留的意思,比在海上航行之时,还快上了几分,逆流而上。
“披上白布,我们前进,这次是一次难得立功的机会,是本将军为你们争取而来的,你们可都要争气些。”
程名振挥手,将一片白色披风盖在了身上。
余下的将士也是如此,乍一看,他们宛如与白色的天地融为了一起。
“弟兄们你们可都要争气点,程将军可没有骗人,当初偷袭卑沙城之时,我可是一个火长,如今是团正了,此次若成,功勋卓著者,至少升一级,其余的话,也会有大量赏赐。”
队中,一个小将领,对著自己的队伍小声提醒著,示意他们都认真些。
这是新军,李承干的军功体系正在逐步创建,欲要代替那种举荐的制度。
雪地之上,不见人影,只有一道道很深的脚印印过,不过很快,又被雪花完全淹没。
来去无踪。
这就更好的为这千人小队提供了保护。
第135章 长孙无忌 褚遂良站队 支持李治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整个长安城都被笼罩在了一片银装素裹之中。虽然天气寒冷,但人们的兴致却丝毫不减,街头巷尾依然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江畔和山岭之上,一群群年轻的学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他们仰望著天空中飘落的雪花,脸上洋溢著喜悦之情。
这些冰冷的雪花仿佛成了他们眼中最美的景色,他们试图用最精妙的言辞去赞美这场雪景,似乎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瑞雪兆丰年啊!”褚遂良伸出手,掌心朝上,让雪花落在他的手上,感受著指尖的寒冷,不禁感慨道。
“未必如此,但是如果鲜血流得多了,来年肯定会有一个丰收年。”身后突然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
这声音十分熟悉,褚遂良听到后不禁一愣,连忙转身望去,只见长孙无忌正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眼神深邃而凝重。
“长孙仆射,你什么时候到的?”褚遂良惊愕地问道。
长孙无忌刚从百济回来,这个消息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刚回来没有几天!”
长孙无忌缓缓走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沉重的石头上,他的语气仿佛承载著万斤巨石般沉重,让人感到压抑和不安。
“长孙仆射,里屋请!”
褚遂良恭敬地抬手,请长孙无忌进入里屋。
“仆射之前说的,流血,是战局失利了吗?如今大雪封山,也不得不退军啊。”
见到长孙无忌出现在这里,褚遂良不禁想到,难道是大军已经撤回?这让他心中涌起一股不安。
“非也,我说的是我们的血!”
长孙无忌深深地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我们?怎么了?”褚遂良满脸疑惑,完全不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难道是有什么灾难即将降临到他们身上吗?
“褚大人,以为太子殿下如何?”
长孙无忌紧紧盯著褚遂良的眼睛,似乎想要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些什么。作为臣子,妄议上位者的得失并非明智之举,但此时长孙无忌却提出了这个问题。
褚遂良沉默了许久,他深知为人臣子应有的本分,不敢轻易议论上位者的得失。他无法理解长孙无忌为何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因此选择了保持沉默。
“褚大人可知,我在军中的处境如何?完全是被架空的,太子殿下上位之后,你我都要回归田野了。”长孙无忌一脸苦色地看向褚遂良,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
“一朝天子一朝臣,那是肯定的,所以长孙大人,是在告知,知进退,给太子的人让位置是不是?”
褚遂良皱著眉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疑虑。他知道长孙无忌所言非虚,但却不希望事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如果只是这样,我也就没有其他忧虑了,褚大夫可不知道,太子在百济的行事。”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百济的门阀贵族,都被打死了九成,其家族中的财物都充公,以做军饷,也有不少运用到了民生之中。”
长孙无忌的话让褚遂良陷入了沉思。他没想到太子竟然采取了如此强硬的手段来处理百济的问题,这不仅显示出了太子的果断和决心,同时也意味著他们需要重新评估未来的形势。
褚遂良沉默了半会,整理著自己的思绪道:
“太子殿下大才,收百济之财于己用,杀伐果断,是王者之风,不但借此解决了军饷问题,还稳定了百济民心。”
长孙无忌此时,感觉就是在对牛弹琴,不知道是他说的不明显,还是褚遂良在揣著明白装糊涂。
“如今,大唐开设军饷制度,开设学堂,现在国库还能坚持几年,如果国库空虚,太子的刀子会对著谁呢?褚大人现在不会还不清楚吧?”
褚遂良眉头一皱,看向长孙无忌,略微慌张道:“长孙仆射的意思,太子殿下之后,会对我们贵族动手。”
褚家虽不是大家,但是这几年敛财无数,田产更多的数不清。
上一篇: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下一篇: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