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垠石
帅旗后退,这就宛如是撤退的命令,高句丽全军恐慌,已无战意。
主帅都跑了,他们还为何而战?
兵败如山倒!
高句丽军全面溃败,士兵们四处逃窜,丢盔弃甲。他们失去了战斗的勇气和信心,只想逃离这个血腥的战场。
李道宗率领的骑兵再立奇功。成为了扭转这场战争的关键力量。
没有了中军的指挥,十余万的高句丽军,如同无头的苍蝇般溃逃。他们的军队组织崩溃,士气低落,再也无法抵挡唐军的攻击。
不逃不行,唐军的军士太无情了,肆意的收割著战场。每一次冲锋都带来无数生命的消逝,鲜血染红了大地。
“传令全军,对敌军进行追杀,扩大战果!”
李?吩咐完,便也翻身上马,领著中军仅剩的三千甲士,冲杀入了溃逃的高句丽军中。
“高延寿是猪吗?坚守为战不行吗?”李佐升登高而望,看著溃败的军队,咬牙切齿道。
“将军,我们出兵吧,说不定能反败为胜呢?”邹定国也开口道。
不能见死不救。
而且二十万大军,对战唐军十万,被杀成这样,这叫做什么事?
“高延寿大意了,不该打的啊!”梁万春紧紧的握住拳头,没有下令救援。
“将军,犹豫不得啊,再慢的话,就无力回天了。”
邹定国和李佐升一同急道。
“败势已定,我们无力援救!”梁万春摇了摇头。
他知道,现在安市城已经成为了高句丽最后的希望了,安市城有失,则国灭。
安市城若在,唐军便不敢孤军冒进。
只需要寒冬来临,唐军便会不战自退。
辽东平原,冬季无比漫长,唐军异地作战,后勤补给自然会很难供应的上。
“将军,如果不出兵,我们真的就会孤立无援了,末将以为,还是领兵出战为好,就算打不赢,也能收拢残兵。”
邹定国再道,主要安市城一打开,高句丽现在这样逃败之兵,就会都向这里集聚。
“唐军,现在就巴不得我们出兵呢?面对城外的唐军,你们需要多少军队去牵制他们呢?一万或是二万?”
梁万春转头,指向了张俭所部。
三万唐军严阵以待,见安市城不出兵,急得张将和番将阿史那社尔团团转。
别人都在吃肉,唯独他们汤都没有的喝。
“二万,末将只需二万军士,就可以撕开唐军的封锁。”邹定国坚定的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安市城必定会防守空虚,唐军定会乘机攻城,何解?”
梁万春问向两人,唐军就是怕他们不出兵。
一出兵,那就是掉入唐军的陷阱之中,安市城不一定能被攻打下,但是派出去的那种援军,肯定是有去无回。
第131章 战局再次对峙
张俭和阿史那社尔望眼欲穿,也不见安市城出兵。
驻跸山的战斗已然进入了尾声,已经见不到几处拼杀。
主帅高延寿在各军的围堵之下,选择向了唐军偷袭。
他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驻跸山大捷,唐军以一比三的军力完胜高句丽,斩敌俘虏各三万多人。
“高延寿,你现在可知唐军不可挡呼?”
李?策马而来,接受了高延寿的受降。
“唐军威武,是我等自不量力了!”
高延寿羞愧的低下了头颅,非将士不勇武,而是决策出现了重大的失误。
“哈哈!”
一众唐军战将大笑。
“回营。”唐军收拢,对于那些逃走的了高句丽军士,也不再加以追击。
此战之后,高句丽已经无反抗之力了。
而安市城被攻破也近在咫尺。
只是简单的休整三天后,唐军便对安市城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安市城的一角,被土炸弹炸塌,唐军全军压上,但是安市城的守军反抗无比剧烈,大有壮士断腕之决心,从缺口处冲出了千余人,抵挡住了唐军,又让那处缺口被添堵了。
自入高句丽以来,唐军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于高句丽军方的压力。
“霹雳火已经没有了吗?”李?看著林志问道。
“还能炸一次!”林志回道。
“休整,明天再战。”李?很迫切的传令道。
安市城的反抗程度,超出了唐军所有人的预料,哪怕是再炸出了一次缺口,也是立马被守军抢了去。
安市城的建造,并不是适合大军团战斗。
安市守军居高临下,还是占据了优势。
“诸将,可有破敌之策!”
安市城占据著天时地利人和,炸出来的缺口,也只不过是相当于在两边悬崖之下开了一个口子。
还是要面临城头之上守军队进攻,两度进攻,让唐军死伤无数,只是在送死而已。
“制造巢车,占据制空权,以高打低。”
张士贵进策道。
“如果守军以火攻之,又该当如何?”李?反问道。
巢车也不是万能的,起码它是惧怕火焰的。
“有了,不用木头搭建巢车,我们用土石垒成高山,那样就你怕死了。”
李道宗灵感一闪,数万人,如何不能移山填海。
众人都微微点头,均觉得可行。
安市城之战,陷入了相互的拉扯之中。
好似冥冥中早有注定,安市城还是成为了唐军不可逾越的一道坎。
哪怕是在李道宗的建议下,全军垒迭了土山,也依然未能攻入安市城之中。
征东路军,陷入了两难之地。
随著天气愈发寒冷,战役也进入了冷却期。
“高延寿兵败投降唐军,大对卢,这可如何是好啊!”
在高句丽最南端的仇乙城主府内,一众高句丽军官们面如死灰,纷纷将目光投向坐在首位的渊盖苏文,眼中满是恐慌。
“要不,我们高句丽还是臣服于唐军吧,否则这样打下去,会灭国了的。”
终于,有一名将领忍不住开口说道。他的声音颤抖著。
原本,他们曾寄希望于以百济作为突破口,与唐朝军队决一胜负,但经过几场战斗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谬可笑。
即使是自认为精通兵法韬略、胸有成竹的渊盖苏文,也无法突破黑齿常之和裴行俭所布下的防线。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夜间遭受了黑齿常之的偷袭,使得渊盖苏文不得不撤回仇乙城,并重新调整战略部署。
如今,渊盖苏文面色阴沉地盯著下方那些已经丧失斗志的将领们,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好,向唐军臣服!”
这声不甘的怒吼,回荡在空旷的大殿内,仿佛在诉说著渊盖苏文最后的挣扎和无奈。
尽管他们仍有一战之力,但继续战斗下去将会彻底动摇国家根基,即使经过百年的休养,也难以恢复元气。面对如此困境,渊盖苏文只能选择忍耐。
不久后,渊盖苏文率领亲信越过双方激战的区域,朝著百济的熊津城进发。
寒冷的天气已经来临,高句丽无法承受这样的消耗。他此次前来是希望结束战争,让唐军撤退。
“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参见大唐太子殿下!”
渊盖苏文微微鞠躬,向李承乾行礼。李承乾凝视著眼前这位枭雄,渊盖苏文体型高大健壮,眼神深邃,城府深沉。
“两军正在交战,你来此究竟有何意图?难道不怕死吗?我只需将你斩杀,高句丽军队就会陷入混乱,变得不堪一击。”
李承乾威严地说,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王者风范。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是礼仪之邦的大唐天国呢?”
渊盖苏文不卑不亢地回应道,他的声音平稳而坚定,展现出一种自信和从容。
渊盖苏文接著说:“至于我的来意,是来向大唐天朝赔罪的。”
他的语气渐渐变得柔和,态度也显得谦卑起来。他微微低下头,身体前倾,表现出一种恭敬的姿态。
“哦?怎么个赔罪法?”李
承乾嘴角微扬,带著一丝玩味的笑容问道。他的眼神锐利而充满探究,似乎想要看穿渊盖苏文的真实意图。
渊盖苏文的野心勃勃,他不可能真正地臣服于大唐。这很可能只是他的缓兵之计,短期内或许会表现得顺从,但时间一长,他必然会再次跳出来。
高句丽拥有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有著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感已经深深扎根于高句丽人民心中。
此外,许多高句丽人来自中原地区,受到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对国家统一有著深刻的认识。
渊盖苏文抬起头,平静地说:“高句丽国愿意,向大唐称臣,每年纳贡,以表臣属。”
然而,李承乾却微笑著摇了摇头:“成为附属国吗?可惜,我大唐出兵打仗,向来只追求灭国之战,高句丽已经错过了成为属国的机会。”
闻言,渊盖苏文眼眸微缩,平和的气势也变得咄咄逼人起来。
“太子殿下,是否想的太理所当然了呢?我高句丽境内还有五百万众,唐军亦只不过是十万人马,何以灭之。”
第132章 长孙无忌回都 开始作妖
“很简单,当然是一城一城屠杀过去了。”
李承干的语气冰冷,仿佛视人命如草芥。
“直到高句丽国无条件投降为止,如今的机会摆在面前,渊大对卢,可不要再选错了,否则,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李承乾身上散发出一股威严,宛如在告诉渊盖苏文,自己是说一不二的。
“太子殿下,本大对卢是抱著十足的诚意来和大唐谈判的,大唐难道就想一直和我高句丽战不休吗,这对于大唐而言,也绝非好事。”
渊盖苏文脸色凝重地说,此时的高句丽仍有一战之力。
“本宫想,一定是渊大将军误会了什么,高句丽一直没有和大唐谈判的实力,正所谓弱国无外交。”李承乾缓缓说道。
“太子殿下这话的意思,是没得谈了?”
渊盖苏文眉头紧皱,要让高句丽无条件投降,他绝对不会同意。
“高句丽无条件投降,否则就没得谈,至少本宫能保证渊氏的富贵,若是大唐铁骑踏进平壤,你渊家则会是第一个遭到清洗的对象。”
李承乾威胁之意尽显,在逼迫渊盖苏文做出选择。
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太子殿下如此有信心,那便不妨来屠灭我高句丽国试试,看有几人会投降。”
渊盖苏文冷哼,不再惺惺作态,威严尽显,欲要和李承乾分庭抗礼。
“大胆,你可知道,你在和谁说话?”李震斥责道,他在观察李承干的神色。
“只要李承乾一声令下,就令人绝杀渊盖苏文于此,以绝后患。”
殿内,气息凝重,渊盖苏文也不由打鼓,这两个年轻人不会真的乱来吧。
上一篇: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下一篇: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