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垠石
“这封信是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进行了布置,也就是说,太子殿下提前知道,我们会在此遇到困难,也是提前知道高延寿驻军在何处,以及其行兵阵型。”
李?一提,众人都觉得无比怪异起来。
“林志,这是不是你自己写的,以为我们不会采纳,所以才假借太子之名的!”
未卜先知,他李道宗可不信这。
“末将不敢,江夏王难不成还认不出,那就是太子殿下的字迹吗?”
林志躬身回道,这是太子亲手交于他的,还特意强调,如果这些军中大佬都不找不到破敌之策,才拿出来的。
“还真是太子的笔迹!”李道宗也惊呼,信稿传了下去,让其他将领都分辨一番。
“不用看了,破敌要紧,就按太子所说的那样,引高延寿出兵来击。”
李承乾此时在众人的心中,都披起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李承乾信中所描绘的战术,也是李世民亲征之时,以六万军卒,大破高延寿十五万大军的打法。
当时李世民亲自坐镇于中军,摆开阵型迎战高延寿部,另在两边高山之上隐藏伏兵,从左右两翼冲杀,打乱阵型。
最致命的,还是领长孙无忌带来的六千军士连夜奔袭四十余里,偷袭后军,使得高句丽陷入恐慌之中,随著军阵被破,唐军趁机掩杀,大破高延寿援军。
“李道宗听令,本总管领你领五千骑兵,绕过驻跸山,袭击高延寿后军,焚烧粮草,制造混乱。”
“张俭听令,令你率领所部,防御安市城之敌,以免他们出城合击我军,你之任务,便是阻断安市城敌军。”
“薛万彻、张士贵、高侃、牛达进听令,命你等领军驻扎驻跸山谷,与高延寿大军相抗衡。”
……
李?立即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同时也让人送去战书。
“将军,这是唐军的挑衅之计,我们应该听从渊盖苏文的建议,按兵不动,于安市城守军护卫互为犄角,使得唐军进退不能,唐军撤退,可令一军掩杀,但是万万不可主动出击。”
“李?久经战阵,平定过唐国内乱,也参与过不少的对外战争,不容小觑之。”
很快,高延寿就收到了唐军的战书。
高惠真见高延寿真的有出战之意,在一边苦口婆心的劝诫道。
“他李?久经战阵,难道本将不是身经百战吗?还有,本将凭什么要听渊盖苏文这个大逆不道之辈的话呢?”
不说还好,一说到渊盖苏文,高延寿便难以下咽。
他此时出征,可不是为了给渊盖苏文卖命,而是如同梁万春那样,为了高句丽。
“将军,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的,如今对付唐军,这个办法是上策,如果再派一支骑兵,绕道到唐军的身后,破其粮道,唐军肯定会退出高句丽战场。”
“之后,将军就可以领大军前往,收复失地,不为失大功一件,民心所归,渊盖苏文又算得了什么?”
高惠真再道。
“不,如果就此让唐军退走,葬身于唐军屠刀下达我国国军民如何能瞑目,本将军要让这群唐军血债血偿,一个也走不出高句丽。”
“我军十五万大军,再加上安市城守军,前后夹击唐军,唐军必败之。”
高延寿踌躇满志,如此绝对的优势和战局之下,他想不到任何一种,自己战败的方案。
“还是有所不妥!”高惠真总是感觉有股不妙之感。
唐军敢邀战,那就是说明有了应对之策了。
而对于唐军的部署,他们确实一无所知。
“没有什么不妥的,你们这些人,都是被唐军打怕了,今天,本将军就要告诉你们,唐军也不过如此,会在本将军的铁骑之下,灰飞湮灭。”
高延寿起身,快步走到帐外。
“传令三军,造饭起军,进攻唐军,立战功。”
高延寿并没有做任何的战略部署,就是要以大军之势,碾压而去。
战马嘶鸣,旌旗浩荡。
高延寿立于高处,进行行军布置,这是国运之战。
他这十五万人马,已经是整个高丽军国所能调动的所有机动人马了。
败之,高句丽国将再无反击之力,只能拒城而守了。
而唐军败之,也会优势全无,必须转为守势。
第129章 驻跸山之战
贞观十八年九月二十二日。
天色尚未完全明亮,天空被阴霾笼罩,细雨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寒风刺骨,但与军队中散发出来的凛冽杀意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
在驻跸山上,高延寿率领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战场,他们的队伍绵延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撼感。
唐军阵营中,薛万彻充满了战斗意志,他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我们按照太子殿下制定的战略部署行动吧,本将军将带领五千名士兵前往与高句丽军交战,佯装败退,引诱他们深入。”
“薛将军,请务必小心。我们也会进入预定的位置,一旦高句丽军进入埋伏地点,我们将全力支援将军,围剿敌军。”
张士贵和高侃等将领也站起身来,目光注视著薛万彻领军出征。他们深知这场战役的重要性,
薛万彻带领五千士兵离开唐军营地,向著高句丽军的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其他唐军将领也开始组织各自的部队,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激战。
战场上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双方的军队都在等待著决战的时刻。每一个士兵都知道,唯有杀死敌军,自己才能活下来。
“将军,唐军已经派兵前来,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啊?”高惠真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忧虑。
“不用担心,我们的斥候已经仔细探查过四周情况,如果唐军胆敢分兵,那我们的前军就能一举击溃他们,彻底打乱他们的队形。”高延寿自信满满地说道,他坚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白费力气。
“好,立刻下令,让先锋军迅速消灭唐军这五千人!”高延寿一声令下,战旗飘扬,高句丽的大军如猛虎下山般,凶猛扑向薛万彻率领的唐军。
两军在狭小的山谷中展开激烈交锋,一时间杀声震天,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唐军士兵战斗力高强,但高句丽军队人数众多,占据优势。
薛万彻毫不畏惧,孤身冲入敌阵,手中长枪挥舞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敌军将领纷纷落马。然而,在万人的混战中,个人的勇猛杀敌并不能改变整个战局。
双方鏖战良久,但始终无法分出胜负,唐军人数较少的劣势逐渐显现出来。
要想佯装败退,必须要有九成以上的真实性才能骗过敌人。高句丽的高层将领们并非愚笨之辈,一触即溃显然难以令他们中计。
李?站在驻跸山上,俯瞰著山下激烈的战斗场面,同时不断抬头观察天空。突然,一只雄鹰从高空急速俯冲而下。
“李道宗已经抵达指定位置!“李?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这场战役的关键在于李道宗是否能够成功切断高句丽军队这条长蛇。
他立刻下令:“发出旗语!“
山背上,唐旗挥舞,一面旗帜被高高举起,另一面则迅速落下。这个信号只有一侧的唐军可以看到,而另一侧的高句丽军队则完全不知情。
高延寿误以为唐军的指挥中心位于山脚下,实际上,李?早已将中军大营转移到山中,使得山下的唐军可以毫无顾虑地展开行动。
薛万彻一枪挑飞了一名敌军战将,然后迅速调转马头,带领唐军先锋部队开始撤退。无需下达任何命令,唐军先锋部队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溃败的迹象。
“唐军已乱,全军冲杀,生擒唐军主帅。”高延寿兴奋地喊道。
此时,高句丽军士们士气高昂,他们眼中闪烁著光芒,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高延寿果断地下令全军出击,企图一举击败唐军并生擒他们的主帅。这个决定看似明智,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军团作战不仅仅依赖于士气,还需要严密的组织和协调。
就在高延寿下达命令的瞬间,战场上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原本紧密跟随前军的后军突然变得混乱不堪,无法跟上前方部队的步伐。
这是因为李道宗率领的骑兵成功地偷袭了高句丽军队的后方,使得后军陷入困境,自顾不暇。
“砰!”
一声巨响打破了战场的沉寂,一团绚丽多彩的烟花在驻跸山上空升起,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这是李?发出的信号。
紧接著,无数箭矢如雨点般密集地射出,铺天盖地地射向了高句丽军队。
这些箭矢带著凌厉的气势,如同蝗虫过境一般,高句丽就像那稻草一般,被这群蝗虫吞噬掉。
在箭雨的袭击下,高句丽军士的冲锋速度明显减缓,前排的战士纷纷倒下,形成了一片血泊。
而此时,驻跸山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张士贵、高侃、牛达进等唐将率领著士兵从四面八方杀来,他们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高句丽军队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惊愕地发现自己陷入了包围之中。
他们作为底层的战士,并不知道唐军有多少人,只是入目之中,都是唐军将士。
在混乱中,高句丽军队开始失去组织和指挥,士兵们四处逃窜,毫无斗志可言。
“传令全军,不顾唐军的阻拦,向前冲杀,冲破唐军中军,分割战场。”
高延寿还是非常镇定的指挥道。
主将尚在,各部将领遵循军令,高句丽军也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向前冲杀而去。
数万的将士集于一处,喊杀声震天,鼓声震耳。
“薛礼,你持枪,我持弓,夺了那帅旗!”
战阵之中,张士贵手指远处的高延寿行营说道。
虽然李道宗截断了后军,但是唐军的兵力亦不占优势。
想要快速接受战斗,那就是斩帅夺旗,让高句丽军团失去指挥。
“薛礼愿往!”
薛仁贵策马冲杀向前,时而落马冲杀,时而夺马冲刺,几万的大军之中,他如同入无人之境。
而张士贵领亲卫在后,进行远程射杀,保护薛仁贵。
但是时间一长,张士贵被打住了。
只余薛仁贵一人在敌军军中横冲。
第130章 高延寿溃逃
驻跸山地区成为一片混乱的战场,双方的统帅现在已无法掌控局面。由于大量兵马投入战斗,局势变得失控,只能依靠战将们在战场上的临场决策和指挥能力来应对。
滚滚浓烟升腾而起,火光直冲天际,照亮了整个天空。
“将军!那里是后军,唐军已经绕过我们,烧毁了我军的粮草!”高惠真面露惊惶之色,手指著后方惊恐地喊道。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高丽军队内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骚动,士兵们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告诉将士们,我军的粮草已经被焚毁,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击败唐军,抢夺他们的粮草,我们才能生存下去!”
高延寿迅速做出反应,决定将被动转化为主动,背水一战。
随著高句丽军中的军令下达,高句丽的将士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后路可退,他们的血性被激发出来,战斗更加激烈凶猛。
此刻,每一个士兵都明白,只有战胜唐军,夺取他们的粮草,才能够生存下来。这种生死存亡的紧迫感使得高句丽军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
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震耳欲聋。双方士兵拼尽全力,展开殊死搏斗。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堆积如山,但战斗仍在继续,没有人退缩。
在这混乱的战局中,高延寿和他的军队展现出顽强的斗志,决心与唐军决一死战。
而唐军则面临著巨大的压力,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抵挡住高句丽军队的猛烈攻击。
谁都不愿意被对方杀死,只能拼命的将对方杀死。
“契苾何力将军,敌军粮草已经烧焚,领军先行,与大军合击高句丽主力。”
高句丽的后军,被五千骑兵搅得天翻地覆,发生了溃逃。
五千骑兵如同一股钢铁洪流一般,势不可挡地向前冲锋。他们的马蹄声响彻云霄,大地在铁骑之下,微微的颤抖著。
骑士们每一次挥动武器,都带来一片血雨腥风。
高句丽后军士兵们惊恐万分,纷纷四散奔逃,但却无法逃脱这股洪流的追击。骑兵们的速度和马匹的冲击力让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很多人都成为刀下亡魂。
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李道宗率领的骑兵阵队已经杀穿了后军,杀到了中军。面对这支精锐的骑兵队伍,高句丽军开始出现了溃败。
五千骑兵所展现出的冲击力远远超过了五万步兵团。他们如同闪电般迅速穿插于敌军之间,分割战场,肆意屠杀,骑兵的恐怖统治力让高句丽军陷入混乱。
李道宗一眼就看到了半山腰上的大纛,他毫不犹豫地带领著骑兵向那里杀去。
“骑兵拦截!”高延寿惊慌失措地下达命令。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地望著前方汹涌而来的唐军铁骑。
然而,此时的高句丽骑兵已经陷入了战场的泥沼之中,难以自拔。他们被唐军步兵死死缠住,无法及时支援中军。
战场上的局势瞬间发生了变化,唐军铁骑如入无人之境,轻松突破了高句丽的防线。他们的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是死亡的交响乐,让高延寿心惊胆战。
没有遇到任何有力的阻碍,中军大营被铁骑轻易踏灭。高句丽的帅旗也不得不向后移动,形势变得越发危急。
上一篇: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下一篇: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