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垠石
隔空对法算计。
相比于李世民的艰难境地。
此时的李承乾却是十分的惬意,一身便装,游走于乡村田野之间。
临近金秋,田野之间的农作物也已经,相继成熟,百姓于山野之中忙碌不停。
今年的收成更胜往昔。
“高将军、薛将军,留守必要的人员镇守城池,其余的士兵都下田间来,帮百姓们收集。”
李承乾目光扫过一片金色麦田,而后开口道。
“太子殿下仁德,真是天下百姓之福。”
高侃由衷的赞叹道,李承乾不同于那些将百姓挂在嘴边的官员,而是确切的做到了。
“殿下可能还不知道,如今辽东道的百姓都在歌颂殿下的恩德呢?殿下为民,天地共见之。”
薛仁贵也在一边说道。
“为民?”李承乾抬头望天,也许是吧。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与其是说为了天下之民,还不如说是为了这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可惜不知道,百姓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还能持续多久。”
隐隐之间,一股无形的风暴向高句丽席卷而来。
“殿下此意是…”高侃问道。
“此间本宫的行为,你们不觉得逾越了吗?不觉得有谋逆之实吗?改革税制、集兵权、杀武将等等。”
李承乾转头看向了两人,欲从两人的神色看出什么来。
高侃、薛仁贵掌控著整个辽东道的军权,一旦反叛,就会使得他陷入了绝对的被动之中。
毕竟,他的行为,是谋逆,很少能被军中的将领认可。
加之,李世民的统治力犹在,让人反叛,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高侃、薛仁贵脸色微变,此问题很不好回答。
“但是本宫诺不行使,便也见不到眼前的欢声笑语,逾越也便逾越了吧。”
李承乾俯身,轻轻的感受著麦惠的丰满,公开的向两人表现自己的意思。
“殿下胸怀天下之民,更有大国之容,末将誓死追随,不论身后之名。”
高侃言道,叛逆也罢,士为知己者死。
“末将薛礼本是起于微末,如今辛得殿下赏识,才得此重任,末将无以报恩,唯以死效之。”
薛仁贵躬身表态,不是做作。
“两位将军,亦是胸怀天下,你们不是为了本宫,我们都是为了这病态的天下,终有一日,天下之民皆尽如此。”
李承乾目视前方,望向那些劳作而又欣然自得的高丽军百姓。
“对,为了这天下!”
高侃、薛仁贵也是同时上前半步,俯视著这片大地。
“长安方向,也许将会采取行动,你们派人往返你们的家乡,安排好你等的族人,以免遭到牵连。”
李承乾摊牌后,两人还能表示追随,这是难能可贵的。
“还是殿下考虑周全,我等立马著手安排。”
现如今,能让两人有所顾忌的,那便只有远在他方的族人了。
一旦全部搬迁而来,那么就再无后顾之忧。
“辽东事务,本宫全部移交于你们处理,不日之后,本宫将回平壤。”李承乾又道。
第170章 试探李?与李道宗
闻言,两人的脸色为之一凝,言外之意,就是辽东道的所有重担都会落在两人的肩上。
说实话,两人均还很年轻,经验不足,能有如今的地位,真的都是李承乾提拔所致,于军中的威望,还不是那么能服众。
“殿下,不是末将与薛将军不想为殿下分忧,而是以我们如今威望,怕是难以统领全境。”
高侃担忧道。
“你与薛将军,总是要独领一军的,统领一地的,该如何处理便如何处理,本宫相信你们。”
“遇事不决,可凭高将军决断,冲锋陷阵,薛将军无往不利,薛将军亦可临时裁决。”
李承乾对两人又重新进行调节,薛仁贵为副将,从未输过。
而高侃在大局上的魄力,更胜一筹,两人是一个绝佳的组合。
“多谢殿下信任,我等必定竭尽所能,不让殿下失望。”
高侃、薛仁贵齐声道。
“有两位将军坐镇辽东道,本宫心安,百姓亦是心安。”
李承乾全权放权于两人。
又过了几日,李承乾便踏上了回程。
高侃、薛仁贵于辽城头上相送,至直远去不见。
“薛将军,你我之职责,任重而道远矣!”
高侃心中沉甸甸的。
已然确定,他们要扯起反旗,行独立之举。
“路远,行则将至,太子殿下心有大志,腹藏良谋,此行无忧。”
薛仁贵目光远望,坚定无比的说道。
“薛将军说的好,不过,将军可发现军中可有可造可信之才。”
欲全部掌控,还是需要自己人。
十余天之后,李承乾领著亲军风尘仆仆的进入了平壤。
“殿下,辽东政务解决完了吗?”
平壤的皇宫之内,裴行俭、李震和程处默齐聚。
“解决好了,现如今,由高侃与薛仁贵共同统领辽东道一切事务。”
李承乾边走边道。
“高侃、薛仁贵?”
三人相视,这两个名字太过于陌生了,既不是名门之后,也不功勋卓越之辈。
“他们和我们这般,都还未至而立之年,这朝代,也当属我们这一代。”
李承乾充满了雄心壮志,他们不了解高侃和薛仁贵,也是必然的。
不过这两人的成就,直追裴行俭,要远超李震和程处默。
“此两人如此受殿下青睐,想必是有过人之处了。”
裴行俭正色道,在任人为用这方面,李承乾已经无人能出其之右了。
裴行俭如此,刘仁轨亦是如此。
终是能安排到其合适的位置。
“不错,此两人是人中之龙,高侃领军之能力,不在守约你之下,而薛仁贵则是能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辽东道有此两人坐镇,稳如泰山。”
李承乾给予了此两人极高的评价。
“如此英杰,来日必当拜见一番。”
对于高侃和薛仁贵,几人也起了结交之心。
“对了,英国公和江夏王可还好?”
李承乾关心的问道,如今的大唐,这两位才是中流砥柱。
裴行俭、刘仁轨之辈,都算是后起之秀,可领一军,但还不能像李?和李道宗一样,能节制天下兵马。
“遵殿下之令,一直在善待两位老将军,除了不给予出城外,一切自由。”
裴行俭回道。
“是本宫怠慢了两位老者,带路,本宫这就前去赔罪。”
李承乾说道,日后,对外战争,还得需要这两位开道。
如今的徒刑,只是把他们孤立到了内斗之外,使得他们得以保全,不至于左右为难。
一座豪华的庭院内,两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面对面坐著,棋盘摆在他们中间。他们神情专注地盯著棋盘,时而皱眉思索,时而面露喜色。
其中一位老者突然大声喊道:“江夏王,你又耍赖!”
李?,他伸出一只手,紧紧抓住另一位老者——李道宗的手臂。
李道宗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反驳道:“英国公,明明是你下棋下不过我,还怪我耍赖。”
两人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步。这两位老者平时无所事事,如今只能靠下棋来打发时间。
这时,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传来:“父亲大人,太子殿下来见你们了。”
闻言,两位老者停止了争吵,转头看向门口。只见李承乾面带微笑,风度翩翩地走了进来。
“看来两位老将军兴致不错,本宫也就放心了。”
李承干笑著说道,他的语气亲切而温和,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李道宗脸色阴沉,冷冷地回答道:“这还要多谢太子殿下,不然,我和英国公怎么会有这样悠闲的时光呢?”
李道宗的话语中带著一丝怨气,毕竟,作为国家的有功之臣,他们却要被徒刑。
“江夏王和英国公一生都在为国征战,立下赫赫战功,本该有闲暇时间的。”
李承乾宛如听不懂李道宗话语之中的埋怨,径直走上前去,大方的坐在了棋盘前。
“如此说来,太子殿下,是想让我和英国公颐养天年了。”
李道宗冷冷的说道。
“这怎么可能呢?两位老将军如今正是当打之年,国家需要两位尽力的地方很多,只是如今的事件,颇为复杂,本宫想,还是让两位老将军置身事外的好。”
李承乾开诚布公,没有选择隐瞒。
“太子,你真要反?”
李道宗的脸色也变得无比的严肃起来,他看著眼前的李承乾,眼神之中带著一丝惊讶和疑惑。他对李承干的能力一直都非常认可。
如果李承乾能够成为皇帝,他李道宗自然会不留余力地支持。然而,他从未想过李承乾会选择这样一条谋反之路。
“哈哈,堂叔,你以为何为谋反呢?”
李承乾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自嘲之意。他转过头来,目光如炬地盯著李道宗。
按照宗族身份来说,李道宗是李承干的长辈,但此时此刻,李承干的气势却让李道宗感到有些压抑。
“本宫本来就是储君,谋反一词,用在本宫的身上,好像并不合适吧!”
李承干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带著沉甸甸的重量。他的脸上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
“这只不过是那些门阀强加于本宫身上的罪名而已,真正谋反的人是他们。”
李承干的语气愈发严厉,他的目光扫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门阀氏族的阴谋和野心。
“想必堂叔你也应该知道,如今的皇室是被各大门阀氏族所牵制,他们操纵著朝廷的权力,左右著国家的命运。”
李承干的声音越发激昂。
“而本宫如今所作所为,就是为了摆脱这一种牵制,是为了我们皇室的尊严和利益,也是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
李承干的话语掷地有声。
“本宫并非谋反,而是为了拨乱反正,为了延续大唐的荣光。”
上一篇: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下一篇: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