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71章

作者:虚空圣堂

  基本都是社会各阶层的精英人士,真正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除了这800人之外,世界有名的报社全都派人来采访和记录这次盛会。

  《泰晤士报》、《每日邮报》、《巴黎日报》、《法兰克福报》、《纽约时报》.

  不仅有这些大报,还有几十家小报也来分一杯羹,企图采访到一些独家新闻,哪怕是科学家的绯闻也行。

  可以说,从现在开始,第一届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它的一举一动,都在被全世界关注。

  流程、人员、仪式、演讲,所有的一切,都会被报纸报道,成为未来人们的谈资。

  因为李奇维的出现,将前期的诺奖,带到了不属于它的高度,成为世界瞩目的存在。

  12月5号,汤姆逊、威尔逊等剑桥人员也来到瑞典,一行约二十几人。

  包括卡德维尔、凯斯教授等,还有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若干人员。

  紧接着,伦琴、普朗克、居里夫妇、贝克勒尔等也陆续到达,各自带着自己的学生,以及学校的同行人员。

  然后是爱因斯坦、洛伦兹等人。

  至于卢瑟福和密立根等人,则由于路途太过遥远,所以没有来参加。

  毕竟这是一场典礼,而不是物理学讨论会议。

  如果是后世,飞机十几个小时就能到,但是现在,一来一回需要太多时间。

  基本上,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把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物理学家都请来了。

  这比上次的伦敦量子会议还要隆重壮观百倍。

  所有人都在等待李奇维的演讲,希望他又能抛出惊天动地的言论。

  自从他获得第一届物理诺奖后,有人就细心总结了他的事迹,得到两个词语:直觉、自信。

  他总能凭借直觉,发现物理学最核心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并且他对自己的理论,拥有极度的自信,哪怕全天下的人都反对,也丝毫动摇不了他。

  这两种特质聚集在物理学家身上,诞生的不是疯子,就是天才。

  很明显,李奇维属于后者。

  但是哪怕是天才,此刻也被明天的演讲给难住了。

  李奇维甚至还询问了爱因斯坦、威尔逊等人。

  可惜他们都笑嘻嘻地说:“布鲁斯,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于是,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让王路遥等人都不要打扰他。

  在纸上不停地写写画画,反复琢磨修改。

  12月7日-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瑞典文学院分别举办了诺奖获得者的主题演讲。

  其中李奇维将和伦琴、普朗克等人,与化学奖得主范托夫一起,在皇家科学院发表演讲。

  这一次,李奇维将超越物理学界的限制。

  正式地向全世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属于华夏的声音!

  为了剧情需要,对诺奖的颁奖地点做了处理。真实历史上,音乐厅和市政厅要到20年后才能建好。前期的诺奖都是在一个大酒店内举办的。但是那样写出来逼格就太低了。所以希望大家理解哈,不是作者瞎写。

第98章 神之预言!震惊全场!

  1901年12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

  简约古朴的会议大厅内,此刻已经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理学者。

  他们当中有学生、博士、教授、院士等等,每个人都身穿礼服正装,看起来神采奕奕。

  今天是见证第一届物理诺奖得主风采的大好日子,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

  很快,李奇维一身帅气的燕尾礼服,左手挽着一袭白裙的王路遥,身后还跟着穿上正装的何育杰三人。

  逼格满满,从容淡定地走入大厅内,往前排座位走去。

  郎才女貌,金童玉女立刻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哇,没想到布鲁斯·李不仅学术厉害,就连未婚妻也这么漂亮,简直惊为天人。”

  “东方的女性讲究含蓄美,不像我们西方的女性大胆开放,但是那种朦胧的感觉反而更让人痴迷。”

  “我看布鲁斯恐怕以后学术水平会下降,有这么好看的美人陪在身边,谁能安心做研究啊。”

  “.”

  听着众人的窃窃私语和羡慕的话语,李奇维在那偷笑,还顺便摸了摸王路遥。

  小魔女虽然是大家闺秀,但也没经历过多少大场合,为了不出丑,只能任由李奇维胡作非为,不敢动弹。

  很快,伦琴教授和普朗克教授也入座了,他们朝李奇维点点头。

  上午10点整一到,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奥德纳,龙行虎步地走上讲台,满面春风地看着台下。

  这场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的盛世,由他一手亲自打造,怎么不热血沸腾。

  “首先,感谢各位对于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关注,并不远万里前来参加颁奖仪式。”

  “在这里,我代表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和化学奖委员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

  大厅内顿时响起热烈的鼓掌声。

  “从自然科学诞生以来,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物理学盛会,我认为这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正如最近几年,频繁地出现震惊物理学界的新发现、新理论。”

  “有时候,我也在庆幸,自己能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物理学的突破。”

  “而那些因为新发现获得诺奖的突破者们,他们到底有什么非同寻常之处,我想在场的各位一定很好奇。”

  “相信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目睹诺奖得主的风采了。”

  “那么下面就有请,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奇维·李上台发表演说。”

  “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来自东方的天才物理学家!”

  轰!

  掌声雷动!气势如潮!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前排的李奇维。

  那个才21岁的青年,已经创造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摸不到门槛的成就,宛如天选之子。

  王路遥紧紧地握住李奇维的手,眼里满是柔情与骄傲。

  这一刻,她甚至希望会场内,只有她跟奇维哥哥两个人,情到深处,不能自拔。

  李奇维轻轻松开王路遥的手,微笑深情地看了她一眼,然后在万众瞩目下,坚定地走上讲台。

  这一刻,在场的众人仿佛看到一尊物理学之神,从宇宙深处走来,全身围绕着自然真理。

  他一挥手,代表力学定理,他一睁眼,有时空在转换,在湮灭。

  所有人都被震撼的屏气凝声,紧张地等待着那道伟岸的身影开口。

  李奇维在话筒前站定,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而沉稳地说道:“非常感谢诺贝尔基金会和瑞典皇家科学院,对我和我未婚妻的热情款待。”

  “也感谢台下的各位,愿意花上宝贵的时间,听我演讲。”

  “至于能得物理学奖,我倒没什么要感谢的,我和普朗克教授对此非常有自信。”说着,李奇维还配上一个假装认真的表情。

  顿时,台下的气氛从严肃变得活跃起来,很多人被逗得哈哈大笑。

  普朗克更是摇摇头,对着旁边的伦琴苦笑。

  人们才发现原来李奇维不是想象中的刻板印象,而是自带幽默感,让人感觉很轻松。

  无形之间,他与众人之间的距离更进了。

  “来瑞典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场演讲我到底要说什么。”

  “不是因为我的脑袋里空空,而是我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

  “就在我得诺奖的今年,清朝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败,损失惨重。”

  “往前几年,清朝也曾经试图通过学习格物之术,增强国力,可惜失败了。”

  “再往前几十年,那时的清朝甚至画地为牢,闭关锁国,把自己困在封闭的世界里。”

  “今天,我不准备用悲伤的情绪,来表达的我的愤怒,因为那是无用的。”

  “愤怒只会让人失去理智,只有实干才能真正增加力量。”

  “我想说的是,目前华夏所经历的一切,其核心是,我们到底应该吸收多少西方文明。”

  “更具体点说,我们到底要吸收什么样的西方科学文明?”

  这时,台下出现了嗡嗡声,在场的人没想到,李奇维虽然如此年轻,但看问题的角度却极其深刻。

  仿佛一个老道成熟的政治家一样,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抽丝剥茧般找到博弈的核心。

  一时间,大家都不敢仅仅把他当成一个天才看待。

  李奇维接着说道:“什么是西方科学文明?”

  “有人说是长枪大炮,钢铁巨舰。”

  “有人说是千里传音,蒸汽火车。”

  “但我认为,这些都是表象的应用,西方科学文明的真正核心,其实是物理。”

  说到这里,众人明显震惊,神色动容,这种评价实在是太高了。

  关键还是从一个顶级物理学家的嘴里说出来,让所有学物理的人,都感到一种振奋。

  “物理学虽然是宇宙真理,无形无影,但是我们人类却能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理解它,掌握它,使用它。”

  “我想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神奇、更美妙的事情了。”

  “当然,作为物理学家,我们不需要像工程师一样,使用已经存在的理论,去发明新的事物。”

  “我们的职责是发明新的理论,让工程师有更多的灵感来源,创造更多划时代的产品。”

  “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物理学家,应该有的梦想,永远想着去攻克最难的物理问题。”

  “所以当初开尔文勋爵曾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完成,后人只能修修补补。”

  “而我表示了反对,随后提出了量子论,并用光电效应证明它的正确性。”

  “这彻底开启现代物理学的大门,找到了经典物理学没有发现的广阔真理之海。”

  “但是我没有因此止步和骄傲,而是怀着更加敬畏的态度,去研究物理的伟大和浩瀚。”

  “我和我的好友,爱因斯坦,在用信件交流讨论时,得出一个惊天结论。”

  “我们俩认为,在第一朵乌云的背后,也有一片同样未知的海,等待发掘。”

  “所以,今天在这个会议上,我想说一个物理预言,它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我和爱因斯坦的思考结晶。”

  “如果说我的量子论,证明了时空和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量子的形式存在。”

  “那么第一朵乌云背后的真理,可能会证明时空甚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因此,牛顿的力学定律需要被修正!”

  话音刚落。

  轰!

  全场震惊!

  怎么说呢,其实这一章我想说的太多了,但是都不敢写,怕被封了,最后只能搞纯粹一点,谈谈物理吧,请大家见谅。我保证最后一次用“轰”字。

第99章 动摇物理根基!

  当李奇维说出牛顿力学定律需要修正后,全场的人都被震惊的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

  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