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徐启泰则在那低头沉思,不知道想些什么。
王路遥见他一直不说话,于是想逗他,“喂,启泰,你在想什么呢,那么认真。”
“你也要多接触接触大自然啊,天天学习,小心以后学傻了。”
徐启泰闻言抬起头,嘿嘿一笑,“路遥姐,我在想奇维哥的那句结论,到底怎么才能证明X射线是电磁波呢?”
这小子野心很大,他觉得γ射线名气远不如X射线,要是自己能证明X射线是波,那岂不是能达到奇维哥三分之一的成就。
到时候,看何育杰和夏元瑮那两货,还敢不敢嘲笑自己成绩垫底。
想到这里,徐启泰情不自禁地笑了,看着像傻子一样。
王路遥见他快魔怔了,好为人师的性格又开始了,“启泰,还得靠我指点指点你了。”
“你既然想证明X射线是波,那你就按照波的现象去研究不就行了。”
“你的李大哥之前不是说,因为谁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所以证明了光是电磁波吗?”
“那你只要能让X射线发生衍射不就好了,你也做个双缝实验,看会不会有明亮条纹。”
嚯!
王路遥刚说完一大串,徐启泰就震惊地看着她,难道路遥姐是扮猪吃老虎,隐藏的学霸?
李奇维也微微动容,转头看向她,心想小妮子可以啊。
虽然物理常识还有点欠缺,但逻辑满分,确实应该是这种研究思路。
徐启泰两眼放光,甚至带有一丝不切实际的期盼,“可是路遥姐,有人试过让X射线发生衍射,但是没有成功。”
“好像它和我们常见的可见光不太一样。”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王路遥不假思索,拿出自己最后的底蕴,“你多试试嘛,衍射不是要求缝隙尺寸吗,你把缝隙变窄看看。”
徐启泰最后还是失望了,如果X射线是一种波,那它肯定波长非常短,要求的缝隙尺寸极小,现在肯定做不到。
“哎,路遥姐,我也想啊,但是目前的技术手段,人工造不了那么狭窄的缝隙。”
王路遥两手一摊,“人工造不了,那就去大自然找嘛,世界那么大,什么找不到啊。”
“那就是你的事喽,启泰,努力吧。”说完,她又开始欣赏风景了。
徐启泰则微微叹息,道心破碎,刚做的美梦,难道就要醒了吗。
两人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李奇维内心如翻江倒海一般。
真实历史上,劳厄就是利用天然晶体当做光栅,才发现了X射线的衍射现象。
因为天然晶体的原子排列非常规则,原子间的缝隙正好与X射线的波长匹配,能够发生衍射。
王路遥没有说错,人工造不了,大自然确实有!
两人恐怕打死也想不到,一次简单的对话,差点摸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和推荐票。
今天是关键日期,老虚跪求收藏和追读,拜谢。
第74章 比利时与铀矿
8月18日,李奇维四人终于到达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
比利时人口少,面积小,是一个典型的小国,国土面积大概相当于后世华夏的一个地级市。
但是经济却非常发达,也是19世纪欧洲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可惜,国土资源及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国。
比利时夹在英、法、德三国之间,无论怎么折腾都翻不起浪花。
在两次波及世界的战争中,都被揍的鼻青脸肿。
就是不愿意学习邻国-荷兰,当一个中立国。
为了扩大势力,提高影响力,比利时只能另辟蹊径。
因此,现任国王利奥波德二世,通过特殊的外交手段(舔英国),获得非洲的刚果殖民地。
但是他没有把这块地方交给政府,而是创建了刚果自由邦,把刚果殖民地硬生生变成了他的私人领地。
就因为这件事,利奥波德二世举世闻名,被载入史册,不过却是恶名昭彰。
他为了敛财,在刚果大肆强征劳动力,造成接近300万刚果人死亡,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直到1908年,利奥波德二世才去世,他的侄子阿尔贝一世继承王位,并且不像他的伯父那么残暴。
此刻坐在旅馆的房间内,李奇维一想到未来要和这位国王合作,就无可奈何。
关键是还不得不和对方合作,因为在他的私人领地里,有世界上最著名的铀矿:欣科洛布韦铀矿。
这座铀矿位于刚果金(刚果独立后,又分成‘金’和‘布’两个国家)南部的加丹加省。
后世美国的曼哈顿计划需要的铀矿,几乎全部取自这里,当时足足运了1200吨。
在那个年代,矿石分离技术还不成熟,所以品质越高的铀矿,它的价值就越大。
如果美国和加拿大的矿山可以挖出含0.03%铀的矿石,就会被认为具有“不错”的开采价值的话。
那么在欣科洛布韦,矿石通常能够产出60%的铀。
就连被认为质量太差的废石(或称为尾矿)中都含有20%的铀。
由此可知,欣科洛布韦铀矿的价值是多么巨大。
当时的美国甚至封锁了矿场的消息,并散布谣言,以此迷惑德国,最终抢占先机,率先研发出原子弹。
然而现在是1901年,这个世界上,只有李奇维知道欣科洛布韦铀矿的巨大价值了。
他一定要想办法,尽早把这块铀矿据为己有。
因为5年后,比利时就会成立联合矿业公司,并在1915年,对欣科洛布韦铀矿进行开采。
不过不是为了找铀,而是为了找镭。
真实历史上,自从居里夫人发现镭后,人们发现它的放射性很强,在医学上,能有效杀死病变组织。
所以镭的价值空前提高。
二十年代,在美国,甚至疯狂到出现镭奶油、镭牙膏、镭水、镭表,因为没人知道放射性有巨大的危害。
比利时联合矿业公司在开采欣科洛布韦铀矿时,都是把铀矿当做毫无价值的岩石扔掉,只为找到镭的痕迹。
如今,李奇维的横空出世,导致物理学家们对放射性的研究加速。
历史已被改变,所以他很担心,比利时会提前对这片铀矿进行开采。
他现在需要想一个理由,能够正大光明地参与进来,开采欣科洛布韦铀矿。
在来比利时的火车上,李奇维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除了自己物理学家的身份,他又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陶瓷。
没错,就是华夏最经典的产品,各种华丽精美的陶瓷。
他作为清国人,烧制陶瓷售卖,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而烧陶瓷,就需要各种各样的添加剂,他就有理由去挖矿了,因为他要做的是:镭瓷。
相反,他如果不做陶瓷,整天在那研究放射性,英国政府反而会认为他居心叵测,另有所图。
想到这里,李奇维开心地笑了,给自己的机智点了一个赞。
一旁看书的王路遥见他傻笑,问道:“奇维哥哥,你在笑什么呢?那么开心。”
李奇维走到她身边,猛地就亲了一口,王路遥立刻脸颊通红。
别看小魔女整天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一旦涉及到这些亲密举动,就突然变得温柔娇羞,楚楚动人。
“路遥,我在想准备开一个陶瓷厂呢,让这帮欧洲佬见识我们华夏的工艺,赚他们的钱。”
王路遥一听,非常兴奋,“呀,真的吗,奇维哥哥,我父亲正好也有陶瓷生意。”
“他手里有很多技术高超的老师傅,到时候都可以转给你。”
李奇维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心道你老爹听了要伤心死,这还没嫁人就开始往外贴了。
“不急,路遥,暂时只是一个计划,我还没想好在哪建厂呢。”
“哦。”王路遥有点失望,她想尽快帮上忙。
李奇维看了看时间,今天和索尔维约定的见面时间马上就到,主要是谈论会议的相关安排。
于是,他和王路遥、徐启泰说了下,就带着李三朝约定地点走去。
一间高档咖啡馆内,李奇维和索尔维,一老一少,相对而坐。
“布鲁斯,这才多久没见,据说伱又发表了一篇重量级的论文,震惊物理学界啊。”
“索尔维先生,你过奖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只不过是一个大胆猜测,还有待继续验证。”
索尔维长叹一声,“真是羡慕你的脑子啊。”
李奇维笑道:“现在你有机会聚集更多这样的脑子了。”
索尔维哈哈大笑,“布鲁斯,你真幽默。会议的地点我定在布鲁塞尔大都会酒店,那里的环境保证让你们满意。”
李奇维连忙恭维,“感谢您的支持,接下来我会负责迎接到来的学者。”
然后他突然问道:“索尔维先生,我想办一个华夏特色陶瓷厂,需要很多不同种类的矿石。”
“我听说比利时的殖民地,刚果那里有很多矿场,不知道您是否可以为我引荐相关的负责人?”
索尔维听完一愣,心想你刚刚做灯泡,现在又搞陶瓷,是在玩中西合璧啊。
“现在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是让他的侄子,佛兰德伯爵-阿尔贝,负责刚果的建设事宜。”
“不过想见他一面,难度倒是不小,还是等你的工厂建好后,再考虑吧。”
李奇维一听,就知道有戏,于是连忙感谢,表示理解。
啥都没有,靠一张嘴,就想搭上未来的国王,确实有点扯淡。
不过,他早晚有把握拿下阿尔贝。
老虚求收藏求追读!最近数据有点疲软啊。
别急,兄弟们,马上又是一波高潮。
第75章 豪华的会议阵容
接下来几天,李奇维按照自己写的名单,接连迎接前来参会的学者们。
除了已经非常熟悉的卢瑟福、威尔逊、爱因斯坦外,剩下的都是通过信件交流认识的。
其中有几个人,是李奇维根据脑海里的资料,主动联系邀请的。
至于更多的人,就被他无情抛弃了,他现在可没有时间跟小卡拉米玩。
格罗斯曼给自己回信,他已经放弃物理转行数学了。
理由是学物理拍马也赶不上李奇维和爱因斯坦,所以这次没有来。
他放出豪言,以后有数学上的困难,都可以找他求助。
李奇维哭笑不得,只能随他了,反正自己以后肯定会和数学家打交道。
他又检查一遍名单,看是否有遗漏,上面清楚地记着各人的信息。
物理领域:
1、爱因斯坦:22岁,现为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生,1921年诺奖。
2、卢瑟福:30岁,现为加拿大院士、麦吉尔大学教授,1908年诺奖。
3、威尔逊:32岁,现为英国剑桥大学讲师,1927年诺奖。
4、理查森:22岁,现为卡文迪许实验室助手(卢瑟福带来),1928年诺奖。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