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从此,袁世凯有了争霸天下的雄厚基础。
定武军、新建陆军、武卫右军、北洋常备军。
新军的历史,就是伴随袁世凯崛起的历史。
李奇维的大哥,李伯开,在小站练兵时,就已经跟随袁世凯了。
如今他就随军驻扎在京师南苑。
身为一营之管带,李伯开的时间几乎都在军营中度过,不能自由出行。
而且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所以,即便李奇维从国外归来,兄弟俩六年未见,他也没有请假,而是恪尽职守。
不过,当李奇维主动找上他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武卫右军驻扎处。
“三弟!”
“大哥!”
李伯开一脸惊喜地看着李奇维,刚刚守卫通报,说有人找他,他还纳闷。
没想到竟然是自己的三弟过来了。
他一直为不能去给李奇维接风洗尘而遗憾,如今相见,肯定要把酒言欢,彻夜长谈。
而李奇维也是第一次真正见到大哥,果然是新军,和清朝的那些八旗兵完全是云泥之别。
李伯开一身帅气的军装,配上精干的短发,英姿逼人,气势如虹。
“大哥,你现在好威风啊。”
“一个管带怕是要管好几百人吧。”
李伯开身材高大,脸上因军旅生涯而变得刚毅沧桑,他哈哈大笑,震的李奇维耳朵生疼。
“三弟,要是论文,我不如你,但是要论武,大哥我还是有点底气的,哈哈。”
“我现在手下有六百人左右,都是我的好兄弟。”
李伯开豪爽的性格,让他在基层中威望很高,大家都愿意听这位李管带的话。
李奇维听到李伯开的话,也非常佩服自己大哥。
这年头,当长官容易,但能让下属信任和听话,就很不容易了。
李伯开虽然没有受过正统的军事教育,但他自己也摸索出一套带兵方法。
同时,李奇维心里升起异样心思。
也许大哥的几百人,在未来能发挥出关键的作用。
他早晚是要独立出去,在海外建立科学之城,自成一体。
前期当然就需要一定的武力基础,或许可以考虑说动大哥。
等到乱世来临,什么都是虚的,只有手里的兵才是真的。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在李奇维还没有猥琐发育出绝对武力时,有一定的自保能力还是很必要的。
虽然后期,他会与国内合作,寻求庇护。
但在事业草创时,除了血缘关系的亲人,任何人都靠不住。
即便不是亲人,也得是同乡或者关系密切的朋友。
袁世凯在小站组建新军班底时,也是靠这种办法。
管理参谋营务处的徐世昌,是他少年时的朋友;
粮饷局总办刘永庆,是他的表弟;
步兵第二营统带吴长纯,是他在朝鲜时的老部下,后任北洋第五镇统制;
马队第一营后队队官吴凤岭,是袁家佣人的儿子,后任北洋第四镇统制;
后来,更多武备学堂毕业的高材生加入,成为新军骨干,这才让新军焕然一新,真正专业化。
但是现在,李奇维肯定不会和李伯开谈论这件事。
正当他要说话时,李伯开抢先道:“三弟,今晚八大楼我请客,咱们兄弟二人不醉不归。”
“不过现在,你得随我去见一个人。”
李奇维纳闷,问道:“谁啊。”
李伯开笑道:“我们大帅有请。”
“刚刚我出来时,被大帅召见,让我务必留伱见他一面。”
“三弟,你的面子可真够大的,竟然能让大帅亲自邀请。”
李伯开也是对自己这个三弟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他心里,袁大帅可是直隶总督兼新军掌舵者,就算三弟是英国爵士,那也有不小的身份差距。
若是大帅对三弟有好感,那岂不是自己也能跟着沾光,李管带开始做美梦了。
李奇维只是一楞,没有什么激动之情,袁世凯竟然想见自己。
我一个科学家,你一个新军头子,怎么看怎么都没有交集,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什么药。
自己目前的身份和荣誉,对于袁世凯来说,恐怕还不够看。
李奇维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地方吸引到他了。
不过,他准备去见见袁世凯。
来到这个时代,可不就得会会那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于是,他便跟着李伯开朝袁世凯所在的地方走去。
第166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李伯开将李奇维引到袁世凯的办公地点后,便按照军规离开了。
没有上峰的命令,他一个管带是不能随意进入大帅的帐中。
李奇维就不管那么多了,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门口的守卫通过李伯开知道了他的身份,没有阻拦。
李奇维好奇地打量着中军大帐,和想象中不同,这里看起来极为朴素简陋。
一点没有堂堂直隶总督的气派。
据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经常和士兵们同吃同住,以此获得士兵们的爱戴。
看来这个习惯,对方一直保持着。
李奇维对此倒没有什么意见,他认为和士兵保持亲近,或者和士兵保持距离,都是可以的。
只要你能打胜仗就行。
这时,从屏风后走出一位身穿新军便装,身材矮小敦厚,但气场却极为强大的中年男人。
李奇维一眼便知,这就是袁世凯。
“哈哈,你就是李奇维吧,果然是我汉族大好男儿啊。”
李奇维不卑不亢地说道:“晚辈拜见袁大人。”
袁世凯走上前,细细打量李奇维,然后拉住他的手,笑道:“我与你父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伯开又是伱的大哥,到了我这里,不必拘束,来,坐坐。”
李奇维在袁世凯的招呼下,坐在左侧下首。
心中想到,怪不得大哥能这么快晋升,原来还有父亲的因素在。
看来李鸿章即便去世了,他的影响力依然还有。
当然,也可能是袁世凯觉得李家是自己人,用起来放心。
“奇维,你可知今日我找你来是有何事。”
“不知,请大人指点。”
袁世凯摸了摸短小的胡子,笑道:“一个月前的御前会议上,你的教育改革纲要可谓是一鸣惊人啊。”
“不仅太后和皇上满意,就连百官看后也是赞不绝口。”
“果然不愧你西学大宗师的名头。”
李奇维无奈,又被戴了一顶高帽,西学大宗师,好大的名头啊。
“大人谬赞了,奇维在海外游荡六年,所学不多,唯恐提出的建议贻笑大方。”
袁世凯笑道:“奇维你不要谦虚,你的实力我还是很认可的。”
“不过,凭借你的才华,仅仅当个管学副大臣有点委屈了。”
李奇维连忙道:“晚辈一介草民,能蒙圣上赏识,已是受宠若惊,不敢奢求更多。”
袁世凯没有说话,而是又重新打量李奇维,啧啧称叹。
“之前我还以为奇维你肯定是心高气傲之辈,没想到也这般油滑。”
李奇维吐槽,还不是被你们这帮人逼的。
“我时间紧,也就不和你寒暄了。”
“今日找你来,是想让你当我的西学总顾问,你愿意吗?”
李奇维一惊,没想到袁世凯如此看重自己。
别看这个所谓的顾问是虚职,但能直接服务一位封疆大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机会。
不过,显然李奇维不在此列,他对老袁可是没有半分兴趣。
而且老袁口气强硬直接,显得势在必得,他认为李奇维没有拒绝的理由。
“谢大人抬爱,晚辈才疏学浅,恐怕难当大任。”
“我还是更愿意在教育领域做一些微末工作。”
“嗯?”袁世凯忽然微微皱眉,脸色严肃。
这要是平时他的下属看见了,绝壁吓尿了。
然而李奇维无所畏惧,说完就直视袁世凯。
这种事要么直接答应,要么坚定地拒绝,千万不能模棱两可,既要也要。
李奇维并不怕得罪袁世凯,自己和他又没有职务上的交集,犯不着舔对方。
而且,他是肯定不会给任何人当幕僚的,哪怕是光绪皇帝也不行。
不过,他的这种行为在袁世凯看来,就有点狂妄了。
袁世凯是何人?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下更是有一支精锐之师,武卫右军。
可以说,整个清朝,很少有人敢这样拂他的面子。
哪怕李奇维是所谓的剑桥博士、物理诺奖获得者,亦或者是英国爵士,在袁世凯面前统统不够看。
所以他想不明白,李奇维为什么要拒绝自己,还这么干脆。
“看来奇维很有个性嘛,我很喜欢。”
“你们这些从西洋留学回来的,心中都有天大的抱负。”
“想必也看不上我袁某人的一亩三分地。”
袁世凯脸上虽然没有不悦,但是语气中的异样,李奇维一下就听出来了。
“晚辈不敢这样想,实在是自知能力不足,唯恐辜负大人的信任。”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