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122章

作者:虚空圣堂

  这样,才能走出具有华夏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

  难怪真实历史上,何育杰和夏元瑮能成为华夏物理学的先驱,为华夏培养了第一届物理学本科毕业生。

  单凭他们这份对教育的热爱,对物理的执着,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真心。

  学习物理也许不会让肉体强大,但会让灵魂无比强大。

  除了学术领域,实业领域的胡喜忠,他的变化也极为巨大。

  现在他已经逐渐有了后世老总的气势。

  这一年,随着他不断地学习,深入了解当前世界最顶级的公司,他才明白三少爷的野心到底有多么巨大。

  每当想起,一旦山河实业集团的所有子公司全部建立,那么相互配合,产生的效果绝对震惊国内。

  而且他凭借老辣的经验,隐隐约约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不过,这种话他是打死不会说出来的。

  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到国内大展拳脚,施展自己的才华。

  因此,历来沉着冷静的他,也罕有地露出激动的神情。

  最后,则是留下的盛景然。

  李奇维单独找他,足足谈了两个多小时。

  把后世那些赚钱的高科技领域和企业,全部告诉了盛景然。

  盛景然当然不会怀疑,他现在见识提升,自然知道自家三少爷在科学技术领域有何等超然的地位。

  很多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做梦都想见李奇维一面,希望能得到对方的指点。

  当初的飞利浦,明明因为主要产品只有灯泡,始终打不开局面,却被李奇维的一份专利挽救。

  如今,公司规模足足扩大了十倍,甚至还搞出了科学实验室,这种非常时髦的东西。

  外人一看,啥,你一个公司都开始搞科学研究了?

  以后没有自己高端实验室的公司,根本不好意思称呼自己为高科技公司。

  盛景然接触的越多,越了解科技公司那吓人的高额利润。

  甚至如果不是怕引起民愤,产品还可以定价更高。

  反正这种东西只有欧洲能生产,其他地方都产不了,定价权当然在别人手里。

  盛景然也才明白,三少爷想在国内建实业公司的初心。

  他根本不是为了赚钱,如果想赚钱,盛景然觉得三少爷随便动动笔,无数的钱就跟流水一样来了。

  他的心思是整个华夏,他要提高华夏的科技水平!

  这是何等的赤子之心!

  盛景然第一次意识到他和三少爷的差距。

  当他还在为投资的公司又赚一笔时,李奇维考虑的则是华夏产业链的布局完整。

  视野高了何止一层。

  不过这样才让盛景然更加兴奋。

  一个男人如果有了自己的事业,他就会意气风发。

  但当他的事业大到影响国家时,他就会产生一种使命感。

  而如果事业再大,能改变世界时,盛景然已经不敢想了。

  现在,三少爷给他的感觉就是改变世界。

  这让盛景然感到浑身颤栗,人的一生能参与这样的大业,死而无憾了。

  至于李奇维本人,本来他是打算提前搞出便携的无线电台,让何育杰等人带回去的。

  然后他自己在国外遥控指挥,发展国内的教育事业。

  不过如今计划赶不上变化。

  他决定了也暂时回国一趟,亲手把国内的基础打好,顺便开始布局。

  于是,他就把这个技术,当成了飞利浦科学实验室的研究项目。

  等到他再度回到欧洲后,就是彻底开启无线通信的时代。

  1903年2月5日,伦敦码头。

  在盛景然的挥手告别下,李奇维带着众人终于踏上回国的轮船。

  此次的路线,和何育杰他们当初来的时候正好相反。

  站在轮船的甲板上,看着远方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李奇维的心绪就和这大海一样,波涛汹涌。

  这时,王路遥也走了过来,轻轻靠在他的肩头。

  李奇维突然发出一声长啸,直冲云霄,久久不息。

  华夏,我来了!

第152章 天道意志!不容违背!

  1903年3月3日,广州市中心,天字码头。

  这个俗称“广州第一码头”的码头,曾经是只供官员使用的。

  然而随着清朝的大门,被列强用长枪大炮轰开,这里就成为了接触西方文化的前线。

  很多规矩在洋大人的淫威下,也就不复存在了。

  广州作为较早一批成为对外通商口岸的城市,其繁华程度不是内陆城市可以比拟的。

  不仅码头众多,人员来往复杂,关键是能经常看见很多的洋人。

  如今洋人在大清朝国内,相当于人人手持一道免死金牌,谁都不敢惹。

  地方官员最头疼的就是处理和洋人有关的事件。

  不管结果处理的好不好,对官员本身都是不好。

  但是,无论洋人多么高傲可怕,对于有些群体来说,他们却是非常一群讲信用和大方的人。

  是很好的服务业和商业合作对象。

  现在的天字码头,是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珠江轮渡码头。

  每天都有不少洋人和达官贵人在此下脚,因此就催生出一个崭新的职业,人力车。

  最早的人力车在二十多年前就出现了,不过兴起还是最近几年。

  这种交通工具,方便快捷,而且还很舒适,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贵,普通百姓基本不会坐人力车。

  而洋人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是不差钱的主,再远的路都是直接坐车,不喜走路。

  因此深受码头人力车夫们的喜爱。

  所以当一艘豪华的英国轮船,大摇大摆地停靠在了天字码头时,立刻就吸引了此处人力车夫的注意。

  当然还有码头苦力们的热切目光,毕竟搬运行李也是脏活累活,大老爷们可不会亲自动手。

  光看这艘轮船的外表就能知道,上面的人肯定非富即贵。

  人家手里随便漏点,都够在场的人吃饱了。

  不远处,两个人力车夫看着轮船缓缓停靠,正在闲聊。

  “老宋,听说你妹妹就在国外,你说她有没有坐过这么豪华的轮船啊?”

  名叫老宋的人,虽然看起来只有30岁左右。

  但长年从事体力劳动,风吹日晒,让他看着反而更像40多岁的人,脸上饱经风霜。

  不过,当好友提到他的妹妹时,他沧桑的脸上立刻浮出一丝自豪。

  “那还用说,我妹妹可是李家三公子身边的人,在那欧罗巴繁华世界,什么没见过?”

  “区区一艘轮船而已,不值得什么。”

  “而且我家妹妹之前来信了,三少爷已经决定返还她的卖身契,正式当身边人了。”

  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则是老宋自己脑补添加的。

  好友立刻露出羡慕的表情。

  “老宋,你妹子的命是真好啊。”

  “李奇维少爷那是何等的风云人物,跟在他身边,恐怕现在和我们都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喽。”

  老宋笑的嘴都咧到后脑勺了。

  他自己吃再多的苦都不怕累,只要自己的弟弟妹妹能过好,他就别无所求了。

  老宋笑着说道:“嗨,都一样,没什么差别。”

  “别聊了,那帮洋鬼子马上就要下船了,咱们赶紧过去揽生意吧。”

  说着,老宋便和好友朝码头走去。

  此刻,豪华轮船的侧门缓缓打开。

  下船走道铺好后,里面的乘客们鱼贯而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兴奋的表情。

  李奇维几人就在人群之中。

  当他吸到第一口这个年代华夏的空气时,顿时满脸陶醉。

  还是熟悉的天空,还是熟悉的味道,但又充满了无数深厚的历史气息。

  然而,就在他的脚步刚踏上码头陆地的时候,一道巨大无比的声音在他耳边炸响。

  轰!

  李奇维悚然一惊,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

  他连忙朝周围看去,发现大家都安然无恙,对于那巨大的声音仿佛熟视无睹。

  王路遥和香岚正兴高采烈地说话,李三等人正在搬运行李。

  这时,李奇维忽然心有所感,他终于知道刚刚那道声音是什么了。

  但事实却让他大吃一惊,感觉到匪夷所思,甚至有一点惊恐。

  刚刚那道巨大无比的声音,不是在他耳边响的,而是直接产生在他的灵魂深处。

  那是此方世界的天道意志!

  李奇维差点觉得要灵气复苏了,连天道都出来了。

  不过,当他把天道所要表达的意思,全部听完后,他才理解怎么回事,同时脸上出现一丝苦笑和无奈。

  李奇维不知道自己的穿越具体是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这方世界和自己前世所在世界的关系。

  他只知道,他在这个世界的天道眼中,属于“不稳定因素”,需要被管控。

  当李奇维被天道威胁警告后,他就知道自己接下来做事的边界在哪里了。

  总之,不该碰的事情,绝对不能碰。

  不该见的人,也绝对不能见,就算要见,也要保持沉默。

  这方世界有其既定的运行法则,任何人不许破坏。

  至于其他国家,天道提到的比较少,也就是两国关系而已。

  显然,华夏是此方世界的核心。

  李奇维猜测,他在国外之所以一直没有听到天道意志的声音,恐怕就和禁令有关。

  在英国,随便他怎么折腾,哪怕提前发表爱因斯坦的成果,天道也不在乎。

  不过若是他胆敢改变大战争的走向、或者关键历史人物时,恐怕依然凶多吉少。

  天道意志,就是他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它明确禁止的,李奇维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