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374章

作者:天海山

  “瞄准——”

  波兰的阵形在高速移动之下,显得有些凌乱,但士兵们举枪的动作却整齐划一,充斥着一往无前的肃杀气势。

  俄军那边显然慢了一拍,也不知是被这气势所影响,还是之前长时间赶路,导致体力下降的原因。

  “射击——”

  波兰军官瞪着布满血丝的双眼,大声下达命令。

  “为了祖国!”近5千名波兰步兵不约而同地爆发出雷鸣般的咆哮,同时扣动扳机,将胸中的仇恨与怒火,用燧发枪宣泄向对面的俄国人。

  密集的枪弹如暴雨般扫过俄军阵地,带起大片碎肉和血花,顿时惨叫声响成一片。

  “装弹——”波兰军官们的命令再次响起。

  而俄军这边足足用了十来秒钟才从慌乱中反应过来,开始纷纷举枪反击。

  由于人数优势巨大——卡霍夫斯基的中路军足有8千多人——所以齐射虽显得稀稀落落,但仍令上百名波兰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

  但波兰人似乎根本看不到战友的伤亡,甚至鲜血溅到了脸上也不去擦一下,只是默默地完成一个个装填动作。

  他们没有什么悲伤的情绪,因为他们已做好了随后就去陪伴牺牲战友的准备。

  “向前7步!”

  “瞄准——”

  当波兰人再次齐刷刷地举起燧发枪时,俄军士兵的心中竟不由得涌起了阵阵恐惧感。

  阳光照耀下,他们已能看到那些波兰人的神色,冰冷而刚毅,完全就是来搏命的架势。

  “发射——”

  “为了祖国!”伴随着响彻战场的喊声,火光迸射,硝烟弥漫,数千发铅弹瞬间钻入俄军阵中。

  数十名俄国士兵哀嚎翻倒,似乎是受不了波兰人那巨大的压迫感,竟有人开始向后退缩。

  是的,仅仅两轮齐射,就令俄军中路军出现了动摇!

  就在此时,400多名身着红色军装,背插威风的羽翼的波兰翼骑兵出现在了战场东侧。在他们身后,还有300名普通游骑兵,但此时也是高举马刀,气势丝毫不弱于翼骑兵。

  东布罗夫斯基亲自冲在最前面,用手中的马刀指向俄军左翼,大声喊道:

  “保持阵型!冲啊!”

  骑兵们立刻跟着兴奋地喊了起来:

  “冲啊!”

  “让俄国佬知道厉害!”

  “啊哈,我们来了!”

  东布罗夫斯基趁俄军侧翼还未完成合围,直接从敌军内侧的间隙,插了上来。

  这一行为虽然极为冒险——合围的俄国步兵很可能堵死他们的退路——但如果能完成对俄军中路的穿插,就有可能直接击溃卡霍夫斯基军团。

  卡霍夫斯基作为俄军成名的老将,此时通过望远镜看到这支不要命的波兰骑兵时,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当即命令在步兵后方待命的两个哥萨克骑兵营前去拦住波兰骑兵,想了想仍觉不放心,又从后备军中抽了一个步兵团,去填堵中路步兵线列可能出现的缺口。

  十多分钟后,近两千名哥萨克骑兵绕到了中路军的左翼,草草整理了一下阵型,便朝着对面的波兰骑兵,冲了上去。

  东布罗夫斯基立刻就听到了1里外的隆隆马蹄声。

  他没有丝毫惧色,示意士兵们压住速度,调整为箭头阵型,而后用马刀向前方漫天的尘土一指,嘶声怒吼:

  “祖国正在注视着我们!跟我击溃敌人!”

  数百名骑兵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

  “为了祖国!”

  “撕碎他们!”

  “冲啊!”

  翼骑兵组成的红色箭头开始逐渐加速,骑士们纷纷俯下身子,将骑枪夹在腋下,直指向前。

  哥萨克骑兵起初仗着自己的兵力优势,试图直接冲垮波兰人,但此时却发现,对面竟如同一道红色的雷霆,正劈向自己这边。

  最前面的百余名骑兵不由自主地收慢了速度。军官并未斥责他们,而是在短暂的犹豫之后,一拉马缰,喊道:

  “这群疯子!快,向左前方转向!贴着波兰人右侧交错!”

  是的,电影里常见的那种两队骑兵面对面轰然撞在一起的情形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的。

  

  骑兵一旦对撞,双方就会立刻变成后队踩踏前队的“事故现场”,因为后面疾驰的骑兵根本停不下来。

  结果必然是两队蠢货都被自己人踩得稀烂。

  所以在骑兵正面交锋时,双方会选择交错而过,并趁机砍杀对方。

  当然,意志力不够坚强的一方通常会先行转向,这样就会令自己的腰腹位置,暴露在对方面前。

  而这次,波兰骑兵似乎根本没有转向的意思,直接将速度拉到最高,笔直朝哥萨克砸了过来。

  直到双方相距不过六七十步时,东布罗夫斯基才稍稍拨转马头,从哥萨克骑兵的右侧疾驰而过。

  翼骑兵作为波兰最优秀的精锐,骑枪刺出几乎就没有落空的——要知道,骑枪可比马刀难掌握得多,但在骑兵对攻之中,也能利用长度取得巨大的优势。

  在双方交错而过的短暂瞬间,就有上百名哥萨克骑兵惨叫着被刺落战马。

  主要是左侧的翼骑兵够不着敌人,否则这个数字至少得翻番。

  就连跟在后面的波兰游骑兵,也利用敌人提前转向而带来的优势,收获了十几个人头。

  待双方交错而过,东布罗夫斯基命令重新整队,转头看了眼东南方向的哥萨克,露出不屑的冷笑,指向俄军步兵中路,高声道:

  “跟我击穿他们!”

  哥萨克指挥官原以为波兰骑兵会掉头来追击自己,跑出了近两公里后,才发现对方竟然直扑己方步兵而去,顿时心中一惊,来不及整队,便慌忙下令转向,去救中路步兵。

  然而,当他们乱糟糟地完成了掉头,速度还没跑起来,就愕然看到,远处的红色骑兵队列划了个优美的弧线,从左前方朝自己疾驰而来。

  哥萨克指挥官顿时惊慌失措地嘶吼:

  “列队!不要乱,窄纵列……”

  只是,哥萨克虽然悍勇,但军事素质却真心不怎么样。

  恰逢骤变,有人在朝步兵那边赶,有人开始列队,还有人不知所措地愣在原地。

  仅仅几分钟后,红色的雷霆便再次劈了下来。

第724章 攻城(求追读!)

  队形对于骑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队形整齐的打队形散乱的简直就是老子打儿子。

  东布罗夫斯基率领翼骑兵如同热刀切黄油一般,毫无阻滞地从乱糟糟的哥萨克骑兵之间穿凿而过,将俄国骑兵“切”下了一大块。

  在锋利的骑枪威胁下,哥萨克开始慌乱地四散奔逃。

  东布罗夫斯基见状,当即吩咐300名游骑兵追击人数最多的那股哥萨克——骑兵一旦形成崩溃,就算后面跟两条狗也能撵得他们到处乱跑。

  他自己则聚拢翼骑兵,再次用马刀一指俄军中路的步兵,沉声喝令:“击穿他们!”

  中路的俄军在王领第三师悍不畏死的压迫之下疲态尽显,但依靠人数优势,将步兵线列摆得非常厚实,倒还能咬牙和波军保持对射。

  然而,红色的翼骑兵出现了。

  他们身后那些晃动的轻柔羽翼却如同重锤,来回砸在俄国步兵的心脏上。

  左翼的俄国步兵慌忙调整阵型,拉出一个向东的三排横面,以抵挡骑兵冲击。

  不过,俄军的训练水平原本就不高,加上持续急行军之后极度疲惫,直到东布罗夫斯基已经冲到了面前,队形仍旧是歪歪扭扭。

  翼骑兵们纷纷收起骑枪,拔出了马刀。

  红色的洪流从左翼的俄军步兵面前疾掠而过,马刀如同一支支画笔,在战场的画布上涂抹出大片鲜艳的红色。

  俄军后方,卡霍夫斯基很快接到了哥萨克被击溃的消息,顿时脸色铁青。

  他倒是很有经验,毫不迟疑地命令两翼包抄的军团立刻收回,同时将仅剩的两个皇家普隆斯克骑兵中队,大约300名骑兵,派去拖延波兰骑兵的进攻。

  这两个骑兵中队原本是他用来当作卫队使用的,但眼见中路军不保,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终于,在东布罗夫斯基第三次冲向俄军防线时,抓到了难得的空隙。

  十多名翼骑兵迅速从缺口切入,后面的队友立刻跟上,将俄军左翼撕成了大小不等的两块。

  而侧翼的崩溃造成的恐慌很快蔓延到整条步兵线列上。

  王领第三师的士兵们顿觉敌人的火力持续减弱,立刻加强了攻势,在东侧的一小段上,甚至发起了白刃冲锋。

  东布罗夫斯基率队完成了对俄军左翼的穿凿。在他们面前,仅剩下一个慌忙赶来的俄国步兵团,大约1300来人。

  他看了看身后已经略显疲惫的翼骑兵们,又转头眺望远处高地上依稀可见的俄军指挥所,犹豫了片刻,最终重重叹了口气。

  士兵们的体力所剩不多,战马也很累了,不大可能冲破这些步兵的防线。

  就在此时,他身后隐约传来了长号的声音。那是撤退的信号。

  东布罗夫斯基摇了摇头,如果自己手中再多300骑兵,如果大家的体力还够,或许,战争就会在今天结束。

  他遗憾地拨转马头,命令撤退。

  波军临时指挥所里,柯斯丘什科看到己方军队在敌人收回来之前都顺利撤离战场,也是松了口气。

  此时已接近下午4点,以俄军此时混乱的样子,是不可能再发起攻击了。

  明天,还有一天。

  两小时后,参谋向柯斯丘什科汇报了伤亡情况。

  他的士兵们非常英勇,打得三倍于自己的敌人狼狈不堪,但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步兵伤亡1300多人,骑兵伤亡97人,大炮也损失了2门——他这边一共只带了3门。

  也就是说,明天的战斗,他只有8600多名士兵可用。

  俄军那边的伤亡情况不太清楚,但估计应该还有至少2万6千人可用。

  而明天卡霍夫斯基肯定不会再分兵出击,留给自己机会了。

  柯斯丘什科皱眉看向地图,半晌之后,向传令官道:

  “命令全军向萨尔吉尔河移动。帕斯比茨基营负责掩护。”

  萨尔吉尔河就在辛菲罗波尔东侧1英里处,好在克里米亚的冬天比较温暖,那里仍未结冻。

  就在柯斯丘什科与敌军厮杀的同时,什维赫齐茨也开始向巴赫奇萨赖城发起了猛攻。

  巴赫奇萨赖的城防是以前奥斯曼人修建的,看起来颇为华丽,不过并不算坚固。

  清晨时分,守城的俄军就看到上千名波兰士兵正从东侧逼近。

  他们并没有太过在意。

  波兰人之前曾以比这多好几倍的兵力发起过攻击,他们都轻松守住了。

  不过俄军很快就发现,这次波兰人的火力完全不似之前那边稀稀拉拉,而是,极为猛烈。

  

  千余名波兰士兵以散兵阵型,抵近到城下80步外,不断向城下的俄军步兵线列进行射击。

  俄国人很快就被这密集的火力打得有些发懵,依靠城头的大炮,才勉强稳住了局面。

  就在此时,什维赫齐茨亲自率领炮兵营,拖着5门大炮一直抵近到城下150步远处,这才停了下来。

  对于大炮来说,这几乎算是贴在脸上了。

  俄国人大惊失色,慌忙将城上的大炮瞄向了这边。

  什维赫齐茨大声吩咐士兵们固定炮架,搬运弹药。

  几分钟后,俄军的3枚炮弹落在了他们身侧不远处,砸出了两个深坑,而后蹦跳着向后飞去。

  而波兰炮兵也开始装填弹药。

  俄军指挥官特鲁尼科夫被这种玩命的架势吓得冷汗直冒,想要派步兵去驱赶大炮,但耳边密集的枪声又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很快,波兰人的大炮也爆发出了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