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是在那些车上吗?”他有些急切地问道。
奥泽尔摇头:“车上装的是木料,将军。用来应付俄国人盘查的。”
柯斯丘什科愣住了:“您不是说,有粮食和药品吗?”
奥斯曼人用小刀拆开衣角,从里面抽出一张纸,递给了他:“东西都在这里。”
柯斯丘什科将纸展开,发现那是一副俄国西南部的地图,上面画了十几个红色和蓝色的点。
“这是?”
“红点是可以搞到补给品的村庄,”奥泽尔道,“蓝色的则是我们准备的秘密仓库。弹药和帐篷之类的东西无法运到俄国腹地,等到了克里米亚我会设法给您送来。”
柯斯丘什科这才注意到,那些点与自己前往克里米亚的行军路线大致重合。
他有些惊讶地看向奥泽尔:“我以为您会指挥辎重车队前来,没想到……”
后者摆了摆手:“上万大军的后勤物资需要上百辆大车运输。俄国人可不是傻子,这么多东西还没等运出赫尔松,就会被他们堵住。”
他向那地图示意:“这是那位法国朋友的主意。
“他让我们从几个月前开始,就以贩运粮食的名义,将苏丹陛下提供的物资分批向北运输,并在沿途搭建临时仓库,用来储存。
“您知道,有很多人在做粮食生意,俄国人根本不会注意到。”
“而从哈尔科夫到叶卡捷琳诺斯拉夫都人迹罕至,也不用担心那些仓库会被人发现。
“等到您的大军抵达之后,就可以一路边走边取用了。”
柯斯丘什科和东布罗夫斯基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叹服之色。
他们之前一直在猜王太子会如何将大军的补给送来,却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想到最后竟是利用沿途的俄国省份都极为荒凉的特点,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们继续赶路吧。”奥泽尔向南展臂示意,“到克里米亚还有300多英里。哦,对了,最近的一个秘密仓库就在西南面4英里外。
“我在路上还可以跟您说说克里米亚的俄军布防情况……”
35天后。
柯斯丘什科率领1万3千名勇敢的波兰士兵,抵达了克里米亚北部。
他们在叶卡捷琳诺斯拉夫渡过了圣诞节,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顶着大雪击败了那里的俄国守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终于,将炮口抵在了俄国的南大门上。
一间破旧的农舍里,奥泽尔举着油灯,指向地图上克里米亚西南侧的城市:“我可以向您保证,将军,巴赫奇萨赖只有1300名俄国士兵驻守,且士气低迷。
“只要您发起进攻,一天时间就能攻下那里。
“并且我们的人还能在城里进行配合,或许一天都用不了。”
自从克里米亚被俄国占领之后,之前住在这里的奥斯曼人便组织起了数支抵抗军,而奥泽尔加入的就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支。
他们在巴赫奇萨赖城里足有200多名武装人员,可是天天盼着有人能给俄国人一点儿苦头吃。
然而,柯斯丘什科却是微笑摇头:“如果丢掉了巴赫奇萨赖,反而会使俄国人变得更有耐心,慢慢组织对我们的围攻。
“但如果巴赫奇萨赖守军不断派人求救,俄军就肯定会用最快的速度赶来增援。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所以,我们得给俄国人一点儿希望。”
三天后。
波兰王领第三师开始向巴赫奇萨赖发起了进攻。
俄国人在库尔斯克要塞被攻破之后,就已经判断出了波兰人的战略意图,但由于克里米亚的位置偏僻,所以附近根本抽调不出可以增援的兵力。
城中的俄国士兵人心惶惶,一度打算开城投降。直到指挥城防的特鲁尼科夫中校接连枪毙了十多人之后,才勉强稳住局势。
然而,等战斗开始之后,却发生了令俄军始料未及的情况。
看似人山人海的波兰军队,投射出的火力却比城里的1300俄军强不了多少。
特鲁尼科夫放下望远镜,兴奋地拉过一旁的参谋道:“肯定是该死的波兰人没有弹药了!”
参谋点头道:“是的,大人,他们在布良斯克和库尔斯克都进行了激战,肯定未能得到充分的补给。”
特鲁尼科夫激动地大喊:“派出更多的通信兵,快!只要增援赶来,我们肯定能守住这里!”
果然如他所说,之后的十多天里,巴赫奇萨赖守军和波军打得有来有回,甚至特鲁尼科夫还率骑兵出击过几次,取得了一些战果。
直到,从摩尔达维亚,也就是俄土西侧的边界匆匆赶来的4千俄军在赫尔斯南部遭到了伏击。
柯斯丘什科率领8千名士兵,用一个下午就击溃了这支援军,俘虏了上千俄国人。
之后,又有察里津的2千俄军在准备进入巴赫奇萨赖时,被柯斯丘什科全歼。
消息传回圣彼得堡,整个俄国都震动了。
第722章 用生命捍卫祖国
叶卡捷琳娜二世深吸了一口气,看向肃立四周的军官们,语气平静道:“那么,眼下我们距离克里米亚最近的军团是?”
祖波夫不假思索道:“莫济里的莫尔科夫军……”
所有人瞬间都向他投来了如刀般的目光。
列普宁元帅忙打断他道:“陛下,萨拉托夫军团在一周前已掉头南下,一个半月或许就能赶到克里米亚。”
沙皇瞥了他一眼,声音开始变得冰冷:“一个半月。很好,那你告诉我,巴赫奇萨赖能否坚持一个半月?”
列普宁低头沉默。
他知道,克里米亚的那支波兰军队连库尔斯克要塞都能啃下来,就算眼下缺乏补给,巴赫奇萨赖也绝不可能挡住他们这么久。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胖手拍了一下桌面,再次环视众人:“谁能告诉我,现在该派谁去,才能解决那些波兰人?”
鲁缅采夫元帅硬着头皮向前一步,道:“陛下,或许祖波夫伯爵说得对。眼下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调莫尔科夫军团南下。急行军的话,只需要20天就能抵达巴赫奇萨赖。”
叶卡捷琳娜二世突然像是再也无法压抑怒火,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撑着桌子,吼道:“耻辱!简直是帝国的耻辱!
“区区1万多人的波兰军队,竟然在我国境内来去自如!现在几乎要毁了克里米亚!”
“你们,两个月前就在这里,你们对我说不用理会这些波兰人,他们就会被饿死。
“现在呢?
“他们不但没饿死,还深入数百里,围攻巴赫奇萨赖去了!”
她看向祖波夫,咬牙道:“立刻逮捕科雷泽尼科夫。这个没用的东西!”
她又转向鲁缅采夫:“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房间里一阵沉默。
叶卡捷琳娜二世坐回到椅子上,摆了摆手,颓然道:“就按你说的,调莫尔科夫军团去克里米亚吧。
“多派些人,让卡霍夫斯基指挥。不要再让我听到什么坏消息了。”
“是,陛下。”
卡霍夫斯基和鲁缅采夫同时立正,又无奈地对视了一眼。
他们知道,要想保证稳妥,起码得从莫尔科夫军团调出3万士兵南下才行。
这样一来,莫济里方向的俄军就仅剩下不足4万人了。
而他们对面的波兰军队却有近5万。
别说让俄军继续向前推进了,波兰人占据兵力优势之后,甚至可能组织反攻。
原本速战速决的波兰战略显然已经无法实现。
而以帝国目前的财政情况,很可能无法支持旷日持久的国战。
最终俄波战争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已经变得无法预测了。
……
25天后。
克里米亚。
波兰远征军指挥所。
柯斯丘什科翻着手里的编制报告,对参谋道:“把这300人交给什维赫齐茨指挥吧。他们中有不少参加过俄土战争,应该能起些作用。”
是的,在他兵围巴赫奇萨赖的这段时间里,当地的奥斯曼人纷纷前来要求加入他的军队。
总数超过了600人。这还是柯斯丘什科精挑细选的结果,否则能凑出上千人的奥斯曼军团来。
就在这时,东布罗夫斯基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地看向总指挥官,只说了一个单词:“来了。”
柯斯丘什科点头:“比我预计的晚了几天。有多少人?”
“接近3万。”东布罗夫斯基道,“指挥官是卡霍夫斯基。”
“嗯,看来俄国人不敢轻视我们了。”
“仍按照原计划执行?”
“是的。”柯斯丘什科上前拍了拍骑兵指挥官的胳膊,笑道,“我们吸引来了莫济里的俄军,已经算是成功了。
“剩下的,就放手去干吧,不论能取得多少战果,都是天主对我们的恩赐。”
东布罗夫斯基也跟着笑了起来:“只是,这么多敌人,不知道我们能否坚持两天?”
按照他们最初的预估,俄军最多会派来2万人,现在却多了这么多。
实际上,卡霍夫斯基从莫济里调了3万5千人南下,但由于一路急行军导致不断有士兵掉队,等赶到克里米亚就只剩下不到3万人了。
接到柯斯丘什科命令的波兰军队立刻动了起来。
什维赫齐茨上校指挥2千波兰士兵和6百奥斯曼军团,继续猛攻巴赫奇萨赖城——这回将是真打,而不再是摆样子了。
柯斯丘什科则率领1万主力部队,前往克里米亚中西部的辛菲罗波尔一带阻截卡霍夫斯基的俄军。
是的,柯斯丘什科很清楚自己这支部队根本不可能返回波兰,他要做的就是,在被敌军击溃之前,尽可能地对俄国造成重创。
他给了什维赫齐茨两天时间,攻破巴赫奇萨赖城,并进行破坏。
也就是说,柯斯丘什科需要拖住三倍于自己的敌军整整两天。
而克里米亚中部都是平原地带,根本无险可守。
只能依靠面对面的厮杀,来阻滞敌人。
当天中午,柯斯丘什科已指挥军队在辛菲罗波尔南侧地势较高的缓坡上,布置起数条步兵线列。
日后,克里米亚的首府辛菲罗波尔眼下还只是个中转物资的小镇,没有任何可用的防御工事。
不到一个小时,俄军的前锋便已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
柯斯丘什科纵马从士兵们面前经过,并未做什么慷慨激昂的演讲,只是举起佩剑,高声道:“用我们的生命,捍卫祖国!”
所有波兰士兵顿时都用力挺起胸膛,发出震天的呼喊:“用我们的生命,捍卫祖国!”
“用生命捍卫祖国!”
他们所有人从离开波兰的那一刻起,就根本没打算活着回去。
这句话其实早就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底。
眼下,只是去实践它而已。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却又如烈焰般在胸中燃烧!
下午三点,卡霍夫斯基率先发起了进攻。
由于俄军是一路急行军而来,导致他们的大炮并不比波兰人多。
所以在简单对射了一阵之后,俄国人便发起了正面突击。
与此同时,卡霍夫斯基仗着巨大的兵力优势,还分出了7个步兵团,从两翼向波军进行包夹。
然而,令卡霍夫斯基没想到的是,柯斯丘什科根本没准备死守,在俄军开始移动的瞬间,王领第三师便从正面对攻了上去。
波兰人以决死的心态,伴随军鼓声,如同冰冷的机器一般,坚定地一直冲到了距离俄军中路不足60步外。
第723章 血战克里米亚
几乎俄军士兵都认为,自己这次是千里迢迢赶来克里米亚“虐菜”的,所以当波兰人骤然怼到了他们脸上时,不禁都有些懵。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