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海山
他倒也不用隐瞒,因为这是塞利姆三世的重要改革内容,大国的情报机构不可能连这都不知道。
塔列朗显得非常遗憾:“众所周知,优秀的老师甚至比学生的天赋还要重要。
“说实话,苏丹陛下的新军选了个最差的老师。请原谅我这么直白。”
“这是奥马尔阿加将军向陛下谏言的。”
塔列朗压低了声音:“奥马尔阿加将军只是因为被俄军俘虏过,就将对方视作强者。”
“啊,或许是这样的……”
“实际上,俄军的训练水平在各大国中是比较靠后的。”
大维齐尔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您是说,可以派遣法国军官来帮助训练托皮日斯?”
塔列朗却是摇头:“不,我认为任何欧洲国家的军队都不适合训练他们。
“我知道,贵国的禁卫军一直强烈反对训练新军,而他们最大的理由,就是不能接受异教徒作为教官。
“这也就导致了托皮日斯只能维持一个极小的规模,否则将会激怒所有禁卫军。”
“可是在伊斯兰世界里,根本找不出能训练他们的教官。”
“不,有的。”
“您说的是?”
“皇家突尼斯军团。”
第663章 付出与收获
塔列朗见奥斯曼大维齐尔露出疑惑之色,便微笑解释道:
“王太子殿下让总参谋部在突尼斯招募当地居民,编为皇家军团,作为北非的主要防御力量,目前有2500名士兵,其中大部分都与您的信仰相同。”
梅勒卡·默罕默德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突尼斯士兵的形象,迟疑道:
“苏丹陛下需要的是能击败北方敌人的精锐。”
奥斯曼北方的大敌只有一个,那就是沙俄。
塔列朗用手帕沾掉嘴角的咖啡渍,显得非常满意:
“请您放心,莫罗中校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指挥官,由他指挥的突尼斯军团在我国也算得上是精锐。”
当然,这支突尼斯常备军也就比法国的旧军队强一些,但并不妨碍他吹嘘一下。而且对奥斯曼来说,法国的突尼斯军团也绝对是天花板一般的存在了。
梅勒卡·默罕默德当即大喜:“太好了,您能为托皮日斯请来二十位突尼斯教官吗?我保证会向贵国支付充足的酬劳。”
塔列朗却是微笑摇头:“这并不合适。”
大维齐尔有些失望:“那么,十名教官总可以吧?”
瘸子依旧摇头。
“塔列朗先生,您知道,教官太少的话很难保证训练水平……”
“您误会了,”塔列朗摆手道,“我的意思是,新军在康斯坦丁尼耶训练的话,难免会受到以前环境的影响。让他们去突尼斯,和我们的士兵一起训练,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他又神秘兮兮地眨了眨眼:“而且,相隔大半个地中海,禁卫军的那些人根本不可能知道托皮日斯的具体人数。
“还有,士兵的薪水可以用‘咨询费’的名义先交给我国,再由我国转交给托皮日斯的军官。这样禁卫军想通过查账来估算新军的规模都做不到。”
梅勒卡·默罕默德顿时眼前一亮。
这确实是个摆脱禁卫军掣肘的好办法。如果真能背着他们训练出1万托皮日斯,不,哪怕只有5千人,等这支新军返回康斯坦丁尼耶,就能彻底压制禁卫军势力了。
他对自家“耶里切尼”禁军的战斗力非常清楚,就托皮日斯现在的水平,1千士兵就能击败5千禁军。更不用说法军训练出来的托皮日斯了——5千人足以牢牢控制整个首都。
同时,突尼斯是伊斯兰教环境,基本不用担心新军会在那里受到欧洲的“不良影响”。
简直是完美的计划。
如果帝国的财力能撑得住,在突尼斯训练5万托皮日斯,击败俄国,重新夺回克里米亚都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
约瑟夫肯定也不会允许给奥斯曼培养出这么强的一支大军来,顶多四五千新军就差不多了。
毕竟,他以后可是要去开凿苏伊士运河的。可别没等自己去,奥斯曼的新军先消灭掉马穆鲁克,而后收复整個埃及,那乐子可就大了。
梅勒卡·默罕默德的笑容忽然一凝。他作为帝国的“大掌柜”,在经历了短暂的喜悦之后,立刻就想到,如果按照塔列朗说的方式去做,那就等于是帝国承认了突尼斯属于法国。
他有些苦涩地叹了口气:“关于此事,还需要苏丹陛下做出决定。”
塔列朗并没等太久,第二天中午他就得到了奥斯曼苏丹的召见。
托普卡帕宫极为宽敞的拱顶大厅里,塞利姆三世斜倚在软塌上,朝一旁的太监示意。
立刻便有一名半果着上身的美艳女奴,将一杯香浓的咖啡放在了法国外交大臣的面前。
后者向苏丹微笑点头:“非常感谢您,尊敬的陛下。”
“朕听说您非常喜欢这里的咖啡,”塞利姆三世向咖啡杯示意,“这是刚从摩卡运来的,希望您能喜欢。”
塔列朗端起咖啡吹了吹,轻抿了一口,夸张地赞道:
“这绝对是我喝过最棒的饮料!您让我更加迷恋康斯坦丁尼耶了!”
塞利姆三世抬起食指向太监挥了一下:
“给朕的朋友送一船御用咖啡去马赛港。”
“遵命,我最伟大的主人。”
塔列朗笑逐颜开,正要道谢,就见塞利姆三世看向自己道:
“我的朋友,我已经从大维齐尔那儿得知了您的真诚的心意。
“现在,朕希望能听您说说,您这次来康斯坦丁尼耶真正的目的。”
塔列朗立刻充满热忱道:“当然是促进法土贸易能够更加繁荣。”
年轻的苏丹却只是微笑看着他。
塔列朗心说王太子殿下果然说得对,如今托普卡帕宫里的这位,可比他的前任要难缠多了。
他推开咖啡杯,起身抚胸行礼:“您的双眼简直能够洞悉一切,陛下。”
“朕在听。”
“英国,我的目标是英国。”
“您请坐下说吧。”
“感谢陛下。”塔列朗欠身道,“您知道,我国正在和英国进行激烈的竞争。王太子殿下希望用一些您需要的东西,换取叙利亚的棉花和埃及的甘蔗。哦,法土贸易肯定也是极为重要的。”
塞利姆三世微微点头。
英法在纺织业上的激烈较量他自然是知道的,自己手里的棉花产量虽然不算多,却足以影响天平的偏向。
而上周,他刚收到加勒比海那边的消息,黑人在全面暴乱,也就是说,今年的蔗糖将会出现严重的供应不足。埃及的甘蔗会成为战略资源。
他沉吟了几秒,捻动着手中的“太斯比哈”珠串,开口道:
“我国控制的蒸汽船不得低于入港数量的40%,一座能制造32磅炮的铸炮厂,以及为在突尼斯训练的托皮日斯提供2千套法军制式装备。
“而您,我的朋友,将获得叙利亚和埃及产出货物60%的优先购买权。”
塔列朗心中一松,看来是糊弄过去了。不过说实话,他也只知道王太子殿下要将埃及和波兰局势联系起来,但深层次的战略目标就不太清楚了。
随后,他又露出微笑。
苏丹刚才的话已经表明,奥斯曼是打算承认法国对突尼斯的宣称了。
第664章 从埃及到波兰
当然,法国对突尼斯的控制已经是既定事实,但来自奥斯曼的承认等于是为此事消弭了最后一点儿隐患。
从今往后,突尼斯可就是法国无可争议的固有领土了。
塔列朗又讨价还价一番,最终将优先购买比例升到了70%,并议定了一系列的贸易优惠条款。
至此,奥斯曼全面转向英国的趋势正式得到扭转。
塞利姆三世随后便邀请塔列朗参加宴会。
待两人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绕过王宫中硕大的游泳池,塔列朗忽而忧心忡忡道:
“陛下,我有些担心,埃及能否完整地执行您的旨意。”
经过前面一长串的铺垫,这时才是他此行的重头戏。
塞利姆微微皱眉,虽是底气不足,但仍是傲然挥手:
“请您放心,他们不敢违背朕的意志,否则将面临神的惩罚。”
“这样我就放心了。”塔列朗夸张地呼了口气,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凑近了苏丹一些,小声道,“陛下,实际上,现在正是您征讨那些忤逆者的良机。”
“朕不明白您的意思。”
“慕拉德、易卜拉欣和埃及的地方贝伊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甚至‘贝伊联盟’内部也是彼此敌视。连巴黎的人们都在议论,现在如果派出大军铲除不忠之臣,定能重现当年哈桑帕夏的辉煌!”
如今的埃及在名义上仍是奥斯曼的行省,苏丹也会向那里派遣总督,也就是“帕夏”,但从数百年前开始,实际统治埃及的却是马穆鲁克军事集团。
尤其是这几年,随着奥斯曼猛将哈桑去世——他曾率军在局部战役中赢过马穆鲁克军一次,并追回了后者欠帝国的税款——马穆鲁克已经彻底控制了埃及,开始自封为帕夏。而奥斯曼派去埃及的帕夏,则被限制在住所附近,出入都有马穆鲁克卫兵“贴身保护”。
不过,马穆鲁克集团也是盛极而衰,开始出现内讧,中央和地方的军头相互倾轧,教士集团和马穆鲁克之间也龃龉不断。历史上,拿破仑正是借着马穆鲁克内乱之际,率军一举击溃了他们,并获得埃及的控制权。
塞勒姆三世瞥向法国人,意味深长道:
“北方的恶兽正紧盯着帝国。只要我们的大军开赴埃及,他们立刻就会嚎叫着南下,从帝国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他没有提到的是,奥地利也在惦记着从瓦拉几亚到保加利亚的奥斯曼领土。
这也是奥斯曼始终不敢解决埃及问题的原因。
历史上,直到拿皇击垮了马穆鲁克,并在英国海军的压迫下撤回法国,奥斯曼才趁机收复了空虚的埃及。
约瑟夫自然不会走拿皇为他人做嫁衣的老路,而是怂恿奥斯曼先去消耗马穆鲁克,自己再择机摘桃子。
塔列朗刻意加快脚步,和身旁的奥斯曼官员拉开一点距离,对苏丹低声道:
“我正有一个重要的情报要送给您。俄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至少一年吧,是无暇南顾的。”
塞利姆三世的眼中闪过一抹惊讶,但瞬间便恢复如常:
“您怎么知道俄国会如何做?”
塔列朗也不知道情报部门是怎么搞到这么重要的消息的,但王太子殿下非常笃定俄国将会进攻波兰,那就肯定不会有错。
他极有信心道:“陛下,这是我国情报人员从冬宫获得的可靠消息。
“半年到一年之内,俄国会全面入侵波兰。
“但我可以向您保证,他们必将陷入一场苦战。”
塞利姆三世当即转过头来,紧紧盯着塔列朗。
后者继续道:“您如果不信的话,可以派人探查一下俄国在波兰周边的兵力调动,以及物资储备情况。”
塞利姆三世转身,一名皮肤白皙的中年太监忙小跑过来,与他小声交谈了几句。
苏丹再次看向塔列朗,点头确认了他的情报,却仍是淡然道:
“即使您的预言成真,帝国贸然进攻埃及也依旧过于冒险了些。”
“是的,陛下。”塔列朗点头,“以现在的帝国军队征讨马穆鲁克确实有风险,但如果加上2千托皮日斯新军呢?”
塞利姆三世的脚下不由得一顿。
塔列朗又补充道:“全套法军装备。”
塞利姆三世的眼中闪过一抹难掩的激动,沉声道:
“如果在帝国收回埃及之前,波兰却先被俄国人击溃了呢?”
塔列朗心中暗喜,没想到苏丹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了。
他立刻严肃道:“陛下,所以您要尽可能地向波兰提供帮助,来抵御俄国的进攻。”
上一篇: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下一篇:毒誓一九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