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294章

作者:天海山

  约瑟夫有些诧异,问道:“似乎您需要调用大量资金。能详细跟我说说吗?”

  “哦,当然,殿下,”米拉波忙道,“实际上,发展基金近几个月迎来了难得的高速发展。

  “这肯定是得益于您的改革所带来的良好税收及市场环境,里昂、南锡、圣埃蒂安甚至南尼德兰的工厂营收都大幅度增加。您知道吗,三月和四月的订单量连续翻倍,各家工厂都在大规模增加工人数量?

  “由此而来的,便是工厂生产资金出现紧张。毕竟要应付那么多订单,仅仅采购原料就需要一大笔钱。

  “最近,发展基金总部简直比舞会还要热闹,每天挤满了各地工厂的经理,都是来寻求基金增加投资的。”

  他说着,露出无奈的表情:“但发展基金的账面上目前仅剩下420多万法郎,这还是为支付下一期分红而准备的……”

  约瑟夫看向他道:“所以,您想要用这些钱进行投资,包括大学者宫的二期建设经费?”

  “我是有这个打算,”米拉波连连点头,“现在对工厂注入资金,能获得非常高的回报。而发展基金可以向认购者承诺,大幅增加下一期分红,本期延后。我相信会有很多人乐意接受的。

  “至于大学者宫,目前已建成的部分使用率仅有12%,这还是您特批了不少科学院院士入住。

  “我让人评估过,只要明年4月之前能完成后续工程,应该就不会影响人才引进计划。如果推迟工期的话,可以从中调动近170万法郎。

  “加上发展基金在民间筹集的资金,一共1千万法郎,立刻投入各地工厂用于扩产,所产生的效果至少可以令我国的工业规模在今年增加20%!”

  约瑟夫看着他激动的神色,倒显得比较平静——有了市场和税务的深度改革,加上自己带来的新技术,法国工业开始出现爆发并不意外。

  他点头道:“那么,请您尽快就此事制定一份规划书提交给我。”

  “是,殿下。”

  规划是早就做好了的,所以次日一早关于工业发展基金额外筹集资金的文件便送到了杜伊勒里宫。

  约瑟夫翻看着米拉波的规划,也是露出了微笑。

  里昂的工厂仅4月份就新增了300多万法郎的订单,南锡的蒸汽机首次实现了大规模出口,还有铁制品、纸张、酒类、家具、马车甚至巴黎可乐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他翻到后面的订单趋势图,就看到从三月中旬开始,几乎一根90度的直线向上拐去。

  看到这里,他却是微微一怔,快速找到订单来源一页。

  订单构成饼图上,德意志和意大利地区如同两个硕大的折扇,将法国本土订单都挤得缩成了一小块。

  他立刻想到了什么,看向米拉波道:“您知道德意志区,哦,比如奥地利和巴伐利亚这半年来的国内销售增长量吗?”

  米拉波思索了一下,答道:“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2%和1.6%,殿下。”

  “撒丁和托斯卡纳呢?”

  “3.5%,3%,殿下。”

  约瑟夫当即皱起了眉:“他们自身销量的增长只有这么点儿,却定购了大量商品,那他们准备卖给谁呢?”

  米拉波忙解释道:“殿下,这有很多种可能。比如,我们的情报机构统计的数据偏差较大。”

  这个时代可没有政府机构实时公布国家的各种数据的惯例,甚至会将此列为机密。

  所以需要各国情报机构自己派人去调查。而目标国家也会有情报人员进行故意误导。这就出现了拿到手的资料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的可能。

  米拉波继续道:“此外,也可能是我国的商品吃掉了原本属于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例如铁制品,以前德意志区主要是以奥地利和巴伐利亚的商品为主,现在我国已逐渐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

  约瑟夫不动声色地继续查看规划书,很快又注意到,这两个月来新增的订单主要都给了法国的中大型公司,小工厂几乎没分到什么好处。

  他心中愈发涌起异样的感觉,奥地利也就罢了,连意大利人的购买力都变得这么强,看不上便宜货了吗?

  他将规划书合上,看向米拉波,严肃道:“暂时不要向工厂大量注资,不,不但不要注资,最好让他们先减缓生产速度,我总觉得这里面不太对劲。

  “我会让人进行详细调查,然后再做出进一步的决定。”

  米拉波顿时有些焦急道:“殿下,这可是天主赐予我们的发展机会!如果缺乏资金,很多工厂可能会无法按时完成订单。”

  “不,我们不能冒险。请按我说的去做。”

  约瑟夫此刻想到的是后世某个金融帝国的惯用手段——

  

  先放出海量资金,针对性地刺激某个国家的经济,令其在短时间内出现经济过热,然后突然提升利率收紧流动性,令目标国家炙热的经济出现资金短缺,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等到目标国在经济危机的摧残下企业大量倒闭,那个金融帝国再杀回来,用极低的价格将这些企业买下。

  法国目前的情况,让他嗅到了类似的气味。

  在欧陆即将进入大国争霸的局势下,他更要小心谨慎才行,一旦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军事方面也就不用打了。

  但米拉波的顾虑也没错,如果只是自己想多了,很可能会令法国错失一次腾飞的良机,甚至严重打击国内工厂的积极性。

  约瑟夫对侍立门口的埃芒示意:“麻烦您将富歇局长请来。”

  “是,殿下。”

  两小时后,待富歇听米拉波说完了目前的情况,约瑟夫吩咐道:

  “富歇先生,我需要您用最快的速度,确认这些交易里是否存在问题。”

  “这是我的职责,殿下。”富歇立刻欠身领命,而后又立刻接道,“只是,就米拉波伯爵所说,如果调查拖得太久,会对大量工厂造成严重的影响。”

  约瑟夫微微点头:

  “所以您的意见是?”

第567章 “豪华阵容”

  富歇再次欠身,继续道:“恕我直言,殿下,调查这件事对贸易、经济、契约领域的专业要求都非常高,如果情报处来查的话,或许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米拉波立刻急道:“这太久了,会令大量订单违约的!”

  富歇则看向约瑟夫:“殿下,如果您允许一个人来协助情报局,我相信这个时间将能缩短一半。”

  “哦?是谁?”

  “卡洛纳子爵。”富歇道,“他是经济、贸易方面的顶级专家,且对各种见不得光的操作极为熟悉……哦,请您相信,我这是诚心诚意地恭维他。

  “据我所知,他年初时去洛林‘治疗腰部不适’,现在还没回巴黎,正好可以就近前往德意志。”

  约瑟夫微微点头。卡洛纳作为前任财政大臣,专业能力肯定不用怀疑,同时,大量贪污受贿的过程令他积攒了丰富的违法经验。

  而且他对王室也比较忠诚,这活儿确实可以交给他去干。

  至于他会去洛林,多半是他流放时在那里购置了一些产业,需要定期打理。

  “好的,我会给他写信,让他帮您进行调查。”

  “感谢殿下。”

  富歇顿了顿,有些迟疑道:“殿下,如果我可以调用另一个人,或许在一个月内就可以完成调查。”

  约瑟夫吁了口气:“您真该一次把话说完的。他是谁?”

  “弗兰兹·安东·梅斯梅尔。”

  “啊?他是做什么的?”

  一旁的米拉波轻咳一声,尴尬道:“咳,殿下,那是个该死的骗子。”

  “是的,骗子。”富歇点头,“但却也是位医学博士,天才。”

  随着他简述梅斯梅尔的经历,约瑟夫也逐渐想起了这号人物来——号称催眠疗法的创始人,一位上骗国王,下骗乞丐的骗界神人。

  7年前,梅斯梅尔从维也纳来到巴黎,自称发明了一种“磁疗理论”,包治百病。

  按照他的理论,人体内部有磁场在循环,如果循环过程受阻,人就会生病。他可以用带磁性的铁棒调整磁场,从而治好疾病。

  后来他嫌麻烦,干脆说自己是“身具磁性的人”,用手就可以进行治疗。

  由于他“演技”精湛,又能说会道,竟骗得很多人都相信了他的“磁疗”。

  很快,他的诊所就成了生病的贵族们云集之地。

  而梅斯梅尔却不满足,为了能多治几个病人,他让贵族们围坐大木桶周围,说自己将磁性注入到了水里,患者坐一会儿就能痊愈。

  之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平民。

  因为他一个人能接待的病人有限,于是便开始收学徒,声称学徒也能获得自己的磁力。

  于是,巴黎短时间内出现了400多名“磁疗医生”,为梅斯梅尔敛财数百万里弗。

  直到他为路易十六进行了治疗。

  国王陛下以一名“理工宅”缜密的逻辑辨析能力,认为此事不太科学,于是便组织了包括拉瓦锡、勒罗伊、富兰克林等大学者在内的专家团,验证磁疗的真实性。

  在如此豪华的阵容之下,梅斯梅尔的骗局终于被拆穿,进而被投进了监狱。

  不过,很多人坚称自己被梅斯梅尔治好了。而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他们是受到了心理暗示,才减轻了病痛。最终由此发展出了催眠疗法,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富歇选这人也算是非常“专业对口”了。

  梅斯梅尔是奥地利人,对当地非常熟悉,同时又精于骗术,配合卡洛纳的专业完全是“珠联璧合”。

  “好的,您现在就可以去第一监狱将他提出来。”约瑟夫道。

  ……

  奥地利。

  维也纳北郊一座不起眼的小屋里,卡洛纳反复翻看着面前的资料,对身旁的情报局官员皱眉道:“不论从这些公司的合法性、规模、经营情况,还是订单的商谈、签署过程来看,都没有任何问题。

  “订单上的货物价格,以及交付日期之类也非常合理,应该不存在贿赂……”

  这也难怪,克莱斯蒂尔作为维也纳商会会长,在贸易方面经验丰富,做局自然是做得滴水不漏。

  “所有定金也都足额支付了。”卡洛纳说着又拿起身旁的报纸,看向上面的广告,“甚至他们在法国订购的商品已经在进行宣传,以我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些确实都是正常的贸易。

  

  “或许,王太子殿下这次真的猜错了?”

  一旁眼神深邃,自带学者相的梅斯梅尔突然小声道:“子爵大人,我想,如果我们无法从证据上发现破绽,不如就抛开它们……”

  卡洛纳白了骗子一眼,他当年也被“磁疗”骗了上万里弗。

  “真是笑话,不靠证据难道靠骗吗?”他嘲弄道,“好吧,你去试试骗取那些人的信任,让他们告诉你,‘没错,其实我有个阴谋’。”

  梅斯梅尔低着头,小心道:“您误会了。我是想说,我们不去搜集证据,而是直接跟那些公司来一次‘真的’。”

  “你在说什么?”

  “当初我的那个理论,啊,就是磁疗。连科学院的院士也没能发现问题。”梅斯梅尔道,“但之后拉瓦锡先生让我去治疗那些蒙着眼睛的病人,并且不许我出声,我立刻就露馅了。”

  “所以呢?”

  “我们不如扮成买家,一个非常阔绰的大买家,去和那些下订单的公司进行交易。然后再这样……”

  卡洛纳和情报局官员闻言,不由得对视一眼,皆是有些惊讶地点了点头。

  三天后。

  来自厄登堡的“普拉默子爵”坐着豪华马车,带着十几名随从,来到了曼哈茨贸易公司,也就是格拉茨男爵的那家皮包公司。

  梅斯梅尔假扮的普拉默子爵派头十足,从进门开始就给见到的所有工人、仆人不停地发着赏钱。

  等他见到格拉茨后,立刻便说自己家乡那边的人对法国货非常追捧,要买下格拉茨手中所有的法国商品,而且现在就能签署合约——他是在报纸上看到广告才找来的。

  格拉茨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不是他不想多搞一笔钱,只是如此大宗的交易,对方肯定会有很多员工参与,并与他的仓库、店铺、管理层,甚至车夫产生大量接触。

  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他设计得再天衣无缝,也无法确保不出现纰漏。

第568章 资本家的劣根性

  “普拉默子爵”,也就是梅斯梅尔随后高调出现在维也纳的各种高端社交场合,仅用了几天工夫,便成了维也纳商圈的名人——凭他精湛的“技术”,这并不是什么难事,至少比他当初忽悠住整个凡尔赛宫的贵族要容易多了。

  很多维也纳商人都慕名来找这位“家产丰厚”,“出手豪奢”且“爱交朋友”的新贵做生意。梅斯梅尔的住处门庭若市,甚至瓦尔德纳男爵夫人还主动投怀送抱,做了他的情妇。

  而“普拉默子爵”却似乎只认法国货,逢人便大谈法国货在欧洲各国有多么热销。同时他根本不屑于小买卖,没有十几万弗罗林的交易,他连听都懒得听。

  由于奥地利的“精法”并不罕见,所以倒也没人觉得意外。

  很快便有新结识的维也纳朋友热情地帮他介绍法国货源,比如格拉茨男爵的曼哈茨贸易公司,艾尔温·伦纳的商队,以及斯托克·博拉斯尼亚的商队等。

  一周后。

  “普拉默子爵”的豪宅里,卡洛纳翻阅着最近收集来的资料,脸上浮现出笑意:“所有能拿出10万弗罗林法国商品的人,都是近两个多月才开始订货的。除了他们之外,以往和法国生意往来最密切的莫克布鲁诺商队也只有不到4万弗罗林的货物。

  “这就说明,法国货在奥地利并没有那么惊人的销量,或者令人激动的销售前景。否则诸如莫克布鲁诺商队是不会无动于衷的。”

  一旁手上戴着8个夺目的宝石戒指,身着当季最流行的巴黎时装的梅斯梅尔立刻赞许地挑眉,点头大声道:“您的睿智令我折服,总是能一眼便看出问题的关键,子爵大人,而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