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460章

作者:笔下宝宝

  “什么立业不立业的,你看人家老李家的小子,比你小两岁,对象都处上了。再说了,你这当兵的,再不找对象,好姑娘都让人挑走了。”

  孙新春噌地站起来:“大嫂,您这话我可不爱听。当兵的就得先想着为人民服务,个人的事往后放放。”

  “得,得,得,你就嘴硬吧。”大嫂摆摆手,“明儿个,我都约好了老张家的闺女,你可别给我甩脸子。”

  第二天一早,孙新春溜得比平常还早。

  大嫂追出来喊:“你这臭小子,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

  孙新春一口气跑到了县里的自由市场。

  这年头改革开放刚开始,集市上热闹非凡。

  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有卖大碗茶的,有卖馄饨的,还有摆地摊卖旧书的。

  孙新春在一个书摊前站定,摊主是个戴着老花镜的老大爷,摊子上摆着各种旧书。

  孙新春一眼就看见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他在部队看了不下十遍,每次看都让人热血沸腾。

  “同志,这本书多少钱?”一个清脆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孙新春一抬头,就看见一个姑娘,扎着两条麻花辫,穿着件蓝色的花布棉袄,手里还拿着个帆布书包。

  这年头的姑娘都这么打扮,可不知道为啥,她给人的感觉特别不一样。

  “保尔·柯察金是个好同志。”孙新春脱口而出,说完就后悔了,觉得自己太莽撞。

  没想到姑娘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也喜欢这本书啊?我最佩服他那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是啊,'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孙新春接着往下说。

  “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她接上了下半句。

  他们俩相视一笑。她说她叫王晓梅,是师范学校的学生。孙新春告诉她是军校生。

  “你是军人啊?”她眼睛一亮,“我爸也是当过兵的,后来转业到拖拉机站当修理工了。他常说,当兵是他这辈子最自豪的事。”

  于是他们一路从书摊聊到馄饨摊。

  王晓梅说她最敬佩军人,因为军人有理想、有担当。

  孙新春说当兵不图名利,就图为人民做点事。

  “你说得对。”她认真地点点头,“我想当老师,也是想为国家培养人才。现在不是提倡'四个现代化'吗?没有文化可不行。你看现在农村,多少孩子还在等着上学呢。”

  听她这么说,孙新春心里一阵暖意。

  这姑娘,想得还挺远。

  不像那些大嫂介绍的,一开口就问工资多少,分不分房子。

  正聊着,忽然听见后面有人喊:“王晓梅!你怎么在这儿?我找你半天了!”

  回头一看,是个戴眼镜的姑娘。王晓梅连忙说:“李爱芳,你怎么来了?”

  “你忘了?今天不是说好去相亲吗?程主任的侄子,市里供销社的,可是铁饭碗呢!人家都等半天了。”

  孙新春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王晓梅的脸一下子红了:“我我不去了。”

  “哎呀,都约好了,你这样多不好”那个叫李爱芳的还想说什么。

  “不好意思,她今天有事。”孙新春抢着说,“我是军区的,找她有点工作要谈。”

  李爱芳一听是军区的,立马不敢说什么了。倒是王晓梅,眼睛亮亮的看着孙新春,好像在憋着笑。

  等李爱芳走后,王晓梅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啊,让你看笑话了。”

  “没什么,我也是逃相亲逃出来的。”孙新春憨憨地笑了。

  她眨眨眼睛:“真的啊?那我们还挺有缘的。你说,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

  就这样,他们一直聊到太阳偏西。她说她得回家了,孙新春说送她。

  路上,孙新春鼓起勇气问:“你不想去相亲,是因为.不喜欢那种方式吗?”

  王晓梅低着头走了几步,才说:“我觉得感情这种事,得自然而然。就像.就像咱们这样,因为共同的理想认识,多好。”

  孙新春心里一热,脱口而出:“那我们以后能经常联系吗?”

  王晓梅抬起头,笑得眼睛弯弯的:“好啊,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别再逃相亲了,多伤大嫂的心啊。”

  孙新春挠挠头:“那你也得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

  “也别去相亲了。”

  王晓梅的脸一下子红了,跑出去老远,又回过头来冲孙新春笑。

  回到家,大嫂正在院子里择菜,见孙新春回来,板着脸说:“臭小子,可算回来了。害得人家姑娘白等一下午。”

  孙新春嘿嘿一笑:“大嫂,您别生气。我跟您说,我今天碰见一个姑娘.”

  “得,又来胡说八道。”大嫂瞪孙新春一眼。

  “真的!她喜欢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想当老师,为国家培养人才呢!比您给我介绍的那些强多了。”

  大嫂放下菜:“你小子,该不会是编故事骗我吧?”

  “大嫂,我可是军人,怎么能撒谎?您就等着吧,过两天我带她来家里,让您给把把关。”

  大嫂将信将疑地看着孙新春:“你小子,可别是为了糊弄我。”

  …………

  这个年刘之野还是忙到三十晚上才回家。

  三十上午,刘之野等军区领导来到军区直属队某连营区慰问。

  但见官兵们有的在挂红灯笼、贴春联;有的在拉彩条带、安装“万点星”,正忙着为营房装饰打扮。

  在某通信站食堂,清一色的男兵们正在忙碌地洗菜、切菜。

  虽说都只有20岁左右,可干起这家务活来都不含糊。

  经了解,他们大部分是主动来帮厨的,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军营的热爱和对战友的深情厚谊。

  每逢佳节倍思“兵”。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刘之野军区领导也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深入训练场、边远哨所,看望慰问官兵,送上新年的祝福。

  在军营,军区领导把过年的慰问物资和学习用品一一送到官兵手中。

  并与新战士拉家常,了解他们在部队的训练、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春节期间的物资准备、文体活动、饮食安排等情况。

  每到一个班排,刘之野都会细心叮嘱带兵干部:“抓好训练是部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战士们为练好杀敌本领,不畏严寒,舍小家来到部队这所大学校、大家庭;

  接受艰苦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部队领导,应当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良好的学习、训练、生活条件。”

第533章 故人之子

  第533章 故人之子……

  “当干部不要当的那么潇洒,要经常临事而惧,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要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的太潇洒,准要出事……”

  当年刘之野担任保卫处长时,于局的叮嘱他始终铭记于心。

  如今,刘之野身负重任,负责燕大区。

  多年的领导生涯,已经明白这句话的涵义。

  他时刻告诫自己:思想不能松懈,行动必须果断有力。

  在现实生活中,谁都想当大官,世俗眼中,普遍认为官越大,越能够为所欲为。

  其实很少有人想到,官位越大越不自由,就像刘之野过年期间,家人见他一面也不易。

  窗外,是万家灯火,爆竹声声,而高建军,却只能守着冰冷的枪械和火热的军营,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这一年,高建军21岁,入伍却已经4年了,从一个懵懂的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

  前几年,高建军经历过生死考验,也立过不少功劳,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儿子,你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像你的名字一样,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高建军的父亲也是一名军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牺牲在了西南战场上。

  高建军对他,只有模糊的记忆,只知道,父亲是一个英雄,一个值得他一辈子尊敬和学习的人。

  每当高建军想家的时候,想父亲的时候,他就会拿出父亲留给自己的唯一一件遗物——一枚勋章,默默地摩挲着,仿佛就能感受到,父亲的温度,父亲的爱。

  这枚勋章,是高建军父亲在战场上,立下特等功时,获得的荣誉,背面刻着他父亲的名字,和一句话:

  “为了祖国,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每当看到这句话,高建军的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流,也更加坚定了,他要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可是,高建军知道,他离父亲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他还需要更加努力,更加刻苦,才能无愧于父亲的期望,无愧于“军”这个光荣的称号!

  “嘟嘟嘟……”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高建军的思绪。

  高建军拿起电话,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电话那头,传来连长焦急的声音:

  “建军,你赶紧到团部来一趟,有紧急任务!”

  “是!”高建军不敢怠慢,放下电话,拿起武器装备,就往团部跑去。

  到了团部,高建军看到,连长和指导员,已经在等着他了,他们的脸色,都很凝重,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

  “报告连长,指导员,侦察兵张建军,前来报到!”高建军立正敬礼,大声说道。

  “建军,你来了,快,跟我来!”连长说着,就拉着高建军,朝团长办公室走去。

  高建军心里更加疑惑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连长和指导员,会这么紧张?

  他们来到团长办公室门口,连长轻轻地敲了敲门。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

  连长推开门,带着高建军走了进去。

  高建军看到,于团长正坐在办公桌前,低头看着一份文件,他的眉头,紧锁着,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

  在团长的对面,还坐着一个人,高建军定睛一看,顿时愣住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军区的首长,刘之野!

  刘首长,高建军以前在军区大比武的时候,见过他几次,他是一个威严和善的领导,对他们这些基层官兵,很是关心。

  高建军万万没有想到,在过年期间,刘首长,竟然会出现在他们团部!

  “首长好!”高建军赶紧立正敬礼,大声说道。

  “嗯,好,好。”刘之野抬起头,看到高建军,脸上露出笑容,“你就是高建军同志吧?”

  “是,我是!”高建军回答道。

  “好,好,年轻有为,不错,不错。”刘之野点了点头,说道。

  “建军啊,这次叫你来,是有件事,要告诉你。”团长于淼放下手中的文件,看着高建军,说道。

  “什么事,团长?”高建军问道。

  “是这样的,我们接到上级的命令,为了加强南疆边防线的安全,

  防止敌人趁着过年,对我方发动偷袭,

  决定,从各个部队,抽调一批精兵强将,组成突击队,

  到边境线上的各个哨所,进行巡逻,排查,确保边防线的绝对安全!”于淼说道。

  “嗯,这是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高建军大声说道。

  “好,建军,你有这个觉悟,我很欣慰!”团长于淼点了点头,说道,“所以,我们决定,派你,参加这次的突击队!”

  “我?”高建军愣了一下,他万万没有想到,团里,竟然会派他,去执行这么重要的任务!

  “怎么着?你小子,不愿意啊?”连长在一旁,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