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军校生活与连队的要求是一样的,坚持一日生活制度,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天有8节课。
刘武他们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军事。
政治课包括“党史、马列主义哲学原理、领…著作等”,军事课包括“领…军事思想、十大军事原则、三大条令、实际操作等。”
在实际操作科目中,又分五大技术:“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和土工作业”。
其中,射击有“自动步枪一二三练习、手枪一二三练习。”
投弹“35米及格,40米良好,45米以上优秀。”
刺杀“先是基本动作,预备用枪,突刺,防左,防右,练刺草靶,而后戴上护具对刺。”
爆破“在雷管中放置导火索,以及把接好导火索的雷管放进炸药包里。”
比较难的军体训练,刘武觉得“单杠屈伸上”必须在其中。
其实,动作是简单的,就是双脚跳起,双手正握单杠,身体悬起后,双腿并拢,自然用力摆浪,感到冲力适当后,双脚用力一蹬,利用惯性,身体自然而迅速地翻上单杠,全身挺立在杠上。
这个动作看似不复杂,但很多人包括刘武练了几个月才学会,属实不容易!
第530章 83年到来了!!!
第530章 83年到来了!!!
每周刘武他们还至少安排半天的劳动,就是去学校农场里种菜、锄草。
至于每天擦枪、班务会、晚点名,更是一样不少。
一周只有星期天自己可以支配,允许请假上街,外出人员比例控制在三分之一。
周日一般都是两顿饭,上午8点和下午4点开饭,早饭后就可以自由活动。
学员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看书,写家信,打扑克,下棋等。
或者三两个人结伴上街,看场电影,买些日用品之类。
几个月来,刘武逐渐地溶于学院生活。
他们同学战友们之间的感情特别真诚,特别友爱。
谁要是有什么困难,大家都会尽心尽力地去帮助。
谁要是情绪不好,大家就会主动地问长问短,战友们有时甚至把恋情和隐私都愿意向战友倾吐。
刘武是他们当中的学霸,闲时写写过一篇广播稿子,还寄给了石市人民广播电台,后来还真被选中播送了。
题目是“情同手足”,主要的内容是写战友之间相互关心的一些小事情。
很快冬天到来了。
一个夜晚,刘武他们正在夜间训练,天下起了小雪。
刘武跟孙新春等学员就趴在地上进行“潜伏”训练,身下是雪水泥水,身上也落满了雪,简直又冷又难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已经到深夜了,刘武的肚子开始咕咕直叫。
而教员一直用严厉的目光扫视着大家,打着一定要坚持到底的手势。
潜伏训练期间,教员要求学员们不准出声,不准乱动。
正在这时,趴在刘武旁边的李二牛,用臂肘碰了他一下。
刘武疑惑地与他对视一眼,只见李二牛悄悄地把一个冰凉的东西塞给了他。
由于不准说话,动作也很轻,黑暗中刘武摸了一下,原来是一个被啃过的凉馒头。
刘武心头一热,心想:“还是好兄嘚心细,竟想到在口袋里装上这个宝贝!”
刘武就这样抹黑迅速啃了一口。
其实,这大半个馒头,他是真想把它吞下去,但他很快就明白了。
但是刘武只吃了一口,然后用臂肘轻轻地碰了下另一旁的孙新春,将这块又被啃了一口的馒头传了下去。
到训练结束,刘武不知那块馒头传到了谁……
想起这件事,刘武这帮同学就乐,这时的训练真是有苦也有乐。
军校生活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战友们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生活充实!
说起来,20左右岁的军校学员,未来的军官,穿着四个兜的军服,锃亮的皮鞋,昂首挺胸,气度不凡。
尤其是节假日,他们们这些年轻的军官,较为集中地走在大街上,格外引人注目。
每当此时,刘武就会想起在抗大学得校歌,也会想起他们这代人,要担起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
第七期指挥专业二中队,中队长的名字叫做刘长河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军人,还是战斗英雄。
刘武这人,表面上谦逊温和,实则心高气傲,可对刘长河中队长,他是由衷地钦佩。
只有一有闲暇,刘武几个就喜欢去找刘中队长谈心。
这一来二去的,刘长河私下里跟他们也成了朋友。
刘之长河瞅着围着他坐的几个好奇心十足的小年轻,最终无奈地道:“那好,我就说说我的故事,希望也能给你们一些启发教育……”
“我一开始参军跟你们的情况不一样,那会儿的我是真没想来部队……”
六年前。
“爸,我不想当兵!”刘长河梗着脖子喊道,心里憋着一股劲儿。
“放屁!”刘南湾一拍桌子,杀气腾腾地瞪着儿子刘长河,“当兵是咱老刘家的光荣传统,你爷爷当过兵,我当过兵,你也得去!”
这年刘长河刚满18,家里穷得是叮当响。
老刘家住在黄土高原的小村子里,四面黄土坡,风一刮满天土。
这地方年年旱灾,地里种啥死啥。
爹妈为了供刘长河上学,省吃俭用,连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
刘长河心里跟明镜似的,当兵或许是他唯一的出路。
可刘长河就是不甘心,不想离开这片黄土地,更不想离开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姑娘。
“你还是个娃娃,不懂事。等你当了兵,见识了大世面,就知道你爸的苦心了。”老娘轻声劝道,眼里闪着泪光。
刘长河低着头,跟个蔫茄子似的,一声不吭。
心里却打定主意要跟爹妈对着干。
第二天一大早,刘长河偷偷溜出家门,直奔村口的老槐树。
那是他和宋小梅约定的地方。
宋小梅是隔壁村的姑娘,他们俩从小一起长大,算是青梅竹马。
刚到老槐树下,就看见宋小梅站在那儿等着了。
她穿着件红花布棉袄,头上扎着两个羊角辫,远远看去就像朵盛开的山丹丹花。
“刘长河,你真的要去当兵啊?”宋小梅红着眼圈问他,声音里带着哭腔。
“我不想去,可爸妈非逼着我去。”刘长河踢着脚下的小石子,闷闷不乐。
“那那你走了,我咋办?”宋小梅低着头,声音哽咽。
刘长河心里一阵酸楚,像是被人狠狠掐了一把。
他一把抓住小梅的手:“小梅,你等我!等我当兵回来,我就娶你!”
小梅抬起头,眼里闪着泪花:“你说话算话?”
“当然算话!我刘长河说到做到!”刘长河拍着胸脯保证,心里却也没底。
回到家,爹妈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看到刘长河回来,刘南湾二话不说,抄起扫帚就要揍他。
“你这臭小子,往哪儿跑?害得我们好找!”刘南湾的胡子都气得直翘。
刘长河一边躲,一边喊:“爸,我不去当兵!我要留在村里,我要娶小梅!”
“放屁!”老爹刘南湾气得脸通红,“你才多大?懂个屁的爱情?当兵才是正经事!”
老娘拦住老爹,转身对刘长河说:“长河啊,娘知道你舍不得小梅。
可你想想,你当兵回来,就能找个好工作。
到时候娶小芳,不是更有底气吗?”
刘长河愣住了,老娘的话像盆凉水,浇灭了他心中的怒火。
他心里也明白,老娘说得对。
可刘长河就是不甘心,一声不吭地跑回屋里,还把自己关了起来。
晚上,刘长河躺在炕上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
忽然,听见窗外有动静。
刘长河悄悄爬起来,打开窗户一看,是宋小梅。
“长河,你真的要走了吗?”小梅红着眼睛问,声音轻得像蚊子哼哼。
刘长河叹了口气:“我爹娘说得对,我得为咱们的将来着想。小梅,你等我好不好?”
小梅最终点点头:“我等你,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刘长河伸出手,轻轻擦去小梅脸上的泪水:“放心吧,我一定会回来的。”
那天一早,刘长河背上行李,站在村口。
全村的人都来送他,爹娘站在最前面,眼里满是不舍和期待。
“儿子,好好干!为咱刘家争光!”刘南湾拍着儿子刘长河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
老娘抹着眼泪,塞给刘长河一个布包:“这是妈妈给你包的饺子,路上饿了就吃。”
刘长河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转身看向人群中的小梅,她冲刘长河挥挥手,眼中满是不舍。
“大家伙儿,我走了!等我回来!”刘长河大声喊道,迈开步子走向未知的远方。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又坐了半天汽车,刘长河终于到了部队。
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高大的营房,宽阔的操场,整齐的队列,威武的军旗,处处透着一股子英气。
可等刘长河真正进入军营生活,才知道当兵有多不容易。
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训练,饭也吃不饱,觉也睡不好。
白天顶着烈日训练,晚上还要值班站岗。
“我不止一次想要放弃,可每次想到家里人的期望,想到小梅的等待,我就咬牙坚持下来。
慢慢地,我开始喜欢上了军营生活。
我学会了射击,学会了驾驶,还学会了修理各种机械。
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成长得飞快……”看着眼前听得入神的刘武等人,刘长河笑了起来,新兵时期是最难忘的。
刘武见刘长河说到这停下不说了,急忙催促道:“队长您道是继续说呀,别停下!”
其他人是:“是呀,队长后来怎么着了,您继续说呀!”
刘长河拿捏了他们一下道:“过去那会儿,去茶馆里听书,听到说书先生讲的精彩时候,客官们还打赏个三瓜俩枣的,怎么到我这……”
刘武秒懂,立马掏出烟来,给刘长河点上一根。
他原本是不会抽烟的,无奈碰上了孙新春这杆“大烟枪”。
一旁的李二牛更是狗腿,立马拿起刘长河面前的茶杯续了一杯茶水。
“这还差不多!”刘长河笑了,接着说起了他的故事。
有一天,连长找刘长河谈话:“刘长河,你小子不错啊!学东西快,干活儿也麻利。我看好你,想推荐你去上军校,你觉得咋样?”
刘长河一听,心里乐开了花。
这当兵的谁不想提干?上军校可是个好机会啊!
可转念一想,又犹豫了。
上军校意味着他要在部队待更长时间,不知道小梅还等不等得及。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