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409章

作者:笔下宝宝

  二月初,总部的40余人到了,都是各部门的骨干。

  几天后由80余名“猛虎突击队”队员组成的警卫部队也到了。

  前指首长刘之野传达了前指命令:正式组建前指电子侦查分队。

  他们的具体任务是,前出至未来战斗区域,执行战役侦察任务。

  前指任命,参某部的于同志为党支部书记、分队长兼指导员。

  “猛虎突击队”的高中队长为副分队长。

  孟抗美被任命为支部委员、机务组组长。

  除警卫部队编为两个排外,其余都是组的编制。

  单位组建第一天的下午,孟抗美们开了第一次支部会。

  大家互相自我介绍后,于队长详细的布置了任务。

  要求侦听、测向、破译、机务等业务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开展工作,保护好器材设备。

  业务人员每人配备折叠柄冲锋枪、手枪、伞兵刀和地瓜式手雷,其中一枚是“光荣弹”。

  规定业务人员绝对不能当俘虏,一旦失去战斗能力就必须“光荣”。

第497章 军人子弟!!!

  第497章 军人子弟!!!

  刘之野是侦察兵出身,深知战前对敌侦察的重要性。

  前线电子侦查分队是新组建的单位,虽然抽调的都是各部队的精兵强将,但他们大多都是第一次上战场。

  对此刘之野实在是放心不下。

  于是,他也亲自来参加了这次电子侦查分队出发前的壮行会。

  还跟这些小伙子们具体讲了参战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敌军的作战特点;

  刘之野特别指出:“你们是紧跟第一波作战部队隐蔽进入战场,可能遭遇的敌人主要是敌特工和小股部队。

  我要求警卫部队在尽可能避战的原则下,如果遇到已发现我们的敌人。

  为了保密,不抓俘虏、不留活口,全部消灭。”

  在刘之野的主持下,电子侦查分队的于队长又给队员们林林总总的讲了3个多小时。

  不但使孟抗美他们明确了自身的任务。

  并且使孟抗美他们感到自己队长不但有深厚的业务功底,也有很高的军事指挥素养,大家见状极为振奋,信心倍增。

  第二天上午,刘之野在前线某营地召开参战动员大会,举行战前宣誓。

  下午,电子侦查分队就开始领取装备、给养和武器弹药。

  几乎所有的战士都心里清楚,自己一上战场不会再回来。

  刘之野问他们:“同志们,你们还有什么愿望没有?”

  侦查队员们纷纷说:“首长,我们出发前想喝口茅台酒,不知道可不可以?”

  “没问题!”

  于是刘之野吩咐后勤部门去把附近镇上的茅台酒都采购了。

  晚上会餐,一人二两茅台。

  刘之野带领前指的部分干部们去挨桌敬酒,极其豪爽,他一人至少干了两斤白的。

  “同志们,电子侦查分队就是我们大军的眼睛和耳朵,没有你们我们的部队就会变成聋子和瞎子。”

  “我期待着,给你们庆功的那一天,来干!”

  “干!”全体电侦分队的指战员们站起来怒吼道。

  夜间11时上车,凌晨4时隐蔽进入边境线上一座不起眼的小山顶。

  等过了两个小时后,全部设备架设就已开通完毕。

  就这样在前指和各部门的协同下,仅三天时间,战区内敌军大小电台已处于孟抗美他们电子侦查分队的监控之下。

  初战告捷,看来电子侦查分队还是蛮有战斗力的嘛!

  此时的时间是:2月9日。

  孟抗美他们所在的这座小山,位于红河北岸。

  红河是边境界河,河宽160至210米,水深3至5米,流速每秒一点五米左右。

  电侦分队附近还隐蔽集结蜀都军区的1x军和5X军一部。

  对面山中则驻守着敌军316A和345两个师。

  敌军的防御工事体系极为完善。

  从F国人时代就开始修筑,C战时期夏国还派工兵、民工和知识青年进行了大举修筑。

  不过,在三年前,敌军将这个工事群由南向防御改为北向防御。

  再加上地形复杂,敌军极为自负。

  孟抗美他们多次在电台里听到他们向上级吹牛说至少可以迟滞夏国军队两个月以上。

  16日夜幕降临,孟抗美跟随于队长进入警卫战壕,用望远镜观察河面。

  大约11点左右,1X军开始用橡皮艇向对岸偷渡。

  17日凌晨4时舟桥部队开始架桥。

  对面山上敌军发现情况,开始用班用机枪射击。

  “哒哒哒……”

  夏军舟桥部队不断有人倒下,有人奔跑、跳下河床。

  随即,夏军炮兵部队向敌人阵地开始覆盖性速射,以掩护舟桥部队。

  “轰轰轰!!!”

  大地在颤抖,震耳欲聋,刺鼻的硝烟越来越浓。

  孟抗美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实战。

  队员们纷纷蹲在战壕里堵着耳朵张大嘴,欣赏着这蔚为壮观的一慕。

  夏军大炮逐渐地向纵深射击。

  孟抗美他们身后又响起了风琴般的声音。

  一群群拖着桔红色火焰的火箭弹从他们头上飞过,落在大炮刚刚打过的地方,燃起一片片大火。

  这时,队长拍了一下孟抗美的肩膀,大拇指向后一比划,他们便弯腰跑回临时机房(帐篷)。

  这里的每台机器都在拼命工作,耳机或扬声器里不断地传来敌军叫喊声和电码声。

  每当一个信号嘎然而止,该机的值机员便会带着笑容回过头来向队长伸一下大拇指。

  孟抗美知道,这是又一台敌军的电台被打哑了。

  同志们此的心情是极为亢奋地。

  虽然他们没有跟普通步兵们一样,去冲锋陷阵,但是他们的作用一点也不少。

  就这样激战了一夜。

  天亮了,激烈的枪声开始逐渐向南伸延。

  山下夏军的大部队迅速通过浮桥。

  敌方见败局已定,只留下一些省队、县队和民兵迟滞夏军的进攻。

  他们的正规部队迅速收缩至谷柳、保胜、谷珊西山各要地,并逐渐开始采取防电子侦察措施。

  于队长下达命令:下午2时搭载炮兵部队车辆,向保胜方向前进。

  通过对敌营、连步谈机的侦察,尽快掌握敌王牌“英雄师”316师之师部及所属一四八团、一七四团和炮兵一八七团的位置。

  部队集合完毕,于队长严肃地讲:“敌316师是我西线战场最完整、最强大之敌。

  抓住他将给我军带来极大的战场主动。

  保胜是清末黑旗军刘永福抗击F军的根据地。

  这里的地形上属横断山脉南支,极其复杂。

  警卫部队要特别注意,进入白眼狼境内以后,大家要掌握部队。

  大家保持好队形,保护好装备器材。

  对我们来讲,没有俘虏政策,没有军民关系,只有完成任务、保护自己两件事。

  为了迷惑敌人,防止小股敌人轻易进攻我们,大家在对话时要夸大我们的兵力。

  战士统称xx班长,班长统称xx排长,以此类推。

  业务干部统称xx参谋,我和高中队叫代号,我是308,高中队是309。

  都听明白了吗?”

  孟抗美他们高声喊道:“听明白了!”

  于队长点点头,他给某个战士整理了一下着装,又拍了拍他的胳膊以示鼓励。

  这名战士深受鼓舞,对他咧齿一笑,露出了满口的大白牙,白白净净的一看家庭条件就不错。

  于队长最后瞧了一眼所有人,命令道:“好,出发!”

  电子侦查分队乘车仅半小时炮兵就停止前进了。

  于是,他们只好下车整队从小路进入山里。

  跟随孟抗美他们分队的还有两位向导。

  他们是原来抗M战争时期援Y高炮部队复员的侦察兵。

  这俩老兵对边界地区极熟。

  警卫部队在大队前500米上派出一个尖兵班搜索前进。

  左右翼及后队各一个班掩护,全体人员头戴钢盔,上刺刀,子弹上膛。

  为夜间便于识别,队员们左臂还绑上了一条白毛巾。

  前进不到十分钟,从一座小山包开始,战争的残酷性就展现在孟抗美他们面前。

  地面上炮弹坑一个接一个,尸体散落在山道上,有敌人的,也有我们的。

  那决不是大家在电影里看到的情景。

  准确地说,有些尸体应该称为尸块,半只胳膊一条腿的。

  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和血腥的气味,不时有抬着伤员的知青小队从我们视线里走过,传来伤员痛苦的哭叫声。

  一只钢盔里盛着半个头颅,那头颅上只剩下一只眼睛,暴凸着瞪向天空

  走着走着,大家的情绪开始低落。

  有的人眼圈红红的,有的人脸色苍白,有的人拿帽子捂着鼻子和眼睛。

  更有些人竟要别人掺着才能走,队形开始有点乱了。

  是呀,他们只是一群和平年代长大的青年人。

  很多人出生于养尊处优的干部家庭。

  当初来军营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逃避下乡或者奔个好前途。

  在这之前有些人连死人都没见到过。

  而现在,他们闯进了战场。

  等看到了硝烟和血腥,想到也许分分钟后自己也就变成了那破碎的……

  他们怎能不恐惧、怎能不震撼!

  原先的那一点点思想准备根本不足以抵御这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