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37章

作者:笔下宝宝

  三大爷一听,这是有正事要谈啊。给他续了杯茶水,示意喝口水慢慢说。

  “三大爷~是这么个情况,我们保卫处……”

  三大爷听完刘之野来的目的后,只是默默的抽着烟,一声不吭的陷于了思考中。

  迟登了有一会儿,三大爷才严肃的开口说道:

  “按理儿说~你找我办点儿事,我该答应你,毕竟我们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亲戚道理的互相帮忙,也是应该的。”

  “啧~可是你这事儿吧,毕竟牵扯到了公家。这么多人儿,人吃马嚼的,不好办啊~”

  刘之野一看三大爷的神情,就知道他的为难之处。

  其实他已经有了说词,于是继续说着他的计划:

  “三大爷,别的不需要村里面供应。我们集训队所用的,大多数后勤物资,可以从山外面运进来。”

  “村里就是给帮忙提供,一些闲余的场地和闲散人员,作为建设驻训场所用。”

  “我们呢~也会给予村里,和参加建设的乡亲们,一定的补偿和补助。”

  “另外在集训期间,我们厂也可以收购一些乡亲们的,山野货农作物之类的,帮助乡亲们增加合法的收入……”

  “三大爷,其实这是个双赢的好事儿。这要是搞好了,我们厂可以每年,都会进行几次拉练训练。村里的人也能多受些益处……”

  刘之野越说着这详细计划,三大爷刘元海的眼神就是越亮。

  心想真要是,按照这样做的话。别的先不说,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肯定也能提高不少。

  山区里不比平原地带,种地本来就是靠天儿收。这万一要是碰上个,天气不好的年景儿,就嘚闹饥荒。

  虽然山里面有野货,也可以打到猎物,但是大多数的收获。都是自己家人消灭了,很少卖了增加收入。

  因为山里面儿交通不便利,而且冬季里弄到的东西,也没法儿走几十公里卖到城镇去。

  虽然现在不怕饿肚子,靠集体吃大锅饭了。吃的还不错,据说有的地方,不但可以吃的饱,还顿顿有鱼有肉。

  但是家家户户里,基本上没有任何存粮的。

  三大爷的心里头,总感觉有些不踏实。这嘚什么样的家底儿,才能经得起这么造啊~过去的地主老财也不敢这么吃法。

  这万一~想想都不寒而栗。

  他心里头危机重重地,但是他人微言轻的,也管不了这个,大环境就是如此。

  可是刘家村,他不能不管啊。这里的村民,说白了都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末雨绸缪总是好的,不说别的就是额外增加点儿收入,以备不时之需,也是极好的嘛~

  想到这儿,这三大爷刘元海豁然开朗。

  “成啊~我看就这么着~”

  “入冬后,咱们村儿闲散的人员有的是,要是能给予一定的补偿,估计都能挣得打破头~”

  “场地也好办,咱们村儿,就是附近的几个村儿的,民兵组织训练中心。”

  “村里头有一处儿,前朝留下来的老营地,地方也足够大。集训个二三百人,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啊。”

  “问题是住宿条件差点儿,有些营房年久失修,已经倒塌了。有的需要下大功夫,整理整理才能使用。”

  “过会儿~我带你去嘍一眼~”

  ……

  不久后,刘之野一行人又来到了,位于村部北面,大山脚下的这处儿营地。

  看着眼目前的,这处破烂不堪的营地。地方是足够大的,曾经在这里,驻扎了一个标的新军。

  呡国后便逐渐废弃,直到建国后,才被附近的民兵组织,用来作为大型的综合训练场使用。

  有些房子确实是,房倒屋塌,还有的只有墙体,没有了屋顶。

  但是有几处营房,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挤挤的话,一期百十来号人的,勉强可以住下来。

  刘之野,在营地里转悠了几圈,四处查看了一下周围的设施。用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下各处的影像。

  总体来说是他满意的,虽然有些地方还不足,需要继续的整改。

  但是天寒地冻的,马上又要过年了,时间上怕是来不及。今年也就这样了,先简单的整理一下,凑合着用呗~

  勘察完场地,他老弟提议时间尚早,要不要去山里逛逛,打打猎放松放松。

  刘之野一听,心里头就开始痒痒了。他自从回国后,那是好久都没有,痛快的玩儿过枪了。

  虽然平时也有过,在靶场做射击训练的。但是打死靶,那有这种枪枪见血地,来的痛快呢~

  村里的民兵组织武器库,正好也在这处营地里。

  大姐夫刘福生,打开了库房门儿。

  “之野,来瞜一瞜~有你使着顺手的吗?”

  进来一瞧后,刘之野的精神就是一震。

  嚯~这里面儿的武器种类,够齐全的啊~

  什么汤姆逊冲锋枪,53式步骑枪、水连珠、老套筒、三八大盖、中正式、m2重机枪,苏sg-43重机枪、马克沁、捷克式、歪把子……

  主要以老旧轻武器为主,还有几门迫击炮,一挺高射机枪。而且这些武器种类杂乱、单纯口径就高达13种,多达十几个国家造。

  可以说,除了部队现役的56式,是应有尽有啊。

  刘之野最后,挑选了支“水连珠”m1944卡宾枪。这型号的枪是他在这战场上,使用过次数最多的武器。

  也是他用着最顺手的步枪,曾经一天创下了,他击毙19人的有效记录。

  “水连珠”步枪,就是苏制莫辛-纳甘步枪。

  1944型卡宾枪全枪长1016毫米,带刺刀全长1327毫米,空枪重3.9kg,枪管长517毫米,枪口初速820m/s,有效射程600米,口径7.62毫米,弹夹备弹5发,射速59-65发/分钟。

  这款卡宾枪可以说继承了,莫辛纳甘步枪的所有优点,也可以说是浓缩的精华,这也是后来我军决定仿制的一大原因。

第49章 进山打猎(二)

  第49章 进山打猎(二)

  刘之野首先,将弹夹取下来并将它放在一边。然后将枪管指向安全的方向并拉开枪栓,确保枪膛内没有子弹和弹壳。

  再仔细检查这支武器的枪管,确保没有障碍物或者损坏,用手指触摸膛内,检查下膛线的磨损情况。

  最后检查了枪机跟保险,看看有没有松动,然后枪托准星校准等过程。

  这一套动作虽然繁琐,但是在刘之野动作飞快娴熟的操作下,看的一旁的众人眼花缭乱。

  “之野,真不亏是专业的,这一手儿,我们的民兵们是做不出来的……”

  姐夫也跟着说了句:

  “我们虽然也经常保养枪械,但是每次使用前,做这么多的细致检查还是没有的~都是随手随用。”

  “今儿个啊~你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刘之野严肃的摆摆手:

  “这都是我们血的教训得来的,你们民兵组织训练,以后也要加强这些方面的严格训练,避免造成不应有些的损失……”

  闲聊了几句,一帮人选择好武器弹药后,就趁早出发了。

  等路过民兵队驻守人员的值班室时,姐夫还特意去借来,两只凶猛健壮的“鄂伦春猎犬”。

  这两只一黑一灰的“鄂伦春猎犬”,它们可不是一般的犬种。

  它们可是号称东北地区、北山野人的家传之宝。是北山野人创造出来的顶级猎犬,它们的嗅觉灵敏,追踪能力超强。

  这样的猎犬三五成群,就可以捕猎野狼和大型的棕熊。它们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中。在山林里的猎性,比号称猎犬之王的“杜高犬”也更加强悍。

  这种犬既可以当猎犬,也可以当护卫犬使用,是华夏稀有的珍贵猎犬之一。

  而刘家村为什么会有样的猎犬,那也是因为,当年前朝驻军撤走后,留下的猎犬后代。

  索幸当时留下来的猎犬多,后来猎犬之间的繁衍,没有退化严重。

  准备妥当之后,大家伙就一起奔向了北面的大山。

  由于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时间还是挺紧的,就没有选太远的地方。

  他们来到了离北边大山,不远的一处山谷里,附近的山里人称其为野猪谷。

  这里野兽种类可不少,经常能看见它们出没得身影。这里的野兽,主要是以野猪居多。它们经常性的成群结队的,冲出山谷外,跑到周围的农田里搞破坏。

  为此上面经常下来人,组织附近的民兵,进山清缴这些家伙们。

  松开两只猎犬的绳索后,这两只早已按耐不住的猎犬,撒开健壮的四肢飞也似的超前跑去。

  山里头的积雪还不少,没过脚脖子的积雪每走一步很是艰难。

  众人也不能像猎犬似的快速跑起来。只能慢慢地跟在它们的身后,随时注意观察四周的情况。

  其实在雪地里打猎,不是很好的狩猎体验。由于腿脚儿行动不便,这万一有个危险处境,恐怕避之不及。

  而且在阳光底下,长期间的注视一处,眼睛就会疲劳,很容易得雪盲症。

  突然,前面传来猎犬的吼叫声。

  “汪~汪~汪……”

  刘之野几人顿时精神一震,双腿奋起力量加快速度,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奔去。

  刘铁林他跑的最快,一马当先地,因为他对此地最为熟悉。

  等来到猎犬所在的地方后,发现这两个家伙,正围着几堆动物们的粪便,不停地打着转圈儿“汪汪”叫着。

  刘铁林蹲下身,用手捏起一部分粪便试了试湿度,然后用鼻子轻轻一嗅。

  然后兴奋地说道:

  “三大爷~哥~你们快来瞧~”

  “哈哈哈~看这地上的蹄印,还有这新鲜的粪便,这附近肯定有野猪群在活动~”

  刘之野向雪地看上去,果然雪地上凌乱的印着很多,野猪两趾型的,大大小小的一串串蹄印,这说明曾经有一群野猪在此逗留过。

  这其中有一头野猪的蹄印特别大,引起了大家伙的高度重视。据刘铁林判断,这是头有500斤以上体重的野猪。

  可能是前几天突然的下雪,野猪们的食物准备不足,食物来源可能会变得稀缺。

  这天气变好后,就成群结队的从窝里跑出来,到处觅食儿吃。

  大家伙立即提高警惕,这碰上了野猪群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迎面碰上了它们,就凭着手里的这几杆家伙什儿,那可就呵呵了~

  刘之野立即起身,四处观察了一下,发现不远处的山坡地势高,可以俯瞰附近的情况。

  于是他招呼众人一起,赶到了此处山坡。

  等众人一起走上了坡顶后才发现,他们来的方向,也就是山坡的背面是缓坡,而正面却是断崖。坡顶与崖底地面高度,落差有十几米高。

  谷底一百多米处有一群野猪,大大少少的约有三四十头。它们在一头体型庞大的野猪头领带领下,四处撒着欢儿的觅食嬉戏。

  突然间,这野猪似乎察觉到什么来,猛然间回过头来,用一双恶狠狠的眼睛瞪着刘之野他们这边儿,猪耳朵也直立了起来。

  大嘴巴还吧唧吧唧地咀嚼着坚果,长长的獠牙闪动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面目狰狞可怕,让人不寒而栗。

  众人也被这家伙惊呆了,目测它这体型得有500斤以上了,浑身早就挂满了松油铠甲。

  这样的野猪在老辈猎人口中,也称其为“挂甲野猪”。

  它可是很厉害的玩意儿。就是豺狼虎豹也不敢轻易的招惹它,见到它都嘚绕道走,因为根本咬不透那厚厚的铠甲。

  正因为如此,它们也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如此悠闲的横冲直撞,生活悠哉悠哉地其乐无边啊~

  饶是狩猎经验丰富的刘铁林,也是吞咽了口唾沫,心有余辜地说道:

  “哥~怎么办,打不打?”

  其他两人也是一脸的忧色,不敢轻易地下手,看向了刘之野。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打不死这玩意儿,惹恼了这东西发起疯来可咋整。

  

  就这么几杆破枪,可拦不住这么多的野猪群,这要是惹急了它带头冲出谷底,跑进了村里……那可不敢想想后果是什么。

  刘之野这会儿却成为了他们的主心骨儿,因为只有他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是众人里面儿,面对危机经验最丰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