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358章

作者:笔下宝宝

  按照这个标准,刘淑贤的成绩已经是稳稳当当了。

  至于政审体检等方面更是没问题。

  既然刘淑贤上大学无忧,刘家人索性也就不管她了,放任自由。

  这要是玩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是最快地。

  就这样一晃就到了年三十。

  等到了今年春节,夏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有了新的生活。

  这一年的春节夜特别的热闹,家家户户坐在家里烤着火炉吃着年夜饭,伴随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腾飞的一年正式开幕。

  人们感觉餐桌上的年夜饭比往年丰盛多了。

  在四九城,市场上时鲜多了、特产多了,大核桃巧克力、话梅糖等老产品恢复生产,蛋香饼干、香酥饼干、特制蛋糕、巧克力棍糖等11种新产品安排生产供应。

  最令孩子们高兴的是五颜六色的灯笼,以及娓娓动听的“空竹”、各种各样的鞭炮、脸谱等。

  三十这天,家家户户糊上了新窗纸,贴上了春联、窗花和花红柳绿的年画,新年的喜气顿时铺面而来。

  晚上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都悄悄地换上了100w大灯泡,“亮亮堂堂过大年”了。

  这年月农村里的变电站哪能承受起这样超负荷大运转,接二连三跳闸停电,这时候正午台的大喇叭开始吆呼了“社员们注意了赶快换掉大灯泡……”,开始挨家挨户“查灯”。

  查到了挨几句骂,换上小灯,人走了再换上,年年如此,年年此“一乐”。

  ……

  “你高考了吗?”这是春节期间,知青、工人、学生、复员军人见到熟人打招呼的第一个问候。

  此时的火车站里,来自不同地方的知青们都在谈论着高考。

  一个多月前恢复的高考,让数以百万的下乡知青有了靠公平竞争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而在春节期间,很多人正在焦急地等待录取通知书。

  至于……后第一届大学生——77级,他们入学则是在春节以后三四月份的事了。

  但是大不部分人却因为事先准备不足,而忐忑不安。

  有的人暗下决心,就算没考上也没关系,打算来年再考。

  因为今年的六月份才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高考。

  后来确实如此,由于第一次高考录取率太低,大部分人都名落孙山了。

  不过,他们也没有气馁。

  这群名落孙山的年轻人又重新参加了今年六月份的高考,从而涌入了大学当中区。

  社会上因此一片铮铮向荣,喜气洋洋。

  虽然生活依然清贫、困顿,但78年的春节依然发生着一丝改变。

  打这一年起,春节的气氛重新开始活跃起来。

  春节有了文艺晚会、音乐会、体育比赛。

  甚至可以看到重新露面的《阿诗玛》、《桃花扇》、《李双双》这样的国产老电影。

  在东风市场,王府井等商业圈,一些传统的游戏如套圈、射击再次出现,谜语灯会空前火爆。

  2月6日除夕夜,这时名称还叫京城电视台的央台恢复播出春节文艺晚会。

  这年月里,全夏国的电视机拥有量才100多万台,而且还都是黑白的。

  人们只有在机关单位或者少数“土豪”家庭才能集体观看。

  而同一时期,M国家庭电视普及率为70%。

  而《人人日报》第一次出现与电视机有关的漫画,夏国人对这种坐在家里看电影的生活方式还缺乏应有的想象。

  但是仅仅五六年之后,电视机就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如今,虽然有的“土豪”家庭里已经有了电视,可除了这小部分人家外,大部分家庭没有电视,更不用提看春晚了。

  人们更多的是年三十这天晚上组织的露天电影,不但荧幕小还十分模糊。

  可就算是这样,人们还是顶着寒风、大雪黑压压的挤着看电影,甚至有的人抢不到位置还着急的上了树,可以说,这一年过年,是所有人的狂欢。

  更让人开心的是,在这一年的春节前,十几年都没涨工资的职工要加钱了,而且人人有份,这无疑成为十几年来最为激动人心的事,也让年夜饭的餐桌能够丰盛一点儿了。

  今年的春节,京城百货大楼第一次在门前广场设立年货摊。

  白天这里彩旗招展,夜晚就灯火辉煌。

  百货大楼内各层商场也是张灯结彩,一楼大厅还破天荒悬挂起了巨幅春联。

  出售的服装款式也开始丰富起来,包括传统旗袍和各色童装等。

  这是京城百货大楼自……后第一次开展节日营销活动。

  而在南河郑城,金水路上可以看到舞龙灯、耍狮子、跑旱船,孩子们常常会跟着队伍跑出好远。

  在金陵紫荆山公园就办起了……后的第一届灯展。

  在蜀省宜宾人民公园举办了灯会,春节短短十五天,购票观灯者达9万余人……

  大年初一,夏国足球队参加了香江春节贺岁杯足球赛。

  而且表现不俗,国足以4∶1战胜香江联队。

  参加比赛的国足队员包括容志行、迟尚斌、李富胜、沈祥福这些人等。

  这年月国内还很少有比赛转播,因而关注足球的人还很少。

  但仅仅3年之后,一股足球热就会席卷全国。

  

  大年初二,农村又开始了“家门口唱大戏”了。

  戏台上咿咿呀呀戏剧粉墨登场了。

  台下一派热闹非凡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预祝来年大丰收呢。

  这个春节,又开始恢复了醇厚浓郁的年味。

  改变还在悄悄地继续。

  这一年,街头高音喇叭传出的不再是样板戏、GM歌曲,而是《洪湖水,浪打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样的歌曲以及《爱情的位置》这样的小说连播。

  爱情这久违了的俗世情感终于不再被看作可耻的东西了,恋人们可以公开地手拉着手逛公园、轧马路了。

  电影院甚至上演了《望乡》这部反映J院生活的倭国电影。

  它对夏国人的冲击是30年后的《色,戒》无法比拟的。

  京城电视台甚至转播市民代表座谈会,有人说,还可以有S情场面更浓厚的镜头……

  这一年,曾被斥为资阶生活方式的烫发开始在城市流行,烫个“鸡窝”头成为时尚,京城排队最长的地方是理发店。

  在四九地区,刘家庄无疑是最为发达的,因此也更早地接纳了新兴事物。

  这里的年轻人,早已走在了时尚的前沿,对时髦有着独到的见解。

  你瞧,满大街的年轻小伙,一个个戴着蛤蟆镜,穿着喇叭裤,随着迪斯科的节奏尽情舞动。

  而那些姑娘们,则烫起了“鸡窝头”,戴着闪亮的大耳环,尽显青春活力。

  这股时尚风潮愈演愈烈,不仅席卷了街头巷尾,还悄然吹进了学校的大门……

  “刘淑贤!你瞧你把头发整的什么玩意儿这是?”甘凝一回到家,就见自家姑娘成了“鸡窝”,耳朵上还带俩银光灿灿的大耳环。

  甘凝感觉自己个儿的三观都要毁了,她顿时怒火中烧厉声吼道:“我告诉你,赶紧去把头发烫直喽啰!否则,我会让你好看,你听到没有?”

  “您怎么这么老土啊!……哇!”刘淑贤说不过她老娘,只好哭着跑去书房找他爹求助。

  刘之野面对此情此景,脸上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心里其实觉得烫发这事儿并不算什么,毕竟后世的年轻人,烫发染发早已司空见惯,甚至还有染成金毛、白毛、绿毛的。

  但话说回来,在他们这个家里,管教孩子的事情,一切都得听甘凝的。

  刘之野稍微斟酌了一下,轻轻拍了拍正扑在自己怀里的宝贝女儿小贤,语重心长地说道:“小贤啊,我看这事儿还是听伱妈的吧!”说完,他又小心翼翼地朝客厅方向瞥了一眼,接着压低声音补充道:“咱们得顺着她,没辙,你妈可能到了更年期,火气大得很。我是真不敢惹她啊……”

  “老爸您连你也不帮我!”刘淑贤实在是舍不得这“鸡窝头”,她还没稀罕够呢!

  刘淑贤气的跺跺脚,又一阵风似的跑去后院找她奶奶撑腰去了。

  客厅内,甘凝端坐在沙发上,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她猛地一挥手,将手中紧握的咖啡杯重重搁在茶几上,“啪嚓!”一声清脆的声响,咖啡微微溅出,桌面上留下几滴褐色的痕迹。

  最爱喝的马来咖啡也不喝了,她起身就要去找某人的麻烦!

  说起喝咖啡,这是年前在香江发展的刘家人给刘之野等人邮寄来的新年礼物之一。

  除了咖啡还有一些法国拉菲酒庄产的高档红酒。

  刘之野前世今生都不喜欢这玩意儿,不过甘凝却非常喜欢。

  看着脸色阴沉的老婆,刘之野心里不禁有些发憷,这更年期的女人情绪真是难以捉摸,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刘之野!我就去党校进修几个月,你就不能帮忙照看一下孩子吗?”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和无奈。

  “家里大事小事都得我操心,我难道就不累吗?”她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惫。

  刘之野见状,连忙站起身来,小心翼翼地安抚着她:“哎呀,老婆,别生气了,都是我的错。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对身体不好……”

  就在这时,两个打扮得颇为前卫的少年闯了进来。

  他们戴着夸张的蛤蟆镜,穿着时尚的喇叭裤,头发长长的,显得有些不羁。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更加微妙起来。

  甘凝一见他俩这副臭德行,都快气疯了,当即一声爆喝:“刘文!刘武!……”

  吓得这小哥俩是掉头就跑!

  甘凝就在后面猛追……

  刘之野见状又是哭笑不得地摇摇头。

  “哎!如今是真地不一样喽!”

  随即,刘之野的目光转向远方,那万家灯火的景象映入眼帘,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而明亮,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

  就在这一年,可口可乐进入夏国市场,不过一开始的夏国人还对这种4毛钱一瓶、类似中药汤的饮料还不感兴趣。

  但是短短两年后,京城第一个专门生产瓶装“可口可乐”饮料的车间就在刘家庄里批量生产。

  最早生产的可乐瓶是像葫芦形,下边特小,中间小鼓肚,中间又小,还有可口可乐的标志。

  刚开始喝可乐觉得有一股中药味,相当一段时间也不想喝。

  哪知过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喝可乐的机会越来越多,慢慢接受了这种饮料,过年的时候都买大桶可乐喝。

  市场的搞活让京城人的餐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大桶装的可乐和洋酒等丰富了一家人的餐桌。

  不过京城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常见的还是北冰洋汽水。

  玻璃瓶、铁皮盖儿、纯正的桔子味、冰爽的口感……对不少京城人来说,北冰洋早已深深根植于日常生活中。

  而刘家庄饮料企业自从有了可乐为主打产品,因此是赚的盆满钵满。

  打这起,年轻人们聚在一起请喝可乐又成为了时尚。

  不仅是喜欢可乐,年轻人们对喇叭裤、蛤蟆镜以及《追捕》、《大西洋底下来的人》这样的国外舶来品似乎都入迷。

  当然,更让他们着迷的是邓丽君那样的“靡靡之音”。

  从前,人们只有在电影中表现果党堕落生活、开舞会时,才会听到飘出来的那么断断续续的几句。

  谁要是能有一台砖头式的倭国松下录音机和几盘邓丽君的磁带,那绝对是身份和时尚的象征。

  新潮实物的涌入和老旧事物的更迭成为了这个时代特有的标志。

  挂历原本作为提示时间的老物件,是类比于家里“三大件”的存在。

  如今时髦的挂历,翻一页,可以瞥见京城繁华的一角,再翻一页,竟是街头的摩登女郎,生动地呈现出京城发展与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

  也就是这一年,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