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209章

作者:笔下宝宝

  “爸爸,哭鼻子,羞羞”又一个小不点,出现在他的眼前。“小贤,快过来,爸爸在这……”刘之野又见到了宝贝女儿。

  两个小姑娘,一会儿出现这个,又一会儿冒出那个,“爸爸,你不要我了吗?”

  “爸爸,你怎么还不回家呀?”

  “妈妈说,等我会数数了,爸爸就回家了……可是我都会数到100了你怎么还没回来呀?”

  “不信,我数给你听,1 2 3 4……55 5……”

  刘之野心急如焚,然而无论他如何声嘶力竭,她们都置若罔闻。

  “啊……啊……”刘之野挣扎着,想要摆脱那无形的束缚,但那股力量仿佛来自深渊,让他无法挣脱。

  他的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咆哮,如同困兽般在挣扎。

  刘之野猛地从病床上惊醒,大喊一声“啊!”,随即陷入剧烈的咳嗽中,“咳咳……”他的脸色苍白,仿佛刚从溺水中挣扎出来。

  “醒了!醒了!呜呜……之野醒了……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啊!”这是母亲邓茹的声音。

  “之野,呜呜,呜呜……”他听出来这是甘凝的声音。

  “快去叫医生来……”这是刘竟斋着急的喊着。

  刘之泰一抹眼泪,“哎!得嘞!”立即转身,跑出了病房,匆匆忙忙地叫医生去了。

  刘之野咳嗽连连,好一会儿才逐渐平复下来。他感觉身体异常沉重,仿佛刚刚从一场梦境中醒来,灵魂与肉体刚刚重新结合。

  他沙哑着嗓子,迷茫地环顾四周,'“我这是在哪儿?'”

  甘凝的双眼红肿,她小心翼翼地扶起他,让他倚靠在枕头上。声音里充满了关切:“之野,我们现在在医院。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刘之野的双眼逐渐聚焦,最终定格在甘凝的脸庞上。他的视线恢复了清晰,透露出深深的疑惑。“小凝,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甘凝刚要回应他。

  几名身着白大褂的医生,步伐匆匆地走进了病房

  “病人家属,劳驾让一下……”

  关教授的眼神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紧盯着刘之野,嘴角微微颤动,连声低语:“真是不可思议,之野同志,你还记得我吗?”

  刘之野对他咧嘴一笑:“关教授,又是您救了我吗?”

  关教授道:“这我可不敢居功,来,让我检查一下你的眼睛……”说着拿起一支微光手电,撑起刘之野的眼皮,仔细地检查了起来。

  “大夫,他的情况怎么样了?”邓茹急切地询问。

第312章 再获一等功

  第312章 再获一等功

  经过解放军总院短短一周的住院治疗,刘之野的身体竟然奇迹般地完全康复了,这一恢复速度之快,让所有人都感到难以置信。

  虽然医生们建议刘之野再留院多观察几天,但他觉得自己个儿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再待在医院里也只是浪费时间。

  于是,他向关教授等人提出了要出院的请求,希望能够回家去静养。

  经过几位专家的再次细致检查,他们纷纷惊叹不已:“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他这是什么神奇的体质?仅仅几天时间,他身上的骨折和外伤竟然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更别提他的大脑了。”

  赵教授接茬道:“我最不理解的就是,他的大脑明明已经……嘿,竟然自己就康复了?”

  “是啊,我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他人纷纷附和道。

  关教授道:“那怎么着,就让他出院吗?”

  “得嘞!让他出院吧!”赵教授轻轻地叹了口气,嘴角勾起一丝苦涩的笑容。

  他深知,既然刘之野已经康复如初,他们也不能违背人家的个人意愿。

  尽管他们这几名专家,内心深处仍渴望着能深入研究这一奇迹,探寻其背后的奥秘,但是刘之野的身份非同一般,并非是他们能够左右的。

  于是,关教授等人经过一番考虑后,最终同意了刘之野的请求。毕竟,他的身体状况确实已经康复了,回家修养也是可行的。

  刘之野急于出院,背后有着他的考量。这几日的住院生活,无疑牵动了众多人的心弦。

  他的病房里,领导、同事、下属、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们纷至沓来。

  刘之野心知肚明,这些人的到访都是出于对他的关心与善意,这份深情厚意让他倍感温暖。

  但是,这人多了他也疲于应付,尤其是某人的出现,差点酿成了“火星撞地球”般的惨剧。

  甄妮在得知他住院消息的第二天,便匆匆结束了抗洪医疗支援队的任务,不顾一切地赶回了医院。

  甘凝在见到这位美丽非凡、与她平分秋色的年轻女军医时,她的内心没来由地立刻拉响了警报。

  甄妮推门而入,目光却未曾停留在病床前忙碌的甘凝身上。

  她径直走向刘之野的病床前,仿佛甘凝的存在对她来说,不过是一缕无关紧要的空气。

  甄妮的眉头紧锁,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关切:“之野,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了?怎么会弄成这样……”

  “来,快让我瞧瞧你都伤到那儿了?”说着,她便旁若无人的就要解开刘之野的病号服,想给他做一下检查。

  甄妮的突然出现,让刘之野此刻如遭雷击,也让他有些措手不及,更让他惊愕的是,她竟与甘凝不期而遇了。

  “咳咳咳……”刘之野瞅了一眼,甘凝狐疑看着他俩的表情,心想:“坏菜了,这下麻烦大了!”

  他迅速伸出手,阻止了甄妮的进一步动作,同时咳嗽了几声,声音略显虚弱:“甄妮同志,您来了。甭检查了,我没什么大碍。谢谢您的关心!”

  然后,又隐晦的给甄妮使眼色,想让她注意一下现在的场合。甘凝还在这呢,你这不是在给我让眼药吗?

  甄妮仿佛如梦初醒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脱口而出:“呦!这位想必就是传说中的嫂子吧?”

  “嫂子您好,之野他经常跟我提起过你,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呵呵呵……”

  甘凝终于察觉到了异样,这两人之间的熟悉程度明显超出了普通界限,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异常亲密。

  这种微妙的氛围,让甘凝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心慌和不安。

  “之野,这位是?”她先是不动声色地询问道。

  刘之野略显局促地向她介绍:“这位是甄妮,我的老战友,一位军医,曾多次在关键时刻挽救了我的生命……”

  甘凝微笑着为他拭去额头的汗珠,轻声调侃道:“哦,原来是老朋友了,看你这紧张的样子可真逗。满头大汗的,何必呢?”

  “哎呀呀,之前你怎么没有告诉过我还有甄妮妹妹的存在呢?”

  接着,她又对甄妮笑着道:“劳您费心了,之前我也没听他说起过你,莫怪,莫怪啊!”

  甄妮闻言,就是一阵儿气苦,“哎呀,可能我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吧,不值一提……”

  甘凝瞥了她一眼,目光随即转向刘之野,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意:“呵,妹妹如此可人,某人岂会舍得?”

  甄妮急忙解释道:“嫂子,您可能误会了。我跟之野只是普通的战友关系,可能有时候举止上有些不当,但那只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日子里相处得过于随意了……”

  刘之野一见形势不妙,急忙附和道:“没错,小凝,你可千万别误会。我和甄妮之间,绝对是清白的。”

  “伱听我……”

  甘凝的笑容瞬间消失,她罕见地严厉地对刘之野说:“你住口!若无事,何必急于辩解?你当我是无知之人吗?”

  “普通关系,她能如此关心你,刚才她那亲密的样子,当我看不出来吗?”

  接着,她又淡淡地开口:“我是不是在这里妨碍你们叙旧了?那我走?”话音未落,她已起身,一副准备离去的模样。

  刘之野那能让让她负气离开,真那样的话,他可真就解释不清了。

  于是,他无暇顾及身上的伤口以及疼痛,迅速抓住了甘凝的胳膊,急切地解释道:“小凝,你听我说,这并非你所想象的那样。”

  甘凝此刻泪水盈眶,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不听,我不听,你竟然瞒了我这么久,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

  她的话语透露出深深的失望和痛苦,她的眼泪无声地滑落,每一滴都像是心头的刺痛,让人无法忽视。

  刘之野目睹眼前这一幕,瞬间感到一阵头疼。同时,他内心深处也涌起了难以言喻的心疼之情。

  他张了张嘴:“小凝我……”

  甘凝一甩他的胳膊,就要愤怒地离去。

  “哎呦!刘之野突然发出一声惨叫,捂住伤口,痛苦的呻吟让甘凝和甄妮立刻围了上来。“之野,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她们紧张地询问。

  “啊,他的纱布染血了,可能是伤口崩裂了……”甄妮瞥见刘之野捂住伤口的手,纱布上迅速染上了鲜红的血迹。

  “我去找医生……”见伤口可能又崩裂了,她立刻起身,“噔噔噔”地去找医生去了。

  甘凝则吓坏了,哭着祈求刘之野的原谅道:“之野,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呜呜呜……”

  刘之野虽然疼痛难忍,但他还是强忍着,微笑着安慰她:“傻瓜,咱们都老夫老妻的了,还说什么对不起?”

  “你放心,我没事,伤口流点血就是看着吓人而已,问题不大。”

  “来,笑一笑,再哭就不好看喽!”

  ………………

  甄妮这几天几乎天天来医院探望刘之野,而他每次见到她都如同见到了定时炸弹,生怕她与甘凝发生冲突。

  这几天,得益于系统的神奇力量,他的伤病也迅速好转,如今已几乎痊愈。

  病愈之后,刘之野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医院这个沉闷满是消毒水气味的地方。

  他毫不犹豫地提出了出院的请求,希望能在家中静养,享受那份久违的宁静与自由。

  出院那天,李明和小于两人手捧一束康乃馨,简洁而真诚地表达了全体同志对他康复的祝福。

  在路上,李明眼眶微红,向刘之野低声道谢:“支队长,您的救命之恩,我将永远铭记于心。若非您出手相救,我恐怕……”

  “我父亲和母亲原本也想亲自前来向您表达感激之情,但我劝阻了他们。我了解您的为人,支队长,您是不会在意这些繁文缛节的!”

  “但是,我们老李家是知恩图报的,今后你就看我的表现吧……”

  刘之野拍拍他的肩膀道:“严重了,小李!莫说你是我的下属,还是同志,就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我也不会撒手不管的。”

  “这样的话,今后就不要再提了。如果真的想要表达感激之情,那就感谢党和国家的培养,努力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明深深地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对刘之野的敬意,那份敬仰如江水般汹涌澎湃,连绵不绝。

  …………

  九月中旬,距离那场被称为“63.8”的特大洪水退去已有一個月的时间。

  北河省和京津地区,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后,如今已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灾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街道重新恢复了秩序,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回归正轨。社会在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考验后,终于步入了稳定期。

  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的抗洪抢险的战斗,最多时出动近千万多人,展开了保卫水库和河道堤防安全、护城护村、保卫京津、保卫津浦铁路和战役。

  人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极大的困境,最终战胜了这场来自于大自然的灾难。

  这期间,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比如说:为了帮助工程队抢修大坝,几百名抗洪勇士跳入奔腾的河水中筑起了几百米的人墙,一泡就是几个小时。

  滏阳河畔的王邦国,他为抢救人民财产,英勇牺牲于滏阳河中。

  比如像刘之野这样的军人公安战士们,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抗洪救灾的英勇事迹告一段落后,9月20日,一场盛大的“63.8”特大抗洪总结大会在京城隆重举行。

  这场大会不仅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抗洪斗争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未来防汛抗洪工作的一次展望和部署。

  在大会现场,气氛庄重而肃穆。来自北河京津各地的抗洪英雄齐聚一堂,他们身着整洁的制服,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脸上写满了坚毅与自豪。

  刘之野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在本次大会上,他凭借出色的表现和不凡的贡献,荣获了个人“一等功”的殊荣,同时他所在的集体也获得了“二等功”的荣誉。

  这是他自重生以来,凭借不懈的努力和付出,首次赢得的“一等功”。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潜力的期许。

  而“一等功”在和平年代,这是极其不容易获得的。

  曾经有一个说法就是:“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人领”,那么在现实中“一等功”是什么概念?获得到底有多难?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三等功以下还有一个奖励项目叫做嘉奖,但不会颁发军功章,三等功奖章是能够获得军功章的最低一级奖励。

  相对来说,嘉奖和三等功都是比较容易获得的,只要在军队公安系统中表现优异,没有任何违纪行为就能够获得,和我们在学校里获得“三好学生”,奖学金之类的标准是相似的。

  二等功就不一样了,要求必须是在实际的实战演习、作战和任务的时候有特殊贡献才能获得。

  这往往需要特别果敢无畏,甚至在面对牺牲时也临危不惧才能获得。

  一般在部队中获得二等功已经是非常高的嘉奖了,在服役期间获得二等功的军人,还能载入地方志里。

  二等功的标准都如此苛刻,更不要说一等功了。

  在华夏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各个细分的立功项目上,对一等功的要求一般都是“战绩或者功绩卓著,有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