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九天揽月 第88章

作者:温茶米酒

  苏寒山好奇道:“什么戏?”

  孟昭宣当即简明扼要的讲解了一番,听得苏寒山眉开眼笑。

  “好啊!”

  苏寒山抚掌道,“这种事,我一定要帮帮场子。”

  他们聊得正开怀时,两个清晰的声音在小楼中响起。

  “大理龙茶,前来拜访孟施主!”

  “安南陈守之,特来拜会孟元帅。”

  说话的两个人,此刻其实都还在庄园之外,可凡是在两三里以内的人,听到这两个声音,都觉得像是有人在自己身旁、背后说话。

  声音响亮,但不高亢,不刺耳。

  不少禁军士兵,甚至下意识地朝自己背后看了一眼。

  苏寒山眼神微亮,感受到两股与众不同的气势。

  一者厚重刚硬,如扎根于大地中的巨岩。

  一者苍劲孤高,犹如断崖上凌风的青竹。

  孟昭宣也微微动容,走到小楼门口,说道:“请他们进来。”

  禁军士兵们虽然离得远,眼睛却一直在关注小楼的动向,看见孟昭宣邀请的手势,立刻会意。

  很快,庄园外面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走过来,其中有大半都是扶摇山的人,是苏寒山的熟面孔。

  有小半则是和尚,以及统一着装的青袍书生。

  李秋眠走在最前面,与一个老僧,一个文士并列。

  走到近处,众人一同行礼,礼仪各异,但神情仪态上都十分敬重。

  “大理国师,安南皇叔,两位远道而来,孟某有失远迎了。”

  孟昭宣拱手还礼,“秋眠,我们也许久不见了。”

  人来了这么多,当然不适合再进小楼,孟昭宣就领着他们到了一座宽敞大厅之中聚谈。

  禁军士兵们的茶水糕点,终于有机会送上来,放在贵客们手边。

  “阿弥陀佛,大宋与大理向来为友邻,昔日蒙古侵犯大理,九河之战,也多亏孟施主派人策应奇袭,才迫使忽必烈退兵。”

  龙茶神僧入座之后,开门见山的说道,“贫僧虽是方外之人,对孟施主也敬重万分,惊闻孟施主有恙,特来探望,并携我大理国库之中,奇药四十三样,丹方九种,名医七位,以盼能助孟施主一臂之力。”

  他说话间,背后那些和尚们纷纷出列,打开自己的包袱,捧出锦盒,还有些和尚则分明是精通医道,双手合十,向孟昭宣见礼。

  陈守之也说道:“鄙人代安南国,也奉上一份心意。”

  和尚们见机让开,书生们则捧出他们的包袱。

  不同之处在于,那些和尚的锦盒已经贴了药材名称,也没有特地打开,而这些书生捧出锦盒之后,则全部将之揭开。

  许多禁军士兵脸色微变,扶摇山弟子中,还有人传出一声低呼。

  苏寒山仔细一瞧,原来那些锦盒之中的东西,看起来全是一些毒物的尸首。

  有被开膛破腹,晒干了之后,皮色漆黑的尖头怪蛇,还有拳头大小、色彩斑斓的大蜘蛛。

  又有通体碧玉般的小蟾蜍,两只眼珠却猩红如血,使人见而生畏。

  乃至有看起来长达一尺多的大蜈蚣,背壳漆黑如铁,千足如黄金铸造,盘在漆盒之内。

  “毒牙化骨蛇,千丝仙姥,冷洞蟾王,金翼蜈蚣……”

  张叔微忽然开口,对那些毒物如数家珍,脸上也有几分激动之色,“这些都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珍稀药材,金翼蜈蚣,传说更是五百年才出一条,居然能够凑到一处。”

  “都说安南之地,林广山深,千洞廊回,奇物层出不穷,果然不假。”

  他扫视诸药,忽然指着一株形状怪异的黑色小树,说道,“却不知这是什么宝贝,我竟然也不认得?”

  那小树还有一种近似檀香的气味,远远嗅到一点,都觉得耳聪目明,鼻息舒畅,绝非凡品。

  “那是曾遭受鲸落的海底珊瑚,被几乎成精的墨鱼视为巢穴,常年用自身墨汁浸染,老死之后又葬于其中才能形成的绝代珍品,被海外群岛的土人所得,呼之为墨玉龙角,奉为神赐之宝,我游历海外的时候,曾斩杀一群异邦海盗,救下一岛土人,被他们用此物酬谢,后来翻遍典籍,拜访名家,才知道此物来历。”

  陈守之知道对方神医身份,听了这番赞誉,也稍有得色,说起自己过往经历,最后讲道。

  “这些宝贝,也是我们皇族密藏之中,多年累积而成,压箱底的一批奇药了,全部都对增益气血有奇效,想来无论孟元帅病因何在,气血旺盛者,万邪不侵,用这些药调配得当,都必然可达延寿的效果。”

  假如是普通人的话,可能还要担心虚不受补的问题。

  但孟昭宣是宗师级别的人物,体内已经有一个部位,彻底淬炼完成,就算其他部位的病痛再厉害,也可以借助已经完成淬炼的部分,炼化药力。

  所以,陈守之的思路确实是没问题的。

  问题只在于,这些对常人来说补到极点的东西,对孟昭宣来说,究竟能抵到他几分元气,延续多久的精力?

  来自三方的名医,先后上前,为孟昭宣诊断。

  大理和安南的那些人,很快就都变得愁眉苦脸,好像遇上了天大的难题。

  张叔微心中却觉得有些古怪。

  按照刀谱所示,以及张叔微自己的研究来看,孟元帅至少还能够动用五成功体,如果习有类似罗摩心法之类的疗伤手段,甚至可能动用七八成功体。

  就算他只剩下不到一年寿命,到他死之前,战力也不会衰弱太多。

  但是刚才的脉象诊断下来,孟昭宣体内简直是一团乱麻,除了肺脉特别强盛之外,其他各脉的平衡,都已经彻底被打破。

  这种状况,能动用一成功体都算好的,稍多一些,只怕他都要当场吐血。

  怎么会这样?

  张叔微心中正觉狐疑,忽然想到,前两天李秋眠特地找他,说见了孟元帅之后,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不要表态,看孟元帅自己的意向就行。

  “唉,诸位不必有所顾忌。”

  孟昭宣微微叹息,“我身体如何,自己知晓,虽然还有数月之寿,但恐怕过不到一个月,这副身体就要彻底缠绵病榻,再难起身了。”

  “国师和皇叔的好意,我不敢推辞,但恐怕有生之年,无以回报了。”

  陈守之向安南名医问了几句,见那名医点头,脸色也很是难看,道:“莫非真没有什么办法了?”

  陈维扬突然开口:“有办法的!”

  孟昭宣眉头一皱,喝止道:“维扬!”

  陈维扬脸上露出一股倔强的神色,快如连珠的说道:“我们寻龙剑派的二代祖师,当年和道济禅师,曾经合创一种护命金丹,如果能够烧制出来,就算是主公这种症状,也足可补足元气,延寿十年。”

  孟昭宣怒道:“住口!!”

  陈维扬见他发怒,牙齿一咬,没有再说下去。

  众人面面相觑,还是李秋眠主动开口:“既然有这样的药,为什么不试着炼制?”

  苏寒山面上露出恍然之色,张口欲言,又闭上了嘴。

  李秋眠眼尖,立刻道:“寒山,你知道什么吗?”

  “护命金丹,我听我家里人说起过。”

  苏寒山迟疑着说道,“这种丹药炼成之后,确实连濒死的宗师都救得回来,甚至能使之恢复全盛,但炼制丹药的代价太大了。”

  “它需要一位宗师强者,不眠不休,七日七夜,以内功催运炉火,关注火候,炼化药力,中途绝不能换人。”

  “这样剧烈的消耗,足以令一个宗师强者大伤元气,折损七成以上的根基,往后数十年,都未必恢复得过来,等于是用一个宗师全废的代价,换了另一个宗师的康复。”

  “因此,当年寻龙剑派的二代祖师,创出丹方之后,就大叹鸡肋,束之高阁,再未取用。”

  李秋眠眼睛瞪大了一下,喃喃道:“还有这样的丹方?连你家中长辈都提过,看来是确有其事。”

  孟昭宣拂袖道:“不必说了,这种事情,我不需要。”

  “你不需要这个丹,但大宋需要你!”

  李秋眠思忖再三,豁然起身,斩钉截铁的说道,“小陈,把丹方给我。”

  “我练成之后,你主公可以选择不吃,那就让这丹药给我陪葬好了。”

  大厅之中,一时默然。

  陈守之虽然很想帮孟昭宣延寿,但要让他用自己功力全废的代价去换,他也张不了这个嘴。

  李秋眠自己愿意顶上……那其实也是最好的选择了。

  孟昭轩沉默良久,说道:“我就不该带别人回来,早该料到的,但凡有人泄露了这个消息被你知晓,就没人劝得了你。”

  “也罢!”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终究是为我争命,我再惺惺作态,便令人作呕了。”

  “但至少有一件事,你要应下。”

  李秋眠神色复杂,道:“你说。”

  “你练此丹时,必有心怀叵测之人来袭,扶摇山总坛也未必安全,把你扶摇山人手调过来,结合这座庄园里的奇门阵局,才能稳妥些。”

  孟昭宣说道,“等修复机关后,小陈主阵,你们就在这里起丹炉,炼金丹。”

  话说到这里,孟昭宣更亲自起身,整理衣冠,向众人团团一拜。

  “国师,皇叔,诸位,我恳请诸位,近日全部留在这庄园之中,为秋眠兄护法!”

  陈守之、龙茶神僧等人对视一眼,同时起身还礼:“山主大义,令人感佩,元帅之托,不敢有辞!”

第118章 童趣指,须弥掌,第七日

  “护命金丹?寻龙剑派居然还掌握着这样的丹方……”

  旷古堂总堂之中,赵离宗看着手下送来的密报,脸上的表情又添了少许沉闷之意。

  他原本大有定性,大有禅意,即使不去刻意做什么表情,旁人看了也觉得宝相庄严,威风中暗透仁慈。

  但是最近,实在是诸事不顺,即使是赵离宗这样的人物,心情也难免受到影响,难以排解。

  不过,此刻处在他总堂大厅之中的,除了二堂主紫海道人之外,另外两人的身份都非同凡响,也不会因为他心情不佳而战战兢兢。

  “这所谓金丹,未免太巧了些。”

  史天泽大马金刀的坐在一张椅子上,直言不讳,“我看,八成又是孟昭宣的诡计。”

  “你手底下的人,也许探听别的情报还行,可要想探听跟姓孟的有关的事情,很容易被糊弄过去,不如不要白费力气。”

  赵离宗淡然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倘若你们一点情报都不想要,为何不现在直接杀入那庄园之中,跟孟昭宣决一死战?”

  史天泽泰然自若:“我们有我们的情报来源,你等着看我们的消息就好。真正值得我们在这里停留的,从来就不是你们那些什么情报网,而是你这个人,所以,你到底想没想好这次跟我们一起动手,彻底投靠大蒙古国?”

  赵离宗沉吟不语,踱步向前,到了门口,迎风而立。

  正值入夜不久,淡云掩月,天风飒飒,吹得他衣袍翻飞,显出心中的不平静。

  史天泽拧了拧脖子,脸上汗毛很重,意态粗狂,说话却极有条理:“你的势力虽然是在宋人这边发源出来,但现在这里已经快要没有你的容身之处了。”

  “史弥远一死,他朝廷里的党羽,要么见风使舵,要么树倒猢狲散,要么就将受到大力打击,孟昭宣这回如果成功延寿,正好可以水到渠成的向你动手。”

  “他需要大量的军费、器械、劳役、粮草,你们旷古堂就是一个最好的目标。”

  赵离宗悠悠道:“通敌卖国的名声,毕竟是太难听了,我可以跟他那一派系争斗,但要是趁着这次机会跟你们明着联手,他有多大名望,我就会有多大骂名,朝廷就算迫于民意,也会开展最疯狂的打击。”

  “骂名?这种东西到底有什么好担心的?”

  史天泽哈哈大笑起来,“我在生时,虎虎生威,有声有色,大权在握,你所谓那些骂我们的,不过是受我们宰割的货色,你需要在乎圈养的猪羊怎么想吗?”

  “好,就算你要在乎死后的名声,也不妨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

  “千年之后,如果有人翻开史书,只在角落里看到一个被寥寥数笔定性的江湖邪派首领,那他们就会很轻易地认可这个受唾弃的邪派的名声,不会有更多的兴趣。”

  “但如果,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曾经把生意做遍金、宋两国境内,名声响彻五湖四海的大人物,又在南宋破灭之后,成为我大蒙古国的一州总督,钱权两得,治理万民,他们就会有兴趣去研究这个人。”

  “会有无数感觉自己地位处境跟你相似的人,千方百计的为你翻案,把你的恶名变成美名,你到时候有兴趣的话,随便做几件小事,让人帮你吹捧一番美谈,后人借此直接把你平生事迹全部翻转过来,也未尝不可。”

  史天泽站起身来,大手捏着茶盏走到门口,“所谓史书,就是任人蹂躏的婊子,每一代,每一地,都有无数人把自己的想法加诸其上。”

  “你在史书上的声名如何,并不取决于你有没有明着跟我们联手,只取决于你最终所获得的地位。”

  赵离宗眉眼微动:“蒙古帐下汉军统帅,以勇猛闻名的史将军,想不到口才也如此之好。”

  “因为史将军说的是实话,许你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才最动人。”

  大厅里又有一个声音响起,但这个声音,显得有几分沉闷暗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