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九天揽月 第233章

作者:温茶米酒

  可当时的龙虎山,虽然得到清廷屡次加封,却连一个玉液极致的人物都没有,听了唐恩亲自讲解,也练不成真正的五雷法。

  多亏当初的天师精明,连夜打造了一座雷仙堂,铸造出一尊跟唐恩有八分相似的雷仙神像。

  宣称是天师梦中传法,命雷仙转世,回来点拨张家后代。

  海外真佛子、鹰潭雷仙客,因此名传数十年,历久不衰。

  松江府最近屡遭巨变,不列颠如此顶级强者,拜访松江,不用脑子想都知道,必然要有大事发生。

  龙华方丈心潮起伏,又畏惧苏寒山,又暗恨大烟被禁,对眼前二人的态度难以决断。

  忽见唐恩额头的铜箍,似乎有细细的电光,流淌过去。

  “我来拜访龙华宝刹,是因为当初在龙虎山,与张天师谈论古典文化,说起天下名琴,张天师如数家珍,偶有一句,提到松江府龙华寺中,有一件宋朝建寺时期,保存下来的雷击木古琴。”

  唐恩笑着说道,“不知这件古琴,如今还在不在寺中,若在,请方丈拿来,借我一用。”

  龙华方丈脑里那么多复杂念头,不知怎的,就突然忘却一般,恢复一颗平常心,听了问话,就如实行动。

  几分钟里,他就从自己禅房密室之中,捧了一张古琴出来。

  唐恩已经盘坐在佛前蒲团之上,面朝殿外,抚摸古琴,口中赞叹。

  “此琴全长一百二十八厘米,肩宽二十五厘米,琴身肥厚长大,断纹如牛毛。”

  “灰胎乃是以金银珠翠珊瑚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琴弦保存极佳,果然好琴。”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用的都是汉语。

  亚瑟也以汉语问道:“你找琴干什么?”

  对于世间顶级高手来说,哪怕不曾用心学过,只是稍有涉猎,要多掌握一门语言也不难。

  然而,唐恩的回应,还是让他听得有些似懂非懂。

  “地理诸书,世传充栋,求其术臻神妙者,而《葬书》为最;理极深悉者,而《发微》为优。”

  “欲知作法之详活,无如杨公之《倒杖》;欲识星形之异态,无如廖氏之《九变》。”

  “至若星垣贵贱,妙在《催官》;理气生克,妙在《玉尺》。”

  “另有《雪心赋》,词理明快,便于后学之观览,引人渐入佳境。”

  唐恩娓娓道来,“这是华夏明朝的地理学家,徐试可,借助皇室典藏途径,遍览古代名篇之后,提炼出来的一段话,极力推崇几部名著,你可知道这些书,讲解的是什么?”

  亚瑟无奈道:“你都说了他是地理学家,这些书,难道讲的不是地理吗?”

  “是地理,但也不全是。”

  唐恩叹口气,“华夏的哲学流派繁多,历史悠长,保存下来的典籍也很多。”

  “我刚才说的这些书,严格来讲,是把地理和哲学融合起来的一种学问,可以称之为风水。”

  他低头调试琴弦,口中说道,“龙虎山和孔家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注解,用你听得懂的话来讲,所谓风水,指的是地理、气象、人心、当代局势、历史信息的综合体。”

  “很多人认为,懂得风水的人,就可以掌握一种不同于武功的体系,发挥出类似于巫术魔法一样的奇特力量。”

  亚瑟恍然:“你之前所说的,笼罩在松江府上空的那股力量,会针对外敌的力量,指的就是风水?”

  “不错。”

  唐恩点点头,“武道修炼的,是天地元气,是实实在在的能量,风水所修炼的力量,却是指地缘人文讯息,更加虚无缥缈,难以揣度。”

  “自古以来,武道是正途,研究风水的能人很少,大多只是在练武之余,兼修一番。因为风水含有祈福的特征,在民间盛行,催生出大量骗子,又使得这门学问的发展,更加艰难。”

  “我在东西方,阅读过很多这方面的典籍,却也只是能感受风水,而不能调动、掌控风水的力量。”

  亚瑟皱着眉头,说道:“就是说,苏寒山很可能拥有调动风水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会让他在实际战斗的时候,获得多大的增幅?”

  “这个很难说。”

  唐恩脸色严肃,“风水的力量,具有地方局限性,他在这里经营最久,肯定是使用松江府风水之力时,效果最大。”

  “结合所有情报来看,他很可能在未炼成金丹时,就借助风水对抗了贺宗。”

  “而等到小清凉山战役的时候,他远离了松江府,没有风水加持,凭自身实力,也击败了先天教主。”

  “那么现在的他,再度调动松江风水的话,涨幅肯定会比当初对抗贺宗的时候更大。”

  亚瑟说道:“偏偏崇明岛,就在松江府的范围内。真是个麻烦的敌人!”

  “但他的态度已经决定,我们之间,必须要进行战斗,帝国绝不能放任这么一个冉冉升起,朝气蓬勃的巨大威胁。”

  亚瑟摩挲着自己腰间剑柄,斗志并未受到影响,倒是还露出微笑。

  “你虽然说得很严重,可是特地跑到这里来借琴,应该是有针对他的一些手段吧?”

  唐恩并未直接回答,只是将调试好的古琴,放在膝上。

  传说,伏羲造琴时,只有一弦,神农造琴时,分出五弦,是为宫商角徵羽。

  后来,周文王添一弦,周武王添一弦,如此,成就文武七弦琴。

  这七条弦上,有七个散音,九十一个泛音,一百四十七个按音,组合变化,无穷无尽。

  唐恩轻轻拨弄古琴,音调高的时候,如同风中铃铎,清脆悦耳。

  中等的时候,明亮铿锵,如同敲击玉磬,低音时沉厚有力,如同钟震。

  他弹的速度不快,眼睛也没有看在古琴之上,而是看向大雄宝殿之外。

  似乎风一动时,他弹一声,鸟一叫时,他弹一声。

  天光云影一变动,他再弹一声。

  琴音绕梁,渐渐跟大雄宝殿外的古树叶片,灰尘香鼎,整片天光,都有了感应,琴声才略微加快了一点点,达到常人弹奏舒缓曲调时,应有的速度。

  “自古以来,破坏总是要比创造容易一百倍。”

  唐恩遗憾的说道,“我不能与本地风水间,创造出深厚的缘分,但他来到这里的时间,同样不够长,我可以……破坏他与松江风水的联系!”

  亚瑟听着这段话,心中疑惑。

  他原以为,唐恩是要把琴带走,做什么布置。

  可如果只是坐在这里弹琴的话,琴声最多传出数里地,别说传到崇明岛了,就算离海边,也有很长的距离。

  难道说,是要从龙华寺开始,在很多地点,分别弹琴,积少成多,逐渐达到效果吗?

  他没有问,唐恩更没有答。

  只有琴声起落,渐成曲调,大殿外渐渐起风,天光越来越暗。

  龙华方丈脑中懵懂,站立在一旁,感到殿外凉风,不禁抬头看去,自言自语:“要下大雨了?该收衣服了……”

  亚瑟淡然道:“一场小小烟雨罢了,有水气而无电荷,且现在还没到正式落下水滴的时候。”

  他话音未落,外面突然炸起一个大雷,令他眼神一变,扭头望去。

  不知道多少正在吃饭、散步、说话、游玩、做菜、缝衣的人,也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响,吓得心里一荡。

  路面上的行人捂了下耳朵,看了一眼天色,纷纷加快脚步,寻找避雨的地方。

  乌云滚滚,电闪雷鸣。

  龙华寺里,钟楼上面的那口大钟,哐哐作响,左右摇晃。

  鼓楼上面的那口大鼓,似乎也在狂风的冲击下,鼓面震动起来,发出声音。

  雷声隆隆,雨声潇潇,闪电划破云幕,大雨如注而下,更打得千窗万户,千瓦万树,街道水面,全部发出水珠破裂的音律。

  琴声在这样的大雨雷霆之中,好像完全被掩盖过去,侧耳倾听,也听不出来。

  雨水足足下了小半个时辰,天空中的云,越聚越多,越推越远。

  最开始的雨幕,只在龙华寺周围的几里地而已。

  等到小半个时辰的风雷发酵,天地水汽的推迁迭变之后,这场大雨,几乎盖住了整个松江。

  这小半个时辰里面,唐恩的琴声,没有一秒钟的间断。

  原本被雷声、雨声掩盖的琴曲,如今又好像檐前屋后,无处不在,琴曲中还伴上了歌声。

  龙华方丈狼狈的逃向大雄宝殿的一角,只看到整个大雄宝殿,殿顶震动,似乎被风雷之气所激。

  厚重重叠的瓦片之间,漏出了大量缝隙天光,漏下了大片水珠。

  雨水如同珠帘,浇在大殿里面,浇在金佛之身,顺着佛祖的容颜,流淌下来。

  “天有五星有五禽,地有五方有五义,人有五老有五德,道有五圣……有五贼!”

  不列颠岛的大学者,在佛前雨中,弹琴高歌,苍凉古朴,抑扬顿挫。

  “文武交锋通天地,烟云齐贯……”

  “风雷引!!”

  大雨滂沱,雨云化成茫茫烟波,直至东海之滨,跨过海水。

  相隔两个朝代,数百年前,明太祖派人在崇明岛上立起的那一块石碑,不知何时,重新被人挖掘出来。

  高达数丈的石碑耸立,“东海瀛洲”四个大字,铁画银钩,龙飞凤舞,张扬跋扈。

  苏寒山盘坐在石碑顶端,双手垂于膝,眼帘闭合静谧。

  直到丝丝点点的雨水,斜飘而来,落在了崇明岛上,他也只是眉梢一动,没有睁眼。

  贺宗的身影,从渔村里面显露,捏着水晶石,走出简陋的小屋,仰望苍穹,十分动容,口中轻语。

  “雷电分公母,雨水分雌雄。”

  “雌雄一相逢,雷公斗电母!”

  乌云中,闪电轰鸣,纵横蜿蜒。

  诸多电痕亮光,刚好合成了一张巨大的云篆符咒,横亘在乌云之中,一闪即逝。

  雌雄交感,五雷正法!

第244章 临风伴雨,破涛主

  崇明岛东南部位有六七个沙洲小岛,被统称为长兴岛。

  岛上的居民很少,但却是种植橘子的好地方,大片大片的果园,到处弥漫着橘子树的微酸清新气味。

  之前崇明岛上出现大迁移的行动时,这些小岛上负责看守果园的人,也听到风声,早早离开。

  没有人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这果园仓库之中,多了一些陌生的人影。

  乌苏娜坐在桌边,酒红色的长发,松松垮垮的束在背后,黑色的丝质衬衫外,套了一件棕色的短袖猎装,铜色的皮带紧缚着腰间,裤腿收束到长筒皮靴之中,两腿交叠,仅以皮靴后跟搁在地面。

  她在很认真的制作烟卷,将高度白酒和蜂蜜水喷洒浸泡,又重新炒干的烟丝,一撮一撮的摆放到纸张上,撒上小许香料,连烟丝的纹理都有讲究,调整完好,才开始搓成细长的筒状。

  “据说六七十年前,在佛朗机人的战场上,有轻骑兵用火药夹子和纸张,包裹烟草吸食,缓解战场上的压力,发明了第一批手工卷烟,后来这也成为了一种文化。”

  “比起东方人的旱烟袋、水烟枪,还有我们本土那些奢侈品公司出产的烟斗,手工卷烟多了一种让人平心静气,像是在祭祀神灵,完成祈祷一样的步骤。”

  乌苏娜的声音很轻,好像害怕惊扰了纸张上的香料。

  世界各国都有用香料祭祀神明的历史,以烟草为祭品,其实并不是一个多么罕见的事情。

  “从民间渔村走出来的海盗,逐渐成为知名的大冒险家,海军将领,直到受封公爵,就连王子、公主,也以成为你短暂的情人为荣,你这一生经历过的战争,应该比我还要多得多。”

  徐知行在窗边坐着,观望外面的景色,说道,“崇明岛的这一战,尚未正式开始,却已经能让你这样的人都感觉到压力了吗?”

  乌苏娜皱眉道:“什么叫做我这一生?”

  “这话说得,好像我的生命很快就要到头了一样。以前我经历过的所有事情,最多只能算是我的前半生罢了。”

  她有些不悦,“徐,你说话的艺术,如果能有你美貌的十分之一,我们两个之间的关系,应该可以更紧密。”

  徐知行面色冷淡的说道:“看来你是真的挺有压力,居然会迷信到计较这种小事。”

  “你应该相信你的斧子,相信你的力量,而不是相信这种事情,计较细枝末节。”

  乌苏娜却露出了微笑,卷好了手中的烟:“你以为,我供奉的神明是什么呢?”

  她打了个响指,点燃了手中的烟。

  烟卷在燃烧,但燃烧的又不仅仅是烟卷,还有从乌苏娜身体内流淌过去的精纯元气。

  在尼德兰人的传说中,并没有把外界能量,称之为自然天地之力,而是视之为超自然力量。

  他们认为天地间,存在一个名叫“胎海”的隐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