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影清涟2
慕容极看著书信,只能当个故事看,他不懂兵策,想不通慕容娄室在想什么,只能放手施为。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战场的中心却是逐渐转移了,甚至连大营都跟著移动。
前方捷报频传,慕容娄室好像是开了挂一样,不知道他是怎么翻跃了旧长城,闪击云内州(呼和浩特附近)。
直接将辽国西京暴露在了杨邦玉大军面前,战争局势瞬间有了变化,即使是一直划水摸鱼的慕容极都感觉到了气氛紧张。
崇宁三年,辽国西京城破,种师道汇合三路大军兵围上京城。
慕容极坐在后方酒楼中,吃的那叫一个欢快。
心头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搬了下去,一时间的心情通畅,好不爽快。
崇宁四年初,李清照急匆匆的找来,一句话都不曾说,直接交给慕容极一封书信。
慕容极有些懵,她这副样子实在是有些没眼看,当年的小姑娘,现如今已经长大成人。
这幅憔悴的样子,显然是日夜兼程而来的。
慕容极接过信封,上面没有署名,拆开信件一看,一股凉气直冲脑门。
哲宗皇帝,病危了!
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慕容极仔仔细细的看了看信件上的内容,自从崇宁年间开始,哲宗皇帝的子嗣陆续死亡。
时间一长,哲宗皇帝就开始起了疑心,却是查不出什么来,一直到有他自己的身体也不行了,他才确定,自己被人动了手脚。
“慕容极接旨!”李清照像模像样的拿出了圣旨,一脸严肃的看著慕容极。
慕容极想也没想,一巴掌拍在她脑门上,夺过圣旨就看了起来,是召他回京进的。
慕容极也不犹豫,给慕容家几人留下书信,连夜赶了回去。
三个昼夜,慕容极赶回京城的时候,看见的却是满城缟素,瞬间心就凉了半截。
心中有些茫然无措,哲宗皇帝如何,暂且不说,可是他存在,一切就好像是有了目标。
原本好似可以预见的结局,一切都在变好,突然间他人没了,一切的努力即将付之东流,到头来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干净。
慕容极站在城门前,感觉到浑身冰凉,这一刻,突然感觉山精鬼怪不是那么可怕了。
回过神来,催马朝著宫门而去。
请旨见驾。
他要看看,都是些什么牛鬼蛇神!
在门外等了几个时辰,才有太监出了大庆殿,站在大殿门口,一喊了一声,“宣召前监察御史慕容极,觐见。”
慕容极一怔,这个前字用的好啊,不曾见面,连官位都给我罢免了。
慕容极脚下轻点,整个人拔地而起,直接飞跃到几百米之外的大庆殿高台之上。
那太监看到他如此,吓得浑身一软跪在地上。
慕容极走到门前,推门而入。不曾破门,就是他慕容极给这大宋最后的体统。
跨过巨大的门槛,慕容极高举哲宗皇帝的圣旨,走到大庆殿中央。
抬头看了看那龙椅上的人,徽宗赵佶。
慕容极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冷冷的扫过周围的朝臣,熟识的新党是一个都不曾看见。
坐在众官员左上首的人,他不认识,四十多岁,面相憨厚老实。
“呵呵,敢问这位大人,伱是谁啊。”
“慕容官人不曾礼见陛下,却先问老夫是谁,无礼!”随即起身,对著徽宗行礼,“陛下,老臣参奏!慕容极目无尊上,无视皇家威严……”
慕容极嗤笑一声,他从来不是一个良善的人,从腰间取出水袋来,自己喝了一口。
“放肆!来人!来人啊!把这个狂徒!钦犯拿下!”徽宗赵佶瞬间站了起来,一脸愤怒的指著慕容极。
慕容极微微抬眼,一掌拍出,大慈大悲掌印直接印在了徽宗赵佶身侧。
徽宗赵佶一怔,还未曾感觉到什么异常,就看到一阵风吹过,有些不以为然,刚要呵斥几句,彰显自身威严。
下一刻,慕容极的第二掌到了,直接将他面前的实木桌子打的粉碎。
赵佶浑身一个激灵,看著慕容极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哐啷哐啷”的甲胄声响起,慕容极转头看去,二三十人的士兵列卫,满甲。
在那盔甲上,还有未干的血迹。
慕容极的神色逐渐冷了下来,一掌拍出,大慈大悲掌掌力层层贯穿,二十几人瞬间死亡。
慕容极将水倒猛地撒向空中,掌掌拍出,无尽的寒气瞬间侵入大庆殿内众人体内。
皇坐龙椅上的徽宗赵佶,是慕容极重点照顾的对象,无尽的生死符打进他体内。
慕容极拍掉手中冰碴子。
“你现在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之中的异常了,我呢,现在只想好好过日子,每月会给你们送止痒丸过来,我慕容家有事儿,那咱们就一起死。”
“知道了吗?”
见徽宗赵佶点头,慕容极的恨意腾腾翻涌,哲宗皇帝也是一位明君了!怎么就翻车在这种货色手中!
“我要见孟皇后(哲宗发妻),她在哪?”冷冷的看著徽宗赵佶。
见他颤颤巍巍的指了指后宫,慕容极点了点头,看来他们还没来得及处理孟皇后呢。
转身去了后宫,慕容极抢过一辆马车直接朝著福宁宫走去。
现在徽宗赵佶还不能死,不然自己的名声会坏,虽然他的名声本身也没好到哪去。
不需要他出手,他自然会将自己给作没了。
将孟皇后母女迎上马车,赶著马匹慢悠悠的回了姑苏。
此后的几个月,哲宗一系纷纷被撤职。种师道、折克行以及杨邦玉被临阵换下。
大观元年,被围困在上京城的辽军,突破重围,带著天祚帝朝著北方逃遁而去,后被慕容娄室擒住。
同年,慕容玄、慕容娄室等人被罢官。
慕容家一众人等灰溜溜的回了姑苏,好不狼狈。
政和二年,金军攻陷大定府、上京城,自此北宋边境线再次被压回雁门关一线,哲宗皇帝的心血付之东流。
政和三年,种师道死守雁门关,因粮草耗尽,与长子战死。
政和四年,慕容极于姑苏举兵造反。并汇苏杭,聚长江天险而守。
在大宋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南下攻破两浙路、福建路等地。自此江南沿海地区尽归慕容极。
政和六年,慕容极收归长江南方大部分地区。
同年,童贯领西军南下平叛,被慕容娄室聚歼岳州洞庭湖畔。
此时的韩世忠,还是大宋西军一个小校尉,生生的从慕容娄室的围困中杀了出去。
第172章 通天谷和化道
次年,慕容娄室率领大军过了长江天险。
政和八年,金军全面南下,原本的靖康之耻提前了十年。
徽钦二帝被俘,彻底断送了北宋最后一丝气运。
大量人口权贵南下,被慕容极堵在了长江渡口处,邓百川率领大军北上收地。
没有遇到像样的反抗。
政和八年年末,慕容娄室于京兆府接战金军,未分胜负。反手,奇袭凤翔府,直接坑死了完颜宗翰,这个金国第一功臣。
次年,慕容极于长安立国大燕。
十年后,天下维稳,慕容极传位慕容玄,自己带著妻妾回了姑苏燕子坞。
妻子杨月满逝世,此后六十多岁的慕容极沉浸修道,拜访天台山之后,再无音信。
六十岁,对于慕容极来说正值壮年,看著镜子中自己几乎不怎么变化的面容,有些感慨。
人生仿佛是不够用一样,一转眼,自己就六十岁了。
看著手中的一册薄薄的书,心中有些感慨,他学了一辈子,到头来只有这么薄薄的一本。
忽然之间想起了张伯端留给自己的话,让他有时间去一趟秦岭。
慕容极缓缓呼出一口气,秦岭啊,那是中华龙脉啊。他一直认为那是张伯端给自己留下来的考题。
一道是否成仙的考题。
如果说华夏最神秘的山是哪一座,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可是秦岭一定在列。
此时此刻,慕容极想要去看看这一道考题。
将天问剑压在那本无名的册子上,趁著夜晚,出了燕子坞。
留下传承,也算是给儿孙一个交代了。
独自走入秦岭深处,慕容极站在一座巨型石象面前,缓缓将上面的青苔掀掉。
真的是人工雕刻的石像。
再往深处走,不少少民族的遗迹显露,有些遗迹,即使是现在看去,那也是相当震撼的。
上了深山,慕容极站在山顶,吹著风。他不知道要往哪里走,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
研究几十年的阵法,此时却是有些感悟,气局的变化,或者说磁场的变化,就如同障眼法。
只要走对了路,那就安然无恙,一步踏错,便是有死无生啊。
这些年来,慕容极也见了不少,比如迷魂凼和野人沟。
顺著山势看去,确定好路线,慕容极朝著秦岭深处走去,走入一个山谷之中,两侧高崖如同“一线天”的险地。
看著门口的镇墓兽,慕容极才发觉这是一处墓地。
这种墓地,一般都大德高贤闭死关的时候建造的,成则为仙家洞府,败则为葬身之地。
慕容极看著一侧石壁上提的一句诗词: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
确实是师傅的字迹,慕容极推开墓门,走了进去,这座古墓有些年头了,经历过不少的后来者。
慕容极几乎能看见每一个朝代的痕迹,提笔留言。
在那一瞬间,他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走到尽头,那是一个天然的溶洞,溶洞上方,不知道如何破开了一个洞,也破开了此地的气局,天然的阵势。
也许过了几百年,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山洞了。
洞下却是一个破烂蒲团,周围散落著不少干尸,都是历代的传承者。
慕容极突然之间觉得,这其中,或许应该有张伯端一具尸骨才是,就好像那是他的命数。
【也是自己的命数。】
慕容极想著,便走过去,盘膝坐在那破烂蒲团上,刚要打坐,便看见面前的地方写了几行字。
‘这世间仙路断绝,我等生不逢时啊。’
‘末法时代了……’
‘苦耗一生,我真蠢……’
‘痴心妄想!’
一直到最后一句,“何为仙?”
这是张伯端的字迹,慕容极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那是几十年前刻下的。
慕容极知道,这便是自己的考题了。
如果身处后世,慕容极在浏览器上搜索一下,各种不同的答案他能给张伯端说一箩筐。
可是现在不行了,‘何为仙’这三个字,无论是何种答案,都不是张伯端想要的,而是张伯端在提醒自己,自己对仙的认知。
也算是给自己这个闭门弟子划下一条界限,让他的路,不必那么苦……
慕容极长叹一声,仙路无尽头啊……
即使由人修成了仙,那仙便是新的起点。
上一篇:传道授业,徒儿全都不对劲?
下一篇:悄悄苟了亿万年,我已无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