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柒天
何况,他本就属于极为严谨、认真的人,所以也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儿子。
至于身处模拟城镇,并且正接受技术人员现场检查的十具克隆体,在某种意义上讲,同样属于他的另类…
“子嗣”。
基因种子蕴含基因信息,也是克隆体获得质变的根源。
这同样是为什么隋阳可以像操控无人机那样,轻而易举的操控十具克隆体,让它们发挥出应有的作战能力。
“老板?”
本来是想得口头赞善的阿莱克西娅,见隋阳的沉默时间有些久,便略有担忧的主动询问道:
“是这次试验让你不满意?还是哪里出现了失误?”
“没有,你和你的团队已经做的足够好了…不,应该说是无可挑剔。”
缓过神来隋阳面带浅笑,先是给予了阿莱克西娅所期望的赞赏,接着说:
“接下来的伱们需要保持稳定的心态,切记不要急于求成,要知道你们的心态也决定了基因种子的稳定性。”
“我知道的,刚才我只是有点担心罢了。”
阿莱克西娅重归无所谓的模样,笑着摆了摆手,然后透过观察窗,看到身穿白色防化服的技术人员们,正在把两具失去生理机能的克隆体转移到密封箱中,说道:
“那两具克隆体应该还可以修复,之后需要将它们全部再造化吗?反正我个人觉得再造化对于它们来说有点可惜了。”
“不用再造化。”隋阳同样是持有相同观点,还不经意间笑着说:
“它们正好可以充当我的随行助理与护卫,而我也有理由同亚瑟说,让跟在我身旁的猎手们,继续干他们擅长的事情。”
尽管隋阳不需要任何保镖,但他的身份摆在那里。
而亚瑟·摩根作为猎手连队的连长,又兼任ARS(快速反应)的总指挥,早已无法像以往那般跟在隋阳的左右,替隋阳处理琐事,所以才挑选了十多名精锐猎手来负责替代。
隋阳则是通过刚才的实战试验,发现他只需要将灵能灌输进十具克隆体中,再向它们下达一些简单指令,它们便能够完美胜任。
于是,他准备让这十具克隆体来充当助理和护卫,而猎手们就能够重归编制,干各自最为擅长的工作。
“也行,不过我们生物部需要先完成所有测试。”阿莱克西娅没有异议。
“不用着急。”
“嗯…对了。”阿莱克西娅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问道:“既然基因种子已经有了雏形,那么该以什么来命名量产型的超级战士项目呢?”
闻言,隋阳语气稍沉,说:“就用阿斯塔特(Astartes)吧。”
“阿斯塔特?”从隋阳那里得知项目的名称后,阿莱克西娅低声自语的重复了一遍。
她无从得知《战锤40k》,更不了解二十支阿斯塔特军团,但仍是点头同意道:
“这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主要神祇,有着战争之神、天空之神和智慧之神的身份.而战争,的确是量产型超级战士的宿命。”
“不只是战争。”隋阳稍加侧身,低头看向面露疑惑的阿莱克西娅,给予了解释:
“我期待的他们不仅是超凡的战士,肩负起保卫人类的重任,抵挡一切威胁.
我更期望他们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教师、艺术家、科研者和地方官员等多重身份,让战士只是他们众多身份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战士只是一部分”阿莱克西娅一愣,不过很快便理解了隋阳,并露出笑容,附和道:
“确实,你说的没错,如果只专注战争的话.就偏离了我们原有的理念了。”
作为生物主管和项目总负责人,阿莱克西娅明白真正的基因种子,需要从8到11岁的青少年中挑选出适配者,然后进行植入。
因为只有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才能够让基因种子随着正常发育,缓慢且安全的改造身体,让成年之后的青少年们,拥有远超常人的自愈、力量、速度和反应。
再根据公司的目前发展趋势来看,阿莱克西娅可以判断出未来的他们,若是真的向社会公开招募阿斯塔特的适配者,将会有不计其数的父母带着儿子前来报道。
因为阿特拉斯有着最好的薪酬、福利和教育,并且职业和身份还是超凡战士,那么这在父母们眼中属于绝对的大好前途。
然而,阿莱克西娅同样明白,她的老板能够说出刚才话语,就意味着在挑选阿斯塔特适配者时,必然会征询青少年的自身意见。
纵使年龄尚小,但依然值得被尊重。
“不过.”这时候,隋阳话锋一转:
“你们的实战试验也启发了我,公司可以利用克隆士兵的原型体,以及源自我的基因种子,去克隆和培育一批用来专注战争的生物兵器。”
“你的意思,以今天那十具克隆体为基础,独立出一个新的项目吗?”
“没错。”隋阳点头道:“尽可能降低制造它们的成本,至于项目.就用雷霆战士来命名。”
第135章 交易 动力 爆矢 泰坦
地下基地东区。
一辆通往南面建设区域的轨道列车内;
这里的舒适度比不上民用的磁悬浮列车,与传统的地铁相差不多,在两侧设有联排座椅,以及扶手杆和挂手杆。
不过在基地内部,一切皆以高效为主,无需像民用列车那般为旅客提供服务,所以风格才会显得过于简约。
而此刻,隋阳正坐在靠窗旁的座位,同时还利用他的专属手机,继续阅览和审批公司上的事务,例如:
「主宇宙意大利政府表达了购买1200套警用级机械骨骼,及相关配件和系统升级服务的意向。」
「关于冷聚变反应炉研究进展的报告——科研部下属部门,新能源研究部。
附属文件:钛坦纳米复合材料连体防护服的研究进展——动力装甲研究计划。」
「关于潘多拉星球造船坞扩建的草案,C版——工程部。」
「爆矢枪械(Bolt Gun)的详细规划方案——阿克拉地下基地,武器研发中心。」等。
其中主宇宙的意大利政府,原本是希望采购ARS(快速反应部队)的常规单兵装备,毕竟在四个月前,调查部与ARS联合展开的异常生物调查行动,着实让意大利政府开了眼界。
尽管网络舆论已经降至了最低,但调查行动主要围绕在意大利境内的西西里岛,因此意大利政府有权了解到部分实情。
之后,又经过一系列的经济与军事往来,使得意大利政府对ARS的常规单兵装备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于是在8月初的时候,对方提交了一份2000套的采购意向。
而隋阳给予的回复是「每套装备的单价为700万,倘若一次性付清,阿特拉斯会给予10%的优惠,共计126亿」。
并且,隋阳还在回复中明确提到了ARS的单兵装备涉及到诸多核心科技,属于非卖品,可是由于双方的合作愉快,所以才特意准备了对外出售版本的产品计划。
对此,意大利政府自然是知晓隋阳的婉拒,但仍然是瞅准了机械骨骼,不准备轻易放弃,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新·阿克拉警局所使用的警用版单兵骨骼上。
面对意大利如此积极的态度,加之警用版机械骨骼属于阿特拉斯一线部队淘汰下来的产品,那么隋阳也不再推脱,当即安排外交部主管负责这项交易。
其次是冷聚变反应炉。
自隋阳开启了通往零二宇宙(阿凡达)的空间门,获得了完善的核聚变科技和初步的反物质引擎后,阿特拉斯的能源领域直接突破瓶颈,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与氢能源相关的氢电池,同样是得到了各方面的完善与改进,可以大幅度延长机械骨骼和各式机甲的运行时间。
然而,如果将氢电池运用到动力装甲上,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了。
动力装甲和动力外骨骼,都是为穿戴人员提供力量、速度等方面的增幅。
两者之间存在共性,很难分辨出明显的界线,可是对阿特拉斯来说,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全覆盖性”和“半永久性”。
目前,快速反应部队(ARS)、紧急对策部队(AECS)、轨道突击部队(ODST)的精锐战斗排,或战斗连,都采用了全覆盖性质的机械骨骼,可以在恶劣环境中持续工作与战斗。
只是续航时间“仅”有72小时左右,在太空这样的极端环境中,更是会急剧缩短到20至40分钟。
反观由科研部所主导的动力装甲研究计划,则是考虑使用微型核聚变反应炉来代替氢电池,以实现“半永久”的性质。
通过数年的分析、试错与研究,让科研部成功研制出了冷聚变反应炉的雏形。
虽然体积依旧庞大,相当于白腿小隼舰载机引擎的1/2大小,但按照其他研究项目的进展速度来看,这已经算是非常迅速的了。
至于冷聚变,是一种在室温和常压下进行的核聚变反应,意味着拥有更加安全的属性和稳定性。
这也是为何科研部,会将冷聚变反应炉视作动力装甲的供能源头。
而且,科研部在积极开展冷聚变研究的同时,另一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即钛坦纳米(Ti-Ta Nano)复合材料连体防护服。
零三宇宙(毁灭战士)的联合航天公司,让阿特拉斯在生物基因工程,以及纳米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也让夹在穿戴人员的皮肤与外层装甲之间的纳米连体服,能够从理论走向现实。
ARS、AECS、ODST,乃至调查部所配备的高端作战服,其实都有相当着不错的防弹性能,可以有效抵御7.62mm口径穿甲弹头的近距离冲击。
可是放在外太空和外星球的战斗强度上,这类作战服根本无法满足动力装甲的需求。
所以科研部在拥有了较为成熟的纳米级工艺后,便着手研发与动力装甲相配套的最新式连体作战服。
快速读完冷聚变研究报告的隋阳,顺手点开了附属文件,开始阅览纳米服的研究进度。
根据科研部的描述,于六天前的1999年8月18日,通过D等人员的无意识克隆体,对第二套原型纳米服进行了首次穿戴实验。
实验结果以克隆体全身81%的粉碎性骨折,并导致生理性死亡而告终。
经过调查,科研部确定是纳米服之下的活性流体金属层,令克隆体在受到电流刺激开始移动的时候,过度放大了每一步的运作幅度。
像寻常的手臂伸展运动,肘部关节在手臂伸直状态的角度约为0°。
但是在克隆体穿戴好原型纳米服,并做出伸展运动后,手臂与肘关节的角度却反向偏移了30°,直接扭断了肘关节和小臂的桡骨与尺骨。
因为活性流体金属层有着类似电子肌肉的作用,理论上是可以有效强化穿戴人员的极限力量、反应时间和运动能力。
然而克隆体的大脑不会给予任何反馈,即使是有意识,也没有足够快的反应速度。
比如一个简单的走路,纳米服便迫使克隆体的全身达到了高强度、高频率的极限爆发,继而让克隆体的全身骨折、肌肉撕裂,还有内脏的移位.
通俗来讲,就是纳米服将克隆体给“挤碎”了。
“.”
看到这般结果,隋阳的面部表情没有流露出什么。
但内心的实际感受让他不由自主的将这一幕,与《光环》中雷神锤动力装甲的测试场景联系起来。
寻常人类穿戴雷神锤的后果是立刻死亡和终身残废,唯有接受神经反应强化和骨骼强化的斯巴达战士,才能够将其完美驾驭。
其实在早些年,隋阳曾一同参与过动力甲计划的研发,并提出了一些关键性的建议,所以预料到了会有这般的实验结果。
科研部也不例外,只是为了利用克隆体获取更多的数据而已。
接着,科研部又在两天前的在8月22日,向生物部“暂借”了一名已经被退役冷藏的再造战士,继续执行纳米服的穿戴实验。
这一次的结果没有出现死亡事件。
参与实验的再造战士,在穿戴好有线电源的纳米服后,勉强前行了12.36米。
附属文件结尾,科研部表示从中获得的各项数据,将有助于纳米服的改良,但无法降低纳米服的穿戴门槛。
而读完这些的隋阳,自始至终都没有担心过门槛问题。
现阶段就有能够达到,或者超过门槛的“人选”,也就是刚参与完实战测验的十具雷霆战士。
除此之外,隋阳还可以让生物部和科研部协同合作,生产出符合穿戴纳米服条件的暴君。
但他没有量产这两项生物兵器的念头,毕竟高额成本是主要限制因素
经过综合比较和分析,一旦阿莱克西娅和她的核心团队彻底完善基因种子,实现了阿斯塔特的量产,那么这个依旧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这个时候。
隋阳将附属文件关闭,打开了「潘多拉造船坞的扩展草案」,开始审阅并进行适当修改和备注。
回复完工程部的扩展草案,他才打开「爆矢枪械」这一项。
爆矢枪械是可以发射“爆炸弹药”的枪械,而这一项是由他本人提出,再由阿克拉基地的武器研发中心所完善。
在实战测试中,那十具雷霆战士使用的炮口径步枪,正是武器研发中心生产的原型爆矢步枪。
标准口径为.75cal,机枪口径为1.0cal。
没有配备机械骨骼的话,纵使是最精锐的士兵也无法承受其后坐力。
并且每一颗爆矢弹头在出膛的瞬间,便会启动小型助推器来持续加快速度。
因此可以把每一颗爆矢弹,理解成一枚枚超小型的火箭弹。
单从这些角度来看,隋阳提出的爆矢枪械项目,似乎与《战锤40k》中各种类型的爆矢枪没有区别。
可实际上,是与阿特拉斯制式的模块化武器系统(AMWS)相差不大,能够按照不同情况和任务需要,附加延长枪管、榴弹发射器、下挂式霰弹炮等组件。
能够配合单兵系统完成射击校准,发射诸多智能化的弹药,例如追踪爆矢弹。
因加装了火箭助推器的缘故,让追踪爆矢弹的机动性得到了显著增强,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子弹拐弯”,是普通的.30cal智能子弹无法触及的效果。
上一篇:投资天命族人,我实力是全族总和
下一篇:两界:从低武肝出个仙武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