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神公司到人类帝国 第224章

作者:小柒天

  类似金属状的植物、有毒大气的地球等等,令隋阳最先联想到的是《哥斯拉:怪兽行星》。

  主要是那面的场景,与他所知的《哥斯拉》电影简直如出一辙。

  思索了片刻,隋阳打开私人邮件的页面,向马格努斯发送了「可启用泰坦计划」的邮件。

  最后是一零宇宙.

  单从荒废的洛杉矶,隋阳还无法看出更多内容,可能是《辐射》,也可能是《地铁》,所以他只得等待侦查结果来进行判断。

  不过,隋阳已经趁这段时间,将他所知的《战争机器》、《哥斯拉:怪兽行星》等细节,上传至了情报部的核心服务器,以暗中协助联合侦查行动。

  一天后,遗迹基地、核心区域(空间门)的东端;

  这里是工程部为武装部门划分的兵营,为期驻扎在此处的武装安保、AECS和先遣队等单位提供便捷。

  不过先遣队从成立至今,其规模也才维持三百上下。

  当然,这比刚成立时的14人,已经要多得多了。

  毕竟先遣队的主要职位,就是空间门开启后,首批前往新宇宙的武装精锐。

  通常情况时,先遣队只是在遗迹基地和阿克拉园区活动,并且还会在模拟城镇内,与高强度的生物兵器进行实战对抗。

  随着生产合成人的流水线逐渐成熟,制作成本也在逐渐降低,先遣队也终将退出“舞台”。

  至于先遣队的成员,则会分配至其他的一线战斗部队,但先遣队的成员同样可以选择退役。

  每月领取相应的退休金和相关福利,好好享受现有的宁静生活,亦是相当不错的出路。

  而临时待命的武装单位,多数时间也会被上级分配到此处,其中,就包括试验部队、AECS特种编队。

  至于五千名青年阿斯塔特,则是在今早左右才陆续抵达,并直接赶赴了《战争机器》宇宙的前线基地,所以没有在此处停留。

  此刻。

  大型器械库内,近万名后勤人员正在为两支部队,进行着最后调试。

  AECS特种编队的成员,普遍穿戴的是麦克普型动力甲。

  该型号动力甲虽然与钛坦型有着相当程度的差距,但胜在能够快速量产。

  所以不单是特种编队,而是总数超七十万的AECS,都配齐了麦克普动力甲。

  因为帝国成立之后,军团也也会随之正式成立,那么AECS将集体编为军团辅助军。

  想要跟得上阿斯塔特的战争节奏,就必须要让现阶的AECS、未来的辅助军,其战场生存率有所保证。

  只是除特种编队之外的动力甲版本,属于“廉价”量产型。

  至于AECS的制式武器,为各种型号的硬光枪械。

  少数有自己想法的成员,会自费购买高斯与电浆系列的枪械,来充当随时可以替换的副武器。

  并且,身在器械库里的每支特种编队战斗排,都有两名重甲兵。

  这些重甲兵的肩甲带有机械臂,负责加挂微型导弹发射筒,背部加装凝聚态电池箱,为重装动力甲和硬光机枪提供能源。

  反观试验部队这边的装备,多少就有些“简陋”了。

  大卫、露西和丽贝卡等人,仅穿戴了防弹作战服和武装带,也没有统一的制式武器,显得有些杂乱。

  但实际上,试验部队的躯体都经过义体改造,本身就有着相当不错的防御力、战斗力。

  若是配备机械骨骼的话,非但不能提供协助,还会影响自身实力的发挥。

  没过多时。

  两支队伍整装就绪,而作为在场军衔最高的杰恩斯·汤姆森,于通讯频道上说:

  “各位!上级已经分配好了负责不同宇宙的人员名单,现已更新至你们的单兵系统。

  所以按照屏幕指引,前往指定列车车站,准备奔赴不同宇宙!!”

第302章 一零宇宙 核爆荒废 飞行器?

  “是!长官!”

  大卫等人在通讯上大声回应着。

  随后,他电子双眼的屏幕上,就显示出编号为「10」的列车车站。

  不单是他,是全体试验部队都得到了前往「10」车站的指示。

  看来他们将要专职负责一零宇宙。

  毕竟这些车站,对应着相应的空间门。

  例如通往《明日边缘》、《阿凡达》宇宙的运输与载员车站,便分别是「01」、「02」。

  紧接着,试验部队与六百余名AECS特种编队,搭乘形同摆渡车似的地面载具,驶离了大型器械库。

  当大卫、露西和丽贝卡等人所在的摆渡车,进入交通枢纽区后.

  “喂,大卫,你看看外面。”

  坐在右侧靠窗的丽贝卡,在队内通讯上提醒着大卫。

  ?

  闻言,同样坐在右侧的大卫挺直腰板、稍加抬头,越过他身旁的露西头顶朝窗外看去。

  这一看,大卫便看到了枢纽区内的“忙碌”景象。

  升降停机坪正不间断的让各类运输艇,透过上方排列整齐的闸门进入枢纽区内。

  还有来自阿克拉园区的大型磁悬浮列车,也接连抵达此处。

  而驾驶工程机甲、穿戴工程骨骼的后勤与地勤人员,配合大型机械臂和搬运型机器人进行卸货。

  标有红白“Λ”标识和「危险!」、「易燃易爆!」等字样的集装箱与装备箱,被转运至相应的列车车站。

  其中一部分,便被转运至「10」车站。

  很快,摆渡车就停泊在了指定区域。

  展开车门、离开车厢。

  大卫众人继续按照屏幕指引,来到「10」车站的月台。

  在这里,有着一辆专门运载人员的磁悬浮列车,正等待他们的登乘。

  进入列车内部。

  挑选座位坐好。

  没用多长时间,毫无情绪的女性广播,便提醒道:

  “所有单位已全部就绪,本趟列车即将驶往一零宇宙,预计三分钟后抵达前线基地。”

  广播的话音落下,磁悬浮离车就平稳离开月台、枢纽区,运载他们来到了拥有空间门的核心区域。

  并且,列车是沿着空中轨道,逐渐降低高度的前往第十道空间门。

  同时,这回选择坐在窗边的大卫,还看到体积过于庞大的多个集装箱,正利用列车缓慢穿过第六道空间门。

  不过这些集装箱在进入核心区域后,似乎没有任何停留意向,便被可移动的大型机械臂,转运至通往第十二道空间门的运输平台之上。

  见此情景,大卫猜测可能是一二宇宙,需要先行让护卫舰进入近地轨道。

  但是按照他对公司的了解,巴黎级、菲德斯级和塞伦涅级护卫舰,在公司内部都算不上什么机密事项了。

  然而这些集装箱却被蒙上了黑色遮布,就连「危险!」、「易燃易爆!」之类的警告标识,也被遮盖起来。

  难道是某种以他的权限,无法访问、探究的新型武器或装备?

  对此,大卫只能根据现有资料去猜测。

  可很快,他就把注意力挪到了前方。

  因为随着列车的不断前行,其车头和前部分的车厢,已然穿过宛若水银镜面的空间门。

  当窗外被耀眼白光占据,再等光芒黯淡下来,他们便来到了编号为一零的平行宇宙。

  并且大卫透过车窗,还看到了在工程队日夜加班加点的建设下,有了相当规模的前线基地。

  与众多前线基地一样,什么兵营、工厂、仓库和指挥大楼等建筑皆是配齐。

  经过多次升级,且有了一定自主行动能力的海克斯机器人,穿梭在周遭与工厂之间。

  搬运城市废墟来重复利用,并3D打印工程队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来实现迅速建造基地的目的。

  此外,配备机械骨骼的武装安保,还有防御型的重甲暴君,同样在基地周遭进行巡逻放哨。

  而大口径的固定火炮,以及垂直导弹发射井,则是拱卫前线基地的重中之重。

  列车彻底穿过空间门后,停泊在了前线基地中央区域的月台。

  车门展开。

  大卫等人便继续按照屏幕指引,前往设立在月台附近的临时停机坪。

  不过另外半数试验部队和AECS特种编队,还有相应的调查员、ARS等武装单位,却与他们走得是相反方向。

  另外半数成员似乎接到了最新指示,需要留在前线基地待命。

  但大卫没有细究。

  他和露西、丽贝卡等人来到停机坪,就发现三十架黑隼、猎鹰突击艇,已经完成了地勤人员的例行检查。

  并且飞行员都进入驾驶舱、启动突击艇的引擎,看其架势,就差他们的登艇步骤了。

  “各位!”这时候,肥皂的嗓音在通讯上传来:

  “接下来我们将分成三十个混合侦查小队,每支小队都有来自不同武装单位的同僚。

  而每支小队在搭乘进相应的突击艇后,便径直驶出空间门的屏蔽范围

  请注意!”

  说到这里,肥皂的语气一凌,郑重提醒道:

  “一旦我们离开屏蔽范围,就代表未知敌人有概率会侦测到我们的存在。

  即使每架突击艇都拥有光学迷彩模块和隐身涂层,我们也无法给予百分百的安全保证。

  所以!当我们乘坐突击艇的那一刻,就已经脚踩死亡泥潭!

  可是为了公司能够获取到该宇宙的足够信息,我们必须要亲自前去侦查.当然!若是我们遭遇猛烈攻势的话,公司亦是会派遣相应支援。

  谁还有疑问?!”

  肥皂说完,便刻意等待了几秒。

  见每支小队队长.

  同时也是先遣队的战友兼麾下,没有提出任何疑问或异议后,肥皂才继续道:

  “很好!全员登艇、即刻出行!”

  到此时,肥皂切断了通讯,令队内频道恢复宁静。

  而大卫却通过电子双眼,发觉他所在的队伍编号为「7」。

  并且一架同样标有「7」的突击艇,还被电子双眼的屏幕进行高亮,示意他应该前往登乘。

  此外,他还发现屏幕右侧的队员名单中,排在最上面的队长为「先遣队:加里·“小强”·桑德森中尉」,其次是「调查部:约瑟夫·艾伦特工」。

  剩下的几名队员皆为AECS特种编队,以及一名编号为「7」的合成人。

  而名单最后,才是「试验部队:大卫·马丁内斯」与「露西·库斯达娜」。

  没办法,论实战经验和内部地位,他们试验部队的确是一群初出茅庐的“小孩”。

  就算合成人,也有着现成的「经验」。

  因为合成人能够拷贝、共享和下载数据,何况合成人在出厂时,便会被公司编辑好应有职责。

  例如根据先遣队、调查员收集的数据进行调试,可以让合成人直接担负起各类侦查任务。

  像是一零、一一、一二宇宙的侦查行动,就开始交由这部分合成人来执行。

  此外,先遣队也是最适合担任这样小队的队长。

  毕竟先遣队员的经验、直觉,暂且还无法被所谓的大数据彻底取代。

  至于丽贝卡.